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两首教案《夏日绝句》《示儿》

合集下载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唐宋诗词》,详细内容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通过对该诗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宋代女词人的文学成就,感受绝句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夏日绝句》的诗意、韵律和意境,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夏日绝句》的意境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掌握绝句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夏日的美好,引出《夏日绝句》。

2. 诗歌朗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3. 诗歌解析: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对仗和意境,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a. 了解作者李清照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b. 分析诗句的韵律、对仗和用词。

c. 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夏日绝句》为例,讲解如何鉴赏古诗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绝句,巩固所学。

6.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作者:李清照3. 诗句解析:a. 韵律:仄起平收b. 对仗:工整严谨c. 意境:清新优美4. 教学重点与难点七、作业设计《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答案:见附件。

2. 课后拓展: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2. 绝句的韵律和对仗讲解。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1. 解析诗句中的意象:如“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等,分析这些意象如何构建出清新优美的夏日景象,同时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背诵课文,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学会观察自然,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夏日美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2)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3)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的意境。

(2)讲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1)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描写夏日景物的短诗。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夏日绝句》2. 重点词汇:荷叶、罗裙、芙蓉、裁、两边3. 重点句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创作一首描写夏日景物的短诗。

答案示例:夏日炎炎阳光照,碧水清泉荷花香。

蜻蜓点水留痕迹,绿树阴浓夏日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下收集其他描写夏日景物的诗句,进行欣赏、交流。

《示儿》教学设计精品3篇

《示儿》教学设计精品3篇

《示儿》教学设计篇1古诗二首——夏日绝句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重点难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1、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我会读(1)学生自由读(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3)请生读,其余学生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4)听示范朗读2、我会认(1)自读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2)考考同桌(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3、我想问学生自由质疑,感知古诗三、读中感悟1、学生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汇报交流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1、听课件朗读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父母听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古诗二首——示儿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气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气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夏日绝句》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夏日绝句》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成就,引发学生对《夏日绝句》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夏日绝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在创作《夏日绝句》时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拓展延伸(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夏日绝句》相关的历史背景。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写一篇关于《夏日绝句》的感悟文章。

8. 板书设计《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示儿》两首诗。

1.2理解并掌握诗句的意思。

1.3学会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2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并背诵《示儿》两首诗。

1.2理解并掌握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示儿》两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1.2学生分享对诗人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示儿》两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意。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示儿》两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1.1学生举例说明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1.2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诗歌鉴赏4.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鉴赏。

4.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5.课堂小结5.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6.作业布置6.1学生背诵《示儿》两首诗。

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陆游和《示儿》两首诗的背景。

(2)学生分享对陆游的了解,如他的生平、诗歌创作等。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示儿》两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意。

3.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示儿》两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a.学生举例说明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b.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鉴赏。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夏日景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夏日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夏日的特点。

(2)提问:在这样美好的夏日里,你们会想到什么?古代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引出课题《夏日绝句》。

2、作者简介(1)简单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文学成就等。

(2)强调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之作,也有豪迈奔放之篇。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关键词语,如“人杰”“鬼雄”“项羽”等。

(2)结合历史故事,讲述项羽的英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含义。

(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提到项羽?她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5、体会情感(1)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总结: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之情。

6、朗读指导(1)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模仿朗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选手。

7、背诵古诗(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背诵。

(2)采用小组背诵、全班齐背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2篇】古诗《示儿》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祭、乃”两个易写错的字,读准“翁”的字音。

2、掌握诗的节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读中悟情、想象激情、拓展升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写诗万余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陆游写的最后一首诗——《示儿》。

示儿,就是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也就是陆游写给儿子的遗书。

他在临终前会写些什么呢?大家轻声读诗。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诗四遍,前两遍把字音读准。

注意诗中容易读错的字,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2、指名读诗,加以纠正指导一读:主要是读准字音,在指名读的过程中强调祭、乃和一个易读错的字“翁”。

二读:主要指导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

三读:体会诗的情感,初感诗的味道。

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打算采取范读、引读等形式,使学生初步领会诗文的感情基调。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出示关键字的解释:空——没有、同——统一、元——本来。

(2)同桌合作的学习,根据已掌握的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读诗,体会意境。

1、同学们,结合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诗人的身在哪里?(诗人的身在病床)顺势过渡:一个已经85岁的老人,身在病床,而且即将离开人世。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奄奄一息、骨瘦如柴……)2、朗读指导“死去元知万事空”一读:读出人生感叹85岁的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不久于人世。

回首生前往事,历历在目。

他一定想了许多许多。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的一生感叹——死去元知万事空(指导朗读时,用这样的启发语:诗人对自己说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读:读出豁达胸怀万事空啊万事空,万事皆空。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第【1】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2、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

然而,这其中能流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寥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诗—《夏日绝句》,一起走进她的情怀。

师板书诗题:夏日绝句。

学生齐读诗题二、初读感悟,学习《夏日绝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生自由练读,指生展示读,注意停顿。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学生读诗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齐读《夏日绝句》。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

(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5、李清照为什么会“思项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的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6、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请同学回答,纠正)三、分析全文。

品悟诗情(一)理解前两行诗句.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人杰、鬼雄)。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师板书:人杰、鬼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说说项羽的故事(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破釜沉舟)。

4、交流:听了这两个成语故事,联系第一句诗,你对项羽有何感慨?(补充板书:生、死。

)生: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家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介作者: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当时,国家支离破碎,动荡不安,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占领,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始终没有实现。只能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
3、揭示课题,简介时代背景::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示儿〉这首诗是在陆游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一首诗,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临终时交待儿子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陆游最后的遗嘱。
4、指导朗读:同学们,要读好这一句,读出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概,关键是读好哪一个词?(不肯)指名赛读。
5、想: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不能”?(不能)为什么?
6、师小结:“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报国,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感情朗读。
1、课件出示后两行诗句,学生齐读。
2、提问:“江东是指哪里?(江南的东部)与项羽有何关系?(项羽的老家)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父老都盼望项羽胜利归来,可是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战败了,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
3、提问:项羽有时间逃生吗?如果他回去,江东的父老详情会原谅他吗?项羽有的是时间逃生,可他为什么选择死?你觉得项羽是个怎样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请同学回答,纠正)
三、分析全文。品悟诗情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人杰、鬼雄)。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师板书:人杰、鬼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1陆游临终前最遗憾的是什么?(板书:不见九州同)
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板书:北定中原日)
2、过渡: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和儿子聊家常,而是交代儿子在家祭时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体会一下诗中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教学
重难点
1、背诵并默写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3、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类型(阅读、略读、作文或语文实践)
古诗
教学过程:
环节设置
教与学
时间安排
(1)激趣导入
1、情景再现,导入古诗
师: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读中议论,运用收集的资料,感悟诗人的情怀。)
四、深入思考,体会诗人的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课件播放视频资料:金兵入侵中原的残酷场面)。看后学生说感受。
教学课题
23、古诗二首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Leabharlann 目标1、理解“人杰、鬼雄、元、定、同、祭祀、乃、翁”等字词的意思,明白古诗大意。
2、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和《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4、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4、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培养爱国精神。
3、全班交流。(悲痛、悲愤、悲伤、悲伤、期望…)
8、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寥寥数字,既有对南宋统治者的憎恨,又饱含对苦难人民的同情,既有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又有一种壮志未酬的伤感。
9、小结: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他等啊,盼啊,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六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下?
3、说说项羽的故事(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破釜沉舟)。
4、交流:听了这两个成语故事,联系第一句诗,你对项羽有何感慨?(补充板书:生、死。)
生: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家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5带感情地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二)理解后两行诗句.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
2、划分节奏。
3、讲解生字“祭”。
4、齐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是不够的,那么现在呢,请同学们借助课后的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诗句,理解诗意。试着翻译一下诗句。
1、全班交流: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谁来试着翻译一下这首诗?(结合课后注释。)
○只有象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六)搜集爱国诗歌
夏日绝句教学过程:
环节设置
教与学
时间安排
1、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师: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流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寥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诗—《夏日绝句》,一起走进她的情怀。师板书诗题:夏日绝句。学生齐读诗题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哭盼的民众,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皇帝啊!你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
生接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宋的王师们啊!你们为什么不能象项羽那样……”生接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生自由说,师相机评价。)
(五):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
5、结课:
○设问:在今天,我们学习《示儿》这首诗有什么意义?
○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
“南宋的权贵们啊!你们为什么不能象项羽那样……”生接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此时此刻,你读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的担忧、热爱……)师补充板书:爱国
4、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5、再次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诗,感情朗读
1、齐读全诗;
五、品读三四句,感受“盼之深”
1.指导朗读三四句。
师: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盼)
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生:无忘)
师:是啊,陆游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时,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女,没有想到自己的财富,想到的只是祖国的统一。(板书:爱国至死不渝)
师:我们再来读读陆游的遗嘱吧。(生齐读三四句)
二、学习《夏日绝句》
1、出示古诗《夏日绝句》幻灯片3
2、听录音,划分节奏。
3、学生初读(齐读)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幻灯片4)
5、李清照为什么会“思项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的背景。
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品读诗,体会词人李清照的情感,完成填空。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剌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怀。
3教师小结:
3、拓展升华:本单元主题——民族之魂
4、品读一二句,感受“悲之切”
1.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人死后有哪些都成空了?(生:财产、烦恼、牵挂……)
2.指导朗读第二句
师:诗人心中有件事始终都放不下,是什么?
3.师:你从这句诗中体会到陆游此时此刻的心情了吗?(生自由回答)
4.师:用诗中的词就是——悲。(板书:悲)
5.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不见九州同)陆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领了中原地区,他和家人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陆游86岁离开人世,也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他怎能不悲伤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悲伤读出来吗?(先指名读再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