室外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合集下载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Hit——暴雨强度(mm/min)——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100%mnqF ——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s ha 。

: 1167(1lg )()nA c P qt b/s ha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本设计中暴雨强度0.7583027.3(10.655lg )(19)p qt (2-5)雨水流量主要参数及其确定依据a) 径流系数Ψ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部分被植物和地面的洼地截流,一部分渗入土壤,余下的一部分沿地面流入雨水灌渠,这部分进入雨水灌渠的雨水量称作径流量。

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Ψ,其值常小于1。

径流系数的值与汇水面积的地面覆盖情况、地面坡度、地貌、建筑密度的分布、路面铺砌等情况相关。

由于影响因素很多,精确求它的值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采用经验数值确定。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为沥青路面,有部分地区为公园及绿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6。

b) 重现期P暴雨强度随着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

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得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

这对防止地面积水是有利的,安全性高,但经济上则因管渠设计断面的增大而增加了工程造价;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管渠断面的相应减小,这样虽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可能会经常发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而影响交通,甚至给城市人民的生活及工业生产造成危害。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选用,应根据回水面积的地区建设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汇水面积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一般选用0.5~3a ,对于重要干道,立交道路的重要部分,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的地区,宜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一般选用2~5a ,并应和道路设计协调[9]。

对于特别重要的地区可酌情增加,而且在同一排水系统中也可采用同一设计重现期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一、引言雨水排水系统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设计用于有效地收集和排除降雨期间产生的雨水,以避免洪水和滞水的发生。

为了确保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符合实际需要,并且具备良好的水力性能,水力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雨水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所需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方法。

二、雨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雨水排水系统由下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雨水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们负责将雨水从收集点输送到排放点。

排水管道的直径、长度和坡度是水力计算的重要参数。

2. 排水口:排水口是设计用于接收雨水的出水点。

它们通常位于地面上,通过排水管道将雨水排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河流、湖泊或下水道。

3. 水槽和沉积池:水槽和沉积池用于收集和处理排水过程中的杂质和沉积物,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水力计算所需资料在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时,需要收集和准备以下基本资料:1. 雨量资料:雨量资料用于确定设计雨量,并根据不同的设计频率选择适当的设计雨量。

通常使用的雨量数据包括年均雨量、极大雨量和持续时间曲线等。

2. 地形资料:地形资料包括城市的地形图、高程数据、建筑物分布图等。

这些资料将被用于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和地势差,进而影响水力计算的结果。

3. 排水系统布局图:排水系统布局图是指排水管道、排水口、水槽和沉积池的位置和互连关系图。

布局图可帮助识别排水管道长度、直径和接口参数。

4. 排水管道断面图和参数:排水管道断面图用来确定管道的几何形状及其参数,如直径、横截面积等。

这些参数对于计算流量和流速至关重要。

5. 地表渗透性资料:地表渗透性资料反映了地面的渗透能力,影响了雨水的入渗速率和排水速度。

四、水力计算方法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时,可以采用下述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1. 流量计算: 根据设计雨量和排水区域的面积,以及地表渗透性等因素,计算出入水量或总流量。

- 根据径流公式和设计雨量,计算出径流流量;- 根据地表渗透性和面积,计算出地表径流流量;- 将径流流量和地表径流流量相加,得到总流量。

雨水管道的设计

雨水管道的设计

3 雨水管道的设计3、1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该地区的雨水采用管道收集后直接排入就近水体的方式处理,因为各区汇水分界明显,坡度走势清晰,部分区域有逆坡现象,故雨水管道布置采用沿街顺坡布置,使雨水能够被很好的收集与排放。

雨水干管数量:4 条。

具体雨水管道布置请参瞧某市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2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 =€ q0 av式中q —单位面积径流量€ —平均径流系数avq —暴雨强度公式由于影响因素多,要精确求定V值较为困难。

因此目前径流系数通常采用按地面覆盖种类确定的经验数值。

径流系数V值见表3、1。

表3、1径流系数V值表中所列为单一覆盖时的V值。

但汇水面积就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所组成,在整个汇水面积上它们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随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的变化,V值也不同。

所以,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V av值就是按各类地面面积用av 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F i x €式中Fi ——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a);M ——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 ——全部汇水面积(ha)。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 36%,混凝土路面占 16%,碎石路面占 10%,非铺砌路 面占20%,绿地占18%根据市区地面覆盖情况屮 =0、9X 0、36+0、9X 0、16+0、4X 0、1+0、3X 0、2+0、15X 0、18 = 0、av5953、3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与水力计算3、3、1 雨水水力计算的设计参数(1) 采用的流量公式城市、厂矿中雨水管渠由于汇水面积小,属小汇水面积上的排水构筑物,其雨 水设计流量可采用下式:Q ,屮 … q … F式中 Q ---------- 雨水设计流量(L/s);V ——径流系数,其值小于1; F ——汇水面积(ha);q ----- 设计暴雨强度(L/s 、ha)。

(2) 暴雨强度公式qA” + ClgP) q ,―—(t + b)n式中q ——设计暴雨强度P ――设计重现期(a);t ----- 降雨历时(min);A 1,C,b,n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虹吸雨水计算

虹吸雨水计算

虹吸雨水计算虹吸雨水计算【篇一:虹吸雨水系统管径粗算表】【篇二:虹吸雨水计算书】虹吸雨水计算书计算原理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一、基本参数:管材:hdpe 温度:10℃二、基本计算公式:1、暴雨强度公式:q=167a(1+clgp)n(t+b)2、雨水设计流量公式:f -- 汇水面积(hm2)1 hm2 = 10000平方米 3、管道沿程阻力公式: lv2d2gg -- 重力加速度(m/s2)取 9.81 4、阻力系数:式中:△ -- 管壁绝对粗糙度(mm),由管材生产厂提供 re -- 雷诺数5、局部阻力损失:2hj=∑t5vx式中:hj--局部阻力损失(mbar)1mbar=100pa=0.1kpa t -- 局部阻力系数 v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流速(m/s)6、总阻力损失h总=hf+hj7、管道某一x断面处的压力:2px?98.1?hx?5vx??zx?2式中: p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的压力(mbar)1mbar=100pa=0.1kpa hx -- 雨水斗顶面至计算断面的高度差(m)vx -- 管道某一x断面处流速(m/s)∑zx-2 -- 断面处对应最远雨水斗至计算断面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8、压力余量计算公式:pr?98.1h?5v12??z式中:△pr -- 压力余量(mbar)1mbar=100pa=0.1kpa h--雨水斗顶面与排水管出口的几何高差(m) v1 -- 排水管出口的管道流速(m/s)∑z -- 最远雨水斗至排水口处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9、流速 v=4q2式中:v -- 流速(m/s)q -- 管段流量(l/s)d -- 管道的计算内径(m)三、计算结果:管道最大负压值: -81.37 kpa 压力余量:20.3 kpa四、虹吸雨水水力计算表:【篇三:虹吸排水材料量计算公式】1. 方钢(m):(6m/根)横长/62. 方钢连接件(个):=方钢根数-13. 骑卡(个):每2m一个 =方钢长度/24. m10内膨胀(个):=骑卡数量(可适当上调)5. m10螺纹杆:(3m/根):骑卡数量*1.5m(与墙壁间长度)/36. 管卡(个):间距为管道直径的10倍。

l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l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解:采用n=0.013的水力计算图。
横坐标找到Q=200L/s,纵坐标找到i=0.004,两线交于A点,得到 v=1.17m/s,符合规定;而D界于400~500mm之间。
采用D=400mm时, i=0.0092, v=1.60m/s。I与地面坡度相差太大。 采用D=500mm时, i=0.0028, v=1.02m/s。结果合适。
管段衔接: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 用管底平接。 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0.7m。
四、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由于h/D=1,故只需确定Q、D、v、I值。Q值可经过 计算求得,然后选定D值,即可查表求得v、I值 例:已知n=0.013,设计流量Q=200L/s,地面坡 度i=0.004,试计算该管段的管径D,管底坡度I及 流速v。
一、设计暴雨强度的确定



1.地面积水时间: 指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到第一个雨水口所需的 时间。 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指从雨水设计管段起点 流至终点所需时间。 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 水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图9-9地面集水时间t1示意图 1.房屋.2.屋面分水线3.道路边沟 4.雨水管5.道路
t tt11 m m t2
l t2 (min) 60 v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排水面积的集水时间),min; t1——地面积水时间,min;
t2——在沟道中流行的时间,min;
m---- 折减系数 l——集中点上游各沟段的长度,m; v——相应各沟段的设计流速,m/s。
二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包括两部分内容: 1.当汇水面积最大,最远点的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雨水管道 的设计流量最大。 2.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雨水管道需要排除的水量是最 大的。最远点的雨水流到设计断面的集水时间等于降雨历 时,这种计算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方法,称为极限强度法。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返回本书总目录
5.径流系数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1.雨水斗泄流量
重力流状态下,雨水斗的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通过雨水斗
的泄流量与雨水斗进水口直径和斗前水深有关,可按环形溢
流堰公式计算: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
返回本书总目录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布置 即确定天沟的分水线及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按照屋面的
构造一般应在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天沟分水线,单坡的排泄长 度不宜大于 50m。天沟较长时,坡度不能太大,但最小坡度不 得小于0.003。
确定天沟断面 天沟形状: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天沟尺寸:根据排水量、天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每一条天沟
管径 I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75mm
3.07 3.77 4.35 4.86 5.33 5.75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6.63 8.12 9.38 10.49 11.49 12.41
19.55 23.94 27.65 30.91 33.86 36.57
211(110.85lgP) q
(t8)0.70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1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5min计算, 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 t1M2t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本章内容:1、水头损失计算2、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3、水力等效简化本章难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管道内水流特征进行水力计算前首先要进行流态的判别。

判别流态的标准采用临界雷诺数Re k,临界雷诺数大都稳定在2000左右,当计算出的雷诺数Re小于2000时,一般为层流,当Re大于4000时,一般为紊流,当Re介于2000到4000之间时,水流状态不稳定,属于过渡流态。

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紊流流态又分为三个阻力特征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及紊流粗糙管区。

二、有压流与无压流水体沿流程整个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而无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

水体沿流程一部分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另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具有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给水管道基本上采用有压流输水方式,而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压流输水方式。

从水流断面形式看,在给水排水管道中采用圆管最多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给水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由于用水量和排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均处于非恒定流状态,但是,非恒定流的水力计算特别复杂,在设计时,一般也只能按恒定流(又称稳定流)计算。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反之,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变化的流动,称为非均匀流。

从总体上看,给水排水管道中的水流不但多为非恒定流,且常为非均匀流,即水流参数往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对于满管流动,如果管道截面在一段距离内不变且不发生转弯,则管内流动为均匀流;而当管道在局部有交汇、转弯与变截面时,管内流动为非均匀流。

均匀流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沿程不变,水流的水头损失可以采用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满管流的非均匀流动距离一般较短,采用局部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非满管流或明渠流,只要长距离截面不变,也没有转弯或交汇时,也可以近似为均匀流,按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水力计算,对于短距离或特殊情况下的非均匀流动则运用水力学理论按缓流或急流计算。

虹吸雨水计算书

虹吸雨水计算书

虹吸雨水计算书计算原理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一、基本参数:管材:HDPE 温度:10℃二、基本计算公式:1、 暴雨强度公式: nb t P C A q )()lg 1(167++=式中:q -- 降雨强度,(L/s ·ha 、L/s ·hm 2、L/s ·104m 2) t -- 降雨历时(min ) P -- 设计重现期(年) A 、b 、C 、n -- 当地降雨参数2、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F k Q l ψ=式中:Q -- 雨水设计流量(L/s ) q -- 降雨强度,(L/s ·ha 、L/s ·hm 2、L/s ·104m 2) ψ-- 径流系数。

F -- 汇水面积(hm 2)1 hm 2 = 10000平方米 3、管道沿程阻力公式: gv d l h f2λ2=式中:h f -- 管道沿程阻力损失(m );1米=10kPa λ-- 管道沿程阻力损失系数,按下式计算 l -- 管道长度(m) d -- 管道计算内径(m ) v -- 管内流速(m/s )g -- 重力加速度(m/s 2) 取 9.81 4、阻力系数:⎪⎭⎫ ⎝⎛+=λΔλRe 51.27.3lg 21d 式中:△ -- 管壁绝对粗糙度(mm ),由管材生产厂提供Re -- 雷诺数5、 局部阻力损失:∑25xj v T h =式中:h j --局部阻力损失(mbar )1mbar=100pa=0.1kPaT -- 局部阻力系数 V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流速(m/s )6、 总阻力损失j f h h h +=总7、管道某一x 断面处的压力:∑---⨯=2251.98x x x x Zv h P式中: P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的压力(mbar )1mbar=100pa=0.1kPa h x -- 雨水斗顶面至计算断面的高度差(m ) v x -- 管道某一x 断面处流速(m/s ) ∑Z x-2 -- 断面处对应最远雨水斗至计算断面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 )8、压力余量计算公式:∑--=∆Z v H P r 2151.98式中:△P r -- 压力余量(mbar )1mbar=100pa=0.1kPa H--雨水斗顶面与排水管出口的几何高差(m ) V 1 -- 排水管出口的管道流速(m/s )∑Z -- 最远雨水斗至排水口处的总阻力损失之和(mbar ) 9、 流速2π4dQv =式中:V -- 流速(m/s)Q -- 管段流量(L/s )d -- 管道的计算内径(m )三、计算结果:管道最大负压值: -81.37 kPa 压力余量:20.3 kPa四、虹吸雨水水力计算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