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二首—夏日绝句1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学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你了解了诗的意思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日绝句原文李清照【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扩展阅读:夏日绝句赏析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

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

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

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

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

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

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

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1《夏日绝句》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夏日绝句》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夏日绝句》创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绝句》鉴赏: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p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创作背景编辑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诗歌赏析一]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夏日绝句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夏日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夏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怡人的感觉。

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这首诗。

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通过烛光映照在画屏上的冷色调,表达了夏日的凉爽感。

画屏是用冷色调描绘的,给人以清凉的视觉感受,与夏日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

整句用词简洁明了,节约了篇幅,却能表达出深邃的意境。

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轻罗小扇扑动的动作和扑动着的流萤,描绘了夏夜中的一幕。

轻罗小扇的扑动像是为了追赶萤火虫般的闪烁光亮。

这里的轻罗小扇可以使人想象出阵阵凉风拂面的感觉,增加了夏夜的清凉之感。

接下来的“天阶夜色凉如水”,通过描绘天阶上覆盖着一层凉意的夜色,表达了夏夜的清凉感。

诗人用“凉如水”来形容夜色的凉意,使人感受到夜空中传来的一股凉爽之气。

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在心中产生了境界感。

最后一句“卧看牵牛织女星”,以牵牛织女星为象征,表达了夏夜宁静幽雅的氛围。

诗人用“卧”来形容自己欣赏牵牛织女星的姿态,为了更好地观赏夜空中的繁星,倒在床上,让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夏日绝句》通过简洁的文字、节奏感强的句式和生动的词语,传达了夏日的清新和凉爽的感觉。

读者通过诗人的描写,仿佛能够感到夏日夜晚的清凉微风、闪烁的星空和静谧的夜色,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总的来说,杜牧的《夏日绝句》借助简洁明了的文字,将夏日的清凉感和夜晚的宁静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展现出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怡人和安宁的感觉。

这首诗抓住了夏日的特点,成功地引起了读者对夏夜的共鸣。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赏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夏日绝句古诗注释及译文

夏日绝句古诗注释及译文

夏日绝句古诗注释及译文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是小学四年级的古诗(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着就要做一个人间的豪杰,即使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他宁肯自刎于乌江也不愿逃回江东。

【赏析】这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是靖康二年金兵入侵后高宗率臣南逃,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女词人行至乌江所吟。

前两句抒发对待人生的态度,显示了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胸怀。

后两句借用项羽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的历史故事,讽刺了南宋君臣只顾逃跑而丢弃河山的行为。

【诗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夏日绝句
课型
精讲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
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会读
(1)学生自由读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请生读,其余学生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
(4)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考考同桌
(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我想问学生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三、读中感悟
1.学生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
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
1.听课件朗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
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
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父母听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