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讲解的是《海水“制碱“》,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应用和海水中的盐类制备碱的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如何从海水中制备碱。

3.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全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等。

2.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准确测量实验材料和提取所需物质。

3.能够通过实验操作从海水中制备出碱。

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一些化学反应的概念不够清晰,需要进行详细解释和示范。

2.对于一些实验操作步骤的标准化要求,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通过详细解释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实验是从海水中制备碱。

通过对实验操作方法的详细解释和示范,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测量实验材料、提取所需物质以及正确组织实验过程。

3. 实验操作步骤在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海水、酸性溶液和滤纸等。

•第二步:将海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第三步:将滤液加热,使其浓缩。

•第四步:加入酸性溶液,生成沉淀。

•第五步:过滤沉淀,得到固体碱。

•第六步:对固体碱进行干燥和称量,得到制碱的产量。

4.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制碱的产量和制备碱的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
实验结论(jiélùn):碳酸钠可以与H_2_S_O_4_或者__H_C_l_反应。
2021/12/11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碳酸根离子(lízǐ)的检验:
药品: 稀盐酸、澄清(chéngqīng)石灰水。 方法: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 入稀盐酸,有气泡(qìpào)产生,
将 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 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生成物中有气体(qìtǐ)(↑)
如:2HCl+CaCO3 = CaCl2+H2O+CO2↑
注意: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NaOH溶液(róngyè)和稀HNO3反应
Na+ OH-
实质(shízhì):
旁观者: NO3-和Na+
NO3-
2021/12/11
2021/12/11
交流(jiāoliú)共享:
1.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 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tàn suān),两者之间
能发生中和反应。
2021/12/11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 铵,哪种物质首先析出?为什么?(提示:根据课本39页溶 解度曲线)
Na2CO3+2HCl = 2NaCl+CO2↑+H2O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通过查找资料,你了解到哪些(nǎxiē)物质中含有碳酸盐?
主 要
(zh ǔy ào)
成 分 是 碳 酸 钙

海水制碱的操作方法

海水制碱的操作方法

海水制碱的操作方法
海水制碱的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海水: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通常是近海地区,使用容器或管道系统收集海水。

2. 过滤海水:将收集到的海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如悬浮物、有机物等。

可以使用滤纸、滤网等过滤器进行过滤。

3. 浓缩海水:将过滤后的海水进行浓缩处理,以提高碱度。

可以采用蒸发法或膜分离法进行浓缩。

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

4. 碱化反应:将浓缩后的海水与适当的化学物质反应,产生碱性物质。

常用的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

反应通常是一个中和反应,如NaOH + HCl = NaCl + H2O。

5. 分离纯碱: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所需的纯碱。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结晶法、沉淀法、蒸馏法等。

6. 干燥纯碱:将分离得到的纯碱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风干、加热等。

需要注意的是,海水制碱的过程可能受到环境因素、水质、海水流量等因素的影响,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注意通风和防爆等。

操作前最好先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了解相关知识。

海水制碱化学反应方程式

海水制碱化学反应方程式

海水制碱化学反应方程式
海水中主要的盐类有氯化钠(NaCl)、硫酸镁(MgSO4)、硫酸钠(Na2SO4)、碳酸钙(CaCO3)等。

其中,氯化钠是最主要的成分。

海水制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碱性物质与盐类反应产生碱性物质,另一种是通过电解海水制备氢氧化钠(NaOH)。

1.碱性物质与盐类反应:
氢氧化钠(NaOH)或氧化钙(CaO)等碱性物质与氯化钠(NaCl)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NaCl→Na2CO3+H2O+Cl2
2CaO+Na2CO3→Ca(OH)2+NaCl
其中,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钙(Ca(OH)2)都属于碱性物质,可以用于制碱。

2.电解海水制备氢氧化钠(NaOH):
在电解槽中,将海水进行电解,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Cl+2H2O→2NaOH+H2+Cl2
在阳极处生成氯气(Cl2),在阴极处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钠(NaOH)。

这两种方法都是海水制碱的常用方法,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生产条件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浓度、纯度等因素,以确保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初三 海水制碱

初三 海水制碱

海水制碱知识点一:1、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石灰石。

氨气为媒介。

(2)生产流程:盐水→精盐水→氨盐水→碳酸氢钠→碳酸钠(纯碱)(3)、化学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 NaHCO3==△=== Na2CO3+H20+CO2↑注意:(1)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氨溶于水显碱性,而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二者能发生反应,因此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2)对生成的NaHCO3和NH4Cl都能溶于水,分离的问题:从课本中溶解度曲线图上查出在室温时氯化铵比碳酸氢铵溶解度大,因此碳酸氢铵先结晶析出。

(3)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连续生产。

反应:2NH4Cl+ Ca(OH)2===CaCl2+H2O+NH3↑缺点:氯化钠的利用率不高,得到的CaCl2用途不大,污染环境。

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氨碱法的不足,创立了联合制碱法。

在反应得到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氯化铵结晶析出。

【认知基础】1、生活中据说的盐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为、、海水“晒盐”属于变化化学上所说的盐是列举三种常见的盐、、;厨房中的纯碱----碳酸钠的化学式为,它属于类物质。

2、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显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3、复分解反应是指的反应。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4、分别写出盐酸、硫酸、石灰水分别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学导航】一、如何利用海水制碱?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2、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为:(1)(2)总结分析:原理分析(1)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来看,将NaC1转化为Na2CO3的过程,就是要向NaC1溶液中加入___、___元素,并使之于NaC1中的___元素组合的过程。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课件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课件

3.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 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 ( 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但如果无意中 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下同)( BaCO3+ 2HCl === BaCl2 + H2O +CO2↑ ),
氨水的溶液显碱性,能更多吸收二氧化碳。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温馨提示:20℃时,NaHCO3
、NH4Cl溶解度分别是9.6g、37.2g。
NaHCO3、NH4Cl 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这两种物质在室温 条件下,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先析出晶体。
“侯氏制碱法”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
碳酸钠、碳酸氢钠 1、碳酸钠( 化学式):Na2CO3 俗名: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 物理性质: 性。纯碱不是碱,是盐,但水溶液显碱性。
记 住 哟
用途: • 工业纯碱( Na 2 CO 3 )主要用于玻璃、化工、 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 等工业。 • 食用纯碱(Na2CO3)主要用于食品工业。
仓山镇中刘强
一、氨碱法制纯碱-Na2CO3
原理及步骤):
盐水
精制 碳酸化
精盐水
吸氨
氨盐水
碳酸氢钠
过滤
热解
纯碱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H2O+CO2↑
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 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制成 饱和胺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中的碱性物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3. 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性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提取过程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2. 材料:海水、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等)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海水中的碱性物质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在烧杯中加入海水,用酸性物质逐渐滴入并搅拌,观察反应产生的变化
3. 结论:总结海水制碱的原理及方法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并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
海水制碱原理:
海水 +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 盐
七、实践检测
1. 为什么在海水中添加酸性物质可以制取碱性物质?
2. 你觉得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有哪些用途?
八、课后作业
1. 思考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2. 研究碱性物质的用途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本次化学海水制碱教案的范本,希木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水“制碱”》课件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水“制碱”》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Na2CO3
HCl HCl
Na+ Na+ CO32-
H+ H+
Cl- Cl-
Na+ Na+
H2CO3
Cl- Cl-
H2O + CO2 ↑
知能训练
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选用的试剂是 (B) A. H2SO4溶液 B. 稀盐酸 C. 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碳酸钠 (1)俗名:纯碱、苏打 (2)化学式: Na2CO3 (3)纯碱不是碱,是盐 (4)性状:白色晶体,风化成粉末,易溶于水, 水溶液显碱性
碳酸钠用途
造 纸
洗 涤 剂
纺玻 织 璃、 印瓷 染砖
碳酸氢钠 (1)俗名:小苏打 (2)化学式: NaHCO3 (3)性状:白色粉末,能溶于水,水溶液有弱 的碱性,较易分解。
碳酸氢钠用途
做中

和胃

酸的

胃药











知能训练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 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 物质是( C ) A.Na2CO3 B.Ca(OH)2 C.NaHCO3 D.NaCl
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8-4:纯碱的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观察这些反应, 它们有什么共 同点吗?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gNO3+NaCl == AgCl↓+NaNO3 CaCO3+2HNO3==Ca(NO3)2+CO2↑+H2O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 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