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教案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玩具大变身》及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玩具大变身》及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玩具大变身》及教学反思[合集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玩具大变身》及教学反思《中班主题教案《玩具大变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敢于探索旧玩具的新玩法。

2.初步学会改造、修补旧玩具。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乐意与同伴分享玩具。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部分就玩具原来的玩法以及幼儿觉得不好玩而仍掉玩具的视频或课件。

2.师幼共同收集的旧玩具,或幼儿不喜欢玩的玩具。

3.可以帮助幼儿改变玩具玩法的辅助工具及材料,如卡纸、小纸盒、胶布、剪刀、双面胶、订书机、夹子、固体胶等。

4.欢快的音乐。

环境创设:布置“玩具国”。

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

(一)引导语:玩具国王寄了一封救助信,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二)交代任务:玩具王国有许多旧玩具被小主人抛弃了,它们很孤单。

!.快思.教案网!玩具国王想请小朋友帮忙想一想,怎样让旧玩具重新变得好玩起来,好让它们回到小主人的身边?二、探索旧玩具原有的玩法。

(一)观看旧玩具原有的玩法。

1.播放部分旧玩具原来的玩法以及幼儿觉得不好玩而扔掉玩具的视频或课件。

2.提问:玩具变旧了、不好玩了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让旧玩具重新变得更好玩起来呢?(二)探索旧玩具新玩法。

1.取出一个旧玩具,引导幼儿集体探讨新玩法。

2.教师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简要小结,让幼儿明白:旧玩具可以想出跟原来不一样的玩法,变成好玩的玩具。

3.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到“玩具国”里取一件旧玩具,想想你的旧玩具还可以怎么玩,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想。

4.引导幼儿探索,通过改造、修补或增加辅助材料等方式,让旧玩具有新玩法,教师观察指导。

如:引导幼儿改变某一玩具的原有游戏规则,想出新的游戏规则;鼓励幼儿通过将不同的玩具混合使用、增加游戏辅助材料等方法来改变玩具的原有玩法,想出新的玩法。

勺子玩具真好玩教案反思

勺子玩具真好玩教案反思

勺子玩具真好玩教案反思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利用各种教具和玩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勺子玩具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具,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作为幼儿的玩具,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

本文将从勺子玩具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勺子玩具进行教学。

一、勺子玩具的特点。

1. 多功能性,勺子玩具可以用于模拟吃饭、做饭等日常生活场景,也可以用于数学教学、语言教学等多个领域。

2. 安全性,勺子玩具通常由塑料或木材制成,表面光滑,不易伤害幼儿。

3. 操作性强,幼儿可以通过手持勺子、搅拌、倒东西等操作,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方法。

1. 模拟生活场景,教师可以利用勺子玩具模拟餐厅、厨房等生活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如吃饭、做饭等。

2. 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勺子玩具进行数学教学,如让幼儿用勺子盛米饭、糖果等,学习容量的概念。

3. 语言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勺子玩具进行语言教学,如教授幼儿用正确的词汇描述勺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三、教学效果。

1.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勺子玩具的操作,幼儿可以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部灵活性。

2. 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勺子玩具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让幼儿在玩耍中产生丰富的想象。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使用勺子玩具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勺子玩具,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不适合的玩具。

2. 教师在使用勺子玩具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

3. 教师在使用勺子玩具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玩具,避免出现不良行为或意外伤害。

结语。

勺子玩具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具,具有多功能性、安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适合用于幼儿园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数学教学、语言教学等多种方式利用勺子玩具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精选多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精选多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这是优秀的大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活动目标:1、知道玩具是多种多样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2、幼儿能完整说出玩具的名称及玩法,学会说“我带的玩具是——”、“我会玩——”。

3、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体验分享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玩具、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一定与同伴分享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参观“玩具城”。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玩具城去玩,玩具城在办展览会呢!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了什么玩具,要求幼儿清晰完整地说出“我带的玩具是——”。

二、说说玩具的玩法,体验玩具的乐趣。

师:老师也带了一个玩具,你们看,皮球怎么玩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拍、抛、顶)你会玩皮球吗?(要求幼儿完整的说出:我会玩皮球)引导幼儿说出“我会开汽车”、“我会抱娃娃”、“我会搭积木”等。

三、谈话:除了这些玩具,小朋友还玩过哪些玩具?师:小朋友,除了这些玩具,你们还玩过什么玩具?总结:玩具是多种多样的,很有趣,有的是电动的玩具,有的是遥控的玩具,玩具真好玩,你们喜欢吗?四、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师:小朋友,玩具除了能自己玩,还能怎么玩?(如果有小客人来了,怎么办?)总结:玩具不光可以自己玩,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2、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

师:玩具城的玩具都喜欢我们小朋友呢,它们还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呢!教学反思:活动中,我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带的什么玩具,孩子非常踊跃,兴奋与期待写满了他们稚嫩的小脸,接着和他们一起探索玩具的玩法。

因为座位的原因,后面的许多孩子没有看见玩具的演示,这是很大的不足之处。

玩具分类教案反思模板

玩具分类教案反思模板

【教案名称】:玩具分类【教学对象】:小班幼儿【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学会按形状、颜色、大小等标准对玩具进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4.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各种玩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特点,为分类活动做铺垫。

二、活动开展1. 讲解分类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类别的玩具。

3. 教师示范如何对玩具进行分类,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玩具分类活动。

三、总结与反思1. 幼儿展示分类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引导幼儿讨论分类过程中的感受,总结分类经验。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分类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一、活动效果本次玩具分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下是具体反思:1. 幼儿对分类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2. 通过活动,幼儿掌握了按形状、颜色、大小等标准对玩具进行分类的方法。

3. 幼儿在分类过程中,观察力和比较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教学策略1.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让幼儿自主发现分类标准。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改进措施1.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分类活动的难度,让幼儿学会更复杂的分类方法。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分类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四、活动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所学到的分类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整理玩具柜、分类垃圾等。

2. 在家庭中,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玩具分类活动,增强亲子关系。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宝贝》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宝贝》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宝贝》1. 教案概述•主题:好玩的玩具宝贝•年级:大班(3-4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玩具相关的知识,提升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1.玩具的分类:–动物类玩具:毛绒玩具、塑料小动物等。

–交通工具类玩具:汽车、飞机、火车等。

–模具类玩具:积木、拼图等。

2.玩具的功能:–吹气玩具:气球、吹风机等。

–发光玩具:闪光手环、发光魔棒等。

–发声玩具:儿童手机、音乐盒等。

3.玩具的材质:–木质玩具:积木、拼图等。

–塑料玩具:机器人、汽车等。

–纸质玩具:纸偶人、纸风车等。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玩具的分类1.导入(5分钟):–与孩子们互动,询问他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让他们自由发言。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玩具。

–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玩具分类的好奇心。

2.学习活动(1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看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玩具。

–向孩子们解释每种玩具的特点和分类依据,比如形状、功能、材质等。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玩具分类进行分享,让孩子们互相交流。

3.操作活动(20分钟):–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玩具,让孩子们试着分类。

–引导孩子们一起思考,为什么将这些玩具分到一组。

–鼓励孩子们进行互动讨论,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

4.结束活动(5分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简单总结一下玩具的分类。

第二课时:探索玩具的功能1.导入(5分钟):–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引导孩子们回忆玩具的分类。

2.学习活动(1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观察一些不同功能的玩具,并向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和回答。

–通过观察和听取孩子们的回答,学习玩具的功能。

3.操作活动(25分钟):–每个小组获得一个功能不同的玩具集合,让他们试着将玩具按功能进行分类。

–引导孩子们进行互动讨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交流。

4.结束活动(5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类结果,并一起讨论。

《我喜爱的玩具》教案及反思

《我喜爱的玩具》教案及反思

《我喜爱的玩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分享,了解和感受不同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分享和交流的乐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玩具,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玩具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带自己喜爱的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玩具模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交流分享:学生自带自己喜爱的玩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玩具的名称、特点、玩法等。

3. 观察与描述: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同学的玩具,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玩具进行创新玩法,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交流、观察、描述等方面的表现。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爱护和保养玩具。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交流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观察与描述环节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玩具博物馆,深入了解玩具的历史和文化。

2. 开展“玩具设计师”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新玩具。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九、家长沟通:1. 教师通过家长会、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十、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幼儿园小班教案《玩具要回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玩具要回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玩具要回家》含反思教案:玩具要回家一、教学目标:1. 帮忙幼儿认得玩具的紧要性,了解玩具的来源和归属。

2.培育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共享精神。

3. 帮忙幼儿进展组织协调本领。

二、教学准备:1. 布置游戏区。

2. 准备一堆玩具和容器。

3. 为孩子准备一份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活动:1. 集体活动:老师用图画和幻灯片,讲诉玩具是什么,从哪里来,有时候它们会不知不觉地汇聚到一起。

玩具就像我们一样需要吃喝,需要去睡觉,它们也需要有一个平稳的家。

引导幼儿讨论并思考:—你们有多少个玩具?—玩具属于谁?—你喜爱共享你的玩具吗?—假如你把玩具借给别人,回家的时候是否会想起要带回来?2. 活动一:玩具要回家让幼儿从房间里将可移动的玩具调配到指定容器中。

请他们一个个地找到玩具并将它放在一个指定的盒子或篮子里。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向幼儿强调玩具的归属问题。

3. 活动二:写记忆笔记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笔记本和笔,让孩子在笔记本上写下他们想留在学校的玩具。

他们需要画图或写出玩具的名字,并告知别人,他们最喜爱的玩具可能在哪里。

4. 教学反思:这一课通过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玩具和它们的用途以及玩具的来源和所属,让幼儿理解共享和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同时,这个过程也强化了孩子们的组织协调本领和记忆本领。

整个过程的好玩和浅显易懂的形式也让孩子们很快就能理解教育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堂课程的设计很成功。

相比于一些干燥枯燥的教育模式,这个活动特别有趣味和引导性。

然而,假如我有机会再次给这个活动添加一些内容,我会考虑将一段视频的介绍加入教育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的爱好和参加度,同时也帮忙他们更好地了解到玩具和其它“物品”之间的联系。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18篇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18篇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18篇正文(1)小班安全优秀教案《玩具不能塞耳朵》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后果,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

(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

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

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

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温馨提示: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反思:在这个环节可以发现有些小朋友知道的安全知识比较多,作为一个小班的幼儿但也知道一些常规安全知识。

我又顺势引导着她们知道,当发生了意外要去医院找医生。

(2)小班安全优秀教案《防火知多少》含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具(1-5各数的认识与书写)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5各数。

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的
顺序。

3、学习用数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数量。

初步体验用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简洁美。

4、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个数。

体验用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简洁美。

一、情境创设、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玩具店逛一逛,大家请看(出示主题图),都有哪些玩具呢?请你来说一说。

二、数一数,说一说
1、数一数
师:都有这些玩具,你观察的真仔细。

那你能数一数每一种玩具各有几个吗?师:请你说一说,你数的是哪种玩具?有几个?(1个机器人,2架飞机,3个皮球,4辆玩具小车,5把玩具手枪)
2、说一说
师:(指着2架飞机)这个是什么?有几架?刚才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老师知道这是2架飞机的呢?(嘴巴说)
师:如果不用嘴巴说,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让老师知道这是2架飞机呢?(2个手指)。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你能不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让老师知道呢?动手试一试。

反馈孩子的表示方法,对每一种表示方法都给以肯定。

(2个圆形,2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2朵花,数字2……)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表示2架飞机,真厉害。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中,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最简单最方便呢?(数字2)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表示2架飞机,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同样多的方法来表示4辆玩具小车,动手试一试。

想好或者写好以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在你们想的这么多的表示4辆玩具小车的方法中,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呢?(数字4)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是最简单最方便的。

3、小活动
师:(请5个小朋友站在老师身边)如果要请你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几个小朋友的人数,你会用哪个数字来表示?(留3个小朋友)现在呢?怎么表示?(只留一位小朋友)这样呢?你会用数字表示吗?
三、描一描,写一写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用数字来表示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最简单最方便,既然数字这么好用,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写的漂亮一点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写会让数字更好看,更漂亮。

师:(翻开书)请你认真观察一下数字1-5分别是怎么写的。

它在田字格中占了多少的位置?
介绍每一个数字的起笔和落笔,各由几笔组成。

师:现在请你动手照着它的样子描一描,再写一写。

注意写字时候在坐姿和握笔姿势要端正。

(在孩子描和写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孩子的书写姿势,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四、练一练
1、写数
(1)数一数,写一写
刚才我们知道了数字可以表示玩具和人的数量,而且还能把它们漂亮的写出来,现在要考考你们还能不能准确的用数字来表示其他物体的数量。

(2)师疑问:为什么这里有5个三角形,但是它只写了数字1?(因为只有1个蓝色的三角形)。

也就是说这里的1表示什么?(表示1个蓝色的三角形)
2、数一数、画一画
此题做简单的解释后,可由学生独立的完成。

并要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3、看数涂一涂
4、巩固数的顺序,感受几个和第几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