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

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

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3. 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为以后的长跑和接力比赛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

2.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3. 蹲踞式起跑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分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

3. 练习法:分组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反馈法:通过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让学生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如身体前倾、双手握杠、膝盖微曲等。

2. 示范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

3. 分组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指导本组成员的动作。

2. 每组成员相互观摩、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提高动作质量。

4. 实践训练(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蹲踞式起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针对学生的动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鼓励进步的学生。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力量分配,记录每名学生的表现。

2. 通过分组比赛或个人计时,评估学生在蹲踞式起跑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速度提升。

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反馈。

七、教学拓展1. 结合体育理论知识,讲解蹲踞式起跑的生理机制和运动原理。

2. 引入高级蹲踞式起跑技巧,如起跑加速阶段的力量分配和动作转换。

初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教案

初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教案

初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2.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4.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2.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

1.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2.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2.田径起跑场地;3.学生田径起跑服装和鞋子;4.计时器;5.录像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重点讲解蹲踞姿势、手部位置、脚部位置和身体重心的调整等内容。

3.示范操作。

教师在田径起跑场地上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4.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动作要领和姿势调整。

5.技巧讲解。

教师向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起跑姿势的保持、起跑时机的把握、起跑力度的控制等内容。

6.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蹲踞式起跑的实践操作,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起跑技巧和注意事项。

7.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学生在蹲踞式起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起跑过程中不会受伤;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七、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专业教练或田径运动员来学校进行蹲踞式起跑的专业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体验。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田径比赛,让他们在实战中提高起跑技巧和能力。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了体能和协调能力,激发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

初中蹲踞式起跑教案
2.跑出去的同学从中间分开从两侧慢跑回来预备练习。
目的:
集中注意力,进展反应能力。
规则:
听见口令后,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8
分钟
一:集合整队,见习生入列
二:放松练习
三:总体小结
四:收还器材
教师领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评判学生本次课的完成情形,以鼓舞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运动的意识。
3.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完整技术。
4.纠正错误动作。
5.巡回指导。
6.示范。
1.适当调整起跑的“预备”姿势。
2.增强手指和臂的力量。
3.延长或缩短“预备”鸣枪的时刻,养成听枪声起动的适应。
4.反复做后腿蹬离起跑器屈膝前摆的辅助练习。
认真练习,认真观看前排学生的动作,摸索改进自身做的不对的地点
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以完成课堂内容。
6).仆步压腿4×8
7).手腕脚踝关节
4×8
1.提早到场,预备与检查器材
2.同意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1.口令指挥。
2.动作示范清晰、准确到位。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2.向教师亲切问好
3.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队形:
OOOOOO
OOOOOO

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完成预备活动
放松练习
1.认真听讲。
2.自我反思,自我
评判。
3.收还器材
队形:集合队形
O O O O
O O O O

场地器材
起跑器4个
田径场1个
安全保证
课前检查场地;充分做好预备活动;课间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蹲踞式起跑教案初中

蹲踞式起跑教案初中

蹲踞式起跑教案初中课程类型:体育与健康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教学重点:1.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技水平。

教学难点:1. 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准确性。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1. 体育场地,平坦无障碍。

2. 计时器、标志物。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在田径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比赛策略。

二、技术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强调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的运用。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感受。

3. 教师纠错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技术。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2. 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协调组内成员的动作和配合。

3.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比赛实践(10分钟)1. 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比赛,体验比赛氛围。

2.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为学生提供反馈。

3. 学生总结比赛经验,分享心得体会。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身不足。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1. 学生回家后,观看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视频,加深对技术要领的理解。

2. 进行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和比赛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然而,部分学生在动作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此外,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战术教学,可以在后续课程中继续拓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学生表现积极,教学效果良好。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5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5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田径运动教材第四章“短跑”第二节“起跑技术”,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蹲踞式起跑技术展开,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动作要领、起跑信号反应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起跑速度。

2. 培养学生对起跑信号的反应速度和执行力,提高比赛竞争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姿势的掌握、起跑信号的反应速度。

教学重点:起跑动作要领、起跑后的加速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跑线、发令枪、计时器。

学具:田径运动鞋、起跑手套、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短跑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起跑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起跑姿势、起跑信号反应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5分钟)教师进行示范,展示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

4. 练习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提高学生起跑技术。

5. 例题讲解(10分钟)解答:根据起跑信号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10.2秒,加上起跑动作的执行时间,大约需要0.30.4秒。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你需要全力以赴地做出反应并开始起跑。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起跑信号反应练习,提高反应速度。

7. 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起跑技术动作要领2. 起跑信号反应时间3. 起跑后加速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描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假设比赛距离为100米,起跑线距离发令员20米,计算你从听到起跑信号到开始起跑所需的时间。

2. 答案:(1)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起跑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面,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掌紧贴起跑线。

听到起跑信号后,迅速向前跳跃,同时用力蹬地,使身体向前冲出。

2024年《蹲踞式起跑》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蹲踞式起跑》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蹲踞式起跑》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田径运动教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蹲踞式起跑技术。

详细内容包括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起跑动作要领、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起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起跑速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起跑动作要领。

教学重点:起跑动作的连贯性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起跑器、发令枪、秒表、标志杆、口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接力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起跑的重要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方法,示范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强调起跑动作的连贯性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起跑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起跑动作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起跑技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起跑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起跑器安装与调整方法2.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3.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心得体会。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要涵盖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起跑动作要领、起跑后的加速跑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2.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3.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巧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一、起跑器的安装与调整1. 起跑器距离起跑线的距离:一般建议距离起跑线约5060厘米,可根据个人身高和腿长进行调整。

2. 起跑器角度:起跑器的前后角度应保持在约45度,使起跑时前腿能充分发力。

3. 起跑器的高度:起跑器的高度应使起跑者的肩膀与地面平行,有利于起跑时的稳定性和发力。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教学。

2. 蹲踞式起跑接力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田径场地。

2. 起跑线。

3. 接力棒。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动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顺序、幅度和协调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3. 实践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习,熟悉动作。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

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提醒学生加强自主训练。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程度,包括动作要领的准确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2. 观察学生在接力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起跑方式的训练,如站立式起跑,让学生比较两种起跑方式的差异。

2. 结合其他田径项目,如短跑、跳远等,让学生运用蹲踞式起跑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遵守纪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力的集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防止受伤。

3. 提醒学生注意起跑线和跑道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蹲踞式起跑教案(5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5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5篇)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安排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展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细心整理的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5篇),欢送大家共享。

蹲踞式起跑教案1内容1.蹲踞式起跑2.接力嬉戏重点手臂推离,腿部蹬摆,重心前移.难点上下肢协调,蹬摆协作连贯1.认知目标:初步把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快速跑力量打下根底.2.身体目标:进展速度、力气、爆发力等身体素养.3.情感目标:培育团结协作互助和勇于探究的。

;教学内容一、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 两手扶地,后腿跪地,前脚脚尖与起跑线相距约一脚半,后脚脚尖约一脚半,两脚间相距约15cm,听到预备后,渐渐抬起上体,臀部要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听到跑的口令时,两手快速离地,两脚用力蹬地,上体保持前倾,积极加速。

起跑分“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二、接力嬉戏1.学生依据平常自己所了解到的蹲踞式起跑动作,分四组自行琢磨练习,看哪一组最正确。

2.请同学们把自己练习的动作出来进展讲解示范,3.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行进间练习。

3.学生分组自主练习,互帮互助。

4.集合学生展现。

5.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进展竞赛组织:各小组分散三、活动过后1.组织放松2.本课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蹲踞式起跑教案2教与学目标:1、知道蹲踞式起跑的由来,初步把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能。

2、通过体育活动,正确熟悉自己,增加个人的自尊与自信。

3、激发学生参加练习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培育机灵、坚决的品质和快速反响的力量。

教与学内容:1、嬉戏(小鱼网)2、蹲踞式起跑3、嬉戏(喊数抱团)教与学方法:探究法、嬉戏法、练习法教与学步骤一、开头局部1、整队进入操场,师整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二,三排同学必须认真完成蹲距式动作;
2.跑出去的同学从中间分开从两侧慢跑回来准备练习。
目的:
集中注意力,发展反应能力。
规则:
听见口令后,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8
分钟
一:集合整队,见习生入列
二:放松练习
三:总体小结
四:收还器材
教师领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评价学生本次课的完成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运动的意识。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施目标




10
分钟
1.课堂常规:
a.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b.老师宣布本科内容与教学目标。
c.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a.绕排球场慢跑三圈
b.成体操队形做热身运动:
1).头部运动4×8
2).扩胸运动4×8
3).振臂运动4×8
4).腹背运动4×8
5).弓步压腿4×8
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从
容而平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cm左右)的身体姿势。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图3)
⑶练习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习,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1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
蹲踞式起跑教案
班级
初311
人数
35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师
陶一豪
内容
主题
1.学习蹲距式起跑技术。
2.游戏:高人与矮人
重点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不能或高或低
难点
起跑时的迅速蹬地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⑵动作要领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
“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要求:快,静,齐
要求:动作准确、
活动充分。








28分钟
28


1.学习蹲距式起跑技术
⑴普通式起跑器安装
[方法]前起跑器抵足板离起跑线后沿约本人的一脚半长,后起跑器抵足板离前起跑器抵足板也约本人的一脚半长。两起跑器的中轴间距离大约在15cm左右(或本人的一脚长)。
游戏高人与矮人:
[方法]学生成四列横队分散站好,当教师喊“高人”时,迅速两臂上举,脚下提踵;当教师喊“矮人”时,迅速两手扶膝,重心降低,成半蹲姿势。
也可喊“高人”时,做“矮人”的动作。做错的同学做俯卧撑(男生5个,女生2个)。
教师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要领和动作技术要领以及起跑器的安装等
从不同角度作各种示范动作,让学生与理论结合的同时理解动作的真正含义。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进行纠错,除个别存在的普遍错误外,其余的采用个别辅导。
练习时,教师发令,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作为裁判兼游戏执行者,进行发令,组织学生完成游戏,达到课程目标
组织教法:
1.学习安装起跑器的方法。让学生按普通式起跑器安装的要求,进行练习。
2.学习“各就位”、“预备”技术。学生个人练习,体会起跑技术动作的要领,然后教师发令,学生成组练习。
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分解讲解蹲距式动作;
1.学生认真听,仔细看老师做示范;
2.学生认真做练习;教师应指出重难点。
注意:
1.在“各就位”步骤中,体重应平均地被两手,一脚,一膝所支撑。
2.在“预备”步骤中,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脚上。整个身体好像压紧的弹簧一样成稳定状态,全神贯注,静听枪声。
注意:
3.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完整技术。
4.纠正错误动作。
5.巡回指导。
6.学生示范。
1.适当调整起跑的“预备”姿势。
2.增强手指和臂的力量。
3.延长或缩短“预备”鸣枪的时间,养成听枪声起动的习惯。
4.反复做后腿蹬离起跑器屈膝前摆的辅助练习。
认真练习,仔细观察前排学生的动作,思考改进自身做的不对的地方
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以完成课堂内容。
6).仆步压腿4×8
7).手腕脚踝关节
4×8
1.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1.口令指挥。
2.动作示范清楚、准确到位。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2.向教师亲切问好
3.认真听讲,Βιβλιοθήκη 确目标队形:OOOOOO
OOOOOO

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完成准备活动
放松练习
1.认真听讲。
2.自我反思,自我
评价。
3.收还器材
队形:集合队形
O O O O
O O O O

场地器材
起跑器4个
田径场1个
安全保障
课前检查场地;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课间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练习密度
40%
强度

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