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基本常识讲义

合集下载

品保基础知识教材

品保基础知识教材

一. 基本概念定义1.品质 Quality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性和特征,此种整体性的特征和特性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的需求能力.2.质量管理 Quality control :即将购买者所满意之最经济最实用之产品加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3.产品 Production : 活动或过程的结果.4.合格:即满足规定要求.5.不合格: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6.缺陷: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7.监定过程: 证实实体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8.监定合格: 某个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得到证实的状况.9.检验: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10.进料检验: Ining Quality Control IQC ,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入仓库的控制点.11.制程检验: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PQC ,又称中间检验.是指原物料入库以后至产品完工之前这一过程中的生产管制.12.最终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l FQC ,又称在线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控制点.13.出货检验: Outing Quality Control OQC ,产品出货前的检验.14.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 ,包括质量设计功能的制度是否在运作及执行人员确实是否执行加以查核.二品质的认识1.品质的定义: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征和特性,此种整体性的特性和特征具有满足顾客规定的或者潜在的需求能力.1.1铗义的品质:包括直接与产品有关的特质. 如外观,强度,纯度.1.2广义的质量:1.2.1有关成本.价格之特性---包括效率,损耗,单价,不良率,成本和利润等.1.2.2有关服务之质量--------包括零件互换性,修理的难易,售后服务的速度与效率,说明书的好坏,包装的情形,抱怨处理的深度与速度.1.3 决定质量的因素:1.3.1市场的需要1.3.2生产技术与能力.1.3.3经济原则.1.3.4质量与代用特性.1.3.5数量化的质量.1.3.6公差的范围.2.管制的意义2.1在管理活动中交付责任与权利的一种手段 ,使管理者方面可以避免过问不必要的细节而促进质量,使结果令人满意.2.2 做好今天的工作水平的维持2.3 为了明天的工作水平的提高2.4 管制的步骤:2.4.1计划 plan :想如何才能顺利展开 what How Who When Where2.4.2实旋.执行 do : 按照计划做.2.4.3确认,检核 check : 看结果如何.2.4.4对策;矫正行动 action :不好的部份应加以修改,矫正有效的要标准化,要设法保持.3.质量的二大目标3.1品质保证:确保你的顾客或下一道工序能满意地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3.1.1品质保证的四大要素:3.1.1.1设计正确: 掌握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设计正确的规格及公差.3.1.1.2制造正确: 合格的材料,良好的制程管制.3.1.1.3检验正确: 良好的检验管理.3.1.1.4使用正确: 使用前熟读使用说明,良好的售后服务.3.2 降低成本:3.2.1减少不良率,报废率.3.2.2减少错误,修理,重制.3.2.3减少各种浪费.3.2.4减少质量成本.三检验基本知识1.定义: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要求.2.检验的类别:检验是实施质量管理最基础的手段,通过检验工作之进行,可以评鉴产品质量状况,并且获得质量信息回馈,采取矫正及改善措施,包括:I进料检验:Ining Quality ControlII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III最终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lⅣ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Ⅴ品质稽核:Quality Assurance2.1进料检验: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入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价供应商质量的主要信息来源,它分为全检.抽检及免检.全检: 数量少,单价高之物料抽检: 数量多或经常性之物料免检: 数量多,单价低或经认定可列为免检之厂商或局限性之物料2.1.1检验项目:2.1.1.1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形状.毛边,脏污等.2.1.1.2尺寸.结构性检验:依图纸进行检验2.1.1.3电气性能检验:包括导通性.绝缘性及耐压性2.1.1.4化学性检验:包括耐酸性.耐腐蚀性及氧化性等2.1.1.5物理特性检验:包括端子强度.硬度等2.1.1.6机械特性检验:包括开关操作部位的灵活度2.1.2 检验手法2.1.2.1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2.1.2.2尺寸检验:如卡尺,投影仪等.2.1.2.3其它检验项目:以实验法来检验之2.1.3 抽样条件:一般随机抽样2.1.4 验收条件:2.1.4.1允收水准 AQL 一般依产品而定2.1.4.2采用MIL-STD-105E II 检验水准2.1.5 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处置:2.1.5.1检验合格之产品须贴上合格标签或盖PASS章2.1.5.2检验不合格品须贴上不合格标签或盖REJECT 不良批退章2.1.5.3申请特采产品须贴上特采标签2.2 制程检验:制程管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一般的制程管制指进料管制入物料仓库至成品管制以前之间的生产管制活动,又称中间检验.制程可分为:1>首件检验 2>巡回检验3>自主检验 4>检验站2.2.1 制程检验的目的2.2.1.1于大量生产型的工厂中,及时发现不良,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大量不良品发生.2.2.1.2针对非机遇性之变因.于作业过程中,加以查核防止不良品之发生,如查核作业流程是否更动,新手对于作业标准方法是否了解,机器.模具是否正常,作业条件有无变动.2.2.1.3通过检验之实施,不让本制程的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2.2.2 制程检验之做法2.2.2.1制程检验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是由品保人员实施巡回检验2.2.2.2使用巡回检验记录表2.2.2.3查核因素除了在制品外,应包括可能造成质量变因的作业因素2.2.2.4查核项目、查核方法、时间频率应事先设计于记录表中2.2.3 制程检验的重点IPQC检验员为有效控制制程,使不良率不会因异常的制程原因而升高,对于不稳定的因素应事先了解,并做重点控制,不稳定性因素包括:2.2.3.1该产品以前生曾有异常,有不良较高之记录2.2.3.2使用机器不稳定2.2.3.3 IQC有材料不理想的讯息2.2.3.4新投入量产品2.2.3.5新操作人员2.2.4 质量异常处理:检验人员对于突发性质量异常或对于经常性,而且具有严重性的制程应开出质量异常通知单 QFM-013 ,通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并追踪处理结果.2.3 最终检验 FQC : Final Quality Control,又称在线检验.在线检验是制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管制点,属于要点检验,就整个生产制程来说大到致分为三大阶段:粗胚成形及处理半成品修饰及处理装配组装及包装.2.3.1 管制点的设定在整个生产体系的众多制程中,有否需设检验站或检验站设于何处应是在线考虑之处2.3.2 检验标准每一检验站应设置有检验标准,作为检验员作业之依据,检验标准包括:检验项目、规格要求及检验手法2.3.3 检验手法2.3.3.1制程不稳定时或数量小,价格贵时,通常用全数检.2.3.3.2制程稳定,或属于连续大量生产型,则使用抽检方法.2.3.3.3检验仪器:检验人员使用之量具.仪器. 、塞规等检验设备,经常性使用,会产生变动造成产品误判,因此须定期校正及日常保养,并做好记录.2.3.3.4 回馈与矫正措施1 突发性之严重异常应立即反应处理.2 经常性的质量问题,交由生产部技术人员会同品管技术人员进行对策处理.2.4 出货检验: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2.4.1出货检验一般于出厂前1-3天实施2.4.2检验项目:2.4.2.1外观2.4.2.2尺寸检验2.4.2.3指定的特性检验2.4.2.4寿命试验2.4.2.5产品的包装和标示检验2.4.3检验的目的就是不让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2.4.3.1进产检验过程中,对于不合格品应贴上不合格标签标识,并存放于不合格品管制区,以便区隔,IQC将来料异常反馈给供货商,要求供货商改善质量.对于特采或因急需生产来不及检验而例外放行之进料,应予以跟踪.2.4.3.2制程检验中,作业自主检验不合格品应放入红色盒中以便隔离.IPQC对于部品或成品发现不良,应及时知会生产部门.2.4.3.3 QA及OQC检验之不合格品,应置于不合格品放置区或红色盒中,并及时将不良情形反馈生产部门.2.4.3.4检验只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手段,没有达到提高质量的功能,主要的是应用检验所取得的信息进行质量改善活动,,才能提高质量.2.4.4 质量管理应用手法:2.4.4.1层别法 2.4.4.2柏拉图2.4.4.3特性要因图 2.4.4.4散布图2.4.4.5直方图 2.4.4.6管制图2.4.4.7抽样计划 2.4.4.8查核表2.4.4.9 IE方法研究四. 抽样检验1.定义:抽样检验指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的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否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2.适用抽样检验的场合:2.1属于破坏性检验,如材料强度试验.2.2检验群体数量多,如螺丝,注塑件等.2.3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如原棉等.2.4产品属于连续体的产品,如纱线等.3.抽样检验的优劣:3.1优点:3.1.1抽样费用远比全检少.3.1.2 检验数量少,可较详细.3.1.3 判定不合格,全部批退,可以刺激供方加强质量管理.3.2 缺点:3.2.1 虽然判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品.3.2.2 可能把良品的群体误判为不合格,亦有可能把不良品的群体误判为合格.4.抽样计划:4.1检验水平:4.1.1 检验水平决定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关系,一般检验水平有I,II,III三级,除非特别规定,都采用II级检验水平.在无需太高判别力时,可采用I级水平,需要较高判别力时采III级水平.4.1.2另外有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四级,采用特殊检验水平,但是当批量相当大,检验成本高或破坏性检验可采用4.2 允收水平:即限定产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称为允收水平,以符号PO或AQL表示.5. MIL-STD-105E II抽样步骤:5.1决定质量基准决定检验项目及判定规格5.2决定质量允收水平AQL值.5.3决定检验水平,通常使用II级.5.4群体批 LOT 之构成,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之产品.5.5求样本代字.5.6决定抽检方式,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5.7查出抽检方式:5.7.1由表上查出样本的代字的行.5.7.2由表上查出所的指定的AQL的列.5.7.3由样本代字的行与AQL的列交会点,查出合格 AC 判定个数及不合格 Re 判定个数.5.8 由样本代字查出抽取样本数n.5.9抽取样本.5.10测定样本,判定群体批量允收 AC 还是拒收 Re .五 ISO基本知识1.定义:1.1 ISO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化组织.1.2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时间:1946年.1.3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1.4主要工作:制订各类国际标准.1.5主要制订:由TC Technical mittees 技术委员会制订.1.6 ISO-9000的历程:起源—美国 MZL—Q—9858A英国引用 BS—5750加拿大转换 CSA— ZZ991.7 ISO9000修订用期:五年2. ISO-9000的精神:2.1制度须有涵盖性.2.2制度须合理化,具有说服性.2.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2.4说你所说的,写你所说的,做你所写的.2.5注意预防,并强调事后矫正能力.3. 为什么要实施ISO90003.2对质量体系来说,按ISO9000要求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具有如下优势:3.2.1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3.2.2改进产品的质量.3.2.3减少返工和投诉. 3.2.4有效利用人、机器和材料、提高生产效率.3.2.5减少生产和环境故障. 3.2.6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 ,建立企业文化.3.2.7增强用户的信心. 3.2.8提高企业形象..3.3 对组织来说有如下优势 :3.3.1提高管理水平. 3.3.2使工作规范化.3.3.3明确内部职责 3.3.4提高办事效率.3.3.5提高产品质量. 3.3.6符合市场要求.3.3.7满足有关法律方面的要求.3.3.7.1实现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要求.3.3.7.2实验和试验室评定和检验机构评定的要求.3.3.7.3实现许可证年审的要求.4. ISO9000体系ISO9000体系包括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4.4.1 ISO-9001质量体系是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4.2 ISO-9002质量体系是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当需要证实供方生产合格产品的控制能力时 ,应选择和使用ISO9002.4.3 ISO-9003质量认证体系是最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当仅需求供方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时符合要求,应选择ISO9003.4.4 ISO-9001的内容4.5 ISO-9001之条文:4.质量管理休系; 5.管理职责 ; 6.资源管理7. 产品实现 ; 8.测量,分析和改进.八安规的基础知识1. UL的概念:1.1 UL的全称:Undenuriters Laboratonrene 保险商试验室 ,建于十八世纪末,对进入美国市场的所有建筑、电器、电子及灯饰产品进行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构:1.2对所有进入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法律上需通过UL的认证.1.2.1 UL为美国认证: 1.2.2 CSA为加拿认证.1.2.3 VDE为德国认证. 1.2.4 SEMKO为瑞典认证.1.2.5 DEMKO 为丹麦认证. 1.2.6 NEMKO 为挪威认证.1.2.7 FIMKO 为芬兰认证. 1.2.8 NF 为法国认证.这八个国的安规认是独自独立的,不相互涵盖.。

品保基础知识讲解概要

品保基础知识讲解概要

倒塌的维冠大楼
倒塌的维冠大楼
周边建 筑物没 有受太 大影响 ,但4 栋维冠 大楼却 全部倒 塌
品质意识理念一
• 品质理念:就是对质量管理的一种总的看法、态度 而且理念一经形成之后,就是使人对某种对象或事 物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
•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 ,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系 统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百格测试的标准有五个等级:等级0:5B (不允许脱落) 等级1: 4B (划格区域累计脱落≤5%) 等级2: 3B (累计脱落面积大于5%-15%) 等级3:2B (累计脱落面积大于15%-35%) 等级4: 1B (脱落面积大于35%)
• 二:硬度测试
测试涂层硬度。
铅笔的分类有18种即:6B、5B、4B、3B、2B、B、HB、F、H、2H、3H、4H、5H、 6H、7H、8H、9H、10H(质地由软到硬)我们常用的是H型。
•2:工程Sample
客户签的MP样,即产品的喷漆区域及表面效果样品
•3:限度样
即超过SIP的管控范围,却不影响性能,客户可以让步接受从而签 的一些样品
•4:履历表
即把产品打样以来所发生的所有问题整理成一份表单,从而用来 防范发生同样的问题。
实验室五项常规测试
• 一:百格测试
测试油漆的附着力。
使用的工具是百格刀(百格刀头分为1mm、2mm和3mm,膜厚小于60um(不含60)的 用1mm刀头,常用于普通油漆;60-120um(含60,120)的用2mm刀头,常用于皮革漆; 120um(不含120)的用3mm刀头,常用于粉末喷涂)
品质意识理念三
• 一:零缺陷的核心内容: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零缺陷理论之父--克劳士比

品保部培训资料资料

品保部培训资料资料

第一章:品质意识教育培训
第三节: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5、什么是4M? Man 人 Machine 机器 Material 材料 Method 方法 6、何谓”5W2H”? What: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做什么好?有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浪费? Why:为什么此人做?为做?为什么有浪费? Where:在何处做?正在何处做?在何处做好?有何处能做?何处该做?何 处浪费?、 When:何时做?何时正在做?何时做好?何时能做?何时该做?何时浪费?、 Who:何人做?何人正在做?何做好?有何能做?该由何人做?何人浪费? How:如何做?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没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其他该做的? 如何浪费? How Much:成本多少 ?
安费诺 品保部培训资料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章:质量基础知识简介 第二章:质量检验相关知识 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介绍 第三章:5S简介
第一章:质量基础知识简介
第一节 品质管制的演进史
一、品质管理演进史 作为品质管理人员,首先要对品质管理的演进史有所了解!按照质量管理所依 据的手段和方式,质量管理发展历史大概划分成以下5个阶段: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 这个阶段从出现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开始,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 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这段时期受家庭生产和手工业作坊生产经营方 式的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实际工作经验,靠手模、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 单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者,且经验就是 “标准”。有人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这些质量标准基本上还是实践检验 的总结。 2、质量检验阶段: 这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为止。这个阶段主要是是以“检验”为质 量管理方法。这种“检验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 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保护用户利益和出厂产品质量是完全有必要的。 缺点: A、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B、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 C、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

品保部培训资料整理

品保部培训资料整理

第一节:品保相关理论1.1. 1管制:产品的制造和品质管制均由操作者负责。

1.2领班的品质管制:操作员只负责制造,品质管制由领班负责。

1.3检查员的品质管制:制造单位只负责生产,品质由检查员负责,品质管制只是事后的检验。

1.4统计品质管制:简单的事后检验已不能满足要求,开始将统计知识运用分析品质信息。

1.5全面品质管制:品质管理不仅仅是品管,制造单位的事情,而是从研发.设计.采购.仓库及售后服务等单位均要参与。

2.三位品质大师对品质管制的定义:2.1戴明:用最经济的手段,制造最有用的产品。

2.2朱兰:所谓品质管制是设定品质规格,为达到此规格所使用的所有手段的全体,统计性品质3.3:所谓品质管制,即是将消费者所最满意.最经济.最实用的制品加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结合整个公司的业务.企划.技术.设计.制造.采购.仓库.人事待各部门的人员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具有共识性且易于实施的组织,并使工作标准化,使所订之各项计划确实执行。

4.产生变异的分类:4.1机遇性原因(因经常性问题或一般原因):这类问题属于系统问题,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如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有0.5度左右的上下起伏变动,这个变动即可接受与不易防止的.4.2非机遇性原因(偶发性问题或特殊原因):这类问题属于局部性问题,如模具突发故障,或新进之员工造成不良.此类变异是假如有去注意应该可以发现的,也是产品不稳定的来源,而且是容易控制的。

5.防止不良品发生的要诀5.1稳定的人员 5.2良好的教育训练 5.3建立标准化 5.4消除环境脏乱的现象 5.5统计品质管制 5.6稳定的供应商 5.7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6.品质管理的《三不政策》:1不接受不良品6.2不制造不良品6.3不放过不良品7.品质管理三现原则:现场现物,现时8.不良改善的《四不放过》原则:8.1原因未查明不放过8.2责任不清楚不放过8.3对策没落实不放过8.4效果不明显不放过9.P—Plan 计划D—Do 做C—Check 检查A—Action 处置10.品质管理的四个步骤10.1制定品质标准;Plan 10.2检验是否与标准一致;Do 10.3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效果;Check 10.4修订新的标准11.解决问题的八大步骤(8D):11.1建立问题小组11.2问题描述11.3紧急对策(临时改善措施) 11.4根本原因分析11.5长期改善对策和方案11.6长期改善方案效果确认11.7预防再发生/标准化11.8团队激励12.异常追踪的三条基本线索12.1以材料为线索,展开对策(不良数量有多少?)a.单品材料如何处理?b.半成品如何处理?c.成品如何处理?d.已销到市场的如何处理?12.2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策(是么时候发生?)a.新设定的4M1E是么时候开始实施?b.不良品什么时候处理完毕?c.良品什么时候能出货?12.3以作业方法为线索,展开对策(在哪里进行了处理?)a.工序内用了什么新的作业方法?b.QC增添什么新的检查方法?c.QA更改什么规格?13.不良品之管制:13.1标示:用红色标签将不良品标示出来。

品保讲义

品保讲义

二、品保部门
5) 制程检验 a、设立此单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 量,适时检查产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备。 b、制程单位设立在生产线上,可以对相应生产单位开立 制程异常单 c、当发现了制程问题时,生产单位需要立即停止生产, 查找并及时纠正问题,向上报备,做到最快恢复生产。 对其不合格品要进行封存报废处理。 d、此部门隶属于品保,对于品质问题可以找QA商讨, 决断。开立的异常单,现场单位需要提供8D report,并 由QA主管撤单。
4) 质量的变异的原因 )
偶然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比较小,经常存在,没有规律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机台的震动,温度变化等 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 系統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比较大,不经常发生,前后呈现一定 规律 如刀具的磨损 可以避免 特殊因素:是在特殊情況下发生的 突然停电,机床失灵,操作人员思想不集中 不易事先控制﹐不予讨论 不易事先控制﹐不予讨论
特点:“三全”管理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一、认识质量与品保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一体化 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统计过程控制 ISO9000 专职检查员检 查 工长检查 操作工人檢验 ISO9000 ISO14000 ISO18000
1940年前
1940年—1960年
1960年以后
一、认识质量与品保
3) 质量在生产中 ) 质量在ISO质量体系中 质量体系中: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在 质量体系中 也可以看作是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这个质量通常就是我们为了实现的质量,也是我们产品 所负有的自己独特的地方。
一、认识质量与品保
二、品保部门
4) 产品异常单 a、当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且判定为不合格品时,由相关 品保部门对相应生产部门开立异常单,责令其在规定期 限内进行整改。对无法补救之不合格产品要进行封存, 交由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b、制程异常单,出货异常单 c、异常单与相关生产部门的人员工资绩效等相关联,借 以督促生产单位重视产品质量,并进行相关改善。

品保部培训教材

品保部培训教材

1、品保部组织名称解讲:IQC:进货检验IPQC:过程检验FQC:最终检验OQC:出货检验QA:品质稽核QE:品质工程PE:生产制造工程CR:严重缺点MA:要紧缺点MI:次要缺点AQL:接收质量〔允收水准〕AC:接收数Re:拒收数2、检验定义:检验确实是根基对产品或效劳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的要求进行比立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确实是根基如此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3、品质定义:A:消费者能够满足的产品确实是根基品质;B:用最低本钞票制造出最高利益;C: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4、品质管制重点:可靠度、品质意争、品质水准5、品质瞧念:品质是第一次生产确实是根基好,品质瞧得见,制程是要害;品质不是检栓出来的,是制造/设计出来;是习惯/瞧念产生的。

6、传统品质与现代品质管制区不7、品质三不政策不接收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1、鼠标测试要求设备与工具:电脑两台、USB延长线、线不宜太长、转换头〔有屏蔽〕测试记录表、铅笔、。

仪器设备:将USB延长线一端插进电脑USB对应接口,另一端插进被测试鼠标USB头内。

,双击桌面鼠标测试程序图标运行鼠标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界面讲明:击色块后能够选取画线颜色。

X,Y数值代表了箭头在窗口中的坐标系位置。

点击Clear〔往除〕能够往除屏幕线条。

点击Exit能够退出程序。

窗口靠左边有两竖条:左边是鼠标滚轮前推显示,右边是鼠标滚轮后推显示。

窗口右上角依次是最小化窗口,缩小窗口,关闭窗口。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测试无线鼠标时要尽量防止电磁干扰。

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明白开关机,翻开程序,熟悉电脑全然硬件,保卫电脑。

〕测试步骤:鼠标功能测试:A:把被测试鼠标插进延长线;B:检查LED装饰灯和IC光源灯的亮度、光束方向是否正常;C:按鼠标左、中、右键应分不对应L、M、R红色显示。

品保培训教材

品保培训教材

第一章品管部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品保定义及发展史一,什么是品保?简单地说品保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包括内容有品质管理与品质管制两部分,对外是一种承诺,是指客户而立,可以保证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质量交给客户,使客户满意.对内是一种要求,是指公司内部,要求生产单位要生产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二,为什么要品保?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竟争为主转向质量竞争为主.品质是拉住客户最有效的利器.对企业的形象品质,已经成为企业永续经营的最重要条件,所以要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而别无它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因为,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同一经济制度环境中,企业的盈亏优劣、生死存亡,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下及管理方法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企业发展的机遇最主要的就出现在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之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命运如何,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管理,或者说: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2.管理是一门科学,加强企业管理出生产力.在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人们往往仅指技术,而忽视或不理解管理所发挥的生产力作用.在生产日新月异的今天,如忽视管理,人们对生产力的理解和研究就不全面.3.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体系,它除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实体之外,还有非实体因素,其中最主要是管理,事实表明,只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可以使经济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企业管理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企业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共识.因此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以质取胜”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三,什么叫品质管制?1.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2.品质管制是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3.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品质管制方面的取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的细节,而全力于品质保证的工作.4.品质管制是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品质的管理范围.5.品质管制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顾客之需求.品质管制演进史:第一阶段操作者品质管制(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人负责制作,因此产品的好坏也就同一人来处理)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管制(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逐步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个作业员的品质)第三阶段检查员的品质管制(第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每天要负责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出指令由专人负责产品检验)第四阶段统计品质管制(从1924年美国利用统计手法提出第一张管制图开始,从此的品质管制进入新纪元,此一时期抽样检验也就同时诞生.1950年日本各企业以管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取辉煌的成果.SQC的使用也是近代品质管理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第五阶段全面品质管制(全面品管是把以住的品管做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究发展、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及售后服务等各部门,建立品质体系)第六阶段全公司品质管理(企业经营的立场来讲,要达成经营的目的,必须经结合全公司所有的部门的第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一个能有共同认识,易于实施的体系,使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检查、制造、销售、服务为止的第一个阶段,均能有效管理,并全员参与)第七阶段全集团品质管制(结合中心工厂、协力工厂、销售公司成一个庞大品质体系.)第一章第二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一.什么叫品质管理?如何做品质管理?所谓品质管理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手段,进行维持、改善提高品质.它涵盖有4个步骤:1.制定品质标准.2.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3.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结果.4.修订新标准.要做好品质管理步骤如下:1.重视制度,实施标准化(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质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明订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运作系统)2.重视执行(重视品质管理所涵盖的4个步骤)3.重视分析(近代品质管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统计分析手法之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4.重视不断的改善(藉标准化维持品质,藉不断的改善来突破品质,以达到提高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5.重视教育训练(品质管制之成败基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易凑效)6.改善循环与维持循环.7.制定企业品质活动月(借着企业品质活动月,自供应商至客户联成一个大的生命共体,并一波一波推动品管相关活动,使之成为企业活动运动,变成一种风气)8.推行5S运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因为它是养成好习惯,丢弃草率,建立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9.高层主管的重视(高层主管重视什么事情,下属员工也会跟着关心什么事,高层主管的重视当然会影响下属的行动准则.)第一章第三节品管部组织架构一,品管部组织架构:二,名词解释:1.IQC:进料检验人员,本公司针对原物料部分以及钻孔检验部分;2.QA:品质保证,主要针对产品功能性进行检验(本公司指Q底片、切片制作、巡检人员、报废分析等人员);3.IPQC:制程检验人员(本公司指线上抽检人员);4.OQC:出货检验人员(本公司是指对成检人员检好之板进抽检,保证产品出货之品质):5.客服:产品出货至客户手中,处理客户对本公司之产品不满意的部份,并将此信息反馈给本公司相关单位,要求改善,并作追踪,使之达到客户满意.第一章第四节品保流程图及产品品质等级一,,品保流程图:(见附件一)二,产品之品质等级:1.理想目标情况:多数情况下此级产品已接近完美,也正是所要的情况,但并不容易达到,且其对组装品在后续使用环境中所呈现的可靠度也并非必须.2.允收情况:所说明的情况并非必须完美,然而却应维持组装产品在其后续使用环境中完整与可靠度对已明订有关允收规格而言,此种允收情况可被视为至少某一级或多级产品可以允收,但并不表示所有等级产品均在允收之列.3.不合格情况:是说明电路板的一种情况,其组装产品在其后续使用环境中无法充分保证其可靠度,此种不合格情况至少对某一级或数级产品考虑到不允收,但对某些已明订有关允收规格的其他等级,也许可以允收.第一章第五节品质异常的反映及不合格品的管制一,,品质异常单的发放程序:1.IPQC提出品质异常,IPQC或助理填写品质异常单.2.交品管主管确认签名,登记编号.3.发至生产部主任手上,生产部主任可将品质异常单发给下面各各级主管填写,也可由主任自己填写,但其改善措施和其原因分析必须由下面级别干部签名并落实改善对策.4.交生产部最高主管签名确认.5.交品管登记回收并跟踪确认改善结果,品管主管根据改善结果确认其改善的有效性,决定该品质异常是否结案,对于不能结案的品质异常,制造单位需要重新提出改善措施直到结案为止.6.经品管主管签名确认.7.经管理代表最后审核.8.回归品管存档(1).品质异常单内容填写:1.品质异常现象和结果确认需由品管填写.2.品质异常原因分析、改善措施、改善结果需由责任单位填写.3.品质异常单的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不得重复出现,否则其改善措施将列入无效措施(除非特殊情况,但需经厂内最高主管签名确认,品管才承认事实.)(2).品质异常单的发放与回收:.品质异常单发出后需在24小时内回收,48小时内填写结果及填写结果确认.二,不合格品处理程序:1.不合格品处理单由各相关单位主管申请,经生产部经理、品管部经理、厂内最高主管批准后方可去品保拿不合格品处理单.2.不合格品处理单发放回收一律需由品管登记编号.3.不合格品处理单需填写清楚该批不合格品的具体数量(由相关单位统计,IPQC签名确认)及不合格原因.4.每张不合格品处理单只准填写一个料号.5.不合格品处理单需经相关各部门最高主管签名,最后需经品管部经理签名处置裁决,各相关单位按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处置裁决的内容处理该批不良板.6.不合格品处理单发出后需12小时内回收.7.晚上由相关责任主管指定特定人员,否则一律不办理.8.各站移转传票不经IPQC签名或私自冒充IPQC签名,一律由责任单位提报处罚,除非厂内最高主管批准,但品管必须接到最高主管特准报告.第一章第六节连盟料号意义及常用公英制单位一,连盟料号意义:1.PCB层次之说明:比如指的是1即为单面板,是2即双面板,所指的是4即四层板,所指的是6即为六层板,以偶数类推.2.生产种类说明:所指的1即是喷锡板,2即是镀金手指板,3即是全面金(硬)板,4即是化金板.注:所有料号需加上版本序号(即流水序号后需加A.B.C.D.E.F等等)二,本公司常用之公英制单位换算:1m=10dm=100cm=1000mm=1000000um1in=2.54cm=25.4mm=1000mil 1ft=12in1mm=39.37mil 1oz=1.36mil第一章第七节常用量规仪器的使用一,千分尺的使用:1.使用前先检验其是否归零,要反复调试3次,且每次用力都相当.2.依逆时针方向将千分尺旋开.3.将待测物平放入A、B两点之间,顺时针慢慢把粗调合起来,使A、B微接触待测物时,再慢慢旋转微调,待听到答、答、答三声响后,其刻度即为待测物的尺寸,此处所用的力度与归零时一致.二,游标卡尺的使用.1.先打开游标卡尺,按一下“ON”按钮.2.将游标卡尺归零,要反复调试,至少三次;3.测量电路板外形时,用两爪牙刚好抓住线路板外形的两条边,所测出之数值即为要量之值,与归零时的松紧要一致.4.测量卡槽时,且两个爪牙刚好卡在槽边,与归零时的松紧一致.(槽宽的公差为0.01mm,-0.1mm,小槽最好用量孔针量).三,高脚镜的使用:1.把高脚镜放在待测物之上.2.移动高脚镜到待测之具体位置.3.左手扶着高脚镜,用右眼对着上端之目镜向下看.4.用右手调粗调之清晰度,直到能十分清晰、明确的看到待测点时为止.5.用右手调细调中之十字刻度,待位置定好后,能够准确读取数值方可.6.读取所测之数值且记录下来.四,目镜之使用.1.打开盒子取出目镜,且打开盖子.2.把目镜放在待测物上.3.移动目镜到所测之准确位置.4.用目镜中之扇形刻度中的一条直线刻度线量取所测物之长,刻度线应与所测物平行.5.用目镜测斜边角度时,把扇形中的直线刻度与所取纵截面的左侧线相重合,且0点与横截面的下止线聚积点吻合,待斜边与近似量角器的某一斜线相贴合时,与之相对应的角度值,即为所测斜边之角度.第二章 5S培训一,整理整顿的重要性到过日本的人,第一感觉就是工作步调紧凑,态度相当的严谨.参观过日本工厂,印象又是特别强烈,厂外的环境如花草、通道,包括汽车的排放,可说是整整齐齐、井井有条.进入厂内又是一种诧异,不论办公场所、工作车间、储物仓库、从地板、墙板、地上物到天花板,所看到的均是亮亮丽丽整洁无比,人们井然有序地在工作,物品也有序地在流动.也许你会问,难道这就是日本这样一个自身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挤身世界经济强国的道理吗?在日本的企业里,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始终认为,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低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产品不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国内,看过相当多的工厂,经常的现象是工厂门口的马路有好多坑洞,厂区内,虽然不少工厂重视绿化,但总是横七竖八地缺少规划性地摆放许多东西,许多的办公场所灯光显得灰暗,办公家具缺少统一,办公桌上文件或文具随意放置.如此的办公场所,效率岂会自天而降.再看厂内车间,机器设备定位缺少流畅,且满布灰尘,保养缺少,原料、半成品、成品、待修品、报废品存放位置未合理规划,物品运送通道拐弯抹角,工具随意放置,行政办公区随遇而安.电线,管线随意地加接,工作人员服装仪容不整,经常不必要地走动等等不好的现象,追根究底都是不重视整理整顿或是实施整理不彻底所致.我们从以下几个不良现象加以剖析:1.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齐的工作人员.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缺少一致性,不易识别防碍沟通协调.2.机器设备摆放不当.作业流程不流畅,增加搬运距离,虚耗工时增多.3.机器设备保养不良.不整洁的机器,就如同开或坐一部脏乱的汽车,开车及坐的人均不舒服,影响工作士气,机器设备保养不讲究,从而对产品的品质也不讲究,机器设备保养不良,影响使用寿命及机器精确度,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并使品质无法提高.故障率高,增加开机时间及增加修理成本.4.原料、半成品、成品、整修品、报废品随意摆放.容易混料,要花时间去找要用的东西,管理人员看不出物品到底有多少,增加人员走动的时间,易造成堆积.5.工具乱摆放.增加找寻时间,增人员走动,工具损坏快.6.运料通道不当.工作场所不流畅,增加搬运时间,易生危险.7.工作人员的座位或坐资不当.易生疲劳,有碍观赏,影响作业场所士气,易产生工作场所秩序问题.综合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可以看出,不良现象均会造成浪费,这些浪费包括:(1)资金的浪费; (2)场所的浪费; (3)人员的浪费;(4)士气的浪费; (5)形象的浪费; (6)效率的浪费;(7)品质的浪费; (8)成本的浪费;因此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企业,第一步就是要重视整理、整顿、清洁的工作,并彻底把它做好.二,5S效应1.提升企业的形象.整理清洁的工作环境,使顾客有信心,易于吸引顾客.由于口碑相传,会成为学习的对象.2.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人人变成有素养的员工,使员工有尊严,有成就感,易带动员工改善的意愿,对自己的工作易会产生爱心与耐心.3.减少浪费.人员的浪费减少,场所的浪费减少,时间浪费减少,以及以上所陈述的几种浪费减少,减少浪费就是降低成本,当然就是增加利润.4.安全有保障.工作场所宽大明亮,通道畅通,地上不会随意摆放不该放置的物品.5.效率提升.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气氛,有素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不用寻找.6.品质保障.品质保障的基础在于做任何事都要讲究,不马虎.5S就是要去除马虎,品质就会有保障.三,5S运动的定义与实施.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摆放整齐,有用的留下,没有用的清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2.整顿:把留下来有用的物品规定位置放整齐,加以标示.目的: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整齐的工作环境;清除过多积压物品.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灾害.4.清洁:维持上面3S成果.5.素养:单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目的:培养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以上5点英文第一个字母为“S”,故称“5S”.第三章 ISO 培训一,ISO简介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九四七年二月创立于瑞士日内瓦.2.世界各国标准机构为主要会员国.3.百分之七十五会员国票选定国际标准.4.ISO 9000系列标准系由ISO/TC176品保技术委员会研讨审定.二,ISO基本宗旨1.促进国际间产品与劳务之流通.2.规范全球性知识、科技、经济、贸易所须的标准.三,ISO9000总纲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说、写、做要一致.四, ISO 9000家族系列:ISO 9000 :2000……………………原则和词ISO 9000-2 :1993…………………应用指导纲要ISO 9000-3 :1991…………………软体开发指导纲要ISO 9000-4 :1993…………………可靠度指导纲要ISO 9001 :2000…………………品保管理系统要求ISO 9004 :2000…………………品质管理系统-稽效改善指导纲要ISO 9004-2 :1991…………………服务指导纲要ISO 9004-3 :1993 ………………材料管理指导纲要ISO 9004-4 :1993…………………品质改善指导纲要ISO 9004-5 :……………………品保计划指导纲要ISO 9004-6 :……………………专案管理指导纲要ISO 9004-7 :……………………型体管理指导纲要ISO 10011-1 :1990…………………内部品质稽核ISO 10011-2 :1990…………………稽核人员ISO 10011-3 :1990…………………稽核计划ISO 10012-1 :1992…………………度量衡方法确认ISO 10012-2 :1992…………………量测与测试保证ISO 10013 :………………………品质手册ISO 10014 :………………………品质成本ISO 10015 :………………………教育训练ISO 19011 :………………………管理系统稽核指导纲要五,品质系统建立的原则:1.符合客户的期望. (P)2.全员参与品保活动:管理法治化;制度合理化. (D)3.说写做的一致性(知行合一) (C)4.持续矫正与预防改善. (A)六,ISO 9001:2000版内容主要改变:1.流程管理:对品质管理采用“流程导向”,监别与管理所需流程及其相互作用,评审流程绩效.2.具体的持续改善:P D C A3.人员能力:不止训练要求,始于需求监定,终于训练绩效评估.4.可量测且展开的品质目标.5.有效的执行内外部沟通.6.主动的对客户满意作量测.7.依公司产品性质、客户与法规要求、流程需要等对品质管理系统定义其范围.8.客户所规定的产品要求,并考量为原订或指定用途之所需及产品相关法令规章的要求.9.依ISO 9001:2000执行内部品质稽核,确认符合新版要求.七,推行ISO 9000的作用:■跨跃欧洲单一市场壁垒■提升公司企业形象■促进开发全球市场■管理制度化■满足国内外客户要求■强化企业体质■提升同业间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八.ISO 9000执行与推动流程图品保之作业诊断文件拟写与制度整合拟定执行计划建立推动小组全面稽核检讨与改进品质系统与文件架构拟订认证之准备全面教育训练通过之后持续维持九.品质系统文件管制:十.ISO 9000预期效益1.以最有效率的辅导方法,建立ISO 9000 品保制度.2.能深入了解条文的意议,转换成本土化管理制度.3.培育出品质保证的人才,同时提升品质保证水准.4.培养员工言行一致的精神,力求证据避免无谓争端.5.减轻传统管理人治观念,塑造现代人管理法治精神.十一,为什么要实行ISO9000认证?1.建立文件化有效运作的质量保证体系;2.提高了企业的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3.提高了企业的信誉,使企业取得了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4.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踏上了质量效益型的道路;十二,本公司管理代表:李颖瑞经理十三,推动ISO9000实行的三不政策: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十四,本公司组织结构:总经理协理处长经理副理主任课长组长员工十五,本公司品质政策:一次就做对,经济又实惠十六,本公司品质目标:多层板测试良率:88%以上双面板测试良率:95%以上报废率:2.5%以下退货率:1%以下客户满意度:75分以上第四章 PCB流程之讲解第四章第一节 PCB流程讲解一,单板制作流程:发料裁板圆角磨边钻孔线路印刷一修蚀刻去墨三修防焊印刷文字印刷喷锡成型测试成检包装入库出货二,双面板、四层板流程:发料裁板圆角磨边【内钻内层印刷内修内蚀去墨内检黑化预叠压合捞边成型】外钻 (Desmear)化学铜一次铜线路印刷(传统印刷、干膜)镀二次铜镀锡铅去墨蚀刻剥锡铅防焊印刷(传统防焊、L/Q防焊) 文字印刷镀金喷锡成型电测成检包装入库出货注:括号中项目不是一定所需项目,四层以上(含四层)之线路才需要.三,PCB制作流程详解:1.发料:根据工程部发料单,由仓库发给钻孔相应数量,和规格的裸铜基板.2.裁板:根据工程部发料单裁板图将板材用剪床剪至要求尺寸.3.圆角:在磨角机上将板的四角磨成圆孤状,以防止流入后制程因板角尖锐而刮伤板面.4.磨边:在斜边机上将四边斜成具状形,角度为30度.5.钻孔:根据电脑程序,在基板上钻出所要求之孔径、孔位及孔数的贯穿孔.6.PTH:在贯穿孔壁上通过化学方法(不用电)使之沉积一层薄铜.7.一次铜:在化学铜之后通过电镀方式,加厚板面及孔壁的铜厚.;8.线路印刷:油墨(干膜)覆盖不需要的部份,需要的部份不覆盖.9.一修:针对线路印刷的缺点进行刮除、修补,使线路符合要求.10.塞孔:用锥形橡胶塞(辣椒头)塞住成品后不需要铜的孔(即NPTH孔)使之不镀上铜.11.二次铜:为了加厚线路及孔壁铜的厚度,进行第二次电镀铜.12.镀锡铅:在线路和孔壁上镀上一层锡铅保护层,形成蚀刻时对线路和孔铜的保护层.13.二修:针对一修漏失的一般缺点或固定的,以及电镀过程中造成的缺陷进行修补.14.去墨:去掉线路印刷时覆盖的油墨或干膜,露出油墨或干膜下面的铜.15.蚀刻:将去墨后露出的铜部份腐蚀掉,留下镀上锡铅的线路部分.16.剥锡铅:将覆盖在铜面上的锡铅去除掉,露出锡铅保护起来的铜线.17.三修:针对裸铜板的缺点进行修补,使之符合设计要求.18.防焊印刷:把三修的板在不需要喷锡的地方印上防焊油墨(传统防焊或L/Q).19.文字印刷:在印完防焊油墨的线路板上印上文字符号,方便顾客插件和维修.20.镀金:针对金手指板在其金手指部位通过电镀方式,镀上一层镍金增加其导电性,抗氧化性及磨擦性.21.喷锡:在未印防焊油墨的地方(金手指除外)喷上锡铅合金,以保护铜面不被氧化,增加插件后的焊锡性.22.成型:将喷锡后板经过CNC成型机、V-CUT机、斜边机等设备处理,使之达到客户需要的外型.23.电测:对成品板的电性能进行断/短路测试.24.成检:最终对产品进行各项性能及外观检验,使之符合客户要求.25.O QC:由品管部对出货成品板的外观和电性能进行抽样检验.26.包装:把不同料号之PCB分类别进行包装(一般包装或真空包装),使出货之品质达到客户要求.第四章第二节 IQC基础知识一,建立IQC的目的:建立IQC主要为保证所进原物料及相关物品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减少在使用过程中不良现象的发生,避免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二,IQC人员要做到快、准、熟、细、深、记、实、比、多、敢10点:1.快:逢事要快,应该办的事要马上办理,特别是生产急用物料,要以最快的速度检验完毕,以免影响生产进度.2.准:准确无误,保证所检查之物料投入生产不会遭到投诉,不要经常失误.3.熟:熟悉理解检验标准并熟练检查.4.细:仔细检查,细心检查.5.深:深入、彻底、检查物料要全面,要多深入了解物料情况,跟踪问题要彻底.6.记:记录,大脑记忆是有限,把问题重点记在笔记本上.7.实:检查要脚踏实地,不要马马虎虎得过且过.8..比: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别人的工作经验作对比,吸取别人的优点,改善自己的缺。

品保基础知识.doc

品保基础知识.doc

品保基礎知識一、品質之發展史1淀義:品質:崖品或服務的特征與特性之整體,以滿足隠含條件或顯在條件之特性總和.2.品質的發展趨勢大致如下:年代品質的歷史而品質的觀念而品質的制度而1900年代作業員的品質管制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檢(QI)領班的品質管制1920年代檢驗員的品質管制1940年代統計的品質管制品質是“制造"出來的品管(QC)品質保証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品保(QA) 1960年代全血品質管制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全面品管(TQC) 1980年代全血品質保証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全面品保(TQA)第一階段: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從18世紀、19世紀、及一戰三個時期,都是藉著檢查來維持產品的品質,因此對品質的観念也僅止于: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質制度也只是依靠檢查(QIquality Inspection)第二個階段:品質是制造出來的隨著統計的品質管制的出現,使人們對品質的的織知也隨之改變,即為:產甜在制造時,必須采取冋饋與預防措施來改善品質,預防不良品的發生•此階段的品質觀念即為:品質是制造出來的.品質制度亦發展成為:回饋改善為主的QC(quality control )制度.第三階段: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到二戰時期人們研究發現,以住廠商只注意到白己廠內產品的品質,而忽略了廠外的品質(即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階段的品質),為了保証這兩個階段(廠內及廠外)產品的町靠度,碍耍產品在企划與設計階段就先管制好,即在設計階段就把客戶的需求考慮進去.此階段的晶質觀念即為:產品是設計出來的.品贸制度亦進入了考慮到顧客需求、產品設計與客訴處理為主的QA 制度(Quality Assurance ii'i質保証).第四階段:品質是管理岀來的.當學者費根堡提出{全面品管}的觀念后,企業界逐漸發現,產品品質不只是品管單位的責任,而是企業全鹘員工的工作,需要大家一同參與,品質也不再只存于產品而上,已擴展到工作而,及提供服務的膾而上•此時的品質觀念進展為:品質是管理岀來的.而品質制度也演進至lj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而品質管制)制度第五階段:品質是習慣出來的.近年來,隨著員工在工作上有了較正確的價值觀及金業品質文化的塑造,從訓練而產生個人態度的改變,再到個人行為的改變,最后引起團的行為的變革•,這種變革是市大家習慣的生活方式養成的.此時的品質觀念進展到:品質是習慣出來的,而品質制度亦進展為TQA (Total Quality Assurance 全面品質保証)3.名詞解釋:QI (Quality Inspection)品質檢查:根據檢查標准測定品質,然后將結果與標准加以比較,以決定產品是否合格QC(Quality Control )品質管制:經由測定品質的實際水准與梯准核對比較,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矯正其間的差異,藉以達成所預期的品質之一系列活動.QA(QualityAssurance)品質保証:以客戶的立場,來維持產品品質.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品質管制:將一個組織內,各單位的需質開發、品質維持及品質改進的各項纺力整合起來,藉以使行銷、工程、牛產與售后服務能以達到最經濟的水准, 使顧客完全滿意的有效制度.TQA(Total Quality Assurance)全面品質保証:以顧客為導向,從企划、執彳亍、檢查、到冋饋, 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門及所有的成員不斷的追求品質改善,TQA是依循零缺點的保証而成為習慣的一種生活方式.4.品質大師們對品質的理念1)顧兴或使用者的需要,才是決定品質水准的最重要因素.2)品質應是公司的整體策略的核心.3)品饯意識的培訓應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4)公司的高階層應以行為表達他們追求卓越品質的決心,中階屈應努力學習品質改善的新知識或新技能,而低階層應對品管作業水准,做有系統的了解與切實執行.5)人力資源是影響品管效果的關鍵因素,而教育與訓練是不可節省的投資.6)品管的核心是預防,而非補救..二:品質観念與品管技朮發展趨勢L品質所代表的意義,從最早的價格為最主要條件,變成所謂與没計一致產品功能,再發展成消費者或使川者的合用水准,決定品質的力量,從賣方的生產導向,邁向以買為重的{M 場導向},以至今天的{社會導向}.即價格一產品的一致性功能一消費者或使川者合川水准一在社會大衆牛活中所創造的價值品質力量的演化過程:賣方的主產導向〜買方市場導向一社會導向2.從品管技朮的應用層而來看.從未端成品檢驗,發展成制程統計檢驗,再到整個生產系統的品質管制,而后再發展到包括顧客、供應商及研展階段等非計量因素Z{品質管理系統}•其后品管范圍更擴大到,除了品管專業部円Z內部所有階膾與組織系統.而至今H所強調的全員參與與認同,邁進人人都要掌握皋木的品質管制技朮.即為:未端成品檢驗一制程統計檢驗一牛產系統品管一加入非計量因素的品質管理系統一進入策略丿曾面,綜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統一全貝參與,形成全公司品管.3.從品質被重視的層面來看.從維護品質只偏屬某些人的例行工作,發展某些行的技朮,再成為組織的一頊特定功能,一頊應付竟爭的短期戰朮,而后成為一頊定的政策,最后能入整個成長的鹘制,成為組織長期的策略目標.即某些人的例行工作一某些行的技朮一一項特定的紺織功能一短期性戰朮一政策一長期性的整開策略.4.如從責任歸屬的選移來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 营的思想革命;
2.品质管制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 理活 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籍此授予品质管制 方
面的职权与职责 ,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细
节,而全力于品质保证的工作;
4.品质管制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 品质的管理范围;
5.品质管制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 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 的人,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 生产,满足客户之需求。
(6)OQC: 负责成品出货前的检验工作; 检验报表的填写与提交; 不合格品的处理追踪和持续改善; 矫正预防措施的提出和效果追踪; 协助QA人员对客户抱怨的处理及改善工
作; 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从事品管工作人员的两大要点
产品具有合乎顾客要求的品质(包括内 部顾客及外部顾客)。
产品应能经济地制成。
(6)IPQC: 负责对生产产品的初件检验及认可; 生产制程巡检; 检验报表的填写与提交; 生产异常的处理,提报就及追踪改善; 不合格品的处理追踪; 协助QE人员 对产品和制程的持续改善; 矫正预防措施的提出及实施追踪; 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6)FQC: 负责成品入库前的检验工作; 检验报表的填写与提交; 不合格品的处理追踪和持续改善; 矫正预防措施的提出和效果追踪; 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8)客户品质抱怨处理 (9)品质成本之计算 (10)各种检查工作之执行
3.职位职掌: (1)品保主管: 品质管理计划; 导入计划,教育训练计划,品管制度 设计,表单设计; 品质管制实施之督导;
重要品质问题之决定; 品质报告之提出。 (2)统计员(助理) 检查部门提出检查报告之集计; 管制图之绘制; 品质成本之计算; 主管交办。
品保基本常识讲义
审核:李会战 制订:张脉金
一,品保常见术语介绍: 1.QA(QUALITY ASSURE∕AUDIT): 品质保证∕品质稽核 2.QC(QUALITY CHECK) : 品质检验 (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制 3.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4.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品质工程师
三,品保组织与工作职掌:
1.品保组织:
品保
品保主管 统计员
品检
品质稽核 QA
品质工程 QE
进料检验 IQC
制程检验 IPQC
最终检验 FQC
出货检验 OQC
2.品保部门机能: (1)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 (2)品质活动的制定与推动 (3)品质规范之建立 (4)制程能力之分析 (5)异常之对策改善活动 (6)提示管制图或品质报告 (7)供料厂商之辅导
品质管理(QM):在整体管理功能中,涉及 有关制订及执行品质政策的人称之为品质管理。
抽样检验的分类
规准型抽样检验 选别型抽样检验 调整型抽样检验
在长期的交易中,利用紧或松的方式, 以确保品质 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
使用全检及抽检的时机
适用全检的场合 适用抽检的场合
a.检验很快且费用少. a.属于破坏性检验.
(3)品质工程(QE) 对供应商进行改善辅导; 针对生产现场做制程解析,进行改善活 制订检验标准; 统计方法应用上之推行。
(4)品质稽核(QA) 出厂前产品抽检; 品质运作系统及有关规范执行情况 之查核;
动;
对客户抱怨进行应急对策及防止再发生处 理。 (5)IQC:
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标示; 检验报表的填写与提交; 原材料异常的发现,提出及辅助 QE处理和追踪; 不合格品的处理追踪; 协助QE对供应商的管理和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13.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管圈(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人左 右),为了要结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 绩效,自动自发的合成一个小团体,然 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圈的简易统计手 法当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 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二,品质管制的定义:
缺点
1。虽然判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 品。 2。可能把良品的群体误判为不良品,也 可能把不良品的群体误判为良品。
5.CQA(CUSTOMER QUALITY ASSURE): 客服品保
6.VQA(VENDOR QUALITY ASSURE): 供应商品保
7.IQC(I NCOM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 检验 8.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
出货检验
9.IPQC(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 程巡检
PQC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 验
10.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入库检验)
11.AQL(ACCEPT QUALITY LEVEL): 品质允收水准
12.ISO(INTERNATIONAL SYSTEM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b.产品必须全数良品.
c.产品中只要有少许 的不良品就会严重影 响人身或财产安全.
b.检验群体的量非常大.
c.检验群体的体积非常 大.
d.产品属于连续体的物 品.
抽样检验的优点
优点
1。抽检费用远比全检少。 2。检验数少,可较详细。 3。判断不合格,全部退货,可以刺激供方加 强品质管制。
抽样检验的缺点



色自 的 的 明 工
己 人 所
蓝 图
计 划
确 的 目
作 潮

标流

品质管制/品质保证/品质管理
品质管制(QC):为了达成品质要求所进行的 一些作业技术及活动的人称为品管。
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品质所进行的一些 计划性及系统性的人称为品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