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及山行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枫 于 首
1、补充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 )。
(2)(
2、组词。 于( ) )花 )诗 首( 一( 一(
),
) )歌 )枪
正是橙黄橘绿时。
枝( 一( 一( ) )枫叶 )白云
3、写上合适的词。
一( 一(
金秋时节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zèng liú
赠刘景文 苏轼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fēng wăn shuāng yú
hán
jìng
xié
tīng
枫 晚 霜 于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石径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qí ng
擎 菊 残 犹 君 须 橙 橘
ào shuāng zhī jì gài

cán
yóu
jūn

chéng jú
傲 霜 枝 记 盖
我会读
橙色 橙子 橘子 必须 忘记 姓刘 菊花 赠送 风景 荷花 残枝 君子 秋霜 记住 尽情Fra bibliotek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第3课时
夜书①所见
注释 ————— ①【书】写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 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主要作品有《游园 不值》《嘉兴界》《四朝闻 见录》等。
品读诗文
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夜书Fra bibliotek见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说说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山径
白云
人 家
枫 林
霜 叶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品读诗意:
山路绵长 点明深秋季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相呼应,写出了山 势的高而缓。
品读诗文 使人联想到炊烟
白云生处有人家 袅袅,鸡鸣犬吠,一
一个“生”字形 驱寒山清冷之意。 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 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菊 jú
结构:上下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下边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
分写在“勹”的外面,使整个字 重心更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残 cán
结构:左右 部首:歹 书写指导:左边的“歹”不要多一点,起笔横的
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右边部分斜钩 要写得舒展,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
诗文解读
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 菊残④犹⑤有傲霜⑥枝。
径 jìnɡ
左窄右宽,书写时注 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

上下结构,书写 “霜” 时“雨”扁宽, 下部“木”“目”等分。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字的?
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看到“斜”可以联想到弯弯曲曲的 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斜”的意 思就是弯曲不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习题答案

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习题答案课文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比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就说明是秋天。

又如《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犹有做霜枝”中“菊残”就点明是秋天。

《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秋风”便是点出是秋天。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古诗三首上册全部

三年级古诗三首上册全部

三年级古诗三首上册全部三年级古诗三首上册为:《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具体内容如下: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2、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词语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品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3、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句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白话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的古诗

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的古诗

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的古诗《山行》诗题:《山行》作者:杜牧(唐)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诗题:《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宋)诗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诗题:《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诗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宋)诗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儿垂钓》诗题:《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唐)诗文: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早发白帝城》诗题:《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唐)诗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二首·其一》诗题:《绝句二首·其一》作者:杜甫(唐)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诗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雪》诗题:《江雪》作者:柳宗元(唐)诗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望庐山瀑布》诗题:《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唐)诗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鹿柴》诗题:《鹿柴》作者:王维(唐)诗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8. ◦ ◦ ◦ 9. ◦ ◦ ◦ 10. ◦ ◦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山行》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山行》课件(共20张PPT)

霜叶/红于/二月花。
2 看一看,说一说
0 2 3 年 四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

径:小路。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的 地方。
2 看一看,说一说
0 2 3 年 四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枫叶
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坐:因为。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3日
晚:傍晚。
红于:比……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2 作业
读一读,背一背下面两首诗。
0
2 3
秋词
秋夕



刘禹锡

杜牧

级 语
自古逢秋悲寂寥,
银烛秋光冷画屏,
文 上
我言秋日胜春朝。
轻罗小扇扑流萤。

晴空一鹤排云上,
天阶夜色凉如水,
便引诗情到碧霄。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课后小结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山行》古诗,作者通过描绘山间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古诗的文化背景和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古诗的韵
律和美感。同时,通过学习古诗,学生们也提高了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
热爱。
2
课后小结
0
2 3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古诗教学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例如,
年 四 年
课 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或诗歌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此外,还可 以通过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或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橘绿:橘子青绿。
山 行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zè ng
liú
qí ng jú
cá n
赠送
yóu
刘 引擎 菊花
jūn xū
ché ng
残缺

犹豫 君子 必须 橙子
fēng jì ng xié
橘子

枫叶
田径
斜边
于是
赠送 残缺
刘 犹豫
引擎 君子
菊花 必须
橙子 枫叶
橘子 斜边
绿色 于是
田径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你看到了什 么?想到了 什么?
sū shì
苏 轼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 居士,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liú
刘景文
zè ng liú

刘景文
苏轼
qí ng jú cán yǒu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 残 犹 有傲霜枝 。 ché ng jú jūn x ū 一年好景君 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小组讨论: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就连擎雨的荷 荷尽已无擎雨盖, 叶也枯萎了,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 菊残犹有傲霜枝。 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 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一年好景君须记,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 你必须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最美景是在橙子黄了
橘子绿了的时候啊!
山 行
唐.杜牧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精通兵法,有 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 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 称“小李杜”。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诗意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诗意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诗意: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译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