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至五讲作业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大学语文第三阶段a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三阶段a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三阶段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是曹雪芹B. 又名《石头记》C.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D. 是一部历史小说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B.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C. 苏轼的《赤壁赋》D. 韩愈的《师说》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5. 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有()。

A. 《子夜》B. 《家》C. 《狂人日记》D. 《边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

2. 《桃花扇》是清代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_______。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

5.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的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2. 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五、作文题(30分)题目:《我眼中的大学生活》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健康向上,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A3. C4. C5. C二、填空题1. 各地的民歌2. 孔尚任3. 《登高》4. 司马迁5. 杨贵妃三、简答题1.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东汉末年。

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意图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课后习题期末复习资料课后习题《君子于役》找出诗中描写农家晚归景象的句子,说说这些景象中包含着怎么的思妇之情?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乡村晚景园中,妇人最深切的思念,最浓挚的哀愁尽在这日常的景致中,此诗中“黄昏”的确是思妇情感的触发点,全诗最感人的情绪和力量都淡淡的归入了“夕阳暮归”这一幅古老农耕社会中最平常的画面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鉴赏颔联着重描绘汉江及其周围的水光山色、表现了汉江的浩渺无涯,诗写江流上天入地,展现了无限阔大的空间,虚实结合,令人驰骋遐想,一动一静互为相衬,此联雄放和飘渺相结合,气韵生动,富有水墨画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是否可说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1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

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

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有钱的人家酒肉等美味吃不了都要发臭了,而路上却还是有被冻饿致死的无家可归者。

反映社会两极分化唐末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官员贪图享乐,不顾民生都有对比手法,以乐反衬悲,以富反衬贫,辛辣讽刺了“不均”这个现实,抨击了豪门望族的麻木和奢侈2应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思想境界更高。

壮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属于边塞诗,本质是对于自己建功立业无门而上层军官腐败的不满。

而杜甫这两句诗虽说不能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但是也有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抨击,在当时社会犹属难得。

谈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的看法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诗人感到自己的抱负实现不了,只好走披头散发,不跟权贵合作,云游四海,自由自在之路。

北师大网络教育 大学语文试题三 作业答案

北师大网络教育 大学语文试题三 作业答案
A. 欧阳修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苏轼
参考答案:B.韩愈
12.下列不属于唐代"古文运动"提出的理论主张的是( )
A. 文以明道 B. 不平则鸣
C. "点铁成金" D. 惟陈言之务去
参考答案:C."点铁成金"
13.下列不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是( )
A. 辛弃疾 B. 苏轼
C. 陆游 D. 刘过
17.《楚辞》将我国诗歌创作推向了第一个高峰。
参考答案:错误
18.《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故其按乐调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参考答案:正确
19.老舍不仅是小说家还是剧作家,他的小说作品有《龙须沟》,戏剧作品有《骆驼祥子》。
参考答案:错误
20.朱自清的散文《给亡妇》以作者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情厚谊为线索。
参考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错误
10.古文运动中的"古文"指的是古典散文,它是和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
参考答案:正确
11.苏轼不但"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将豪迈奔放的爱国词推向了高峰。
参考答案:错误
12.唐五代文人词,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总体风貌,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
13.孟浩然的诗作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2.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即虚实结合的选材特点。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语言韵律、律化的乐府歌行
判断
1.《画梦录》《还乡杂记》都是何其芳的散文集。
参考答案:正确

大学语文课后题

大学语文课后题

大学语文课后题第一讲《蒹葭》思考题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

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供学生独立思考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

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韩非子。

《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

大学语文课程作业及答案4

大学语文课程作业及答案4

大学语文作业4单项选择题第1题鲁迅在写《灯下漫笔》这篇文章时,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答案:A第2题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A、良心之安顿B、人格之确立C、灵魂之救度D、梦想的神圣境界答案:D第3题《论气节》阐释了"气"与"节"的内涵,下列不是文中所言“气”的特点的一项是A、敢作敢为B、集体行动C、有所不为D、积极战斗答案:C第4题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谈到“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是由于在知上有欠缺”,并罗列了三种人,其中没有谈到的是A、有些人根本不知B、有些人知得不正确C、有些人知得不清楚D、有些人知得不周全答案:C第5题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B第6题鲁迅的《灯下漫笔》中多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就叫作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用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讽刺B、反语C、暗示D、象征答案:B第7题在《追悼志摩》中,胡适用志摩“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诗句比喻A、志摩生命的短暂B、志摩为人的可爱C、志摩的理想D、志摩的信心答案:B第8题在《论气节》中,用来论述“节是有所不为,是消极的”这一观点的事例是A、东汉末年党锢之祸B、宋朝太学生罢免奸臣C、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D、陶渊明躬耕农田答案:D第9题在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谈到造成人们文学趣味分歧的重要因素不包括A、资秉性情B、世风时尚C、身世经历D、传统习尚答案:B第10题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的大门B、爱尔克的灯光C、亡姐的悲剧D、“长宜子孙”四个字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11题下列《灯下漫笔》中的句子,采用反语修辞法的有A、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B、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C、“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1、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2、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这段话主要阐释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气势。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

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就是何异于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有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照(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充分反映了贫富悬殊、锋利阶级矛盾的现实。

同时也揭发了统治者罔顾百姓的非要。

(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案:喻体: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被喻体):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投影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

第一讲:《诗经》《诗经》在秦代遭毁灭后,之汉时复传。

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去姓氏)。

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当时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

到了东汉以后,儒家大师郑玄为为毛诗作笺,毛诗日渐兴盛,前三家则逐渐衰落,魏、晋以后,渐趋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排的传本。

蒹葭注释:[1]本篇选自《诗经•秦风》。

《将仲子》注释:[1]本篇选自《诗经•郑风》。

[2]将:请求,希望。

仲子:排行老二的男子。

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仲是第二位。

[3]里:五家为邻,里外有墙。

逾里,指越过里墙。

《君子于役》注释:[1]本篇选自《诗经•王风》。

第二讲《楚辞》深远的影响: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其次,楚辞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的精神气质,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光华万代,泽被深远。

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赞扬屈原:“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李白《江上吟》诗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五也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都表现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离骚》背诵: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长太息以掩低吸,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夫人》读熟:注释:[1]本篇选自《九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第三讲《诸子散文》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新兴的士阶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第三讲----第五讲作业题一、选择题1.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A.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B.七言为主C.五言为主 D.五七言为主2.两汉乐府诗基本上是属于( A )A.叙事型诗歌B.抒情型诗歌C.写物型诗歌D.说理型诗歌3.下面的表述适合汉代乐府诗歌的有( ACDE )A.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将古代叙事诗推向成熟。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继承《诗经》写实方法。

D.感于哀乐,缘事而发E.以五言为主4. 《迢迢牵牛星》中“纤纤擢素手”后面的一句是( C )A.盈盈一水间 B.皎皎河汉女C.札札弄机杼 D.脉脉不得语5.下列作品中,抒写爱情的有( ABCD )A.《湘夫人》 B.《迢迢牵牛星》C.《上邪》 D.《蒹葭》6.下面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之内的是( C )A.《湘夫人》 B.《十五从军征》C.《迢迢牵牛星》 D.《将进酒》7.下列作品中,叠字运用为其显著特色的有( B )A.李清照《武陵春》 B.无名氏《迢迢牵牛星》C.《诗经·蒹葭》 D.《汉乐府·十五从军征》8.《迢迢牵牛星》中,借外在举止情态来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ACD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古诗十九首”是( B )成熟的标志A.民间四言言诗 B.文人五言诗C.爱情诗 D.抒情诗10.汉末文人中,今存诗都是乐府诗,善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感深沉,气韵沉雄,情调苍凉悲壮。

他是( B )A.蔡邕B.曹操C.曹植D.王粲1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 D )诗作中的句子。

A.李白《将进酒》B.杜甫《登高》C.陶渊明《饮酒》D.曹操《短歌行》12.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 A )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人。

A.曹操B.诸葛亮C.嵇康D.司马迁13.曹操《短歌行》一诗的主旨是( D )A.有感于生命短促,忧从中来。

B.感于年华虚度,饮酒为乐。

C.哀叹朋友离散,孤苦无依。

D.渴望得到贤才辅助,早日建功立业。

1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几句诗的准确翻译是( A )A.那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B.那美丽的青衿哟,长久地缠绕在我的心头,只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至今沉吟。

C.那些学子贤才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就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一直沉吟。

D.那位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的病故,让我痛苦至今。

15.下列诗句借用典故的有( ABE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E。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6.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靖节先生”的大诗人是( B )A.谢灵运B.陶渊明C.阮籍D.曹操17.陶渊明是( A )的人。

A.浔阳柴桑B.四川眉山C.山东济南D.安徽亳州1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出自( C )A.《归去来兮辞》 B.《归园田居》C.《饮酒》 D.《读山海经》19.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 C )A.王维 B.谢灵运 C.陶渊明 D.孟浩然20.李斯是秦代的( A )A.政治家 B.军事家 C.文学家 D.史学家21.《谏逐客书》一文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D )A.归纳论证 B.演绎论证 C.类比论证 D.对比论证22.“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BD )A.对偶B.排比C.夸张D.比喻23.《谏逐客书》第二自然段中所列举的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取得成功的四位君主是( ACDE )A.惠王B.襄王C.孝公D.穆公E.昭王2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B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25.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C )。

A.论语 B.孟子 C.史记 D.汉书26.《史记》叙写历史的体例是( B )A.编年体 B.纪传体 C.国别体 D.语录体27.《山居秋暝》是一首( A )A.山水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抒情诗28.《山居秋暝》在艺术上的特点有( ABC )A.动静相衬 B.借景抒情C.视听结合 D.大开大合29.下列唐代作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有( BC )A.李白 B.王维 C.孟浩然 D.高适30.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 B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31.下列唐代诗人中,属于边塞诗人的有( ABD )A.高适 B.岑参 C.王维 D.王昌龄32.高适的《燕歌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有( ABD )A.慨叹征战之苦 B.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

C.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D.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的苦乐不同。

33.被誉为唐代边塞诗“第一名篇”的作品是( A )A.高适《燕歌行》 B.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王昌龄《出塞》34.高适生活的时代是( B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35.高适《燕歌行》一诗在体式上属于( D )A.新乐府B.汉乐府C.南朝乐府D.乐府旧题36.高适《燕歌行》中“铁衣远戍辛勤久”后面的诗句是( A )A.玉箸应啼别离后B.征人蓟北空回首C.少妇城南欲断肠D.死节从来岂顾勋37.《燕歌行》中,作者将李将军与汉将相比,主要是为了表明( BD )A.李将军十分爱护士卒B.唐军将帅的腐败无能C.怀念李将军D.对唐军广大战士的体恤和同情3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诗的作者是( C )。

A.李白B.杜甫C.高适D.白居易39.下列诗句中,不出于高适《燕歌行》的一句是( B )A.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B.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C.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0. 李白的《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的下句是( C )A.人生得意须尽欢B.斗酒十千恣欢谑C.会须一饮三百杯D.天生我材必有用41.《将进酒》中,“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上一句是( D )A.莫使金樽空对月B.会须一饮三百杯C.径须沽取对君酌D.呼儿将出换美酒42.下列诗歌中写到月亮的有( ACE )A.曹操《短歌行》 B.陶渊明《饮酒》(其五)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甫《登高》E.李白《将进酒》43.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 )A.沉郁顿挫B.飘逸奔放C.清新淡雅D.通俗易懂44.就诗体而言,杜甫《登高》一诗属于( D )A.五绝B.五律C.七绝D.七律45.《登高》一诗的“诗眼”应是( A )A.悲秋B.潦倒C.苦恨D.艰难46. 杜甫《登高》这首诗的颔联是( A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47. 唐代诗人中,以写“无题”诗著称的是( C )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48. 李商隐是( D )著名诗人。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49.李煜是( B )A.唐代词人 B .南宋词人 C.南唐词人 D.花间派词人50.下列词作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是( C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C.声声慢(寻寻觅觅)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51.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有( A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B.叹良辰美景之易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52.下列诗句、词句中,“君”为作者自指的是( B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D.乃敢与君绝53.李煜《虞美人》的主旨是( D )A.抒写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C.抒写家破之哀、人亡之痛 D.抒写失意之忧、遭贬之悲二、翻译题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译:远远的看去那边松柏林里的座座坟头就是你曾经的家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译:(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其实)只要心理上原理尘世,自然也就感觉到居住的偏僻宁静了6.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译:人民因此而丰足,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也亲近顺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译:泰山由于不拒绝一块块的土壤,所以能这样高大;河海不挑拣一条条的细流,所以能这样深阔。

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

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译: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朝西方来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9.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1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1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译: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吃尽辛苦,时间已很长了。

家中的妻子恐怕在与我分手之后就一直在流泪哭泣12.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简答题1.什么是汉乐府?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征?答:汉武帝时期,官方设立了“乐府”这一音乐机构,负责搜集歌词,制定乐曲,训练乐工用的地方。

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是:汉乐府长于叙事铺陈,使用丰富多样的叙事手法,标志着我国叙事诗发展的新阶2.《十五从军征》一诗的主题是什么?答:主要表现一个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3.《短歌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去精神。

4.分析说明《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深长思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全部选用《诗经.小雅.鹿鸣》的原句,借以表达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