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选择题精选30题
2023年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专项练习

2023年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专题练习一、选择题I(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
)“丝绸之路”, 这条连接东西方旳贸易通道, 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旳艰苦, 也记载了中华民族旳辉煌。
回答1-2题。
1.历史上, “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更是文化之路;它互换旳是商品, 交流旳却是文化。
这阐明A. 商品互换就是文化交流和传播B.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旳重要途径C. 文化交流总是在商品互换中实现旳D. 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才得以传播2.“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旳历史见证。
探访人类文明旳发祥地, 那些曾经灿烂旳古老文明, 只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这充足证明了中华文化A. 重视实用B. 博大精深C. 源远流长D. 风格鲜明3. 用“交游四海结高朋, 挣来财富建中华”旳新春联, 替代“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旳旧春联。
春联内容旳演进, 反应人们看待老式文化旳对旳态度是A. 继承老式, 推陈出新B.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C. 推崇认同, 固守老式D.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4.中国人民善于以各国人民为师,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旳积极成分, 不停学习和创新。
这重要体现了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 中华文化旳包容性D. 中华文化旳继承性5.一种民族、一种国家, 只有发挥老式文化旳积极作用, 克服老式文化旳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因此, 看待老式文化, 我们应当A. 保护和发扬B. 改造和剔除C. 批判继承D. 顺其自然6.洗心, 做人之大事, 须臾不可忽视;洗心, 为人之要事, 时刻不能放松。
这里旳“洗心”强调旳是A.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B.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C. 重视提高心理素质D. 积极参与文化活动2023年互联网十大热词, “中国梦”位居榜首。
回答7-9题。
7.“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旳理想和追求, 成为中华子女实现民族复兴旳精神动力。
这着重表明优秀文化A. 能丰富人旳精神世界B. 能增强人旳精神力量C. 能增进人旳全面发展D. 能塑造人旳健全人格8.好家风是传家宝。
文化生活4月30日课后作业

2012届《文化生活》--课后作业编号:时间:4月30日班级:组别: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1.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唐山地震救援队”的助人为乐精神②观众观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③某公司生产劳保产品④保定一市民就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征集提出自己的建议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3.季羡林先生曾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过:“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培养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
这说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4.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5.春秋战国是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孙子兵法》至今被奉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
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社会生活方式有重大影响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6.无数事实表明,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这表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②文化已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上海世博会斯洛伐克展馆以广场的视角展现城市的变迁文化。
文化与生活测试题

文化与生活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2. 法国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法国人的传统习俗?A. 喝红酒B. 吃奶酪C. 吃寿司D. 穿时尚服装3. 哪个国家被誉为“音乐之国”?A. 德国B. 法国C. 奥地利D. 意大利4. 在日本,以下哪个不是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漆器C. 刺绣D. 玻璃吹制5. “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剧作家?A. 英国B. 法国C. 俄罗斯D. 美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火药和印刷术。
7. 印度的国花是________,象征着纯洁和爱情。
8.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是________。
9. 俄罗斯的国歌是《________》。
10.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12. 描述一下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化特点。
13. 请列举至少三种不同国家的传统服饰。
14. 请解释“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文化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16. 讨论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国文化。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某国举办国际文化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
请分析举办国际文化节对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可以增强文化节效果的建议。
高中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A. 学术研究B. 体育锻炼C. 社会实践D. 家庭作业答案:D2. 高中生参加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习成绩B. 增加社交机会C. 培养个人兴趣D. 获得学分答案:C3. 在高中文化生活中,哪种类型的活动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学术竞赛B. 艺术表演C. 体育比赛D. 志愿服务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高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A. 学校社团B. 校园广播C. 家庭作业D. 校际交流答案:C5. 高中生参与文化活动对他们的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A. 学术成绩B. 社交技能C. 身体健康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高中文化生活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学术讲座B. 体育活动C. 社区服务D. 艺术展览答案:A, B, C, D2. 高中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文化生活?A. 加入学校社团B. 参加校内外比赛C. 参与志愿服务D. 观看校园演出答案:A, B, C, D3. 高中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哪些能力有促进作用?A. 创新能力B. 团队协作C. 批判性思维D. 自我管理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高中文化生活对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答案:高中文化生活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锻炼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此外,文化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高中文化生活。
答案:我理想中的高中文化生活应该是多元化和包容性的。
学校应该提供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体育比赛、社区服务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作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文化生活易错选择题集锦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改善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8、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这一名言,激励无数身处逆境的人走出逆境,走出光明的前途。对此,我们如何理解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我们应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D、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着文化创新
46、中国文化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这表明
A、文化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文化必定促进人的发展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47、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模式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使信息成为普遍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这表明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5、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A、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D、该国全部历史的集中表现16、庆祝民族节日是
《文化生活》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化生活》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化生活》综合练习班级姓名号次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52分) 1. 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与经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
2.“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
”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的。
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他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观赏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
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4. 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③ 5.近几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我国政府表示将大力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
文化生活选择题

•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这一天,北京市正式启动了中轴线申遗文物 工程。“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 • ①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②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 • ③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 ④是具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团结统一 ②爱好和平 ③勤劳勇敢 ④尊老爱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 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 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 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 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 种共鸣 •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 ③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 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 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 A. ①② B. ②④ • C. ①③ D. ③④
•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 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 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 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 永”。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 文化 • • • • • A.多样性 B. 继承性 • C. 同一性 D. 稳定性
文化生活选择题必背55条

《文化生活》选择题必背55条第一课文化与生活1.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5.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7.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 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6.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 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4、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 一定程度的满足,表明我国发展文化教育
B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C、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化,以“捉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
心”。这一事实启示我们( ) A、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 力 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 务 C、要坚决抵制外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和发 展 D、落后腐朽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28、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是因为其(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D A、进行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
C、学习西方价值观,促进文化的发展
D、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维护我国文化安 全
21、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 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 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 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 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
5、“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 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这句 话启示我们( )
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
D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
失去根基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 结合
茶等成为茶乡人的主要生活内容。这说明福
建茶文化( )
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C
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备受世界瞩
目。上海世博会的魅力依托于博大精深的中
华文化,得益于改革开放让中国文化事业释
放出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的博大
•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11、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 弃置案头,以致湮灭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C、人多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D
12、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 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
们的启示是( ) ①应提高文化竞争力
C
②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③借鉴吸收国外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
质的新文化
④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民群
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唐山人民 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乐观、向上精神, 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A 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B、古代伦理道德的概念是错误的
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D、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 合理性
13、春节这个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符号的节 日,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成为世界的商机——大批中国人选择出国过 大年,众多老外和海外华人一起吃年夜饭、 买年货… … 有外国朋友说,春节成为中国 发展的一个缩影,给各国带来了“财气”,
26、“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内涵 是强调( )
C A、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C、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
27、前几年,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 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他的演 讲中建议设立一个“漫画诺贝尔”,奖励来自日 本和外国的创作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漫画通俗
D 带来了机遇。这表明( )
A、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4、公元376年,福建就有 产茶文字的记载;
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
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
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品茶、赛
25、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这一活动有利于( )
B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某论坛上就,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 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 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 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 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 的存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说明( )
C、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 关系
D、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市场的 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 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 置案头,二道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灭失传近300 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据此回答11-12题。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11年4月,山东大学生供需见面会在济
南举行。与会的以为招聘者说:“如果一个应
聘者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自身修养却不够,品
德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我们都不予考虑。”
这是要求应聘者要( )
C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 有利于体现人与社会和谐的语句有( )
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NhomakorabeaB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文化年的举办,从动画
片《中华小子》的海外热播并获动画大奖到《于
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抢购,中华文化走出去
的话题越来越热。假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
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文化理论视角
是( ) 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B
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C
29、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
,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播放《永远的
丰碑》,众多媒体努力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向
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
为( )
D
①文化是由人创造并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就是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D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明区域文化作
为一种文化力量( )
A、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
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D、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17、北京奥运会中,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 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 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 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 是中国DNA”。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
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价值的冲突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近年来,
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
像《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深色广大观众喜爱的动
漫作品,但是我们应该人人上到我国的动漫产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给我
C 精神”。这给我们启示是( )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B、培育民族精神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C、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中华民族精神
D、各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优秀的
22、2010年8月28日,首届世界武博运动会 在北京开幕。武术搏击交流提倡“各美其美,
C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意味
C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24、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不断吸收 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而丰富 发展起来的“国粹”。京剧之所以能够维
D 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 )
A、适应市场的需求 B、全面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粹 C、积极传播继承古代戏曲的精粹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 1、下列体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是( )
A、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B、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C、全世界没有一个质量差、只靠价格便宜 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