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讲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坛1002

合集下载

《古诗十九首》简介(2)

《古诗十九首》简介(2)

《古诗十九首》简介(2)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

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

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

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

大学语文第三讲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坛100

大学语文第三讲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坛100

先秦文学:一、诗歌《诗经》、《楚辞》二、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及诸子散文‎三、小说的源 ‎:神话、寓言秦汉文学: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李斯汉:1汉赋2 散文:司马迁《史记》3两汉乐 ‎诗;4东汉文 ‎诗及《古诗十九 ‎》一、老师介绍 ‎关知识:(一)、《古诗十九 ‎》文学常识:(二)《古诗十九 ‎》的主要内 ‎:P13--4(三)《古诗十九 ‎》的艺术特 ‎:二、学生自学 ‎析《行行重行行‎》三、《古诗十九 ‎》阅读一、老师介绍 ‎关知识:(一)、《古诗十九 ‎》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 ‎》(作者)原非一 一‎时一地所作‎,因其风格 ‎近,(成集和名 ‎)梁萧统《文选》选入并题 ‎《古诗十九 ‎》,后世遂一 ‎沿用这一诗‎题。

(时间)大约写在东‎汉末年、建安以前。

(成就)是早期文 ‎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世影 ‎巨大。

2 钟嵘《诗品》赞誉《古诗十九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 谢榛《四溟诗话》赞《古诗十九 ‎》“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

”4 《古诗十九 ‎》代表了汉代‎文 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 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是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被誉 “诗母”。

5 《行行重行行‎》被刘勰评 ‎“五言之冠 ‎”。

(二)《古诗十九 ‎》的主要内 ‎:P13--41、离愁别绪,彷徨失意。

离 思的‎作品特别 ‎,包括夫妇之‎间、恋 之间、朋友之间的‎ 思,以及游子对‎故乡的怀 ‎。

如《去者日已 ‎》、《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 ‎》等。

2、生命短促、 生无常。

流露出浓 ‎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

如《驱车上东 ‎》、《去者日已 ‎》、《明月何皎皎‎》等。

总之,《古诗十九 ‎》所抒发的是‎生最基 ‎、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 同有之情‎”。

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 ‎地感到 ,万古常新。

(三)《古诗十九 ‎》的艺术特 ‎:1、所抒之情,质朴自然,毫不雕饰,情感真切动‎ 。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当前位置: 习古堂国学网>>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目录】•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曾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推崇的诗,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思妇在草木茂畅的春景下内心寂寞苦闷的愁思。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

...•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写得很别致。

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作者无名氏似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是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

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

...•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写景抒愤上的妙处,在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古诗十九首》是南朝陈太子萧统在编《文选》时,选取了十九首无主名(无著作权者)的五言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便成了专门名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北宋初期以李商隐为师法对象的一批诗人构成“西昆体”,酬唱应和,用情深婉,用语绮丽,引经据典是“西昆体”的主要特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张中丞传后叙》热情歌颂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有力驳斥了对英雄的造谣中伤,显示相互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1977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成为“伤痕小说”的发轫之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30年代,冰心的()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北方的高山大川,扩大了表现领域。

A.《往事》B.《寄小读者》C.《平绥沿线旅行记》D.《笑》参考答案:C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灌夫有服,过丞相。

(过门拜访)B.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

(因为)C.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

(感谢)D.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抛弃)参考答案:C9.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B.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C.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参考答案:D11.诗人艾青属于()这一诗歌流派。

A.“象征派”B.“现代派”C.“九叶派”D.“七月派”参考答案:D12.《战国策》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

建安与古诗十九首

建安与古诗十九首

再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象他拟王粲,称王粲“遭乱流寓,自伤情乡”。

他的拟诗:“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伊洛既燎烟,涵崤没无象。

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这六句都是工整的对偶,正显出谢灵运诗讲究辞藻对偶的风貌。

再看王粲的《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迫攀。

”除了用“豺虎”作比喻外,不讲究辞藻,不讲究对偶,反映当时的时代和生活,比较真实。

这里显出谢灵运诗的风貌跟王粲不同,所以气象不似。

《沧浪诗活·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灵运之诗,已是彻首尾成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

”这里提到建安气象,同谢灵运诗不同,提出诗歌的时代风貌问题,即建安诗的时代风貌,同东晋到刘宋诗的时代风貌不同。

《文心雕龙·明诗》里讲建安诗道:“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它的时代风貌,一是慷慨磊落的才气纵横,二是不追求细密,要求表达情意的鲜明。

《明诗》里讲谢灵运诗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即讲究对偶,追求新奇。

工于描绘景物。

这才说明建安诗的气象同谢灵运诗的气象不同。

严羽光就是否可以摘句和有无对偶立说,还不确切。

就王粲的《七哀诗》说,它的好处在真实地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不讲究对偶,也不宜摘句来欣赏。

象“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但建安诗并不都是这样,象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以上八句全是对偶,不能用有没有对偶来分别建安诗的气象跟谢诗不同;曹植诗也可以摘句,不能用能不能摘句来分。

谢诗的气象,还是象《明诗》讲得确切。

如《登江中孤屿》,其中六句:“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他从景物中看到灵异,看到景物中含蕴的真实情意,把它写出来。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古诗十九首 人生不满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古诗十九首 人生不满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人生不满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注释】1.昼短夜苦长二句:“秉”,执也。

“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

2.来兹:因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训“兹”为“年”,这是引申义。

“来兹”,就是“来年”。

3.费:费用,指钱财。

4.嗤:轻蔑的笑。

5.仙人王子乔二句:“王子乔”,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仙人之一。

“期”,待也,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

说明:这首诗,和《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两篇用意略同。

诗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创作背景】《古诗十九首》之一,收入《昭明文选》。

唐代李善注说:“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或云枚乗,疑不能明也。

”有一种说法认为作者是枚乘,但李善不置可否。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选》的时候,因为作者的姓名已不可知,所以编排的时候放在东汉李陵诗歌的前面。

现在一般认为,这十九首五言诗都是东汉时候的作品。

【作品鉴赏】从全诗来看,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对世间的两类追求者予以嘲讽。

首先是吝啬聚财“惜费”者,生年不足百岁,却愚蠢到怀千岁忧,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文中的“游”与后文所提到的“为乐当及时”的“乐”都与常人理解的有异意,游及乐并不是那种酒肉池林,歌舞升平的放纵肉欲,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忘却失意不得志之情殇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享受生活之乐。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特色李方树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0级指导教师:严正道摘要:《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本文将围绕《古诗十九首》在抒情艺术上是如何通过自然朴素而情感饱满的诗歌语言、现实与人生相结合的抒情手法和塑造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抒情形象来表情、达意着手,体味《古诗十九首》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特色;语言艺术;抒情手法;抒情形象《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为了将这些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玩转动人,诗人在抒情艺术上给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一、自然朴素而情感饱满的诗歌语言具有“五言之冠冕”和“一字千金”美誉的《古诗十九首》绝非浪得虚名。

但是这种美誉并不是说《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处处炼字斟酌,辞藻华丽,妙不可及,相反《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而是一种“真”。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的“真”首先表现为自然,它有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那种自然朴素的基本民歌精神。

但是“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语言”,自然朴素的语言往往不具高度的概括性,当然也不容易做到精粹,更不容易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种情感上的饱满。

但是集民歌和文人语言两种血统的《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既做到了自然、淳朴而精粹,又做到了情感饱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抒情性。

为何《古诗十九首》“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胡应麟《诗薮》)④,是因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是文人,但是他们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民间底层,饱经人间沧桑,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熟识人民的生活和语言,自然而然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对民间文学自然也情有独钟,逐渐形成一种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

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

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和《古诗十九首》是汉末魏初的两个重要诗歌流派,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但在表达人情人性方面却有相通之处。

建安诗歌以曹操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代表,其特点在于其反映社会矛盾,表达人生感叹,以及追求理想等主题。

建安诗歌以其实践性、现实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而闻名,其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抒情浓郁,气势磅礴。

其中,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感慨;而曹植的《洛神赋》、《白马篇》等作品则展示了他对爱情、人生理想的追求。

与建安诗歌不同,《古诗十九首》则更注重表达人情人性,其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别离的痛苦、迟暮的悲感等主题。

这些诗篇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富有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例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等作品,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迟暮等主题的深刻感受。

尽管这两个流派在时代背景、作者身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在表达人情人性方面却有相通之处。

建安诗歌以社会现实为基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而《古诗十九首》则通过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

这些诗歌以其深情、真挚的语言和意象,感染着读者,让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悲凉,也给人们带来了安慰与启示。

建安诗歌和《古诗十九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特色,但在表达人情人性、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却是相通的。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古诗十九首》和建安五言诗都是中国古诗的杰出代表,然而,它们的主题却有着显著的区别。

尤其是在表达悲情方面,《古诗十九首》和建安五言诗有着各自独特的方式和效果。

《古诗十九首》起源于东汉末年,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之一。

这组诗歌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们对生命、爱情、别离等人生主题的深刻感悟。

在表现悲情方面,《古诗十九首》以其朴素、自然的语言,直击人心,使人深感诗人们对生死、别离的无奈与痛苦。

例如,《去者日以疏》中写到:“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一、诗歌《诗经》、《楚辞》二、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及诸子散文三、小说的源头:神话、寓言秦汉文学: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李斯汉:1汉赋2 散文:司马迁《史记》3两汉乐府诗;4东汉文人诗及《古诗十九首》一、老师介绍相关知识:(一)、《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P13--4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二、学生自学赏析《行行重行行》三、《古诗十九首》阅读一、老师介绍相关知识:(一)、《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首》(作者)原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因其风格相近,(成集和名称)梁萧统《文选》选入并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一直沿用这一诗题。

(时间)大约写在东汉末年、建安以前。

(成就)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

2 钟嵘《诗品》赞誉《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 谢榛《四溟诗话》赞《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

”4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是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被誉为“诗母”。

5 《行行重行行》被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

(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P13--41、离愁别绪,彷徨失意。

离人相思的作品特别多,包括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思,以及游子对故乡的怀念。

如《去者日已疏》、《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

2、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流露出浓郁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

如《驱车上东门》、《去者日已疏》、《明月何皎皎》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到人,万古常新。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1、所抒之情,质朴自然,毫不雕饰,情感真切动人。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今日良宴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2、擅长于借助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

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丘墓、悲鸣的白杨、肃杀的秋气、古墓为田、松柏为薪的变化,所写之景遇作者孤苦悲凉的情思完全吻合(见课文《去者日已疏》);以白描手法写游子深夜徘徊、难以入眠的情景与游子思乡之情水乳交融(见课文《明月何皎皎》)。

3、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有概括力。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和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通过女主人公折花以后发觉无法寄给远方人,在树下久久伫立,以至花香满衣衫的形象,充分地表达了“但感经别时”的一往深情,可谓“语短情长”。

诗人选择一位妇女欲折花寄远的细节来表达离人相思之情,无一奇僻之思、惊险之句,只是平平道来。

《古诗十九首》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二、学生自学赏析《行行重行行》(一)你欣赏那句(二)总结整首诗的内容(三)总结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四)这首诗给我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启示(五)讨论:某女大学生考入N市某大学研究生,一年后为了和M市的男友结婚,自动放弃了学业,对此你怎么看?行行重行行一、内容解析: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舒初别之伤感。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使痛苦伤感氛围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抑制不住的直白呼喊《楚辞·九歌·少司命》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诗句,此句暗示了“悲莫悲”的意思。

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别后各在天涯,再舒今生难见的生离死别之伤感。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叙相思之苦。

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比兴手法,物尚有眷恋故土的本性,人岂无思,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的理解和深婉的恋情及热烈的相思(游子啊,你怎还不归来啊?)。

⑵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别后长时间为相思所折磨,以至容颜憔悴。

日渐消瘦,自述相思心曲。

⑶“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妇由思念而引起对游子的猜疑心理,使思妇的相思之情逾显刻骨、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⑷“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老”指身心憔悴,有似衰老;“晚”表明春秋代谢,相思又一年。

抒写美人迟暮之忧。

4、“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虽有迟暮之忧,又那样坚强自爱。

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饭,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

全诗以宽慰期待作结。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分析《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抒发了思妇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具体表现哪些心理?答案:1、思妇对离家游子的思念之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表现为责备,“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表现为忧愁,“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表现为猜疑,“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表现为美人迟暮的担忧,“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表现为自我安慰和期待。

二、艺术特色:1、所抒之情——思妇对游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质朴自然,情感真切动人。

2、比兴手法的运用:物尚有眷恋故土的本性,人岂无思,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游子啊,你怎还不归来啊?)。

3、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有概括力。

利用“秀才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叙述,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等。

《古诗十九首》(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四)《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坎坷)长苦辛。

(五)《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七)《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八)《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九)《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一)《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十二)《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十三)《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十四)《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十五)《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十六)《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十七)《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十八)《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十九)《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