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表现技法之白描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简介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分类介绍绘画介绍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
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
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
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
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
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
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吴道子、赵孟頫、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分类(一)单勾: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
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
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二)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
历代白描名家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
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今安徽舒城县)人,是宋代杰出的人物、鞍马、山水画家。
李公麟创作的“白描画”以人物画为主。
丁云鹏(1547~?)明代画家。
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
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峻青——《黎明的河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鲁迅——《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运用工笔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画,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
写作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如何用

写作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如何用?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描物像而洋白菜颜色的一种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
白描画法多用于画人物。
这可分为两派,一派出自于北宋大画家李龙眠的,称之为铁线描,另一派出自于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称之为兰叶描。
这种绘画技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形成为一种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炼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秘诀》)鲁迅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
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
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这是他在小说创作中成功运用白描手法的经验之谈。
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
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
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白描手法

来自星星的我们: 潘赠伊、王艺颖、沈罗以 李曼玲、申屠斯文
定义
古诗白描
散文白描
小结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 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 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 生动的形象。
3、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观刈麦
白居易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欣赏经典白描
• 白描手法写人,如见其人。
• 白描手法写景,抓特征,寄感情。 • 白描手法叙事,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1、刻画人物,不绘ຫໍສະໝຸດ 景,只突出主体。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 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Thank you!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知识点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知识点白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它原为中国画技法,即用简练的墨线来勾勒画面,不事烘托,不着色彩。
这种绘画手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或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捷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作用:可使描写的景物的内涵更加丰富,使描写的人物更富神韵,更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
能烘托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使所描写重点更加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历来被认为是元曲中的绝唱,早在元代就被周德清《中原音韵》列为“秋思之祖”,它的独特魅力主要在于对秋景的简洁、朴素的描绘。
前三句由名词铺排而成,十八个字九个名词,罗列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示了“秋”的特色,描绘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
再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劚,zhú,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或锄一类的农具。
)全诗没有任何修饰,寥寥数语就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以小见大,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描(工笔):即“细节描写”是对诗词中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一般会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使所描写的人或景物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例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白描和细节描写的区别、表达效果及作用

白描和细节描写的区别、表达效果及作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的区别、表达效果及作用诠释概念:文学中的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
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表达效果:白描讲求的是朴素、准确,或简笔勾勒,或具体刻画,不求华丽,不求细腻,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求“神”,“显神”,要求描绘准确生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作用: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秘诀》)鲁迅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
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
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这是他在小说创作中成功运用白描手法的经验之谈。
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
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
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简介?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 白描手法范例?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1、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与绘画一样,无论工笔还是彩墨,无论水彩还是油画,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白描手法一般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琢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衬托,而是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准确有力的笔触,干净利落地描绘事物或情景,表现诗人的感受.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诗歌赏析中,需要区分白描与工笔两种比较相似的手法.与“白描”常用最简练的笔墨粗线条地描绘鲜明的形象不同,工笔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白描手法的一般答题格式是:先说明要求分析的诗歌哪些诗句运用了白描手法,结合诗句本身的含义说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或形象,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例如:分析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采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以多种景物并置,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游子远行图.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从由下及上的藤缠树、树上的栖鸦,到由近及远的小桥、桥下流水、水边住家,再到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无一动词,言简而意丰,描绘出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画面,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整首小令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旅人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楚之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
白描手法

白描】一、白描手法的概念和例文【描写方法】一、白描手法的概念和例文(一)白描手法的概念“白描”也叫“素描”,还叫“简笔勾勒”。
写文章时,借鉴国画中白描技法,不设喻,少修饰,寥寥几笔,勾勒出写作对象的特点,这种写作技巧,就叫白描手法。
(二)运用白描手法的几篇例文〖白描〗<wbr><wbr><wbr>三、运用白描手法的几篇例文例文1、鲁迅的《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评}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仅将故乡深冬阴晦天色笼罩下的原野,尽收眼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的深沉之悲痛。
例文2、鲁迅笔下的孔乙已:“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白描手法。
例文3、《药》里的小栓(外貌):“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评}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白描手法例析——以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为例白描手法例析——以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为例(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中心学校卢兴治浙江315166)白描是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
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而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鲁迅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
”“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秘诀》)鲁迅小说能在简洁的笔墨中,把人物形象描绘得那么地栩栩如生,神采飞扬,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种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的缘故。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节选了鲁迅先生的大量作品,其中《风筝》、《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等作品,就用了多处白描的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鲁迅在《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 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 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 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 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 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 学”、“不会营生”、“好喝 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 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 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 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 节,以. 表现人物性格。
.
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
如宋苏轼的《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 楼醉书》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 山,白雨跳珠乱 入船。卷地风来 忽吹散,望湖楼 下水如天。”作 者善于抓住夏日 急雨的特点,以 朴素的语言进行 白描,一句一景, 形象地再现了西 湖夏季风云骤变
.
的奇景。
▪ 白描技法要用好 需注意三点
文学表现技法之白描
.
中国画技法
名。源于古代摪
谆瓟。是古代
“白画”的发展。
用墨线勾描物象,
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
染。多数指人物
和花卉画。也泛
指文学创作上的
一种表现手法,
即使用简练的笔
墨,不加烘托,
刻画出鲜明生动
.
的形象。
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 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
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 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 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 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 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 之笔加以点化,而鲁迅的小 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鲁迅 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 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 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 《作文秘诀》)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用白描手法刻
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
者如见其人。如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
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
▪ (一)要处理好与叙述的关系
▪ 叙述,是同描写并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叙述, 除概括叙述外,尚有具体叙述。具体叙述是一种具 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 如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 练而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 因此可以说,白描是用叙述. 进行描写。
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
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
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
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
真。
.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 实。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
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
旅程之后,诗人在道旁酒店休息片刻,用口语化的语
言,描写了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诗歌大意
是:花门楼前酒店里,七旬老人摆开酒瓮卖酒给客人。
老人家,我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
肯不肯呀?
.
作品前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的 情景。花门楼前酒店美酒飘香,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千 里河西边塞地区安定、感人的景象,为下文点明“戏 问”的诗题作了铺垫。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1)这道路诗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 词,语语真切,将生活中的场景,鲜明的再现了出来, 自然、真实,却动人心魄,增添了诗句感人的力量。 诗人通过短短的诗句,将与母亲分别时忧愁、无奈、 痛苦与感伤,活灵活现的传达了出来,使人回肠荡气, 极受感动。特别是诗的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 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 名状的哀愁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 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 绘了“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 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 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 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 .
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母 黄景仁
.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聂夷中的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
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
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
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
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
后两句用轻松而诙谐的语调与沽酒老翁逗乐。诗 人没有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联系凉 州榆钱初绽的春色,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 上捕捉了动人的诗意,给诗歌带来了生活的乐趣,让 读者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将朴素的白描和丰富的想象相结合,早春 景物令人陶醉,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语言平实而 富有幽默感。
(二)要重点突出 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
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
(三)所用语言要省俭 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
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 做到既省俭,又传神。特别须注意的是切民间用“油滑” 之调和“八股”之腔,因为根柢浅薄的“油滑”与言之 无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 的。
如《三国演义》 “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
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 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 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 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 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 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 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 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 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 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 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