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材料-职业健康知识与职业危害因素专题解读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宣传周职业健康基础知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应急措施宣传课件PPT

职业健康宣传周职业健康基础知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应急措施宣传课件PPT

我国职业健康体系的发展情况
国家重视立法从1956年就开始,如《工厂、矿山预防矽尘危害 的决定》等预防矽肺的法规,到1987年的《尘肺病防治条例》 和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陆续颁布的相关配套法规、细则 等,2010年后职业健康得到更多关注,已经逐步建立了相对完 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及修订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人员是指:
1、新录用人员; 法律2、调整工作岗位人员;
3、调整工作内容的劳动者。 目的: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健康进行
动态观察。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几类接害工种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1年
电焊烟尘、粉尘
2年
甲醛
1年

1年
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性
1 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筛选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 健康影响的各种健康损害。
职业健康相关术语 职业病危害作业: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接触、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职业禁忌症:
法律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 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 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
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
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因素。
群发性:
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 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 少出现个别病人。
不可逆性: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 疗效愈差。
一定浓度的接害因素: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 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接触量超过 一定浓度才可致病。

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1 生产性粉尘
在作业过程中,如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 物的拆除、矿山开采等均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 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引发矽肺病。
2 有毒物品
有些作业过程中,常能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 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苯乙稀等。这些有机溶剂的 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 可以达到一定浓度,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死亡事故。
职工的生命健康有极大危害。
尘肺病
2
在众多职业病中,尘肺病是最受 关注的病症之一,也是我国目前
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
职业病现状
尘肺病
3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 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 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 的统称。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 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 噪声和震动
在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及一些动力机 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震动 会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 高温作业
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 经系统,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
·什么是职业病
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申 请职业病诊断需携带以下材料:
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 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 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职业健康保护,该如何行动?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
·职业健康保护,该如何行动?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
1
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 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

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种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由于长期接触某些特定的有害因素(如化学污染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职业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在于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人们需要加强对职业病的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意识,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一、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在人类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职业病患者常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行动障碍和生理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2、影响劳动生产力。

职业病是劳动者的财富损失,也是生产力的损失。

3、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职业病治疗费用较高,严重时需要卫生机构的长期治疗和养护,需要社会承担大量的医疗费用。

4、影响社会心理健康。

职业病不仅是一种生理疾病,还会给工人与家庭成员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和沉重的社会压力。

5、影响安全生产。

职业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受到限制,会增加工作中出现事故的机会,也会给工作安全带来隐患。

二、职业病预防与控制1、提供安全卫生保障。

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经常对生产环境、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和评审,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2、实行科学的工程防护。

企业应引入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防护罩、吸尘装置等、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3、加强工人健康监测。

企业应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4、加强职业危害知识培训。

企业应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讲解和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三、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1、制定宣传资料。

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是宣传工作的基础。

应制定易懂、生动、实用的宣传资料,既可以通过传统的宣传手段,如发放宣传彩页、制作宣传展版等,也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和多种媒体宣传。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尊敬的各位市民:大家好!我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组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给大家介绍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共同保障我们的职业健康。

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由于长期暴露于工作中的有害物质或工作条件中,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例如,矿工患尘肺病,化工工人患有害物中毒等都属于职业病范畴。

二、为什么需要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我们需要法律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为了解决职业病问题,从预防、治疗、赔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维护工人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有哪些重要内容?1. 职业病预防:雇主应当采取措施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劳动者工作环境安全。

同时,雇主还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并向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

2. 健康监测与体检:雇主应当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并提供免费的职业健康体检。

劳动者也有权利要求雇主提供职业健康体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保密。

3. 职业病诊断与赔偿:雇主在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职业病诊断和赔偿。

劳动者有权知情并保有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的权益。

4. 职业病防治宣传与培训:雇主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学习正确的防护措施。

5. 赔偿与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的职业病赔偿和救助机制,确保劳动者在因职业病引发的损害中获得合理的赔偿和救助。

四、如何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职业病防护知识,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2. 提醒雇主履行职业病防护义务: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主题是:“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01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推荐宣传用语1.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3.保护劳动者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4.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劳动者防护意识。

5.全面促进职业健康,关爱劳动者。

6.职业健康从我做起。

7.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8.职业病防治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9.保护劳动者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10.关怀职工,重视健康,持续发展。

11.保障职业健康,实现体面劳动。

12.企业以劳动者为本,劳动者以健康为重。

13.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全社会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

14.防治职业病,关键在预防。

15.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什么是职业病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

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

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①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④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亲爱的大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大家对职业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方法。

希望通过这份宣传材料,能够为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物理因素是指空气温度、噪音、辐射、震动等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而高噪音环境则会造成听力损害、睡眠障碍等。

辐射和震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应对这些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之下。

对于高噪音工作环境,要戴上适当的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对于辐射和震动,我们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选择安全可靠的办法来减少危害。

化学因素是指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氨气回收工人易患硫磺酸烟雾中毒,农药生产人员易受到农药的毒害等。

长期接触这些有毒化学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为了预防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毒性,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面具等。

其次,在操作化学品时,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到肺部。

生物因素是指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医护人员易受到病原菌和疾病传播的威胁,农业从业者易感染寄生虫等。

接触这些生物因素会引发传染病,损害人体健康。

为了防止生物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健康检测。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中的压力、紧张和冲突等因素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心理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参与运动、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副本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副本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副本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是每年一度的国家宣传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于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年度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现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宣传。

一、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过程中接触或者接近职业病危害因素,致使职工发生的、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放射性因素等。

常见的职业病有:职业性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神经病等。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不仅给患者本身造成身体上的创伤,还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职业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个体健康的危害。

职业病不仅会给职工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影响职工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导致其在劳动、社交及家庭生活中出现问题。

2. 社会治安状况将受到影响,因为患有职业病的人往往因为其所造成的身体弱点而变得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痛苦和负担。

3. 经济上的损失。

职业病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主体职责。

职业病危害防治是工作单位的基本职责,员工应主动关注并参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2. 加强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工作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职工在工作中不受职业病危害。

3. 促进职业病监测和诊断。

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

4.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

建立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加强整个体系的协调与统一,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四、职业病防治的措施为了有效的防治职业病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职工在工作中不受职业病危害;2. 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诊断;3. 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防范职业病危害的意识和能力;4. 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和器材,并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5.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合法性和权力保证;6. 如果发现职工已经患有职业病,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并避免进一步感染。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
- 16 -
警示标识
基 本 几 何 图 形 式 样、 颜 色 及 含 义
- 17 -
禁止标识
- 18 -
警告标识- 19 -来自 指令标识- 20 -
提示标识
- 21 -
警示线
- 22 -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 23 -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 24 -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4-
职业病预防知识问答
4、什么是电焊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发生的快慢和频率的高低有关,与焊接环境、粉 尘浓度、气象条件、通气状况、焊接种类、焊接方法、操作时间 以及电流强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通风良好、粉尘浓度低的环 境中作业发病率低,发病工龄长。一般为10—20年以上;反之, 发病率高,发病工龄短,有的3—5年即可发病,而且病程进展也 快。 5、如何预防电焊工尘肺? 搞好作业场所的通风防尘设施,尽量降低粉尘浓度;改革工 艺,充分利用自动焊接;尽量用低毒、低尘焊条;在焊接操作时 ,要戴好防尘口罩,如在罐内焊接,应戴送风口罩和送风头盔; 定期拍胸片检查身体,长期在密闭场所操作的电焊工,工龄在3年 以上的每隔两年拍胸片一次,一般电焊工工龄在5年以上的每隔3 年拍胸片一次;如果在查体中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应调离作业。
西部管道公司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程序 中的相关要求
预防与处理 a)职业性健康体检中发现可疑职业病例,由各分公司报 质量安全环保处备案,并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b) 新员工职业性健康体检报告由质量安全环保部门连同 处理意见一同提供给人事管理部门。 c)体检中发现公司出现群体症侯群时,主管部门必须委 托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彻底调查,根据坚决隔离传染源 的原则,拿出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提供给公司领导进行 处理。 d)发现职业禁忌症患者时,质量安全环保部门应及时向 人事部门提供体检报告及处理意见,将其调至不接触同类 危害源的岗位。 e)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安排其进行观察治疗及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大多数是农民工,应享有 的法定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昂 贵的费用,造成很多家庭因病 致贫,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020/4/26
职业健康形势
(三) 职业病危害种类多、分布广 职业病种类多 132
分布行业广 接害人数多
2020/4/26
30
42227亿%%
3
42%
10类132种
职业病危害分布 矿山、冶金、建 材、化工、电子等30多个行业
侵入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 凡是气体、液体、气溶胶、 (粉尘;烟、雾)均能通过呼 吸道吸收,如硫化氢、苯 及其同系物,各种粉尘
一般不易经消化道侵入, 发生意外或不注意个人卫 生时,毒物经污染的手、 衣物、食品而侵入。哺乳 期妇女可经乳汁把毒物传 给婴儿引起中毒
皮肤
某些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 肤而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破 损时,不能经完整皮肤吸收 的毒物也能大量吸收,如机 磷化合物,苯及其同系物等
开展宣传教育和健 康促进
加强科研及成果转 化应用
2018
2019
2020
2020/4/26
目录
01 02 03 04
2020/4/26
职业健康形势 职业健康知识及法规要求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职业病之殇
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 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各种有害的 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 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接触职业 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 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职业病的范围
职业健康常识
2020/4/26
01 02
职业禁忌症: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 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 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2020/4/26
职业病条件
劳动者
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 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职业病 范围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
职业史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 中产生的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 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2020/4Βιβλιοθήκη 261949-1998 1998-2003 2003-2010 2010年10月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主要以劳动部门为主,劳动 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负责
2020/4/26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主要 工作划转到安全监管部门
职业健康形势
安全监管部门 防:预防环节,工作场所监管执法
生产经营单位 主:生产经营单位为职业健
中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 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1600万家?
职业健康现状
后知后觉 后果严重 体检率低
2020/4/26
长期作用
职业病人只是健康受损人群中的冰山一角;
尘肺无有效治疗手段,慢性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病人 恢复困难,硫化氢气体等则容易导致死亡;
漏诊现象严重,健康体检率低企业内工人用工流动, 掩盖了危害程度
“十三五”规划
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负 责、行政监管、行业 自律、职工参与和社 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 工作格局
2016
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防治 坚持源头治理 坚持综合施策
2017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强化源头治理 落实用人单位主体
责任 提升防治服务水平
加大职业卫生监管执 法力度 落实救助保障措施 推进防治信息化建设
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期作用,肺癌20年增长 148%
职业健康现状
2020/4/26
职业病的鲜明特点
1.病因有特异性,脱离接触后可以控制 或者消除发病; 2.病因都有明确的职业暴露,存在接触 水平的剂量——反应关系。 3.接触相同的职业危害因素人群中,常 有相同的发病集丛。 4.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 预后有较好影响,但接触后还会发病。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
职业健康知识与
职业危害因素专题培训
LOGO HERE
目录
01 02 03 04
2020/4/26
职业健康形势 职业健康知识及法规要求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职业病之殇
职业健康形势
将劳动部承担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能, 交由卫生部承担,工作场所职业卫 生监管工作全由卫生部门负责
基本上将工作场所的职业卫 生监管工作全部划转到了安 全监管部门
康工作的责任主体
2020/4/26
卫生计生部门 治:诊治环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
管,职业病诊治及机构监管
劳动保障部门 保:保障环节,职业病赔偿
职业健康形势
(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总量大且呈明显上升趋势
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例近90万例,总量特别大, 其中尘肺病约占90.2%;自2000年来,职业病发 病例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报告职业 病27240例,较2000年,增加15522例,增加了 132.5%;其中尘肺病23812例,增加14712例 ,增加了161.7%。
2020/4/26
29972 26873
职业健康形势
(二) 群发性职业病事件不断发生
高群发性
福建仙游县、广西马山县、贵州施秉县、甘肃古浪县、 江西修水县、辽宁朝阳市、安徽凤阳县等多起尘肺病群 发事件,一次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情况严重
治愈难、费用高
形成严重社会问题
尘肺病等职业病一旦患病, 很难治愈,患者往往需要 终身治疗,治疗费用昂贵, 每年治疗费都在万元以上
疑似职业病:是指经健康检查机构检查发现,怀疑患有职业病,但 尚未经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特定时间段的疾病状态。
03
职业健康监护: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定期或 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医学健康检查,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健康发展 状况,并结合其他健康相关资料,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2020/4/26
2020/4/26
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作业环境
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与生产过程 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 性因素有关
在劳动过程中涉及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三个要 素,主要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工具、 生产制度有关,如劳动中紧张度过高;劳动强度过大或 劳动安排不当;不良工作体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