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
骨肉瘤

按其主要组织成分和有否血腔形成,组织学分型: 1、骨母细胞型:以异型性骨母细胞为主要成分, 瘤骨形成多,溶骨性病变较少。 2、 软骨母细胞型:瘤组织中一半以上为软骨肉 瘤样结构,也可见到软骨内化骨过程。但必须 具有异形梭形肿瘤细胞直接形成肿瘤性类骨及 肿瘤骨,这是诊断此型也是区别于软骨肉瘤的 重要依据。 3、纤维母细胞型:瘤组织一半以上呈纤维肉瘤样 结构,不同于恶性纤维细胞者, 可见到少量瘤骨形成。 4、混合型:由骨母细胞型与软骨母或纤维母两种 成分的混合。 5、血管扩张型:肿瘤由多个较大血腔及间隔内有 少量实性肿瘤组织构成。
可骨肉瘤(本病例为内外侧联合入路)。先 做内侧切口,游离股动静脉(橡皮条牵引者),并切
断缝匠肌止点备用
由于原外院所做活检切口及骨轮廓外瘤块主要在
外侧,所以做以外侧辅助切口,便于分离
分离完成后将微波能量输入瘤块内进行灭活,灭活后刮除松脆的瘤 组织,残留骨壳相当菲薄,需做加固措施。以骨屑和骨水泥的复合 材料充填骨腔,该材料具有可塑性、坚固性和骨诱导能力,然后加 以预防性钢板内固定(prophylactic fixation)
• 既往史:2001年右帼窝骨化性纤维瘤切 除术。16/7输血史, 吸烟史 • 其母为乳腺癌术后患者。
概述
• 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占骨生 肉瘤的2/5。骨生肉瘤中最恶性者,预后极差,80 年代前,5年存活率仅为5~20%。目前来讲,我们 的五年生存率能够达到50%-60%。保肢率从原来的截 肢到现在基本上达到70%-80%。 • 发病年龄: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
1、宜吃食物: (1)宜多吃具有抗骨髓病、骨肉瘤的食物,如海 带、紫菜、淡菜、海蛤、裙带菜、杏仁、桃仁 (2)骨痛宜吃龟板、鳖肉、穿山甲、牡蛎、蟹、 虾、核桃。 (3)脾脏肿大宜吃甲鱼、泥鳅、海鳗、海带 (4)贫血宜吃猪肝、香菇、芝麻、蜂乳、黄鱼、 花生、海参、鲍鱼。 2、忌吃食物: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2)忌霉变、腌制、油煎、肥腻食物。 (3)忌羊肉、鹅肉、猪头肉等发物。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1. 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占不同类型骨肿瘤的总数的60-80%。
它们的特征是形成一种由混乱的骨骼和肌肉组织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在骨骼受伤处形成。
骨肉瘤又可以分为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
纤维肉瘤。
2. 骨软骨肿瘤:骨软骨肿瘤包括骨髓和骨髓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它
们在儿童患者中更为常见。
骨髓和骨髓囊肿多发生在脊柱、骨盆和上
肢骨骼,会对骨头和组织造成压迫,软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椎间盘处,症状则包括局部的活动不便和疼痛。
3. 骨多形瘤:骨多形瘤也是一类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占不同骨肿瘤的
总数的5-10%。
它们的特征复杂,细胞形态和分布不同。
它们常见于
细胞学上,包括骨髓血管瘤、骨膜瘤和支气管肉瘤等。
4. 骨髓型肿瘤:这一类肿瘤是在骨髓和骨周组织发现的,包括骨髓肾
上腺瘤、大B细胞淋巴瘤和血管内皮肿瘤等,病变细胞可以伴随脂肪
混合在骨髓内或周围骨骼。
5. 细胞性骨肿瘤:这类肿瘤是由细胞增殖再加上对软骨和骨组织的损
伤所导致的,包括骨细胞瘤、套毛细胞瘤和椎体细胞瘤等。
细胞瘤多
发生在骨盆、脊柱、上肢骨骼,受累部位多影响脊椎尾部。
6. 骨质粗糙病:这种疾病是由于骨质细胞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其
临床表现为骨质骨折、外观改变和疼痛等。
受累体部有头骨、面颊骨、颌骨、肩胛、锁骨、跖骨和髋骨等。
骨肿瘤X线病历图谱(1)

骨软骨瘤
图 注:多发性。 同一患者的尺骨 远端呈圆椎状, 桡骨远端骨性膨 出,且短缩,弯 曲变形。
骨尖骨软骨瘤
病史: 女性58岁,头痛3年。
左额骨骨软骨瘤
病 女60,
史
:
成软骨细胞瘤
图 注:肱骨近侧 干骺端膨胀,密度减 低。其中散在砂粒样 钙化,局部骨皮质膨 胀,变薄。
骨的转移性神经母细胞 瘤
图 注:股骨远 侧于骺端呈虫蚀状 骨质破坏,膨胀, 且部分骨皮质清失。 病变未越过骺板, 破坏区之近侧骨干 可见三角形骨膜反 应,软组织肿胀。
骨囊肿
图 注:胫骨近 侧于骺端中心性 膨胀性透光区, 其中有多数骨嵴, 分隔呈多房状与 骨骺板相联。骨 皮质菲薄。
图 注:锁骨外侧1/3骨皮质菲薄呈蛋壳状,呈膨胀性, 气球样,囊性透光性病变。透光区内可见多数间隔, 呈泡沫状。
腱膜透明细胞肉瘤
图 注:右胫腓骨 远侧关节软组织肿 胀,邻近胫腓骨干 骺骨骺区有局限性 溶骨破坏及受压侵 蚀(箭头),踝关 节外侧间隙狭窄
瘤样钙质沉着症
图 注:右肱骨下 段前面有一巨大肿瘤 样钙化肿块,与肱骨 皮质相连续,局部髓 腔和皮质硬化,骨膜 增生
滑膜肉瘤
图 注:平片示右 手第2掌指关节及近 指软组织肿胀,骨质 未见异常。
图 注:骶骨自中央向一侧破坏,扩张,与正常 骨间骨质硬化。破坏区内呈分房状。
脊索 瘤
脊椎转移瘤
图 注: CT示颈 46椎体及附件广泛溶 骨性骨破坏,境界不 清
骨的转移瘤
图 注 : (生 骨 性)下 部胸椎 及 腰 椎 多 发 椎 体 骨 质 致密呈 象牙样, 诸 椎 间 隙正常。
肺癌骨转移
骨的 恶性 淋巴 瘤
恶性淋巴瘤
图 注:胸椎体 骨质密度减低、 破坏,部分椎体 塌陷变扁,邻近 椎间隙正常
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成分为主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化病例罕见 , 发病 率约 占该病 的 13 … 。经 检索 中国学术 .%
期 刊网络出版总 17 2 0 9 5~ 0 9年 1 2月底和美 国 P b e u M d数据 库 16 97年 一 0 9年 l 20 2月底 国内外文献 , 共报道乳腺骨 肉瘤
病 例约 10余 例 ; 生 于 恶 性 3 发
长期 慢性疾 病史 , 血小板 减少症 、 如 甲状腺功 能低 下 、 哮 喘、 宫颈癌切 除史 、 年癫痫 病 史 等 , 例 则 长期 患精 神 常 本
病 , 肉瘤 的发生是 否与以上病史有关 尚不清楚 。 骨 32 病理特点 . 眼观 : 块大小 不一 , 肿 边界 常清 楚 』质 地 ,
Sl r 报道 2 恶性 骨肉瘤分化病 例平均年龄 6 i e v 2例 0岁 。
乳腺骨 肉瘤病史多较长 , 国内文献报道最 长病史 达 2 0年 J 。
常有肿块缓慢存在多 年 , 近期突然增大 的病史 J 。少数 病例 肿 物生长很快 , 从发现到诊断时 间仅有数月 时间。临床常 常
骨骼 以外 的骨肉瘤是一种类骨样 、 骨或软骨的恶性 间叶
肿瘤 , 位于软组织 内 , 附着于 骨骼 。乳 腺骨 肉瘤 成分 常 且 不 见于化生性癌 , 恶性成分 为单一 的骨 肉瘤 临床罕 见 , 发病率
占乳腺 肉瘤 的 0 1 % ~02 % , .5 . 5 乳腺 叶状 肿 瘤 骨 肉瘤分
性癌 : 者在治疗和预后 方面 明显不 同 , 要鉴别 在于 充分 二 主 取材 , 观察是否存在恶 性上皮 成分 。免 疫组化 标记 , 化生 性 癌 的肉瘤成分多 数可 表达 高分子 和 ( ) 分子 角蛋 白, 或 低 并
恒定表达 p 31 , 6 9 而骨 肉瘤细 胞不 表达 p 3 极 少 表达 C ] 6, K。 () 2 乳腺恶性 叶状肿 瘤伴 有 良性 骨组 织化 生或 含骨 肉瘤成 分的多种 肉瘤分化 : 乳腺恶 性 叶状 肿瘤 可出现脂 肪 肉瘤 , 平 , 当伴有少 数发
骨肉瘤胰腺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20 0 6年 1 0月 起 左 膝 关 节 近 侧 肿 胀 伴 屈 曲活 动 受
限 . 半 年余 。 年 7月外 院作 左股 骨远 端旁 病灶 活 约 次
检 . 理诊 断 为左 股骨远 端 骨 肉瘤 , 病 即转我 院就 诊 。 6 次化疗 后 , 2 0 于 0 7年 1 2月 1 4日行左 股骨 远 端骨 肉
年半 . 化疗 结束 1 月 , 2 1 距 6个 于 0 0年 5月起 出 现 与
进 食无关 的中上腹 隐痛伴 腹胀 , 偶有 恶心 呕 吐 , 无 但
放射 痛 , 个 月后 出现 皮 肤巩 膜 黄染 ,深茶 色 尿 、 1 伴
皮肤 轻 度瘙 痒 。 实验 室检 查显 示肝 脏转 氨酶 升 高 : 丙
胰 腺转 移瘤 在 临床上 相 当少 ,较 多来 源部 位 是 肾脏 和NI I -, - 而来 自骨 肉瘤 的胰 腺转 移瘤 极其 罕 见 。 z 现 报 道 1 中年 女 性 骨 肉 瘤 患 者 行 原 发 灶 切 除 手 例 术 、 后发 生 胰腺 转 移再 次行 手 术 治疗 情 况 , 3年 并结
一
在 骨 肉瘤 原 发 灶 切 除 的 基 础 上 , 年 后 出现 胰 腺 转 移 , 可手 术 切 除 机 会 , 后 较 好 数 仍 预
[ 键 词 ] 胰 腺 转 移 ; 肉 瘤 ; 理 关 骨 病
[ 图分类号] R 5. 中 67 5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l 0 — 9 4 2 1 )5 0 0 — 3 0 7 15 (0 10 — 4 0 0
瘤切 除 及 假 体 置换 术 ,术后 继 续 化疗 l 3次 ,直 至
20 0 9年 1月结束 治疗 。 1 胰 腺 转 移 瘤 的 治 疗 患 者 距 骨 肉瘤 手 术 近 2 . 2
肋骨骨肉瘤一例报告

M o e a tc l e i i e d m Pr c i a d cn ,Oco e 2 1 ,Vo12 , o 1 M tb r 0 0 . 2 N .0
・
病例报告 ・
肋骨骨 肉瘤 一例报告
杨旦君 , 王丰富, 戚洪波, 晓剑 , 徐 徐启怀
d i 036 /i n17 —8 0 0 01 . 1 o: . 9 .s . 1 0 . 1 . 0 1 9 js 6 0 2 06
院 。4d 患者 打 篮 球 时 突 感左 下胸 疼 前
痛 , 息 时稍 缓 解 , 动 时加 剧 。杏 体 : 休 运 左 下 侧 胸 壁 软 组 织 局 限 性 隆 起 ,轻 压
痛 , 较 硬 , 能 推 动 , 面皮 肤 无 红 质 不 表
肿, 皮温 不 高 。 实验 室 检 查 无 阳性 发 现 。 影像学检查: x线 平 片 检 查示 左 胸
【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 7 81 1 病 例
【 献标志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 7 —8 02 1)0 19 . l 文 6 100 (0 01.100
瘤 , 病 率 占全 部 恶性 骨 肿瘤 的 4 .% , 发 46
患 者 男 ,5岁 , 左 胸 疼 痛 4 , 3 以“ , d 入
诊 分 析 1例 [】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0 5 J. 医 2 0, 1() 5 . 53: 1 2
术 后 病 理 诊 断 : 左第 l 骨 肉瘤 O肋 ( 母 细 胞型 、 区 软骨 母 细 胞 型 ) 骨 小 。
作 者单 位 : 浙 江 省余 姚 市 中 医 院, 浙江
见骨质碎裂和斑点状 高密度瘤骨 ,周 围见 软组织肿块, 内侧 与脾脏紧挨 , 但未侵及 。
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初探

b o n e we r e v i s i b l e i n 1 0 o s t e o b l a s t i c s u b t y p e s , o s e o l y t i c d e s t r u c t i o n s wi t h v a r i a b l e t u mo r b o n e s we r e v i s i b l e i n 6 f i b r o b l a s t i c s u b t y p e s . Cl u s t e r e d d o t s o r c i r c u l a r t u mo r b o n e wi t h c i r c u l a r 。 l a c e l i k e o r s e p t a l 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me n t we r e v i s i b l e i n 5 c h o n — d r o b l a s t i c s u b t y p e s . On e c a s e wa s v a s o d i l a t i o n s u b t y p e a n d o n e c a s e wa s s ma l l r o u n d c e l l s u b t y p e . Co n c l u s i o n: Co mp r e h e n — s i v e i ma g i n g o f X— r a y , C T a n d M R1 we r e h e l p f u l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s u b t y p e s o f o s t e o s a r c o ma .
人骨肉瘤p21WAF1基因表达及其DNA序列分析

·实验与临床·人骨肉瘤 基因表达及其 序列分析张春林 曾炳芳 廖威明 李佛保 曾益新【摘要】 目的 检测人骨肉瘤组织中 基因的表达及其 序列变化。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 及 蛋白的表达, 方法检测骨肉瘤 突变,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进行 的直接测序。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 ( );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为 ( )。
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 ( );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为 ( )。
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中 的 位碱基处发生 突变,突变率为 ( )。
结论 !随着骨肿瘤恶性度的升高, 及 蛋白的表达下降。
"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对预后有影响。
#该实验对中国人群骨肉瘤中的 基因的 多态性位点进行了新的定位,这些位点可能会对今后该基因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基因;骨肉瘤;原位杂交; ; 序列分析【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稿, 修回基金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作者简介:张春林,男,主治医师,博士生。
研究方向:骨肿瘤曾炳芳,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骨创伤,修复重建一个名为野生型 激动片段 — 的基因(又叫做 , , , 或者 ),它直接受 调节,自身也可以在细胞培养中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
诱导 基因的表达,可能是使有 受损的细胞停止生长,以便修复受损的 ,或者是使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1岁,左小腿近端酸痛2月余,查体:左小腿近端稍肿胀,可扪及前外侧4cm×3cm×0.5cm大小包块,质软、有压痛,无明显活动度,皮温不高,左小腿活动久时酸痛,行走未见明显跛行,左膝活动未见明显受限。
AKP:187U/L,ASO:541.96IU/ml,CRP:12.51mg/l,PLT:344×109/L,Neu%:76.7%, Lym%:15.8%, HCT:35.4%。
CT所见:左胫骨外侧平台陈旧性骨折,胫骨上段髓腔密度增高,胫骨上段外侧缘见少量骨膜反应(图1),胫骨上段外侧见约5.2cm×2.7cm×5.5cm大小的密度减低影,CT值为19-44Hu(图2)。
CT诊断:左侧胫骨上段骨肉瘤?MRI所见:左胫骨中上段见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异常信号累及关节面(图3、4),相应骨皮质欠光滑,其前外侧软组织内可见不规则长T2长T1肿块。
MR诊断:左胫骨中上段占位:成骨性骨肉瘤?
手术所见:术中以左小腿近端包块处为中心,做一斜行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胫骨前肌,并向两侧牵开,见包块位于肌肉下与骨质相连,用尖刀切开部分包块,见截面呈鱼肉状,灰白色,再用骨刀凿下一小块近端骨质,见骨质硬化。
镜检:肿瘤细胞呈分叶状,周边区细胞呈梭形,中央区细胞呈多角形,两种细胞间有移行性,可见双核及多核肿瘤细胞,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图5、6)。
病理诊断: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2 讨论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发病率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1/3。
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骨肉瘤常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男女发病比例为2∶1,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的干骺端。
继发性骨肉瘤可继发于如Paget病、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以及放射后骨骼等,发病年龄晚于原发性骨肉瘤,好发于扁骨[1]。
骨肉瘤临床上一般都具有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三大主要症状,以疼痛最为常见。
初为间歇性隐痛,逐渐持续剧烈疼痛难忍,尤其夜间更为明显。
局部皮温稍高,血清磷性磷酸酶可增高[3]。
骨肉瘤的预后险恶,骨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最高,颌骨者较低。
骨肉瘤多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肺、脊柱、骨盆等,部分可沿
长骨骨干跳跃性转移;发生于肩胛骨、骨盆的骨肉瘤可通过淋巴道转移。
骨肉瘤按其解剖部位及组织形态可被分为多种亚型,最多见为髓内型骨肉瘤[2]。
其中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有胶状软骨样基质,瘤组织中1/2以上呈软骨肉瘤样结构,在此基础上可化生形成骨质,但必须见到直接成类骨或瘤骨的梭形瘤细胞,以与软骨肉瘤区分。
骨肉瘤需要与成骨型转移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硬化型骨髓炎、疲劳性骨折、骨化性肌炎及外伤后血肿肌化等病变鉴别。
参考文献
[1] 梁碧玲主编. 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M]. 北京:卫生出版社,2006,433-434
[2] 杜湘珂,朱绍同主编.骨与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1
[3] 刘东风,吴振华主编.骨与关节影像鉴别诊断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20
作者单位:236600 安徽太和县中医院CT、MR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