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仪器分析 第九章 尿液检验相关仪器

合集下载

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 确保尿液分析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2. 检查仪器是否已连接好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3. 准备好使用的尿液样本。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尿液分析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并进入工作状态。

2. 将已准备好的尿液样本通过专用倒入仪器的样本室。

3. 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和参数,如需要输入患者信息和样本编号等。

4.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仪器将开始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

5. 等待分析完成后,查看仪器的测试结果。

根据仪器的显示或输出报告,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尿液分析仪应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操作
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在进行尿液样本测试前,应将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
果的准确性。

3. 尿液样本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避免出
现交叉感染和污染。

4. 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应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
检查和清洁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结果解读时,应根据尿液分析仪的说明书或相关的参考资料
进行判断和解读,避免错误的诊断或评估结果。

以上为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临床实验室仪器分析

临床实验室仪器分析

临床实验室仪器分析临床实验室仪器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为医生提供精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验室中,各种仪器的分析能力不同,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仪器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血液分析仪器血液分析仪器是临床实验室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仪器之一。

它能够对患者的全血样本进行分析,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液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流式细胞仪原理,将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一一计数并测定其浓度。

这些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的血液状态,如贫血程度、感染情况等,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尿液分析仪器尿液分析仪器是用于检测尿液中各种生化指标和微生物信息的重要仪器。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通过对尿液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如肾功能、炎症反应、尿路感染等。

尿液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吸收测定、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类、酸碱度、细菌等进行检测和定量。

这些结果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的肾功能、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生化分析仪器生化分析仪器可以对人体液体中的各种生化物质进行分析。

它广泛应用于血液、尿液、体液等的生化指标检测,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生化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吸收法、电化学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样本中的各种生化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生化分析仪器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生化指标,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同时也能够评估治疗效果。

四、免疫分析仪器免疫分析仪器是一类用于检测抗体和抗原反应的仪器。

免疫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免疫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酶标记、化学发光、荧光标记等方法,对样本中的抗体和抗原进行测定。

这些结果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免疫状态、疾病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尿液仪器分析

尿液仪器分析

(一)流式细胞式尿沉渣分析仪
运用流式细胞术及特殊荧光染色的原理,将尿 标本染色后进入鞘液流动池时,每个有形成分单个 纵列通过流动池中心轴线,每个粒子均被氩激光光 束照射,并各自发出不同的荧光强度(信号)。信号 表达为3类:即前向散射光、荧光和电阻抗。
荧光染色 • 9-氮杂菲(Phenanthridine) –染色DNA和RNA –发射荧光为: 橙色 –对死细胞胞膜穿透性强 • 羰花青(Carbocyanine) –细胞膜、核膜以及线粒体等膜性物质 被染色 –发射荧光为:绿色
醛反应法 硝基铁氰化钠法
亚硝酸
白细胞 比密
NIT
LEU d(SG)
亚硝酸盐还原法
酯酶法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抗坏血酸
ASG
吲哚酚法
尿干化学试纸按功能分组
• 模块组合1:比密、蛋白质、红细胞、 白细胞:与肾脏疾病相关 • 模块组合2: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 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有关 • 模块组合3:比密、葡萄糖、酮体: 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 • 模块组合4:胆红素、尿胆原: 与肝胆系统疾病有关 • 模块组合5:pH、比密、维生素C: 对干化学实验的影响监测。
尿液仪器分析
目前常见的临床检查模式
干化学直接 报告
模式 1
干化学筛选,显 微镜确认阳性标 本后报告
模式 2
干化学和沉渣流式分 析仪筛选,显微镜确 认阳性标本后报告
模式3
尿干化学检查 pH 4.6~8.0 蛋白质 PRO - 葡萄糖GLU - 酮体KET - 尿胆原UBG +- 胆红素BIL - 亚硝酸盐NIT - 红细胞ERY - 白细胞LEU - 比密SG 1.015~1.025 VitC <0.6mmol
电阻抗: 反映细胞体积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尿液分析仪正朝着更小、更便捷、更智 能的方向发展。一些新型尿液分析仪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取样、检测和数据 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错误率。
重要研究成果
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
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尿液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测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实 现对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这种技术对于及时治疗尿路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具有 重要意义。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自动化工作流程,将尿液样本放入仪器后,仪器会根据 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尿液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检测。
光化学反应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光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测量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或散射 情况,确定尿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类型和分类
类型
尿液分析仪按照检测原理和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干化学法尿液分析 仪、湿化学法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
生物医学研究
尿液标志物研究
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反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尿液分析仪可为研究这些标 志物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临床试验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尿液分析仪可用于监测受试者的尿液成分变化,评估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健康体检
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分析仪可对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肾病筛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健康体检者,尿液分析 仪可筛查肾病等疾病,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05
研究进展
最新技术趋势
高精度尿液分析仪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新型传感器和生物技术,提高尿液分析的精度和 灵敏度,以便更早、更准确地检测出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潜在的健康问题 。
尿液分析仪的便携化和自动化

尿液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尿液检查是各级医院对病人进行的常规检查项目。

尿液分析仪是用来检查人的尿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的仪器。

这些成分包括葡萄糖、蛋白质pH值、潜血、酮体、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素原、红血球、白血球等。

在正常人的尿液中,以上生理指标都有一定的含量范围。

在人体发生病变后,会引起尿液中的上述成份跟着发生变化。

例如,尿液中的葡萄糖呈阳性,可能是糖尿病、结石性糖病或分泌系统疾病的表现。

尿胆素原过多则可能患有肝脏疾病、发热症或溶血黄胆病。

潜血过多则可能患有肾炎、肾功能疾病、膀胱炎症或妊娠中毒症等疾病。

医生根据仪器所测出的尿液中各种成份的含量,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对病人的疾病做出判断。

尿液分析仪可分为湿式和干式化学系统两大类。

湿式系统实际上是机械化后的试管法,属于分立式生化分析仪的一种。

干式系统则主要着眼于自动评定试纸法的测定结果。

按自动化程度来分,尿液分析仪可分为半自动与全自动两种类型。

根据检查项目的不同,干式尿液分析仪又可分为尿4项、尿5项、尿7项~尿12项等多种。

目前,广泛使用的尿液分析仪,测试项目以8项和10项居多。

干式尿液分析仪因其结构简单,应用更为普遍。

本节只对干式尿液分析仪进行介绍。

干式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干式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一)尿液分析仪的试剂条(带)干式尿液分析可能是受 pH 试剂条测量原理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

先有各单项试剂条,再有多项试剂条。

早期的分析只是用人眼进行观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检验准确度的需要,才用尿液分析仪代替人眼进行侧试。

干式尿液分析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膜,作为反射层。

试剂条浸入尿液后,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图 1-1-1 为某公司试剂条的结构示意图。

它采用了多层膜结构:最上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保证试剂条的完整性。

第二层为绒制层。

它包括过碘酸盐区(有些试剂膜块含有此区)和试剂区。

尿液分析仪的原理

尿液分析仪的原理

尿液分析仪的原理
尿液分析仪是一种科学仪器,用于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特定指标,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或监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尿液中的化学反应和吸光度测量。

首先,尿液样品被放置在分析仪的测试槽中。

接下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使用试剂对尿液进行碱化反应,以测量尿液的酸碱度。

还可以使用试剂检测尿液中特定物质的浓度,如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和红细胞等。

随后,尿液样品经过光学测量。

尿液分析仪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吸光度测量。

通过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与特定试剂之间的反应,可以产生光学信号。

这些信号被分析仪中的光电传感器捕获,并转化为可读取的数值。

根据吸光度的变化,仪器可以确定尿液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浓度。

尿液分析仪通常配备有触摸屏界面,用于输入样品信息和显示分析结果。

仪器还可以将数据连接到计算机或网络系统,以实现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分享。

总的来说,尿液分析仪利用化学反应和吸光度测量的原理,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特定指标,提供有关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检验基础之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检验基础之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1)分类了解(2)检测原理掌握(3)尿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熟练掌握(4)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掌握(5)质量控制掌握(6)仪器维护与保养掌握2.尿有形成分分析仪(1)检测原理了解(2)检测参数了解(3)临床应用了解3.方法学评价(1)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掌握(2)尿沉渣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掌握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一)分类干化学试带操作方便,测定迅速,利用肉眼观察试带中颜色的变化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得出相应数值,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尿液分析仪(又称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了一个飞跃。

随着高科技及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尿液分析已逐步由原来的半自动分析发展到全自动分析,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项分析发展到多项组合分析,尿液分析由此进人了一个崭新阶段。

(二)检测原理1.尿液分析仪组成尿液分析仪通常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2.尿液分析仪检测试带试带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表面覆盖一层纤维膜,作为反射层。

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多联试带是将多种检测项目的试剂块,按一定间隔、顺序固定在同一条带上的试带。

使用多联试带,浸入一次尿液可同时测定多个项目。

多联试带的基本结构采用了多层膜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保证试带的完整性;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与尿液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三层是固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最后一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有些试带无碘酸盐层,但相应增加了1块检测维生素C的膜块,以进行某些项目的校正。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使用其配套的专用试带,且测试项目试剂块的排列顺序是不相同的。

通常情况下,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有的甚至多参考块又称固定块。

尿液分析仪操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操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尿液分析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准备标准尿液样本和试剂,并确保保存良好。

-根据仪器和试剂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用具和试剂。

2.样品采集和准备-使用随附的容器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

确保容器是干净和无菌的,并避免尿液污染。

-按照仪器的要求,取一定量的尿液样本并将其转移到仪器的样本室。

3.仪器设置和校准-打开尿液分析仪的电源,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系统启动。

-进入仪器设置界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如样本体积、试剂用量等。

-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校准。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本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4.样品分析-将准备好的尿液样本装入仪器的样本室,确保样本室的密封性。

-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选择相应的分析程序,并启动仪器进行样品分析。

-仪器将自动完成尿液样本的分析过程,包括离心、吸光、荧光等步骤。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监测仪器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任何误差或干扰。

5.结果解读和记录-当尿液分析仪完成样品分析后,将显示测试结果。

通常包括尿液PH 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指标。

-根据仪器的数据显示,比对标准范围,判断结果是否正常。

-记录测试结果,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报告并提供给医生和患者。

6.仪器维护和清洁-在使用完尿液分析仪后,应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这包括清洗仪器表面、更换试剂和耗材、定期校准等。

-确保仪器的顺畅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7.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样本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控制结果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整。

-根据实验室的质管要求和标准,记录并报告质控结果。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验仪器。

正确地操作和使用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尿液分析结果,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
试带保存方法 : – 试带贮存在干燥、不透明、有盖的容器 中,不能取出容器中的干燥剂; – 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冰箱; – 不能暴露于挥发性的烟雾中; – 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带,通常打开后6个月 内用完,不能使用已褪色的化学试带。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反应原理
表9-1 常见尿液干化学试带各分析模块的反应原理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二、仪器结构
(二)静止式影像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内置数码照相机的显微镜系统 ➢加样器 ➢冲洗系统 ➢计算机图像显示处理系统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C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工作站
返回目录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工作站
返回目录
一、 工作原理
尿液分析仪对尿样进行干化学分析,尿干 化学分析的结果传送到计算机中,再对离心后 的尿沉渣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显微镜的图像传 送到计算机中,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只要识别 出尿沉渣成份,输入相应的数目,标准单位下 的结果就会自动 换算出来。
复习思考题
1.尿液分析仪是如何分类的? 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3.流式细胞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工
作原理? 4.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组成包括哪些?
返回目录
Med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
校正带位置不当 确认校正带位置
光源异常
请维修人员维修
返回目录
六、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 打印机错 误
故障原因 打印设置错误 打印纸位置不对 打印机欠佳
处理方法及措施 重新设置打印机 确认打印纸位置 请维修人员维修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本节要点
1. 流式细胞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2. 影像型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3. 尿有形成分分析工作站 4.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应用
返回目录
一、 工作原理
SEDTRON尿沉渣分析仪的原理: 其检测原理与人工显微镜 相似,主要靠两个快速移 动的CCD摄像镜头对样 本计数池扫描,其镜头的 放大倍数一个为100倍, 另一个为400倍,每确定 一个焦距,镜头所得影像 数据化,并取6个平衡数 据。
返回目录
二、仪器结构
(一)流动式影像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流动式显微数字成像模块 ➢计算机分析处理模块 ➢自动进样模块
返回目录
一、 工作原理
图9-6 流动式影像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工作原理
返回目录
一、 工作原理
(二)静止式影像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经离心或自然沉淀的样本中的有形成分被
沉淀在薄板的一侧,形成一个沉淀物层面,该 薄板处于数字相机的拍摄焦点上。所有拍摄的 图像经处理,将所拍摄的尿中粒子根据其各自 的特征信息通过多个数学模型与数据库中的信 息进行比对、计算、分类和计数。
指标
区域
(位 置)
1. 红细 第一和第二

个散射图的
左角
分析指标
①每微升尿的红细胞数 ②每高倍视野的平均红细胞数 ③均一性红细胞的百分比 ④非均一性红细胞的百分比 ⑤非溶血性红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⑥平均红细胞前向荧光强度 ⑦平均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 ⑧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
返回目录
三、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

仪器欠佳
重新安装灯泡 更换灯泡 核实电源电压
更换传送带 更换马达 请维修人员维修
返回目录
六、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及措施
结果不准 使用变质的试剂带 更换试剂带

用不同型号试剂带 确认试剂带型号
定标用试剂带污染 重新定标
校正失败 校正带被污染
更换校正带
校正带弯曲或倒置 确认校正带是否正常
C
尿有形成分分析工作站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A
流式细胞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返回目录
一、工作原理——流式细胞术
图9-5 工作原理示意图 返回目录
二、仪器结构
➢ 鞘流系统 ➢ 光学检测系统 ➢ 电阻抗检测系统 ➢ 信号处理系统
返回目录
二、仪器结构
图9-6 仪器结构示意图 返回目录
三、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
二、工作原理——检测原理
试带模块与 尿样中相应成分发 生特异性呈色反应, 颜色深浅与相应物 质浓度成正比。通 过测定试带颜色变 化,求得尿液中各 种成份的浓度。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检测原理
化学反应 • 测定物质 试剂块 颜色变化 • 颜色越深 浓度越高
吸光值越大 反射光值越小 反射率越小
返回目录
三、基本结构
机械系统 光学系统 电路系统
返回目录
三、基本结构

检测器
光电
微处理

转换器

尿多联试带 (位置固定)
模块扫描结构 (可移动)
打印输出
试带进 样结构
图9-2 尿干化学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返回目录
三、基本结构——机械系统
主要功能是将待测的试剂带传送 到位,检测完后将试剂带排送到废物盒。
返回目录
二、仪器构成
尿液 带摄像机 分析仪 的显微镜
R/S2003 尿有形成 分分析工
作站
计算机
打印机
系统网络化构成图 返回目录
三 、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
维护:(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半 年维护) 常见故障处理
•开机时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测试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排除 •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排除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三、基本结构——光学系统 光源
滤光片
球面积分仪
光电管
图9-3 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 返回目录
三、基本结构——电路系统
图9-4 MA-421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电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返回目录
四、使用与维护
• 安装条件:远离电磁干扰源、电源、防止阳 光照射、防潮、通风好、温度10~30℃,湿 度≤80%;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试带 结构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试带 结构
返回目录
二、工作原理
试带基本结构 如图9-1,碘酸盐层 可破坏尿中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消 除干扰;无此层的试带含一个检测维生 素C的模块,以便进行有关项目的校正。
吸水层
塑料底层
试剂层
尼龙膜
碘酸盐层
图9-1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试剂块组成示意图
指 标 区 域(位 置)
分析指标
2.白细胞 散射图的正中央 ①每微升尿的白细胞数
②每高倍视野的平均白细胞数
③平均白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
3.上皮细 第二个散射图的 ①上皮细胞数量

右角
②每微升尿的小圆上皮细胞数
返回目录
三、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
指标 4.管型 透明管型 病理性管型 5.细菌
6.其他 酵母细胞和精 子细胞 结晶 7.导电率
返回目录
3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学习目标
掌握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使用 方法和常见故障及处理。 熟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分类和分析仪的 结构。 了解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返回目录
4
一、概述
尿液化学分析的仪器包括湿化学和干 化学尿液分析仪。其中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主要用于自动评定干试纸法的测定结果, 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目前广泛应用 于临床。
• 调校: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后, 必须对仪器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价,这对 保证检验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返回目录
四、使用与维护——流程
开机前准备 开机
标准带测试 质控测试 样本装载 样本测定 结果传送 关机
检查电源是否连接好、废液瓶及废带槽是否清空 打开电源,仪器进行自检,自检结束,显示主菜单 在标准带测试模式下测试 在质控测试模式下测试 将盛有尿液的试管插入自动进样的架子里
仪器校准内容:
➢ 荧光检测及光学系统调整,水路及信号放大 ➢ 电阻抗通道(用于管型检测)和电导率检测 ➢ 前向散射光检测系统 ➢ 细菌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影像型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B
返回目录
一、 工作原理
(一)流动式影像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采用平板鞘流技术,在样本不断
地流过平板flowcell时进行数字影像的 拍摄,再通过神经网络系统和特殊的 软件对样本进行分割和鉴定计数。
区 域(位 置)
第二个散射图的中下区域 第二个散射图的中上区域 第一个散射图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的下 方区域
红、白细胞之间的区域
散射图红细胞区域
返回目录
三、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
返回目录
三、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
返回目录
四、使用和保养
仪器校准原则:
➢ 仪器安装时或搬运后,对仪器进行一次校准定标 ➢ 每次大修或更换了主要的零部件后需要进行校准 ➢ 通过质控发现系统偏差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返回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23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学习目标
掌握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使用和常见故障处理。 熟悉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分类和分析 仪的结构。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流式细胞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A
影像型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B
按下开始键,仪器开始测试 测试完毕,结果自动传送到LIS系统,或手动传送 工作结束时,进行清洁灌注,完成后关机
返回目录
六、 常见故障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