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荷练习题1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头发一定带正电荷B. 头发一定带负电荷C. 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D. 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使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D. 吸管两端都能被玻璃棒吸引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箱上D.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C. 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D. 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5.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 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C. 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D. 50cm3的水和50cm3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有间隙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

由此可判断()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7.现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第一类第二类铅笔芯、生理盐水、水银石蜡、玻璃片、塑料笔杆A. 导热性B. 硬度C. 导电性D. 透明度8.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9.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容易积灰,是因为A. 电风扇工作时与空气摩擦带电,吸引了灰尘B. 大气压把灰尘压在扇叶上C. 分子间有引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它的作用是()A. 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B. 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C. 做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D. 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通过与地相连的铁链使罐带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造成危害二、填空题1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和_____电荷。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知识考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知识考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知识考点整理)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负电D.一定不带电2.(2018·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3.甲、乙两个性质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

由此可知,这两种物体中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A.甲的比乙的大B.乙的比甲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4.运送燃油的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根铁链一直拖到地上,这是为了()A.使车辆更加美观B.增大车受到的摩擦力C.用于固定油箱D.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燃油起火5.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错误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6.以下几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是()A.橡胶、玻璃、塑料B.玻璃、大地、塑料C.人体、空气、石墨D.食盐水溶液、金属、水7.(2018·江西中考)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的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选填“正”或“负”)电。

8.氧的原子核有8个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有库仑的电荷。

9.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而具有的性质。

★10.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电。

探究创新★11.小明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感到怀疑,请你帮他进行推测和实验,并总结出结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节两种电荷一、单选题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玻璃棒B. 塑料尺C. 橡皮D. 铁钉2.有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甲和乙相互吸引,乙与丙相互排斥,如果已知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的带电情况为()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一些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头发越蓬松这种现象是由下列哪种力引起的()A. 磁极间的作用力B. 电荷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作用力D. 大气压力4.用细线悬挂三个小球将任意两个小球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这三个小球()A. 只有一个带电荷B. 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C. 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D. 三个都带电荷5.甲乙两物体互相摩擦,使甲物体带了正电,这是由于()A. 乙物体的原子转移到甲物体上B. 甲物体的电子转移到乙物体上C. 甲物体的原子转移到乙物体上D. 甲物体得到了电子6.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B.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自由的电子C. 绝缘体也能带电D. 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7.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A. 人体B. 橡胶手套C. 不锈钢尺D. 铅笔芯8.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A. 木材、橡皮B. 石墨、金属C. 木材、金属D. 石墨、橡皮9.小丽用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来回的摩擦几次,她发现摩擦后的塑料尺会吸引自己的头发,她又把尺子靠近小狗,发现塑料尺也可以吸引小狗的毛,下面对于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 都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 都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 前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后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 前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后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10.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D. 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1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二、填空题12.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个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如果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带________电或________.如果小球被排斥,则这个小球带________电.1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________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14.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________电;小球C带________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含答案】

《两种电荷》练习1. (2016▪安徽)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2.(2016苏州)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电子。

3.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4. (2016河南)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

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5. (2016绥化)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电,丙球带负电或。

6(2016泉州)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钢勺B.玻璃杯C.塑料桶D.瓷碗7.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同种电荷D.带异种电荷8.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9. (2016三明)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签字笔()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摩擦时失去电子10. (2016呼和浩特)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11. (2016镇江)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12.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说出这一规定的道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

2019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 小球A带正电B. 小球B带正电C. 小球B可能不带电D. 小球A可能不带电2.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金属杆是导体B. 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3.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5.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 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 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 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6.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7.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方向由B到AB. 电流是由A的正电荷定向移动到B形成的C. 电子移动的方向由B到AD. 验电器A的箔片张角不会减小8.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摩擦后丝绸带正电荷C. 金属箔带电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D. 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时,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9.用金属棒把带正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起来,B验电器也带正电,这是因为A. A中的正电荷转移到B中B. B中的质子转移到A中C. B中的电子转移到A中D. A中的电子转移到B中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练习题(答案解析)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练习题(答案解析)

【精品】九年级上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分子间相互排斥B.分子间相互吸引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3.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4.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5.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两两靠近时均互相吸引,若甲与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乙与电子的带电性质一样,则它们所带的电荷情况为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丙不带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丙带负电6.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将它们互相摩擦后分开,由于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摩擦后得到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带负电B.甲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7.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上正电是由于()A.丝绸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B.丝绸的一些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B.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C.铁、冰、玻璃是晶体D.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9.气球跟头发摩擦后,头发容易被气球“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冰箱贴可以“粘”在冰箱的侧面D.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10.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11.三个用细线悬挂的通草球,相互靠近时,发生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试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A.甲、乙、丙一定都带电B.甲、乙一定带电,丙一定不带电C.甲、乙一定都带电,丙可能不带电D.甲可能不带电,乙、丙一定都带电1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食用油B.铁锅C.瓷碗D.木铲1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木质铅笔里的石墨芯B.导线中的铜丝C.钢丝钳把手上的塑料套D.蓄电池内的硫酸溶液14.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15.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A.磁铁吸引硬币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D.吸盘吸在墙壁上16.化纤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它A.容易积累静电荷B.具有一定的粘性C.具有大量微孔D.质地柔软17.在探究带电物体的性质实验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后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带电物体与它们之间不是吸引就是排斥,探究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A.利用摩擦等方式能让物体带电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8.下列粒子中不带电的是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核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是电扇中的一个自我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装置中的小球应该选用____________材料制作(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以小球为参照物,固定杆是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0.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有________;属于导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高速飞行的飞机与空气发生摩擦容易带上了电荷,着陆时若电荷不能及时转移,容易危及地勤人员的生命,所以飞机的轮胎常用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避免造成危害.22.如图所示,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用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摩擦、耐腐蚀、易导电的特性,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A.航空飞行器部件B.电线绝缘皮C.打夯时用的重锤D.压路机的碾子2.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后,乙不带电,用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乙的两个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则()A.甲金属箔张角增大,质子从乙转移到甲的金属箔上B.甲金属箔张角不变,无电子的转移C.甲金属箔张角减小,电子从乙转移到甲的金属箔上D.无法判断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首先提出原子模型是核式模型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粒子C.水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地心说首先是哥白尼提出的4.下列关于电流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B.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9×10-16CC.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D.金属、人体、大地、玻璃都是导体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悬挂着的轻质小球A和B,如图所示,则关于小球A和B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和B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A球一定带正电,B球可能不带电C.A球一定带负电,B球可能带正电D.A球一定带负电,B球可能不带电6.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将它们互相摩擦后分开,由于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摩擦后得到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带负电B.甲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7.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箔张开说明带上了同种电荷B.金属箔张开说明它们互相吸引C.验电器能检验出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D.验电器能检验电荷量的多少8.如图所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飞机的惯性减小B.飞机工作,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C.飞机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为了避免摩擦起电产生的危害,飞机着地轮胎可以选择导体材料制成9.如下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接触瞬间,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B.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带负电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10.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一端使其带电,然后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互相吸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B.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也互相吸引C.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的弱D.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将互相排斥二、填空题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其原因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第1节两种电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2.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

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 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 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3. 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A.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D.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4.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 失去一些电子B. 得到一些电子C. 失去一些质子D. 得到一些质子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球、金属箔均带上负电B. 两个小球彼此靠近时相互吸引,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 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 CD. 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则这个带电体一定带负电荷6. 如图所示的是三个用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A、B、C的相互作用情况,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 B. 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 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7.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验电器带正电,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B. 验电器带正电,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C. 验电器带负电,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D. 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8. 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A. 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B. 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C. 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D. 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9.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 大气压的作用B. 摩擦力的作用C. 分子间有斥力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10. 楠楠同学在中考备考时,准备有: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等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两种电荷练习题练习一1.物体有吸引的______性质,就说该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______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电,与另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将相互______。

3.验电器带电时,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

4.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能相互吸引,而A又能与带正电物体C相吸,那么B 一定是带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B.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C.正电荷一定比负电荷的电量多 D.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6.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7、判断a.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一般情况下不能分离。

()d.半导体导电性能随外界条件变化而明显变化。

()e.人体是导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触电。

()练习二1.原子的中心是______,带______电,核外有绕核运动的______,带______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对外呈______。

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______从一个物体上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3.1C电量等于______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4.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这时是电子从______转移到了______上。

5.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这两个物体都没有多余的______,也不缺少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在这过程中[ ]A.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C.金属箔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7.把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绝缘物体相互摩擦,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两个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荷 B.两个物体带等量的负电荷C.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D.两个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8.铜棒、油、干燥的木条、塑料棒、人体、大地、碳棒、干燥空气中属导体的有______,属绝缘体的有______。

9.地球是 [ ]A.导体 B.绝缘体 C.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0.松木、橡胶、陶瓷、食盐溶液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松木 B.橡胶 C.陶瓷 D.食盐溶液电荷1.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

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2.叫电量,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

3.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电荷。

4.验电器的原理是,验电器的作用是。

5.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电量为,称为电荷,常用符号来表示它.6.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电。

7.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使分开。

8.电子是物体里最小的带电微粒,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库仑。

9.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性,也就是对外不显的性质。

10.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电荷。

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1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能够持续供电的装置叫。

12.我们把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按照这个规定可知: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13.电源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使负极聚集。

14.把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将发生相互的作用,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将发生相互的作用。

15.电流是电荷的形成的,规定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6.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能够提供持续的装置叫电源。

17.蓄电池充电时,是能转化为能,放电时是能转化为能。

18.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

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

所以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19.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内部的。

20.一个同学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来,这说明经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

21.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一带电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是电荷。

2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电,也有可能。

2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就会带电。

这种使梳子带电的方式叫。

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24.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电荷互相而张开。

从金属箔的张开可以断定,跟金属球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

25.指出下列能量的转化(1)干电池放电时,能转化为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能转化为能;(3)发电机发电时,能转化为能;(4)蓄电池充电时,能转化为能;(5)燃料燃烧时,能转化为能。

练习三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金属B.陶瓷C.大地D.盐水2.电荷间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4.一台收音机用6节电池供电,这个电池组的总电压是_______伏特。

5.在金属、橡胶、盐水、陶瓷、大地、塑料这些物体中 ( )A.它们都是导体B.它们都是绝缘体C.只有金属和盐水是导体D.橡胶、陶瓷和塑料是绝缘体6.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 )A.①③⑥B.③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7.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电与断电,这两个灯泡 ( )A.只能是串联B.只能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对8.物理学上规定____________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_____极流出的9.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能够____________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由于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束缚在_______的范围内10.在电路的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11.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____极12.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__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

13.一般情况下,下述物体不导电的是 ( )A.金属丝B.盐水C.油D.人体14.在玻璃、人体、陶瓷、大地、塑料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15.电流是电荷的_________形成的;物理学上把_________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6.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荷,如果用这根玻璃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角度减小,则验电器原来带的是______电荷17.五光十色的节日彩灯串联在电路中,如果都不亮,这可能是由于电路发生了________路,如果只有一个彩灯不亮,而其它灯亮度稍稍增加了一些,可能是这只彩灯被______路18.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 ( )A.导体内有很多电子B.导体内有很多电荷C.导体内有很多正、负电荷D.导体内有很多的自由电荷19.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 )A.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B.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C.失去电子的塑料棒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小物体练习四一、填空题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电路图是用_________代表实物画出来的电路.2.金属里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这些电子平时运动方向_________,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_________移动,形成了电流.3.电路_________才能形成电流.电流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流动的.4.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_________的装置,能够维持通过电路的_________.常用的电源有_________.用电器是在电路中消耗_________的装置,如_________.输送电能的是_________.控制电路通断的是_________.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_,如_________.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_,如_________6.电流通过半导体二极管时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_________流动,电流流过时能发光的二极管叫_________,可用来做指示灯.7.干电池的锌筒是_________极,碳棒是_________极.8.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的图形符号:(1)电灯_________;(2)开关_________;(3)电池_________;(4)交叉相连接的导线_________.二、选择题11.关于导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导电B.内部有大量的电子,所以能导电C.内部一定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所以能导电D.内部一定有大量的正负离子,所以能导电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内的电子都是自由电子B.自然界中的物质不是导体就是绝缘体C.非金属物体中有导体也有绝缘体D.通常情况下的液体是导体13.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B.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C.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14.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导电的B.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C.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D.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是可以导电的三、作图题16.玉刚同学想检查一根旧导线是否折断,他手中只有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段好的导线,请你帮他想想办法.(画出电路图)参考答案:1.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符号2.杂乱无章,定向3.闭合,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4.能源,电流,干电池、蓄电池,电能,灯泡,导线,开关5.导体,金属,绝缘体,橡胶6.反向,发光二极管7.负,正8.(略)11.A 12.C 13.B 14.D9.在使用电源时,不允许将电源的_________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否则将出现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