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成因及其对策(精)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阶段是儿童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探索世界,建立自我身份,并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和情绪控制的能力。
他们的情绪往往过于强烈,无法有效地发泄或控制。
这种缺乏自我控制的情绪可能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环境因素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如果幼儿经常目睹或经历家暴、暴力或冲突,他们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
此外,缺乏适当的照顾、稳定的环境和亲子关系也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3.学习因素幼儿通过模仿和学习来适应社会行为准则。
如果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得到的是侵略性和暴力行为的正面反馈,那么他们可能会将这种行为视为求得关注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缺乏积极的模范和适当的纪律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二、解决策略1.培养情绪管理技能幼儿需要学习如何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合适的引导,他们可以学会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需求,而不是依赖攻击性行为。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感受,参与适龄的沟通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幼儿需要积极的行为模式来取代攻击性行为。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使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教导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
通过赞美和奖励幼儿的积极行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3.提供适当的社交技能培训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和维护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通过社交技能培训,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和以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建支持性环境幼儿需要稳定、支持性和积极的环境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士合作,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引言: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攻击性行为可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包括肢体冲突、言语攻击和攻击性行为。
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及针对该行为的正确应对方法。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生理与发展因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生理及发展因素相关。
例如,幼儿时期的儿童通常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力,因此可能会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某些儿童可能出现生理异常或发育问题,导致他们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
2.环境因素:儿童生活中的环境也会对其攻击性行为起到重要影响。
有暴力家庭成员或观看过多暴力媒体的儿童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
此外,家庭和学校的紧张氛围、过度管制或规则不明确也可能成为儿童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心理因素:儿童的个人心理发展也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例如,儿童可能因为情绪问题、认知困难、恐惧或挫折感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的方法1.提供积极的环境:为儿童提供积极的环境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可以包括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提供积极的教育和学习氛围以及鼓励儿童参与适应性活动,如户外运动和兴趣班等。
2.教会情绪管理技巧:儿童通常在情绪失控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教会他们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包括教育他们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深呼吸和沟通来应对负面情绪。
3.鼓励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会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减少他们使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冲突的倾向。
教育他们如何通过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训练。
4.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可以帮助儿童理解不可接受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机制应该与儿童的年龄和能力相适应,并且被父母和教育者共同遵守和执行。
5.积极参与儿童生活:父母和教育者应积极参与儿童的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关注和理解儿童的需求与困难,提供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儿童减少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教师如何处理儿童攻击行为

幼儿园教师如何处理儿童攻击行为儿童攻击行为是幼儿园教师常常面临的挑战之一。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攻击他人的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尚未掌握适当的情绪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
幼儿园教师在处理这类行为时应采取适当的策略,教导儿童正确的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1. 了解攻击行为的原因在幼儿园教师面对儿童攻击行为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情感、需求或经历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通过与儿童进行沟通并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攻击行为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
2. 保持冷静并给予关注当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并给予关注。
教师应该立即介入并制止攻击行为,确保其他儿童的安全。
同时,教师也要为攻击行为的儿童提供关注和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的情感支持。
3.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边界幼儿园教师需要建立清晰的规则和边界,让儿童知道攻击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规则应该尽量简单明了,并与儿童一起进行讨论和制定。
通过明确的规则,儿童可以明白攻击行为的后果,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
4. 教导适当的行为替代方法教师在处理儿童攻击行为时,应该积极地教导儿童适当的行为替代方法。
通过教授冲突解决技巧和情绪管理技能,儿童可以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并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友善和合作。
5. 激励正面的社交互动为了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激励和强化正面的社交互动。
例如,表扬儿童在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积极行为,以鼓励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更加友好和合作。
6. 与家长合作幼儿园教师在处理儿童攻击行为时,需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处理策略,以保持对孩子行为的一致性反馈。
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也可以参与到培养儿童积极行为的过程中。
总结: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处理儿童攻击行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了解攻击行为的原因、保持冷静并给予关注、建立清晰的规则和边界、教导适当的行为替代方法、激励正面的社交互动以及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正确地处理情绪并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和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建立积极的规则和纪律:制定明确的规则,并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
创造一个安全、积极、稳定的环境,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进行干预。
2.提供爱和支持: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攻击性行为可以与他们的情绪有关。
建立亲密的、支持性的关系,让幼儿感受到您的爱和鼓励。
他们需要理解攻击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指导。
3.教授适当的解决问题和冲突解决技巧:教导幼儿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以减少攻击性行为。
鼓励他们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使用攻击性的行为。
4.建立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幼儿可能因为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变得攻击性。
教导他们通过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表达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鼓励他们用言语表达愤怒、失望或不舒服的感受。
5.提供替代行为:幼儿通常因为无法正确处理情绪而变得攻击性。
给他们提供其他的行为选择,如运动、艺术活动、户外游戏等,以帮助他们释放负面情绪,减少攻击性行为。
6.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管理非常重要。
确保幼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制定日常的作息和活动计划,有助于维持他们的情绪稳定。
7.预防和避免刺激:观察并记录触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情景和刺激。
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尽量避免或减少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并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8.肯定积极行为:通过表扬和奖励幼儿的积极行为,来鼓励他们采用适当的行为方式。
积极的反馈和赞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促使他们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
9.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无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或者行为变得更加严重或危险,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儿童心理学家或行为专家。
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技巧,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时间和耐心。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许多家长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孩子无意中伤害了他人或者表现出愤怒、暴力的行为,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家长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们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1.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孩子通过暴力或伤害他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问题。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可能因为情绪问题、学习困难、社交压力等多种原因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尝试了解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压力,并给予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2.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孩子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以避免过度自由和过度限制导致的攻击性行为。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和界限,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以及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措施。
规则应该简单明了,家长也要严格执行规则,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3. 鼓励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孩子发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和解决冲突。
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孩子积极表达情绪的方式,例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导他们使用“我感觉...”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其他方式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妥善解决问题。
4. 提供适当的管控和监督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控和监督,以避免他们发生攻击性行为。
这包括限制孩子接触暴力媒体内容、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监督他们与他人的互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使用电子设备的规定,例如每天使用的时间限制、访问的网站等,并且建议定期与孩子一起进行开放、坦诚的交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朋友圈子。
5. 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存在,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儿童心理学家或儿童心理辅导员可以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感到困惑和无助。
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幼儿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生理发展。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
这可能导致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足。
当他们面对挫折、冲突或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攻击性行为会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方式。
2.社交学习。
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
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暴力或攻击性行为,他们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形成习惯。
此外,如果幼儿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指导,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也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情绪困扰。
幼儿的情绪世界比较丰富,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比较敏感。
当他们感到沮丧、愤怒、焦虑或无助时,攻击性行为可以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出口。
这是因为幼儿还没有学会更好的应对和表达情绪的方式。
4.自我表达。
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限,他们常常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可能成为幼儿尝试表达自己需求或引起他人注意的一种方式。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1.理解与沟通。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保持敏感并及时进行干预。
在发生攻击行为时,可以先帮助幼儿冷静下来,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
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这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2.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
提供积极的替代行为选择,例如通过与其他儿童进行合作、分享或用言语表达需求等方式来满足对他们的需求。
同时,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界限,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情绪管理。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策略,例如深呼吸、数到十、分心等。
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攻击行为的方法

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攻击行为的方法在幼儿园中,幼儿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包括肢体接触、咬人、抓人、推搡等行为。
这些攻击行为不仅对其他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和幼儿们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有效地应对幼儿攻击行为。
1. 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幼儿攻击行为往往有其根源。
可能是由于孩子在搏斗游戏中接触到了肢体冲突的方式,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了解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行为模式、情绪反应和社交互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2. 创造积极支持的环境为了减少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个积极支持的幼儿园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合作来实现。
教师可以安排各种团体活动,鼓励幼儿彼此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建立一个友善的社交氛围,鼓励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 教授冲突解决技巧教师应该教授幼儿解决冲突的技巧,帮助他们学会通过言语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
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使用“我感觉……”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鼓励他们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和倾听技巧来解决争端。
通过教授这些技巧,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感受,有效地解决冲突,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4. 倾听和反馈当幼儿表现出攻击行为时,教师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并给予合适的反馈。
教师可以问幼儿关于他们攻击行为的原因和感受,倾听他们的故事和观点,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教师也要清晰地表达对他们攻击行为的观点和立场,强调攻击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并引导他们寻找替代的行为方式。
总结: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攻击行为的方法包括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创造积极支持的环境、教授冲突解决技巧以及倾听和反馈。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培养积极的社交能力,并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生理因素:幼儿处于发展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幼儿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疼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心理因素: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情绪管理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或是因为遭遇不公平待遇而愤怒。
3.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和托幼机构等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爱程度等;托幼机构因素包括师生关系、人员配备等。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安全稳定的托幼环境,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并加强沟通,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增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与管理能力,教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可以通过情感故事、角色扮演和冲突解决活动来帮助幼儿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培养幼儿社交技能:鼓励幼儿参与团体活动,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学习合作与分享的技巧。
同时,要教导幼儿正确区分争执与冲突,并提供解决冲突的方法,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引导幼儿表达情感:教育者和家长应积极引导幼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教他们说“我生气了,我需要帮助”等,避免使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情绪。
5.关注幼儿的养育环境:了解幼儿的家庭养育环境,帮助家长改善养育方式,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支持。
同时,托幼机构也需要加强师生关系建设,提高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度。
在尝试以上对策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时应尽量避免将其简单归结为“问题幼儿”,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2.注意自身言行:幼儿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总之,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的策略来应对。
在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社交技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成因及其对策
章文康对班里的小朋友频频发起攻击:打人脸,捶人肚子,踩人脚,嘴里还不停地嘀咕:“把他打个西巴烂,摔死他,……”有一天,他发起了十多次攻击性行为,涉及七八名幼儿。
尤其是他认准了同组的男孩吴宇豪,一上午打了他五次,不是捶他的肚子、就是踢他的腿,嘴里还反复念叨:“你是个坏蛋,讨厌鬼,我打死你……”逼得我们只好对他采取暂时的隔离。
经了解,我认为造成章文康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是:
一、祖辈的无原则溺爱。
章文康的外婆外公一味溺爱、娇宠、造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二、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章文康的外婆家是一个大杂院,居民素质不高,常常相互漫骂,甚至相互殴打,孩子耳濡目染学了一口脏话,还学会了打架。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章文康的父母大多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
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
章文康的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四、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
当章文康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
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
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
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经验,而影响其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正常发展。
根据章文康的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干预:一、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章文康太具在攻击性,导致班上的幼儿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章文康玩,让他们远离“灾难”。
针对此种状况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
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章文康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画画很好等等,我们应该学习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暇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么样战胜不良的影响。
经过我的多次努力,家长们终于开始尝试着去接受章文康了。
2、鼓励幼儿到章文康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从章文康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撩我、我撩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此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了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章文康交朋友,并两两相邀着到章文康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的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目前章文康已交到了两名好朋友,但要想让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受他仍需长时间的努力。
二、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
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
由于幼儿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
记得有一次,章文康老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
具,结果他象发疯一样大喊大叫,乘我不注意还跑去攻击告状的小朋友。
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的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地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
这样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章文康的攻击行为。
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
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章文康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
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章文康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来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已略有收敛,有时他还会主动告诉我“老师,我今天没有打人”我感到非常高兴,当即就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
这一切说明章文康正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
三、避免家庭教养方式的负面影响
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
为此,我和章文康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你(母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章文康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戾的性格。
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应有信心。
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章文康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
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四、培养被攻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采取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有的幼儿不加选择地攻击任何一个小伙伴,有的幼儿则专门向弱小的孩子挑衅,这可能是他们认识到攻击强壮的小伙伴会遭到反击的缘故吧。
根据帕特森的“消极反应会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点,我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
如:当章文康盯着你看,想打你时,你可以提醒他不许打人,或者直接把他的手推开。
如果没有察觉章文康的攻击迹象,而冷不防遭受攻击时,可明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甚至予以适度的反击。
我想,这既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也是让章文康遭受适度的“挫折”。
同时,我故意冷淡章文康,重点关心被攻击者,用行动暗示章文康这些使人不快的行为将使自己受到冷落。
通过以上的干预,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已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