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技法

合集下载

发明创造技法

发明创造技法

发明创造技法一、创造学简说二、创造技法1、智力激励法2.缺点列举法3、希望点列举发明法4、假想构成法5.高顿思考法6.开发新产品的—设问法7.开发潜在创造力的--综摄法8.类比发明法9.信息交合法10.创造技法之母—检核表法三、其它创造思维法1.水平思考法2.“五S”思维3.借助卡片的思维法4.叠加法5.原型启发6.合理移植7.联想扩充8.象征类比一、创造学简说长期以来,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造发明,被人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为普通人不可企及。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的创造发明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门就是研究创造的学问——“创造学”。

创造学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创造科学、创造性科学和创造工程。

创造科学作为创造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研究创造活动与创造过程,揭示创造的规律;创造性科学则着重研究人的创造性,应用于培养和开发人才;创造工程着重研究创造技法,直接应用于创造发明活动。

自1941年现代创造学的奠基人美国的奥斯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以来,现在已有三百多种创造技法应用与世界各国。

不久前,日本创造学会会长恩田彰教授和日本创造开发研究所所长高桥浩,整理出版了一百种国际上最常用的、最著名的创造技法。

这一百种创造技法,可分为三类:扩散发现技法、综合集中技法、创造意识培养技法。

扩散发现技法:围绕创造发明的对象,利用扩散思维来诱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技法。

所谓扩散思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的一种思维方法。

例如,奥斯本发明的智力激励技法、希望点列举法等就属于这一种。

综合集中技法:通过搜集情报信息,并按一定顺序进行集中思维的创造技法。

所谓集中思维,就是对各种创造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再根据价值观进行判断的思维方法。

例如,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就属于这一类。

创造意识培养技法:培养人集中注意力、诱发创造思维萌芽的一种前期创造技法。

返回二、创造技法1.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表明:一项技术革新或科技成果,大都先有一个创造性设想,一般说来,创造性设想越多,发明也越容易获得成功。

发明创造的常用技法

发明创造的常用技法

发明创造的常用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技巧和方法。

技巧是人们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有助于减少尝试与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成功的概率。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技法:1、缺点法缺点法,是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的缺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

2、希望法希望法,也称希望点列举法,就是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课题。

这是寻找发明课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3、组合法组合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

4、扩大法发明技术中的扩大法,就是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

它包括扩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

5、移植法移植法是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

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

6、拓展法将某产品不断向外进行拓展思维,所发现的有实用价值的新思维,并将其设计成可操作的工程。

7、延伸法在同一个方向上考虑思维下一步下一步的工程。

从而把发明不断的推向高尖端。

小发明创造技法

小发明创造技法

小发明创造技法;形态改变法;圆溜溜的西瓜容易滚动碰伤,运输也不方便。

于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

那么装载和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

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

方形漏斗;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液体时,因瓶口和漏斗都是圆形的,瓶里的空气不易排出,液体流得很慢,所以需要一边灌,一边提动漏斗,否则灌得稍快一点儿液体就会溢出。

河南的王岩同学则改变了传统漏斗的形状,把漏斗下口的圆形改成方形,使圆瓶口与方形漏斗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

这样,往瓶里灌液体时,瓶里的气体会沿着瓶口的空隙流出来,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省了时间。

尖头插销;家里用的门销一般是圆柱形的,很容易被挡住。

新疆的郭永钢则将插销头锉成了尖的,形态改变后的插销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新型信封章一般的信封章(在信封上盖寄件单位或地址的印章)为长方体形,它存在着盖印质量差、印不实的缺点。

北京178中学赵晨同学则把信封章的印刷面由平面改为圆弧形,相应的变化则把盖章的动作由下压改为滚,由于圆弧面在纸面滚动时与纸面上接触的部分只有一条线,所以盖印质量大为提高,也具有省力和迅速的优点。

这项发明只是改变了原物的形状,却是巧妙的设计,在1990年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中荣获银牌奖,也同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双色演示算盘;珠算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方便学习。

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珠算课,教师用毛算盘挂在黑板上演示,但坐在远处的同学看起来有困难,因为算珠的颜色一样,拨上拨下容易混淆。

辽宁的赵宇同学发明的"双色演示算盘",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将现在圆柱形算盘柱子的半腰改成了"扭曲180度",再将黑算珠背面涂上红色,这样,靠上的黑算珠向上推时,在半腰上就旋转了180°,黑珠变成了红珠,坐在后排的同学看到色彩鲜艳的红色,加减乘除,一目了然。

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十二技法

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十二技法

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十二技法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十二技法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十二技法,又称为聪明十二法,或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创造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在对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造发明,特别是上海和田小学创造教学的实际,与和田小学一起提出来的。

1991年上海创造学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和田十二法”。

具体内容为:一、加一加:是指针对某件东西,考虑可否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需要加上更多的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样东西跟其它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二、减一减:是指针对某件东西,考虑可否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可以减去些时间或次数吗?把它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一些什么吗?三、扩一扩:是指针对某些东西,考虑将其扩大、扩展,会怎么样?四、缩一缩:是指针对某件东西,考虑将其压缩、缩小,会怎么样?五、变一变:是指针对某件东西,考虑将其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么样?或改变一下次序会怎么样?六、改一改:是指针对某件东西,考虑其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它在使用时是否给人带来不便和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七、联一联:是指针对某个事物(即某件东西或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或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八、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的吗?模仿它的形状、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九、代一代:是指考虑一下,还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样东西?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方法,行不行?十、搬一搬:是指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处吗?这个想法、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十一、反一反;是指把一件东西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十二、定一定:是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改进某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变废为宝小发明[修改版]

变废为宝小发明[修改版]

第一篇:变废为宝小发明变废为宝小发明一、自制热气球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

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袋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

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开口并且打开开关。

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第二篇:变废为宝小创意变废为宝小创意′废品是闲置的可再利用的资源,这句话是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说的,什么东东只要是放到一个有用平台上,它都会带来价值的。

下面是我所能想到的在我们身边的可以变废为宝的实例,还望大家多多指正。

1.废旧的牙刷可以做成小挂钩2.破旧衣服可以自制家用型拖把3.废弃纸盒(酒盒或者礼品盒)可以自制抽纸盒,放家用抽纸4.破旧雨伞的伞布我们可以缝成雨衣穿在身上挡雨5.废弃酒瓶我们在外边用艳丽的纸张包裹就可以作为家用花瓶来用。

下面是高级的,高难度的变废为包创意6.用废弃的各种瓶子、铁具做成一个机器人的。

7.废旧的箱子做成一张床8.废弃的玻璃制成一辆自行车……………………下面我就随便说两种比较简单的小创意:一废旧牙刷做成小挂钩大家都知道按照牙医的建议应该是三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更换一个牙刷,这样对于牙齿整洁会有很大帮助。

但是,带来的烦恼是牙刷的废弃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明明是自己喜欢的颜色,有时候还很光鲜靓丽,扔了太可惜。

下面可以交大家一个变费为宝的做法。

将牙刷带毛的部分去掉,留下刷柄,放在微火上烘烤(或者是用热水浸泡牙刷柄),变软后将其折成s 形挂钩,挂在横杆或者其他东西上,用来挂帽子,衣服等都是很好的。

当然可以放到你的卫生间里面,挂你的浴巾等洗澡包包等。

除了废旧的牙刷可以做到上面的功能外,我们还以利用废弃的牙刷作为鞋,瓶子,器皿等一些工具的擦洗工具。

二.自制家用拖把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衣服,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这些衣服就会堆积在衣柜里面,怎么处理成了一个大问题。

有些衣服还完好无损,这些衣服我们想着可以捐献给希望工程。

发明创造技法

发明创造技法

第三章发明创造技法引言第一节组合就是创造——组合创造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找出已知装置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在发明创新活动中,按照所采用的技术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发明中采用全新的技术原理,称为突破型发明;另一类是采用已有的技术并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发明。

从人类的技术历史中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突破型的发明在总发明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而组合型发明的比重在增加。

在组合中求发展,在组合中实现创新,这已经成为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趋势。

组合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创造技法之一,美国著名发明家肖克莱说:“所谓创造,就是把以前独立的发明组合起来。

”在一定意义上,组合就是创造。

【案例一】记者发明了坦克20世纪初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名叫斯文顿的英国记者随军去前线采访。

他亲眼看见英法联军向德军的阵地发动攻击时,牢牢守着阵地的德国士兵用密集的排枪将进攻的英法士兵成片地扫倒。

斯文顿非常痛心。

他清醒看到,肉体是挡不住子弹的。

冥思苦想之后,他向指挥官们建议用铁皮将“福斯特公司”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包装”起来,留出适当的枪眼让士兵射击,然后让士兵们乘坐它冲向敌军。

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

履带式拖拉机穿上盔甲之后径直冲向敌人,英法士兵的伤亡大大减少。

德国人望车披靡,兵败如山倒,坦克为英法联军战胜德军立下汗马功劳,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的发明。

【点评】显然,坦克就是履带拖拉机与枪炮的组合。

在这种组合创新中,拖拉机的主要功能是行进,枪炮的功用是攻击,铁皮盔甲的功能是防御攻击,三种功能组合形成集攻防于一体的新发明——坦克。

【案例二】瑞士军刀被世界各国视为珍品的瑞士军刀,恐怕是迄今为止最精彩的组合发明,其中被称为“瑞士冠军”的款式最为难得,它由大刀、小刀、木塞拔、开罐器、螺丝刀、开瓶器、电线剥皮器、钻孔锥、剪刀、钩子、木锯、鱼鳞刮、凿子、钳子、放大镜、圆珠笔等31种工具组合而成。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发明创造技法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开发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常用的十种发明创造技法:
1.分解法:将问题或产品分解为若干个部分,然后研究各个部分的特点、问题和优化方法,最终整合成新的解决方案。

2.反向思维法:尝试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挑战现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寻找非传统的解决方案。

3.类比法:将一个问题与其他领域或事物进行比较,寻找类似的特征和模式,借鉴其他领域的解决方法。

4.利用随机性:通过使用随机因素(如抛硬币、掷骰子、随机数等)来引发创造性的灵感,探索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5.形象化思维: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形象的模型或图像,通过观察和分析模型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6.逆向思维法:反向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找到问题或产品的逆向路径,从而得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7.改进法:对现有产品、服务或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细节和细小问题的改进来实现整体的创新。

8.多元化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看待问题,加强多样性思维,从而扩大解决方案的范围。

9.流程再造法:对现有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重组,优化流程和资源的利用,提高效率和创新性。

10.合作创新法:通过与其他人或团队合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各方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实现创新。

以上是常用的十种发明创造技法,每种技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创造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法进行创新和发明。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潜力和发现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
在创造新的发明或创新时,有许多技法可以用来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常用的十种发明创造技法:
1.倒反思维:反转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角度和解决方案。

例如,将问题从逐步解决变为逐步制造。

3.分解思维:将问题或发明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例如,将复杂的机器分解为多个简单的组件。

4.组合思维:将不同领域的元素和概念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创意。

例如,将音乐和画画结合,创造出音乐绘画。

5.归纳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和事物的共性,寻找新的规律和思
维方式。

例如,通过观察飞鸟和鱼的共同特点,创造出鸟类潜水装置。

6.反馈思维:利用反馈信息来改进和优化发明。

例如,通过用户反馈
来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功能。

7.模拟思维:从已有的系统或事物中提取元素和特性,应用到不同的
领域。

例如,将航空系统中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系统中。

8.逆向思维:以相反的方式思考问题,通过逆向思维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例如,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从而不间断地流动交通。

9.顺序思维: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创新和发明。

例如,通过顺
序思维解决大规模生产的挑战,先建立原型,再进行批量生产。

10.视觉化思维:通过图形、图表和模型等工具将思维过程可视化,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创新。

例如,使用思维导图和流程图来组织和展示发明
过程。

这些发明创造技法可以帮助人们打破传统思维的边界,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

通过灵活应用这些技法,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创新的发明和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激励法的实施技巧
1、智力激励法由5-10人组成一个发明小组,将快乐异 常的哈哈大笑变成源源不断的发明设想。
2、对第一次参加者事先讲明4项规则,避免扫兴事情的 发生。每次会议定15-20分钟。
3、召集人提出主题,主持人不要为会议设置框框,让大 家有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数量多多益善――这是原则。
4、可以通过多次这样的会议,对同一问题进行智力激励, 再搜集情报进行研究,反复进行,逐步提高提案质量。
开 关
船形、琴键…… 按钮、定时…… 调光、遥控、光控、触摸……
引进
钟、艺术饰品、风扇、收音、测光、电 话……
四、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是1941年美国的奥斯本总结提出 的、适合小集体使用的发明创造技法。
智力激励法的四项规则 1、严禁批评,不作结论。 2、提倡自由奔放,欢迎广、新的思路。 3、追求设想数量,兼顾提案质量。 4、寻求改进,欢迎联合。 智力激励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极大地发挥人 的创造力,使参加人员相互启发、激励、诱发, 填补知识空缺,引发更多的创造发明设想。
1.联想组合法
联想组合法是把一般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或 技术联系起来,通过各种手段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研 制出有价值的发明作品的技法。
联想组合法的一般运用程序:
(1)随机找出一些联想元素,如:钥匙、灯、雨、 螺纹、冲击、脚踏、钻、笔、浆糊、电折叠、过滤、 罩、记数、网、绳。
(2)列出组合表,填上联想元素。 (3)在表上元素交叉处填上相应符号(╳:无意 义联想,〇:已有发明,△:有价值联想,空白:暂 难判断)。
变一变、并一并、学一学、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 定一定。
二、列 举 法
包括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 性列举法、成对列举法等。
1.缺点列举法
列举现有事物功能、工艺、外观、结构、材料、 原理等方面的缺点,以一览表的形式,找到矛盾和 本质方面有较大改进价值的,甚至采用扩大某缺点 进而逆用该缺点的技术措施即为缺点列举法的原理。
5、从多个提案中比较、优化、精选出几种最佳方案。根 据他人的设想受到启发,引出新的设想,或引出(联想)其 他方面的发明构想。把二三个人的设想组合起来,联合创作 发明作品。
钥匙 灯 雨 螺纹 冲击 脚踏 钻 笔 浆糊 电 折叠
绳〇〇




记数 △ △

〇〇

过滤

折叠

电△〇
〇〇
浆糊
△╳△
笔△△
△△
钻△△
△〇△△
脚踏 △ △
╳△
冲击

(螺符纹号:╳-无意义联想,〇-已有发明,△-有价△值联想,空白-暂难判断。)
2.系统分割组合法
把产品按功能、材料、形态结构三要素分解, 建立三维坐标,并对每一个要素进一步分解。然 后再进行各种交叉组合,出现无穷无尽的新构思。
缺点列举法主要有用新方法、新设计、新工艺 改进缺点和扩大缺点,进而逆用二种类型。
事物的缺点一般有不顺手、不方便、不省力、 不节能、不美观、不耐用、不轻巧、不省料、不安 全、不省时、不便宜、功能不够多等。
2.希望列举法
根据人们的希望、意愿,提出各种达到目的的 设想,发明制作出新产品的方法称为希望列举法。
例:普通台灯按组成分割为灯罩、灯、灯杆、 底座、开关、再引进各种信息因子进行杂交,可 产生许多有价值的组合。
灯 罩
圆形、飞机形、椭圆形、伞形…… 金属、塑料…… 红色……

白炽灯、磨砂灯、日光灯、节能灯、母子灯、 烛形灯……
硬、软…… 灯 方、圆…… 杆 金属、塑料……
颜色…
底 方、长、圆、半球、动物形、植物形…… 座 金属、塑料木……
组合创造法以现有的成熟技术为基础,选题范 围广,技术基点低,技术开发快,是一种“原理利 用型”创造发明技法。
(一)组合形式
1、功能结构的组合(例:多功能床) 2、材料的组合(例:棉布+涤布组合成涤盖棉) 3、意义上的组合(例:鸳鸯剑、情侣装) 4、原理的组合(例:电吉他----电子技术与机械振动 结合、精密机床----光和机电技术结合) 5、物与物组合(例:钢芯电缆、保温杯) 6、事与事组合(例:超声波烧结技术) 7、主体附加组合(例:磁化杯、夜光杯) 8、异类组合(例:电子显微镜、电脑绣花机) 9、自我组合(例:多齿面钥匙、双色圆珠笔) 10、重组组合(例:外热式电烙铁 内热式电烙铁)
希望列举法与缺点列举法相反,完全不受现有 产品范围的约束,是一种主动型的创造技法。
例:飞机
三、组合创造法
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功能、目的,将二个或二 个以上的技术、物质、方法、产品,进行合理的组 合,形成新产品的方法称为组合创造法。把原产品 进行分割,重新排列组合成新产品或将多个单一产 品组合成一个新产品的方法也是组合创造法的一种。
7、现有产品能否更换一下型号、顺序,重新布局, 改变程式等?
8、现有产品能否颠倒、改变正负、上下、左右、 方向等?
9、现有的几件(种)产品能否混合、统一、组合 等?
上海和田路小学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设计出了“和 田技法”并在全国推广“12个使人聪明的办法”(即和 田技法)。
和田技法――12个使人聪明的办法”: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改一改、
发明创造技 法
常用的著名发明创造技法
一、检核表法——设问法
适用于所有规模、场合的发明创造活动,且 易学、易用,有“发明创造之母”的美誉。
最早形成系统的设问法是“奥斯本检核表 法”。这种“指导人们如何进行发明的方法”被 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奥斯本检核表法(“九问法”)
1、现有产品有无其他用途? 2、现有产品能否引入其他的创新性设想或被借用、 替代、模仿等? 3、现有产品能否改动一下款式、类型、静动、替 代、原理、声、色、味等? 4、现有产品能否缩小、减轻、分割、浓缩、省略 等? 5、现有产品能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增加强度、 用途、价值、夸张、附加部件,节省材料等? 6、现有产品能否代用、代替其他的材料、工艺、 技术、方案、规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