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象-五脏-肾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PPT演示课件

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腰部, 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形态结构:椭圆弯曲, 状如豇豆。 素问· 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府也。”



生理机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封藏之本”“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 阴,在志为恐,与膀胱相表里。五行属水,为阴中之 阴,与自然界冬季相通应。
1)、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含义: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 的作用。 机 理: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 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 人体生长发 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因而人体的 生 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 过程中的生殖能 力,都取决于肾精及 肾气的盛衰。
精的构成:
来源——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
先天之精 (生殖之精气) 作用——是形成生命(胚胎)和人体生长 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来源——主要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 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气) 作用——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组织 肾精的构成,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为辅助。先天 之精为肾精的主体,以后天之精起充养的作用。
先、后天之精的关系

先天促后天: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有利于后天
之精的源源化生 后天养先天: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培育先天之精, 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合化为肾精。

肾精化肾气,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共藏于肾
先 天 之 精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物质基础 前提条件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藏精
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 殖和脏腑气化的生理功能

藏象-脾肝肾、六腑

藏象-脾肝肾、六腑

①贮存排泄胆汁 ②主决断
⒉胃
①主受纳腐熟水谷 ②胃气以降为和
⒊小肠
①主受盛化物 ②泌别清浊
Jiang shao niu
第一节 脏腑
二、六腑
4、膀胱
贮尿排尿
5、大肠
传导糟粕
6、三 焦
①主持诸气, ②为水谷运行之道路。 《灵枢·营卫生会》按部位:“上焦如
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Jiang shao niu
中医学基础
第三章 藏 象
[脾、肝、肾、六腑]
Jiang shao niu
第三章 藏 象
学习要求
1 掌握脾、肝、肾、的生理功能及其整体系统联系; 2 掌握六腑生理功能;
Jiang shao niu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脾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主升、喜燥恶湿; 整体系统联系:在志为思;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Jiang shao niu
第一节 脏腑
三、奇 恒 之 腑
1、脑
《内经》“脑为髓之海”。“头者,精 明之腑”。人的思维、记忆、言语、 嗅觉、运动功能活动与脑密切联系。
2、女子胞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Jiang shao niu
检测
1、以降为和(顺)的俯是

2、《内经》描述三焦的生理特性:
“上焦如 ,中焦如
,下焦如
。”
(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 饮食口味、口唇色泽与脾运正常与否相关; 脾气健运—食欲旺,口味正常;口唇红润有光泽 脾不健运—口淡乏味;气血不足,口唇淡白无华。
(4)在液为涎。
涎液润泽口腔、助脾运化。

Jiang shao niu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

心与肺: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1) 肺主气,心主血 (2)心主血脉,肺朝百脉
心与脾: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心主血,脾生血 (2)心主行血,脾主统血
心与肝:生理—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心主血,肝藏血
(2)心主神志,肝调情志
*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
*胃喜润而恶燥
(一)解剖形态 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通大肠。 形态:纡曲回环叠积的管状器官。
(二)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小肠的化物功能
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主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
(一)解剖形态 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 无与匹配,称“孤府”。 (二)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元气运行,只有借助于三焦之道路,方能布散、通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 能活动,因而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是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之一。 *运行水谷:三焦有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三)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感谢 您的观看
(一)解剖形态 居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膈膜之上脊柱之前。形圆而下尖,形似倒垂未开莲蕊,有心包护卫于外。
(二)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主血——心能推动血液运行和参与血液生成
主脉——心能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神: 心具有统率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中医五行PPT课件

中医五行PPT课件
留、人工添加物、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环境污染等)
C、五脏机能有异常迹象(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血
脂高等)
D、免疫力增强与病菌或病变细胞对抗时 E、以前发生过内伤、运动伤害、车祸伤害
世人心态
劝君保健说无钱,有也无 病到临头花万千,无也有 若要与君谈养生,闲也忙 阎王召见命归天,忙也去
关注客户的健康,得到客户的信任,把爱销售出去!
火(心)→ 金(肺)
5、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
五行的相乘相侮(病理改变)
•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 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 量。例:木乘土 • 相侮即欺侮、欺凌。 又称反克或反侮。例: 水侮土 • 相侮与相克的方向是 相反的。
暝眩反应
• 什么是中医的暝眩反应? • 暝眩反应是指人的体质或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 或身体在排出毒素时(如药品、食物中农药、人工添
金(肺)→ 木(肝)
1、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气的过度升发
A、肝主升发,肺主肃降。 B、肝气太过——咳逆上气 肺气太过——咳嗽时,胸肋胀痛、面红、头晕。
木(肝)→ 土(脾)
2、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 A、脾健则生血有源,肝有所藏血。 脾虚则生血无源,肝血不足。 B、肝脾不和,则精神抑郁,胸肋胀痛,腹胀 腹痛。
加剂、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人体产生的废物等残留)
身体的反应,所以又称排毒反应
暝眩反应
• 暝眩反应只发生在功能不良的器官。
• 暝眩反应是暂时的,但是除非身体机能都 已经正常,否则暝眩反应可能不止一次。 •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暝眩反应。
暝眩反应
什么情况容易发生暝眩反应?
A、过敏体质 B、体内化学物质累计过多(药品残留、食物中农药残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肺阴根于肾阴-促进肺滋润、宁静、内守,制约阳热 肺阴根于肾阳-促进肺温煦、运动、升散 肺阴虚-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干咳少痰等 肺阳不足-畏寒肢冷,呼吸无力,咳痰清稀,自汗易感冒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39/55
(三)肺与体窍志液关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详见《形体和官窍 · 皮》
2.肺开窍鼻:详见:《形体和官窍 · 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概述
一、脏腑分类、生理功效及特征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贮藏精气:藏
脏 腑
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水
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形态似腑-中空有腔 功效似脏-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55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6/55
(三)脾与体窍志液关系
1.脾主四肢 脾升清散精 气血充盛 肌肉、四肢得养 四肢有力。
2.脾主肌肉:详见《形体官窍 · 肉》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详见《形体官窍 · 口齿舌》
4.脾在志为思: 脾气健、营血盛--善思 脾气虚、营血亏--思索欠周密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崩漏等(称“脾不统血”)。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4/55
4.脾气血阴阳含义和作用
(1)脾气、脾血-脾生理功效物质基础
脾运得健 脾气血旺盛 升清有力
统血正常
病理:
运化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脾气血亏虚 升清无力-头晕目眩、内脏下垂
统血渎职-慢性出血症
因为脾功效主要表达在气推进、上升、固摄等作用, 故普通强调脾气作用,而较少论及脾血作用。
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基础

中医学:(2-2藏象五脏)

中医学:(2-2藏象五脏)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 皆上注于面,故 面色能反映心气心血 的盛衰。
2、在窍为舌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
(2)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主血脉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主藏神
3、在志为喜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 阳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二是将清气、津液及 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异物。
┌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 代谢为 │外达全身皮毛肌腠 ──────┐ 肺气宣发──┤ 汗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 控制腠理开阖 ──────┘ 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
3 朝百脉,主治节 ( 1 )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 ,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 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 运血的具体体现。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主血─┤ 心主血脉─┤ └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 ∣ 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 │ └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 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运化之 “运”
(1)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 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
运化之 “化”
生理过程:
①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②吸收水谷精微; ③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 转化为精、气、血、津液。

认识肾脏ppt课件

认识肾脏ppt课件



(5)内分泌功能:可分泌不少激素并销毁许多多肽类 激素。肾脏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 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类物质,参加肾内外血管 舒缩的调节;又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及红 细胞生成素。
肾脏的功能(中医)


l、肾藏精 ,是指肾脏具有储藏精气,与人体生长 发育和生殖能力相关的功能。肾所藏的精,从其来 源来说,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人的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齿更发 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盛,产生 了一种“天癸”物质,于是男子就能排出精液,女子 就开始按期来月经,性机能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 力;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 随之减退而消失,形体也就逐渐衰老。


3,肾主纳气 ,是指肾脏具有摄纳吸入之气的功能 。 中医学认为。人体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 气,必须下纳于肾。正常的呼吸运动是由肺肾相互 胁调的结果。所以《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 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矣”。
五、督脉循行路线

四、肾脏的功能(西医)


(1)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肾血流 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肾小球滤液 每分钟约生成120mL,一昼夜总滤液量约170~ 180L。滤液经肾小管时,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 尿量约为1500mL/d。 (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 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近曲小管为等渗性再吸收, 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场所。在近曲小管中 ,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氢根回收70% ~80%,水及钠的回收约65%~70%。滤液进入髓 袢后进一步被浓缩,约 25%氯化钠和15%水被回吸 收。远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钠盐, 因之液体维持在低渗状态。

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课件

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课件
精与气 精与血 5、神与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肾所藏精气的主要功能是主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 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阴脉衰,面 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 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 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 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生长、 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物质。这段论述,突出地指了肾中的精气对人体生 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地指出了以齿、骨、发 的变化,作为观察肾中精气盛衰和判断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的标志。 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因此某些先 天性疾病、生长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低下和防止衰老均可从肾论治 。
温相对恒定
营气和卫气之间的关系:
三、血 1、概念: 2、血的生成:营气 津液 均来源于水谷精微 精气 3、血的运行 4、血的功能:滋润 营养
四、津液: 1、概念:水 津 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滋养、濡润 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出废物 4、病理表现
五、神 1、概念:广义 、狭义 2、生成: 形和神之关系: 形乃神之宅 神乃形之主 形存则神在 形亡则神亡 3、神的作用 由心所主、总领各脏腑的功能活动 4、常见病理现象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肾藏精(Essence Stored by the Kidneys)
精的涵义: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 活力的精微物质,精又是人体生 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 础。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 胎的原始物质。有生殖和繁衍后 代的作用,又称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 生,又称水谷之精。两者贮藏于 肾,称为“肾精”。
(1)涵义: 人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肾的纳气 作用,帮助肺吸气,以保证呼吸运动达到一定的 深度。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归根于肾,防止 呼吸表浅的作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 故有“肾为气之根”之说。
纳:摄纳、受纳; 气:肺吸入之清气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 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 乃和”。
(2)机理 :肾的气化作用。 ①体内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
关,水液以上、中、下三焦为通道 输布全身,肾阳的蒸腾气化,主宰 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对津液的 气化,均赖于肾阳的温煦。
16
肾主水和气化
②肾的气化作用贯穿于水液代谢的 始终。 主司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各个 环节,对参与代谢的有关脏腑具 有促进作用。 如推动、促进肺、脾等脏对 在水液的输布、排泄。
5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关系
物质基础 先天之精 充养培育 后天之精
肾精
“先天生后 天,后天养
先天”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胎儿形成之 前,先天之精的存在已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 质基础,胎儿形成之后,后天之精又不断供 养先天之精。
6
肾藏精
(2)肾藏精的涵义:
肾有摄纳、贮存、封藏先、后天之精的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切论》:“肾者……受五脏六腑
19
肾主纳气
《辞海》:“纳,藏也,归也。”故肾主 纳气,不可误认为肾主吸气,肾并无直接 吸纳自然界之气的作用。应理解为肺气下 归于肾,肾中精气充盈,则肺的呼吸不致 表浅,能保持一定深度。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0
肾主纳气
(3)生理病理表现: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摄纳正常—呼吸调匀 病理: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呼吸表浅,或呼多吸
12
生理病理意义
由于肾阴,肾阳失调,导致阴阳失调。常见的 是: 肾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舌干燥,耳鸣 ,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梦交等,则为阴虚火旺的 见症 肾阳虚:畏寒肢冷,浮肿,精神疲惫,腰膝冷痛, 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萎早泄,妇子宫冷不 孕等症,
13
2.肾主水(Water Metabolism Governed by the
生理病理意义
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 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机体的齿、骨、发是 肾中精气盛衰的外侯,是判断人体生长发育的状 况和衰老的标志。 肾精亏损,则小儿发育迟缓(五迟:立迟、行迟、 发迟、齿迟、语迟), 青年人会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性成熟迟缓,月经错乱,经闭,不孕,男子精 少不育等,中年人有早老早衰,性机能减退等; 老年人衰老特别快,齿、发脱落,骨软等。
Kidneys )
(1)涵义:指肾的气化功 对体内的津液的输布和排 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 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 用。
《素问·逆调论》:“肾 者水脏,主津液”
14
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 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胃脾

肾阳温煦 蒸腾气化
肾阳对水液的 气化作用

清者 肾肾
尿 浊者 膀胱
排出
15
肾主水和气化
11
肾阴与肾阳
❖ 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 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 用。
❖ 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 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 用。
❖ 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有“肾 为水火之宅”的理论。肾阴和肾阳在体内是 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以维持人体生理上 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则形 成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8
文献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 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墯;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 而无子。”
之精而藏之”。 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精与肾气是同一物
质,肾精化气,肾气生精,可分不可离,往往统 称为肾中精气。
7
肾主生殖与发育(The Kidneys Dominati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 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排卵,月经来潮,具备了 生殖能力,进入了青春期。 随着肾中精气由充盛而逐渐趋向衰退,天癸生成也随 之减少,甚至逐渐衰竭,生殖能力也随之下降,以至 消失,人也从中年转入老年。
17
生理病理意义
①生理: 肾中精气充盈→肾阳肾气旺盛→气化作用正常
→开合正常→清者吸收,浊者排出→水液代谢正 常 ②病理:一般认为,肾阳主开, 肾阴主合.肾阴不足,则开多合少, 小便则多,常见于尿崩症,糖尿 病等,如肾阳不足,则开少合多, 小便则少,多出现浮肿等症。
18
3.肾主纳气(The Kidneys Governing Reception of Air )

(The Kidneys)
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椭圆弯曲。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通于冬季。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肾与
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封藏之本”。
1
肾的主要功能
❖ 1.藏精 ❖ 2.主水 ❖ 3.主纳气 ❖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 5.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 6.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 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 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 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 八齿发去。”
9
主生长发育
❖ 补肾填精—抗衰老、治疗老年病。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