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工作标准体系表编制

•
01决策层/02管理层/03操作人员工作标准
•
工作标准
•
图2:工作标准编号
• 注:工作标准编号采用六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位阿拉 伯数字表示标准的分类,第二和第三位用两位阿拉伯数字 表示工作标准层面,最后三位数字表示顺序号。
六、特别说明
• 与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一样,ISO9001质量管理 体系、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 及其他规章制度指导制约工作标准并通过工作标准来落实, 同时为避免重复,工作标准引用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 各个质量管理体系及其他规章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互相融 合,协调发展,逐步统一,不断优化。
作人员(岗位)工作标准两类。
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
工作标准
决策层 301
管理层 302
操作人员 303
最高决策层 决策层人员
001-010
011-999
中层管理 人员 001-030
主管班长 人员 031-100
一般管理 人员 101-999
特殊过程操 作人员 001-050
一般操作 人员 051-999
Q/ROCK-AD-004-2012 代号;2-17-004
工作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目 的
• 为满足XXXXXX橡塑密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 明确岗位职责,理顺职权关系。
• 通过标准体系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执行力。
二、编制依据
• 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 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
口腔护理用品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编制说明

1 0
OR ARE I AL C NDUS RY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二 十 卷 第 四册 21 0 0年 8月
口腔 护 理 用 品标 准 体 系框 架 和 体 系表 编 制 说 明
口腔 护理用 品是 指 清 洁 牙齿 、 护 口腔卫 生 的 保 日用 必需 品 , 主要 的产 品就 是 牙膏 、 刷 , 它 产 最 牙 其 品还 有漱 口水 、 口洁雾 、 贴 、 牙 凝胶 、 牙线 、 牙 清 洁 假 剂等 口腔卫 生用 品 。为 了更好地 贯彻 国家标 准化 管 理委员 会有关 标 准化 工 作 的精 神 , 实 开展 口腔 护 切 理用 品领域标 准化 工 作 , 高我 国 口腔 护理 用 品 的 提 状况 的基 础上 , 结合 我 国 口腔护 理用 品 的具体情 况 , 既保 证覆 盖 目前 国 内现 有 的 口腔 护 理用 品标准 , 又 可 随着 口腔护 理用 品科学 技术 的发展 和实 际工作 需 要 , 框架 图 中涉及 的各方 面进行 充实 和更新 。 对
6
7 8 9 Q / 9 2— 0 8 B T2 3 2 0
口洁雾
牙 粉 牙线 牙 贴 ‘
1 0
23试 验 方 法 标 准 .
假 牙清 洁剂
1
GB T6 l 9 8 / O —l8
化 学 试 剂 标 准 滴 定 溶 液 的 制 备
2
3
G / 0 B T6 3一l 8 98
1 1 .
12 .
2 1 .
2 2 .
2 3 .
2 4 .
2 5 .
3 1 .
3 2 .
国家
标准体系 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概述。
标准体系是指为了规范和统一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产品、服务、过程或方法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它是对某一领域内相关标准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体系的编制目的。
1. 促进行业发展。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行业内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促进国际贸易。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促进科技创新。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
1. 科学性。
标准的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公正公平。
标准的制定应当公正公平,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尊重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 可操作性。
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有效实施,便于企业和组织使用。
4. 持续性。
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持续性,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四、标准体系的编制步骤。
1. 确定编制范围。
首先确定标准体系的编制范围,明确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过程范围。
2. 调研分析。
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制定计划。
制定标准体系编制的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编制的目标和任务。
4. 制定标准。
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
5. 审查评审。
对制定的标准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评审,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 发布实施。
经过审查评审通过的标准,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向社会公众和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五、标准体系的管理。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和应达到的目标本公司为了实现“规范服务树一流企业;关注顾客抓市场契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有配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适时开展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活动,建立良好的标准化行为,为其它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建立基础和提供平台,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体系表参考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愿景编制。
体系表基本框架按照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编制,目的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错必纠、有洞必补、有责必问,获得最佳工作秩序。
2国内外标准概况2.1纳入标准体系的国内标准有:GB、GB/T、HG/T等,标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网、南通名牌网等网站确认。
2.2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从上述途径及标准文本中获得。
3体系表简介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四部分构成。
3.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Q/JS G1802-2011《企业标准体系表》中明确规定。
3.1.1结构图包括:a)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b)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图;C)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图;d)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3.1.2结构图属性及内在联系本公司采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为层次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三个分体系,整个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c)标准内容有具体技术参数又有管理要求的。
GBT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解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2月6日发布了GB/T 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标准。
该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标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沈阳昭软软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于2018年9月1日开始实施。
GB/T 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对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旧标准)的修订。
企业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是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标准体系的首要工作,也是企业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内在规律组织起来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是标准的集合;由于企业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对其认识过程中经常产生偏差。
为此,可以借助一种模型来辅助人们的认识,这种模型就是企业标准体系表。
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体现形式是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包括绘制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梳理标准明细表,提供标准统计表并编写编制说明。
旧标准已经使用十年,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该标准内容应进一步简化,大量的知识性介绍说明,不用在标准正文中展现,要重点提出企业标准体系的原理、方法等基本要求。
此外,该标准的修订要与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17《企业标准体系产品实现》、GB/T 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保障》等系列标准配套。
1)该标准主要界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通用要求、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及模型、企业标准体系参考结构图、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步骤、技术设施支持等内容,为广大多数的各种类型、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构造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通用原则、方法和典型案例。
2)新标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企业做柔性的裁剪:提供了从传统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到信息化系统集成的不种类型企业的标准内容。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其概念来说,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凡是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都应该制定企业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二、国内、外标准概况1985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了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推动了全国各行业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标准的发展已具备了《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和有关《行业标准体系表》,这两种标准体系表为企业乃至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标准提供了丰富资源。
合理利用这两种资源,选择比较先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特点的标准,就能事半功倍地编制出比较先进、科学、合理的企业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他们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作企业的生命线,以标准化作为联系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纽带。
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体系。
三、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原则(一)按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采用层次和序列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方式编制我公司的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最佳秩序,推动企业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外贸出口的效益型发展路子,增强全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单元是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它是研究、分析和优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系统收集标准和编制标准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善、有序的基础,是一种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要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编制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将为本公司各级各类人员了解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提供基本依据,为制定本公司企业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编制原则(1)目标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满足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达到科学有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系统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在企业大系统中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3)层次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严格按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层次分明的统一体。
(4)协调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1(三)、编制要求(1)全面成套——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全面成套,要充分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包括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凡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标准均应纳入体系。
标准体系编制原则

h附件:标准体系编制原则一、标准体系框图编制说明 1、框架对象以产品为对象分层次建立标准体系框架,可参考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框架层次——每一框架层次均应有对应标准,不能出现空置框。
——根据专业领域不同,框图可建立2-4层,但不超过4层。
3大类:小类:系列:二、标准体系编号原则对应标准体系框图,体系表中每个标准均应编号。
1、标准体系编号组成标准体系编号由1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g.流水号 f.系列 e.组 d.小类 c.大类 b.TC 编号 a.行业编号a.行业编号行业编号按机械工业行业分类划分,见下表b.TC编号——全国标委会以SAC/TC编号为基础,前面加“0”补齐至三位数。
如SAC/TC124的TC编号写为“124”;SAC/TC1的TC编号写为“001”;——行业级标委会以CMIF/TC编号为基础,百位加“9”,十位补“0”至三位数。
如CMIF/TC7的TC编号写为“907”。
c.大类——只有一个大类的领域,编号为“01”;如“铅酸蓄电池”;——有两个以上大类的领域,从“01”开始连续编号。
如滚动轴承为“01”、直线运动滚动支承为“02”、关节轴承为“03”。
d.小类——有小类层次的,编号方法同大类,从“01”开始连续编号;——无小类层次的(框架为两层的),编号以“00”代表。
e.组——个别专业领域体系框架为四层,即有“组”,也要编号,方法同大类,从“01”开始连续编号;——无“组”层次的专业领域,“组”的编号以“00”代表。
f.系列编号方法同大类,从“01”开始连续编号。
g.流水号为每个对应层次所有标准的排序号,从“001”开始连续编号。
2、编号示例a.《JB/T11338-2012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体系中的编号为:09 069 01 01 00 07 001分析:电工电器行业编号为“09”;铅酸蓄电池SAC/TC69,TC编号补“0”后为“069”;铅酸蓄电池专业领域体系框架为三层,无“组”层次,此标准在体系中的位置属第一小类第七系列,故:大类“01”,小类“01”,组“00”,系列“07”;此标准为“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系列中第一个标准,流水号“001”b.《JB/T6924-1998干燥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分析:先看体系框图,此标准属石化通用行业、CMIF/TC25、大类基础标准,故编号为:06 925 01 00 00 00 001同上,《JB/T7250-1994干燥设备术语》编号为:06 925 01 00 00 00 002三、体系表的编制1、标准体系表内容标准体系表中的标准仅包括机械工业归口管理的本专业领域的标准:——现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最佳秩序,推动企业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外贸出口的效益型发展路子,增强全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单元是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它是研究、分析和优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系统收集标准和编制标准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善、有序的基础,是一种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要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编制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将为本公司各级各类人员了解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提供基本依据,为制定本公司企业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编制原则
☎✆目标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满足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达到科学有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系统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在企业大系统中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层次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严格按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层次分明的统一体。
☎✆协调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三)、编制要求
☎✆全面成套——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全面成套,要充分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包括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凡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标准均应纳入体系。
☎✆层次恰当——企业标准体系中每一项标准都要根据其适用范围,恰当地安排在不同层次和位置上,其上下、左右关系要理顺。
上下是从属关系,下层标准要服从上层标准;左右是协调与服务关系。
☎✆划分明确——企业标准体系中每一项标准所属门类的划分要明确,应按标准的功能划分,而不是按照行政系统划分;应避免将应该制定成一项标准的同一事物或概念,由两项以上标准同时重复制定或无人制定。
(四)、编制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 )☝❆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 )☝❆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 )☝❆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五)体系表结构
本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
配套,其结构见图 。
图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图中虚线框内是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虚线框上方是对企业标准体系起指导性作用的文件,包括本企业方针目标、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按照☝❆ 、☝❆ 所推荐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形式,本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均采用层次结构,如图 、图 、图 所示。
图 中的“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和“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两个方框分别对应一个文件明细表,如表 和表 所示。
图 、图 、图 中的每一个实线方框均对应一个标准明细表,以“技术基础标准”为例,其形式如表 所示。
图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图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表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明细表
表 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细表
表 技术标准明细表
(六)标准组成及编排方式
纳入本体系表的标准有以下三种:
♊采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采用已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含国外技术法规);
♌应有的但在国内外标准中尚为空缺而需要制定的企业标准。
以上各类标准编入本体系表时,采取以下的编排方式:
——采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直接在标准明细表中列出标准号和标准名称。
——采用尚未转化为国内标准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其标准名称直接作为本体系表中的标准名称,其标准号列入明细表中“采用的国际国外标准号”
栏内,而“标准号”栏留作空格,表明需要将此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并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企业标准号。
——对于尚无国内外标准而又需要制定的标准,只列出标准名称,并在备注栏内注明“需要制定企业标准”。
(七)编码规则
.本体系代码编码:
对列入本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每一项标准,均赋予唯一的标准体系代码,本体系表的代码采用四段式,段间以“—”分隔,其格式是:
✠✠ ✠ ✠✠ —✠✠
标准
顺序号
标准分类码
标准体系分
类码
体系编码编码规则如下:
体系编码用 位字母即相应体系拼音简称;☺ ——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分类码用 位数: ——技术基础标准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标准分类码根据☝ 和
☝ 的规定,技术标准体系分为 个子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分为 个子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分为 个子体系。
具体编码见表 企业标准体系中标准分类及其代码。
用 位数 比如“ , , ”,⑤⑤ 指导性文件省略标准分类码。
标准顺序号用 位数: ⑤
表 企业标准体系中标准分类及其代码
指导性文件编号
采取六位数编码,即文件分类码( 位) 顺序码( 位),其中文件分类码: ——企业方针目标;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简称企业标准化法规); ——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简称企业
适用法律法规)。
(八)企业标准的编号规则
✆ 标准统计
纳入本体系的国家标准有 条,行业标准有 条,地方标准有 条,企业标准 条,国际标准 条,合计 条,具体统计见下表
表示标准发布的年代号; 表示同类文件顺序号;
表示标准类别: 为技术类, 为管理类,
标准汇总表
✆标准分析
♋✆从构成上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中有关产品的主要技术标准引用了国家、行业及国际标准,表明公司产品的技术要求已达到国际要求。
♌✆本体系所采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可以很好地满足国外客户和国内客户的需要。
同时,在产品创新与
新产品技术标准化以及管理优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今后
的主攻方向。
(十)与其它体系交叉情况及资源配置处理
♋✆本体系将原有包含✋ 体系、✋体系、计量体系等全部手册文件、程序文件全部纳入,同时将大部分的第三层
文件也纳入,并从格式和编写上尽量满足标准的要求。
♌✆为了满足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要求,企业在原有✋文件体系管理
小组基础上,扩建组成了由原最高领导牵头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管
理者代表主抓日常事务。
(十一)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性文件
✆企业方针目标,见附录✌;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明细表,见附录 ;
✆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细表,见附录 。
(十二)企业标准明细表
✆技术标准明细表,见附录 ;
✆管理标准明细表,见附录☜;
✆工作标准明细表,见附录☞。
(十三)企业标准统计表
技术标准统计表、管理标准统计表、工作标准统计表,见附录☝。
附录✌
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
标准化方针:
标准管理,规范生产,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标准化目标:
、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于 年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级复评;
、 年之前,完善主导产品的内控标准,产品采标率达到 始终保持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附录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明细表
附录
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细表
应聘登记表
页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