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大全(10篇)

【导语】现在是夏季,天⽓多变,⾬⽔多,河⾥、⼩溪⾥经常会涨⽔,很多⼩朋友喜欢去河边、溪边玩⽔,很容易出现溺⽔安全事故。
溺⽔,死亡的原因为缺氧,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们的关注,尤其是孩⼦,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天⽓逐渐炎热,防溺⽔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事。
®⽆忧考⽹准备了10篇防溺⽔安全教育教案,供⼤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家!【篇⼀】防溺⽔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标 1、提⾼幼⼉的安全意识,知道在⽔边玩耍会发⽣的危险,学习有关溺⽔安全的知识。
2、引导幼⼉了解溺⽔安全内容,了解落⽔⾃救的常识,切勿亲⾃下⽔做到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
3、引导幼⼉正确认识⾝边不遵守你睡安全的不良习惯现象,提⾼幼⼉对⽣活中的危险⾏有基本的辨别、判断能⼒。
⼆、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课件《防溺⽔》 2、泳池、河塘、海边游泳图⽚ 3、安全教育相关视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谈话导⼊,引起幼⼉对本次活动主题的预知感受,通过热和流汗,找凉快的⽅法,幼⼉在举例时便带⼊了本次活动《防溺⽔》游泳、洗澡等关键词。
教师:⼩朋友们,昨天下午我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朋友们⼀个个都热得呼哧呼哧的,汗⽔直流,有的⼩朋友⾐服头发都打湿了,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在很热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法能马上凉快下来呢? 教师引导幼⼉回忆夏天解暑的相关措施⽅法:吃冰激凌、冷饮、西⽠、吹空调等等,教师注意引导幼⼉说出游泳、洗澡等词语。
2、教师出⽰教学课件《防溺⽔》,进⼊安全中⼼,观看⼩朋友解暑凉快的措施⽅法。
(1)刚刚⼩朋友的回答都⾮常的好,这些⽅法都可以让我们凉快起来,但是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在夏天的时候去游泳、爸爸妈妈带着他们⼀起冲个冷⽔澡,⼩朋友你们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喜欢游泳吗? (2)你们会不会游泳呢?游泳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游泳的时候你会带些什么? (3)看看图中的⼩朋友他游泳的时候是怎样做的,你们觉得他做的对吗?我们⼩朋友可不可以⾃⼰去泳池、海边、河塘游泳呢?会发⽣什么事情? 在夏天游泳是让⾃⼰凉快的⽅法!很多⼩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泳池或者海边游泳,他们会穿着泳⾐、带着泳帽、还会带上游泳圈。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__年四月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预防溺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如每班上一堂预“防溺水”教育课;暑期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暑假前,要求各校再发一次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等等。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应知应会”教育。
主要是“六不一会”: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以及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防溺水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提高了正确施救的技能。
学校还会坚持不懈地抓此项工作,确保身边无安全事故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2会上,各班班主任就加强夏季学生安全管理做了专题发言。
首先,通报了近期全国各地多起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分析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希望家长们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在期末及节假日(特别是暑假)的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义务和职责。
另外,还要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防雷电、夏季传染病预防等安全事宜。
接着,向全体家长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倡议书、防溺水承诺书、《预防溺水家访记录表》,并通过身边溺水案例,给予与会家长作了具体而细致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培训。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三篇

【导语】春天夏天是溺⽔事故的⾼发期,蒙幼本着“以⼈为本”的精神,为确保师⽣安全,严防因游泳带来安全事故的发⽣,那么事故发⽣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教育频道!【篇⼀】⼉童防溺⽔安全教育 ⼀、⼉童发⽣溺⽔的常见原因 1、在⽔边玩耍,下⽔摸鱼虾,捡落⼊⽔中的物品。
2、游泳时抽筋或在⽔中打闹。
3、⾬天掉⼊沟坑等。
⼆、预防⼉童溺⽔措施 1、教育孩⼦充分认识到溺⽔的危害性,不要到⽔库、河边、池塘等有⽔源的地⽅玩耍戏⽔。
2、不去⾮游泳区或深⽔区游泳。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6、⾬天⾏⾛、路过井边或有⽔源的地⽅时要格外⼩⼼。
三、溺⽔者⾃救⽅法 1、不会游泳者的溺⽔⾃救⽅法: (1)落⽔后不要⼼慌意乱,⼀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向上⽅,将⼝⿐露出⽔⾯,此时就能进⾏呼吸。
(3)呼⽓要浅,吸⽓宜深,尽可能使⾝体浮于⽔⾯,以等待他⼈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容易使⼈下沉。
2、会游泳者的溺⽔⾃救⽅法: (1)会游泳者溺⽔⼀般是由于⼩腿腓肠肌痉挛所致,应平⼼静⽓,及时呼⼈援救。
(2)⾃⼰将⾝体抱成⼀团,浮上⽔⾯。
(3)深吸⼀⼝⽓,把脸浸⼊⽔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向前上⽅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直到剧痛消失,抽筋⾃然也就停⽌。
(4)⼀次发作之后,同⼀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并慢慢游向岸边,上岸后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腕肌⾁抽筋,⾃⼰可将⼿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位,以两⾜游泳。
四、发现有⼈溺⽔时的营救⽅法 1、碰到有⼈溺⽔,不要慌乱,第⼀时间⼤声呼叫,找⼤⼈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
如果有多个同伴在⼀起,要派出⼀⼈去寻求⼤⼈帮助。
2、寻找救⽣圈、⽊板、⽵竿、树枝、装满矿泉⽔瓶的包等抛向溺⽔者。
3、救⼈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以免被拉⼊⽔中。
4、不能⼿拉⼿施救,落⽔者⼒⽓⼤的话,稍不留神就会把施救者拉下⽔,造成连环溺⽔的悲剧。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5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5篇炎炎夏日,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
为进一步增强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脱险能力,杜绝溺水安全事故的产生。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防溺水相干内容推荐↓↓↓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现在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常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爱好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显现安全事故。
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产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伤心、老师也很伤心。
教学目标: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产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照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背安全原则的行动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进程:一、防汛知识教育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
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3、尽力躲避大浪;4、尽量抓住浮托物;5、挥动明艳衣物呼救;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7、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
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二、防溺水知识教育(一)、游泳小常识:(五点)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显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惫,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由于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产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大家要记得,才能守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喜欢可以收藏分享。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防溺水六不准内容: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夏季就要到来,大家更要保持警惕,自己一人独自下水游泳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意外出现就无法及时得到救援。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放学回家路上不要和同学结伴去不正规的地方游泳,要去也是去有安全员的合规游泳场所。
3、不准在没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家长和老师对于未成年人具有监护的义务,跟着大人去游泳比较安全,但前提是选择合规游泳场所。
4、不准去没有安全设施或者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在夏季游泳的时候要选择有安全设施或者有救援人员的场所,万一遭遇意外要使用安全设施施救,水中遇险人员和周围的人要及时向救援人员求助。
5、不准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一些不熟悉的水域要远离,不要为一时冲动付出生命的代价,水下环境是很复杂的,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很容易出意外。
6、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一旦在游泳过程中发现有人出意外,不要盲目施救,要尽快求助大人或者救援人员,大声呼救。
防溺水四不要内容:
1、在没有家长陪同下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不要冒险下水游泳。
3、不要在没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地游泳。
4、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里,不要在水源周边戏水。
与防溺水“四不要”相应的还有防溺水“六不准”,大家都要记得,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葬送了大好青春。
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精选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提高安全意识,研究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PPT:各种溺水事故图片、视频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2、去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泅水,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前段工夫,瑞金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幼儿,结伴到河里去钓鱼玩,有两名幼儿不慎掉进河里溺水死亡,这个悲凉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孩子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若何遵守安全规则?6、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3、结束活动。
1、通过本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运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会爱护保重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气。
防溺水教育内容100条

防溺水教育内容100条1. 了解水的基本知识,包括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在游泳之前,做好热身运动,保持身体灵活。
3. 游泳时不要离水边太远,以确保能够快速返回安全区域。
4. 在游泳区域内,不要戏水、打闹或进行危险行为,以避免发生不测。
5. 如果不会游泳,不要尝试深水区,应该待在水浅的地方。
6. 能力有限的人应该避免游泳在大浪或强流的水域。
7. 在游泳池、湖泊或海滩游泳时,要选择经过安全检查的区域。
8. 不要在不明水域游泳,如污水河、水库等。
9. 在游泳时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保持冷静,寻找周围的支撑物或浮力器。
10. 学习正确的救生姿势和救生技巧,提高自己的自救能力。
11. 学习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12. 不要在游泳时过于疲劳,应该及时休息。
13. 避免单独游泳,最好有人陪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14. 不要在游泳时穿着过重的衣物或鞋子,以免影响游泳,增加溺水风险。
15. 不要在饮酒或吸毒后游泳,这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16. 注意观察天气状况,在风浪大、雷电交加时不要游泳。
17. 涉水行走时应小心翼翼,避免滑倒或被水流冲走。
18. 不要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进行游泳,以免丢失或引起盗窃。
19. 不要随意捉弄他人,特别是那些不会游泳的人。
20. 小心处理水边的杂物和泳具,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1. 学会识别水域的危险标志,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22. 游泳时,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帮助。
23. 在游泳前检查水温是否合适,避免因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引起身体不适。
24. 游泳时不要长时间呆在水中,适当休息,避免体力透支。
25. 如果遇到水中草丛或水草缠身,不要惊慌,应尽快摆脱。
26. 水中游泳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免与游泳器材或其他游泳者碰撞。
27. 如果感到紧急情况,不要扑腾水,要保持冷静,寻找合适的逃生方法。
28. 遇到疑似溺水者应立即寻找救生员或拨打紧急电话求救。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0篇炎炎夏日临近,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做好防溺水工作,避免溺水事故发生,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模板10篇,以供大家参考!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防溺水的安全标志。
2、知道不去海边、池塘等水多的地方玩耍,了解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安全标志图片等。
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都用什么方法防暑降温?2、出示安全标志图片:这是什么标志?代表什么意思?请个别幼儿讲解。
这个标志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出示图片。
幼儿根据经验回忆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个标志?3、提问:我们怎样才能防止溺水?不去有水的地方玩耍,远离池塘、窨井、河流等水多的地方。
4、向幼儿简单介绍游泳的注意事项。
5、幼儿情景演示:溺水自救方法。
教师小结: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我们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水中活动。
玩耍时远离有水的地方。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讨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五、教育幼儿如何预防溺水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
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
为的辨别能力。
一、谈话引入课题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授新课
1.游泳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或简讲身边的溺水死亡实例。
(夏季,根据前三年的平均计算,我国每天溺水死亡40人,大部分都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水库、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做总结。
溺水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
水中突发病尤其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良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组织并在家长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淋洗,待适应水温后在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道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步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
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的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五、关于交通安全
1.学生讨论:交通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
3.教师重点强调:学校与镇政府交叉口的“太阳能红绿灯”怎样识别?(画图,重点强调中间箭头方向:红灯停,绿灯行。
)
六、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学习教育,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和交通安全原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