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吴成亮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由于适应考试和升学的需要,导致作文教学犹如大人教小孩说话,教师要学生说什么,学生就说什么,学生的作文结构一致、内容相似、思想一律,甚至语言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望文生畏,乃至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写作文变成了一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作文教学异化为压抑学生个性的精神枷锁,无病呻吟、脱离生活实践的文章完全沦为机械理念的传声筒。
这些现象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作文教学与生活本身的脱节,忽略了作文要像生活那样多彩多姿、赏心悦目。
在此,笔者就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有关问题谈谈拙见。
一、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1.生活是写作动力、兴趣产生的土壤。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是鱼与水的关系,缺一不可。
作文教学回到生活,就是回到了动机、兴趣滋生的土壤,因为心理学表明,动机、兴趣是伴随着需要产生的。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了写作的需要,学生就会产生写作冲动,就会把不同的体验、人生的苦恼和欢乐,通过作文传达出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获得心灵的解放,会从自我需要出发,说内心真实的感受、情感和体验,放开束缚,大胆行文,“以我手写我心”,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这样,从假大空的应试套路回归到真正任性行文的朴素写作,学生会把写作看成是一种人生形式,是表达对生命价值、意义的阐释和表现或对自然的景象、人类的生命和精神状态的反映的载体。
2.回归生活是自主写作得以实现的保证。
在回归学生自主学习下的作文教学,不应再是驯化型的教学,而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得”,让学生自主的去“悟”,领会写作的真谛,一句话,就是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的主人。
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就是实现这些理念的基础,因为只有生活才能给自主写作提供一个最好的环境、最大的空间,才能使自主写作成为可能。
另外,生活本身蕴涵着无穷的写作资源,当代作文教学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如何使作文回归儿童生活

阅 读 与 写 作 2 0 1 3 年1 月第 1 期( 下) 2 0 1 3 , J a n u a r y - N o . 1 ( u n d e r )
么 的令你 生气 , 请先平 息怒 火 , 用眼神 或者 走到其 身边轻 拍书 本或 桌子 示意 , 决不 要板 着脸训 了半 天人 , 再 回到课 堂 , 影 响课 堂 的和 谐 与阅读 思 路 的流 畅 性 一 一让 学生很 压抑 地阅读 , 效 果是 要 打折 扣 的 } 课 堂上 , 不 必 太 多 的规矩 , 学生发 言可 以 自由一 些 , 有话直 接站起 来 说 , 说 了 就可 坐下 一 一 繁文 缛节 不 利于保 持阅读 的轻松 气氛 I 学生 在心 理上 要 放松 , 把课 堂 当作 师 生一 起探 讨 的天空 , 把 自己 当作 阅读 的真正 主人 , 而不 是记笔 记 的机 器 。二 、 培 养阅读 的 兴趣 台湾 忠信高 级工商 学校高 震东 校 长说 ; “ 很 多 人 为兴 趣 而读 书 , 岂 有此 理 !读 书有什 么兴趣 ? ” 他那 是为 了强调 责任感 才这 么说 。读 书 当然 要兴趣 ! 没有 兴趣学生 会投 人地读 书吗 ?培养兴 趣 , 教师首 先要在 思想 上让 学生 喜欢 学语 文 , 知道语 文不仅 是升学 的工 具 。我觉 得 孔庆 东 教授 讲 得很 好 , 他 的话 可做 指导思 想 : 语文 就是 思 想 , 语 文 就是 生 活 , 语 文 就 是你 这 个 人 。学 习 语 文。 就是 在塑造 自己 的灵 魂 。不 妨 把 他 的那 篇《 怎样 学语 文 》 给 学生 好 好 聊 聊 。其次教 学中 , 教师 不死抠 术语 , 不 大谈文 学现象 、 文 学理论 。尽 可 能切 合 生活 , 联 系学生 自身体 验 , 走进 文本 , 吸取 营 养. 比如 学 习哲 理散 文t 蝉》 , 不 必 去介绍 什么 叫哲理散 文 , 这篇 文章的段 落大 意 、 层次结 构什 么的 , 而 应引 导 学 生结合 自己的经验 , 感悟 其 中的哲理 , 想想 自己是否有类 似 经历 , 能 不能 也 谈 谈所悟 之类 。第三 、 尽可 能张 扬学 生 个性 , 展示 自我才 能 。鼓励 学 生筹 划 诗 歌 朗诵 会 , 课本剧 表 演赛 , 班 级辩 论 会 , 名 著 知 识竞 答 赛 , 编 故 事 接 力等 . 比如七年 级上学 习 了《 在 山的那 边 》 、 《 理想 》 等诗 歌 后 , 可 以鼓 励学 生 自行 筹 划 一个 诗歌 朗诵 会 。以提高 兴趣 。三 、 以学生 为主体 , 师 生互 动 , 优化 课 堂教 学 阅读教学 中 , 让学生 真正 成为学 习的 主体 , 学生 的积极性 、 主动 性 、 创 造性 都 将得 到更好 的发挥 。上新 课之前 , 教 师应 给学生充 分 的时 间。学生 可 利用 这个时 间 , 个 人或 小组共 同学 习 , 疏 通文 字 , 整 理生 字词 , 玩玩 文字 游 戏 I 针对 文本 , 确立 学习 目标 1 —2 项。 并 根据 目标 质 疑 , 预设 1 —2个题 目, 小 组 探讨 或个人 思考 , 看哪 些题 目有价 值 , 写 下答 案 或 注明 疑惑 。课 堂 上 , 师 生互 动 。 共 同确立 且标 。 一 起 探讨 有 价 值 的问 题 。如果 确 实 有难 点 , 再 由老 师 点 拨 . 如我在 教学《 童趣 》 时, 学 生对“ 驱之 别 院” 难 于理解 . 便 由 老师点 拨 。我想 ・ 如 果学 生都能 设题 、 解答 了 , 什么文 本还 弄 不 明 白, 从 考试 的角 度说 , 什 么 试 题 还 能考到 ?当然会 玩转语 文 了。四 、 重视方 法总结 . 培 养个 性能 力 ; 不 管是 阅 读能 力还是 阅读 的情感体 验 , 在个 性 化 的 同时 , 有 方法 可循 。可 分 阶段 对 某 类 型 的文 本读法 , 进 行总结 , 班 级交 流 , 共 同得 到提升 。 比如 针 对文 体进 行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 关键 词】 小学作文 ;综合 实践活动;生活;渗透
[ 中图 分 类 号] G6 2 3 . 2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4 6 3 4( 2 0 1 3 )O 1 — 0 1 2 0 — 0 3
学 ,引导学生主动 地参加学 习,学会用探 索性、研 究性的方法 思考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 决问题 ,开发
学生 的创新意 识 , 培养学生 的创新 思维能力和实践
能力 。 ”…
的根本原因。 在作文教学中,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素 质和 自身 努力 ,外 因就 是外部 环境 ,如 教师 的指
生语 文实践 的机会 。提倡跨领域 学习 ,与其他 课程 相 结合” 。因此 ,在小 学作文教学 中渗 透综合 实践 活动 ,将对 目前 比较 严峻 的作 文教 学起 到缓解 作 用, 实践也证 明, 两者 的整合 也是行之有效 的方法 。
者提倡 自主作文 、自由作文 ,让作文教学 回归学生 的全 部 生活 ,在 小学作 文教 学 中渗透 综合 实践 活
头 号难题 。 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 为 : 内因是 事物 发展 的 内部矛盾 ,外 因是 事物 发展 的外 部矛 盾 ,外 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 展变化
分 。“ 综合实 践活动强 调学生 的亲 身经历 ,要 求学
生积极 参 与到各 项活 动 中去 ,在考 察 、实验 、探 究、设计 、创作 、想象、反思、体验等一 系列活动 中发现和解决 问题 ,体验和感 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的课程 。 通过综合 实践活 动课程 的教
得学生和教 师的努力都变得 空洞 无力 。朱熹在 《 观 书有感》 中写到 :“ 问渠那得清 如许 ?为有 源头活 水来 。 ” 作文来源 于生活 ,应 该为学 生的学 习生活
回归生活本真作文800字

回归生活本真作文800字回归生活本真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和科技的发达让我们时刻被各种信息淹没,我们总是忙着赶路,追赶时间,生活快节奏,让我们忘了我们真正的内心需求。
因此,回归生活本真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课。
回归生活本真,就是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到基本和原始的状态,体验生命中的美好和真实,感受自己的心灵和身体,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和面对生命。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感恩自然。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大自然,应该更多地去感受自然的美丽和深远。
不但可以让我们减轻生活压力,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去山里、海边漫步,让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体验一种真实的、朴素的生活方式。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身心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忽视了运动和锻炼的重要性。
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合理地饮食和运动,让自己充满健康的活力和充实的能量。
每天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情,利用这段时间去健身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再次,我们应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人生不是单调的,有时候我们总是注重追求速度和成功,这使我们忘记了快乐的定义,也忘记了平凡生活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幸福。
有时候一个微笑或一杯咖啡就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欣慰,因为这些小小的事物都充满了善良、感动和幸福的回忆。
最后,我们更应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并不是物质,而是和朋友、家人共度的时光。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交流、聚会,让生活充满爱和温馨。
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感情越来越深厚,这些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综上所述,回归生活本真,是为了还原我们的内心和生活,释放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情感。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这样的生活时,应该勇敢追求并且努力实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拜托思维定势,让作文回归生活

他们动口、动脑、动 手 的 能 力 。
写出感人的文章来。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
终 以 对 人 的 观 察 为 重 点 ,通过对人的了解 学 生 们 把 观 察 景 物 当 成 是 “老一套”而走
来了解社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写观察日记。 马观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
开 展 丰 富 多 彩 的 课 外 活 动 ,通过活动 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
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 做生活的主人,萌发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
作文过程实际是写作主体由感知到内
学 生 进 行 仿 写 训 练 ;二是做好课后片段练 化 ,进 而 达 到 外 化 的 过 程 。感 知 的 过 程 ,就
习 ;三是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情 况 ,加 强 语 言 教 学 ,改 变 只 注 重 内 容 和 写 法 分 析 的 做 法 ,努 力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三、 加 强 三 个 联 系 ,拓宽作文训维能力以及兴趣、意志、情感、注意力等。它
练天地
是影响写作的基础条件。兴 趣 、意志、情 感 、
教师要把作文训练作为单元教学重点 注 意 力 等 是 非 智 力 因 素 ,是写作主体的动
目标之一,使其贯穿教学始终,一是要发挥 力系统。
重 点 单 元 、重 点 篇 目 的 写 作 范 例 作 用 ,引导
― 、改 革 传 统的作文教学方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讲述这 次 作 文 的 写 作 要 求 及 步 骤 ,再 命 题 ,让 学 生 在 圈 子里完成写作任务。随后是教师的精 心 批 改 ,如 有 半 点 越 轨 ,便 视 为 不 合 格 。这 样 大 大 约 束 了 学 生 思 维 的 发 展 ,不利于学 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让作文回归生活

巾学语文教学大纲 ( 试用修订版 ) 》 , 对于我们把握初 中阶段 的
语文作文教育 , 特 别 是 生 活 化 作 文 教 学 有 很 大 的指 导 意 义 。 2 . 1 _ 1 新 大 纲 修 订 的 背 景 分 析
认识事 物的本 质 、 法 则 的能力 , 但应 该看 到生 活作 文教 育 的
积累, 有 助 于 引 导 学 生 培 养 切 实 地 认 识 自然 、 社会 、 历 史 的 本 质要求 的能力 , 是对纯理 性教学 的有益补充 。
新大 纲 的修 订源 于 1 9 9 7 年 以来 的语 文 教育 大讨 论 。 这 次讨 论对 巾学 语 文教 育理 念 、 教 师素 质 、 教 材 编写 、 教学 方
日本 文部省 在 同一 时期 也修 订 了新 语文 教学 大 纲 . 并
于2 0 0 2 年4 月 执 行 。在 日本 的 这 部 新 大 纲 中 , 有 一 些 东 西 值 得我 们思考 。
日本初 中语 文新 大纲 认 为母 语教 育 既受 到传 统 习俗 、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等 多方 面的影 响 , 又 受 到 国 际 化 趋 势 的 影 响, 所 以培养学 生对母 语 的兴趣 , 培 养 学 生 的 个 性 表 述 非 常
语言文学研究
k l : 作
文
回
归
生
活
刘 长 会
( 衡 山 县 东 湖 中心 学 校 , 湖南 衡 山 4 2 1 3 0 0 )
摘 要 : 作 者针 对 作 文 教 学 现 状 , 提 出“ 作 文回 归生活” 的主张 ; 分 析 生 活 性 作 文教 学 的 内 涵 , 并从教 学大纲 、 教材 、 教师、 作 文 方 法等 方 面 展 开讨 论 。
让生活回归生活 英文作文

让生活回归生活英文作文英文:As a modern person living in a fast-paced society, I often find myself caught up in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everyday life. It's easy to get swept away by work, social obligations, and the constant bombardment of information from technology. However, I've com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etting life return to its natural rhythm and embracing the simple pleasures that it has to offer.One way I've been able to achieve this is by disconnecting from my devices and taking time to enjoy the present moment. Whether it's going for a walk in nature, reading a book, or simply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 friend, I find that these activities help me to slow down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ife.Another aspect of returning to a more authentic way of living is by prioritizing relationships and humanconnections. Instead of relying solely on social media for communication, I make an effort to meet up with friends in person, have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nd create lasting memories together. This has not only strengthened my relationships but has also brought me a sense offulfillment and happiness.Furthermore, I've also made a conscious effort to simplify my daily routines and minimize unnecessary distractions. By decluttering my living space, organizing my schedule, and focusing on the things that truly matter, I've been able to reduce stress and find more joy in the little things.In a world that often glorifies busyness and productivity,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life is meant to be lived, not just survived. By embracing a more mindful and intentional way of living, I've found a greater sense of peace and contentment.中文:作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社会的现代人,我经常发现自己被日常生活的忙碌所困扰。
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作文回归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忽视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文化的贫困与精神的貧瘠。
我认为,我
们应该让作文回归生活,把我们的所见所想都写进作文中,这样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传递我们对生活的精神福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察觉到难以言喻的心情。
这时候,如果我们把这些感
觉写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为丰富。
比如,在一次旅行中,当我走在一座
漂亮的古镇中,看到满街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小吃时,内心有了一种独特的情感,那么这
时候,如果我能坐下来写上几句,就可以把这些美好的记忆永久地珍藏下来。
毫无疑问,在让作文回归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作文教育的发展。
教育不应该
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种相互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当我们通过作文展现我们对生命与
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指引和引导,让我们的写作沉淀
更加深刻、更加精彩。
总之,把作文回归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写作需要回归生活,这是对一种更加深刻、更
加人性化的生活理念的呼唤。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我们写作的路上,还需要更多
的思考,还需要更多的有关于生命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体现的真理的探究。
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地体验,静下心来,发现我们身边那些美好的事物。
让创作成为一种生命的融合,让
作文成为一种现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作文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指导他们感受生活,写作时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写自己想说的话,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每当上作文课,都是许多同学最纠结的时候。
许多学生只能对着作文题目发呆,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与其绞尽脑汁的指导学生遵循何种模式进行作文,不如教会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来呢?要引导每个学生张开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开启体味生活的心灵之窗。
为此,教师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很重要。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此,我们应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
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记得开学初期的时候,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广播体操比赛。
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作文契机。
于是,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就对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这次的作文题目”。
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坐在孩子们中间,告诉他们要仔细观察,用眼睛捕捉住最美的镜头。
那一次,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兴奋,比赛才刚结束,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作文本来,投入到写作中。
教室里,只能听见孩子们“沙—沙—”的写字的声音。
我环视教室,发现就连平时最害怕写作的几个同学都在一边写,一边微笑,好象有写不完的情趣似的。
毫无疑问,那次的作文,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写得很不错。
我还特意把一些优秀的作文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示。
孩子们似乎也尝到了作文的甜头:作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啊。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炎热的夏天——
那天下午,天气十分酷热。
我象往常一样来到教师准备上课。
可是,我发现教室里,同学们有的无精打采;有的在摇扇子;有的在抱怨天气;还有的……正当我在犯愁的该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上课的时候,窗外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还不时有闪电划过。
接着,就下起了倾盘大雨。
凉爽的风夹杂着雨滴飘进了教室,也飘进了许多学生燥热的心里。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了,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窗外。
此刻,我也意识到,就算我把同学们困在教室里,也留不住他们的心。
何不让他们与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呢?于是,我宣布:全同学10分钟,到走廊看雨!教室的走廊上,一片雀跃。
随即,我让学生们回到教室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雷雨》。
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后,他们都写得得心应手。
在孩子们的眼里,普通的雨滴成了顽皮的孩子,在空中欢快的舞蹈。
甚至他们还闻到了雷雨的味道……这些,都是孩子们走近自然,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的结果。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
”若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作家,那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拥有发现的眼睛,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只有这样,让作文回归生活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