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的全诗

《夏日绝句》的全诗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
全诗内容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作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全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前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
她正是在朝廷败逃的情势下被弄得家破人亡,更因此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李格非女,赵明诚妻。
幼有才藻,为晁补之所称赏。
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搜集书画金石甚多。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卒,境遇孤苦。
其词清丽婉约,颇具情致。
诗作留存不多。
著作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的文章:《夏日绝句》这首诗,就像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清照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想必是悲愤交加的。
当时的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入侵,朝廷软弱无能,一味地退缩求和。
李清照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女子,心中的愤怒和无奈可想而知。
咱们来说说这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可真是掷地有声啊!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是多么豪迈的壮志!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跟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气魄比起来,真的是惭愧啊。
就说我有一次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报了个长跑项目。
一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可跑着跑着,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前面还有那么长的距离,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这句“生当作人杰”,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虽然最后没拿到名次,但我战胜了自己想放弃的念头。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想到了项羽。
项羽当年在楚汉相争中失败,却宁死不肯渡过江东,重整旗鼓。
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李清照深感敬佩。
而对比当时宋朝那些贪生怕死、逃跑求和的官员,真的是天壤之别。
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困难,而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坚持的时候呢?其实,我们应该学学项羽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直击人心。
李清照用她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那些苟且偷生之人的批判。
在夏日的某个午后,我坐在窗前再次读起这首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上,仿佛每一个字都闪耀着光芒。
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那坚定的眼神,听到了她内心的呐喊。
《夏日绝句》,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要有骨气,要做自己生活中的“人杰”和“鬼雄”!。
《夏日绝句》 知识清单

《夏日绝句》知识清单一、诗词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作者简介《夏日绝句》的作者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这首《夏日绝句》则展现了她不同于婉约风格的豪迈一面。
三、创作背景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偏安一隅。
当时,金兵入侵,宋朝统治者一味逃跑求和。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诗句解析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诗句气魄宏大,展现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项羽。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最终自刎乌江。
李清照认为项羽宁死不屈,不肯渡过江东苟且偷生,是真正的英雄。
通过对项羽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怯懦和逃跑行为。
五、诗歌主题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同时,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强烈谴责,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浩然正气。
六、艺术特色1、对比鲜明诗中通过项羽的壮烈与南宋统治者的懦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力量。
2、直抒胸臆李清照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以豪迈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愤慨和坚定的信念。
3、借古讽今借助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评价,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使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七、后世影响《夏日绝句》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激励着无数后人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坚守正义和尊严,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
八、相关拓展1、与项羽相关的故事项羽是秦末著名的起义领袖,他勇猛善战,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
但在楚汉相争中,最终败给刘邦。
其英雄事迹和悲剧结局令人感慨。
2、李清照其他诗词作品李清照还有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展现了她多样的艺术风格。
夏日绝句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夏日绝句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诗意解释如下: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是对人的品质和价值的崇高赞美。
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两句借用了项羽的历史典故。
项羽是秦末起义军的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但后来被刘邦打败,最终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这里表达的是对项羽不肯过江东、忍辱偷生的精神的赞扬,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同时也体现了李清照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价值取向。
夏日绝句十首

夏日绝句十首1. 《夏日山中》——李白
-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姚鼐
-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3.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姚鼐
-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4. 《夏日》——韦应物
-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5. 《夏日六言》——陆游
-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6. 《夏日绝句》——杨万里
-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7. 《初夏》——朱淑真
-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8. 《孟夏》——贾龠
-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9. 《夏意》——苏舜钦
-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 《闻蝉》——耒鹄
-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1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这首歌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2作品原文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品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夏日绝句》诗歌赏析

《夏日绝句》诗歌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五言绝句以夏日为题,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慷慨豪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南宋当权者的强烈批评。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李清照认为,人活一世,应当建功立业,生为人杰;即使死后成为鬼雄,也要慷慨悲壮,不失英雄气概。
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主义情怀,彰显出视死如归的凛然风骨,震撼人心。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
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他以战败逃亡为羞耻,不肯过江,其所为是不肯也,非不能也。
这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力透纸背,而这种英雄气概在南宋朝廷的统治者中则消亡殆尽。
诗中项羽的精神气节与南宋当权者的苟且偷安对比,表达出作者借古讽今的创作主题。
这首诗中,李清照对人生的评价标准和人生态度进行了独特的描绘。
她主张人应该活得有尊严,有气节,有骨气。
这种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夏日绝句》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强烈批判精神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夏日绝句》原文及注释

《夏日绝句》原文及注释《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夏日绝句》原文及注释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
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执教:李娜
(公元1084~约1155),号易 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 约词宗,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早期生活优越,金兵入 侵后,她避乱江南,过着颠沛 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所作 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 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入侵中原,腐朽 昏庸的背诵朝廷东渡难逃,在“江东”建 立南宋,他们依旧纸醉金迷,寻欢作乐, 老百姓(包括李清照一家)遭受了家破人 亡的痛苦。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径当年 西楚霸王兵败自刎处的吴江渡口,触发了 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 贪生怕死、不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 悲壮豪迈的英雄气节更加钦佩和赞赏,于 是悲愤的写下这首《夏日绝句》,呼唤南 宋能够涌现出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 与敌死战,还我河山。
清 照
争渡,争渡,
词 惊起一滩鸥鹭。
赏
析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此花云红
却上心头才下眉头,情 无 计 可 消 除两 处 闲 愁 。一 种 相 思 ,自 飘 零 水 自 流月 满 西 楼 。雁 字 回 时 ,中 谁 寄 锦 书 来独 上 兰 舟 。轻解罗裳,藕香残玉簟秋
李 清 照
一 剪 梅
,。?。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朝)的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现手 法。赞颂项羽( 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 抒发了( 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生的谴)责
之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 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 逃跑行径,表现了作者内心 的爱国主义情怀。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意思: (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做人 中的豪杰;死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思: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佩服他 宁可自杀也不肯逃回江东。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项羽如果回到江东,江东的父老乡亲会原谅他吗? 项羽有的是时间逃生,可他为什么选择了死? 你觉得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 “不能”?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 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 鬼雄”之名。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 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 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自由读古诗,注意诗 句的节奏和停顿,并且用 “/ ”画出节奏。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 作人杰, 死亦 为鬼雄。 至今 思项羽, 不肯 过江东。
亦: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 人中的俊杰、了不起 的人物、杰出的人、 出色的人。
这两句诗“惊天地,泣鬼神”,千百年来令多少 男儿发奋图强。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句 诗? (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请全体男孩子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江东,是指江南的东部。 江东是项羽的老家。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 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 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 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 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 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 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豪迈 有英雄气概
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给我们展示 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 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自己 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 容力大勇猛,无人能比。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
过河后就命令士兵把锅都打破, 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 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做人要像项羽那样,做一 个顶天立地的人;要像李清 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 人。同学们,你们只有从小 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 将来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 得更加美好。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李 误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