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科学探究题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但纵观近几年来学生在中考中的答题情况,在实验探究题面前,学生往往显得无从下手,导致失分较多。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一套解答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好基础化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

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1.掌握重要物质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

(4)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5)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含Cu2+)。

2.了解常见气体、离子的检验(1)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4)CO2-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5)Cl-: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6)SO-2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3.牢记物质的重要性质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俗称纯碱;是碳酸盐,遇酸溶液会放出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不变浑浊等。

他们都是解答实验探究题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重视过程1.读题需认真,找出探究内容实验探究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学生往往耐心不够,读题不仔细,出现“读一题,做一题”“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了”等现象,严重影响答题质量。

因此,学生答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找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审题应仔细,提取有用信息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用于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探究题中,通常会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

以下是一些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拓展。

1. 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

在解决实验探究题之前,需要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问题。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并确定实验方案。

2. 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后,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的具体内容、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变量和指标等。

3. 进行实验操作。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

5. 得出结论。

在得出结论时,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6. 撰写实验报告。

在完成实验探究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

实验报告应该具有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的特点,以便他人阅读和理解。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撰写实验报告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一、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题目分析:明确所求,把握本题的要点,重点分析实验探究题的内容,弄清所提问题的实质。

2、完善实验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条件,拟定实验内容,需要安排哪些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所需物质等。

3、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一步一步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关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相关的原因。

4、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归纳出一定的结论。

5、写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用适当的语言和文字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要点
1、实验目的:写明实验探究的实际目的和目标。

2、实验材料:清楚地写出所用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3、实验过程:清楚完整地描述实验的步骤,使人一步一步能够重复实验;
4、实验数据:客观、准确而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
5、总结分析:对实验结果作出准确有效的解释,给出一定的结论;
6、实验结论:概括性地陈述实验的结论,并简述原因。

- 1 -。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2. 学会合理假设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假设1:只有A成立;假设2:只在B成立;假设3:A和B都成立。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引言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明确问题在开始实验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确保自己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包含一些隐含信息,需要仔细观察和解读。

明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路清晰,避免走偏。

技巧二:设计合理实验设计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合理选择实验变量、控制变量,并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规划。

以下是一些设计实验的技巧:•变量选择: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选择几种可能的变量进行实验。

•控制变量:尽量减少其他变量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步骤:将实验步骤分解为多个小步骤,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该清晰明确,容易操作。

技巧三: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

以下是一些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技巧:•数据记录:使用表格或图表等方式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变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和趋势。

•结果解释:结合实验结果,解答问题或验证假设。

可以使用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方式清楚地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技巧四:合理解释观察现象在解答问题时,学生需要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合理解释。

以下是一些合理解释观察现象的技巧:•依据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引用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可能的解释,寻找最合理的答案。

结论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有效技巧。

通过明确问题,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合理解释观察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任务。

以上介绍的技巧只是一部分,学生还需要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后,从实验结果中归纳总结化学规律,完成问题或论述的一种问答形式。

下面是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1. 清晰理解题意,认真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和数据,把握其关键节点,明确主体和谓语的关系。

2. 弄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理解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现象与化学定律及理论;
3. 做好实验记录,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和归纳实验数据,逐个分析化学现象,并注意观察现象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

4. 总结归纳实验结果,通过数据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以及通常的规律和定律性,结合已有的化学原理进行论述分析。

5. 确保答案的全面、正确及有逻辑性,并且无误之处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答题时最好采用"问题-证据-解释" 答题模式,以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地表达答案。

6. 注意文字表达和论证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写作各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全文的中心思想紧密相连。

避免重复、散漫和不必要的叙述。

7. 最后进行检查,检查答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不出现离题、错误、遗漏、冗长、无条理性等情况。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是关键在面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啥。

记住,这可不是“猜谜游戏”,而是考察你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能力。

先别急着动手做实验,先把题目好好读一遍,理清楚每个要求。

1.1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验证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这里的“验证”就是关键字,意味着你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某个现象。

再比如,“探究”可能要求你探索某种现象的原因或效果。

搞清楚这些关键字,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1.2 划分问题的步骤接下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例如,题目让你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你可以先考虑如何设定实验温度,然后如何测量反应速度。

这样一步步分解,做起来会觉得清晰多了。

2. 设计实验方案弄懂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方案了。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因为实验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要设计实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比如说,如果你要验证某种物质的酸碱性,那你肯定需要酸碱指示剂。

别把实验用的材料搞错了,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就会乱套。

2.2 设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定也很重要。

比如,温度、时间、浓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最好能在实验之前,设定好各个条件,并记录下来,确保每次实验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3. 实施和观察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和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操作一定要细致。

比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确保刻度准确。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不能随随便便。

3.2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详细。

不要只是记下结果,还要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变化情况都写下来。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做完了,数据也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了。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题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题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题归纳
一、实验题的类型
1. 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和现象,要求学生对这些条件和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2. 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化学原理或结论,要求学生对这些原理或结论进行验证。

3. 制备性实验:这类实验题目通常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物质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

二、实验题解题技巧
1. 仔细审题:对于实验题,首先要仔细审题,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条件和注意事项。

2. 明确实验原理: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

3.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所需仪器和试剂等。

4. 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环保。

5.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数据和结果。

6. 分析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总结经验教训。

三、实验题举例
1.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题目给出金属片、硫酸铜溶液、盐酸等试剂和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题目给出稀盐酸、碳酸钠粉末、烧杯等试剂和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制备氧气:题目要求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题的归纳和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010广东)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 吸收处理。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 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 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 ClO-;假设3:_____________. 只存在ClO(2011广州一模33)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 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 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FeSO4有剩余; 假设2: NaClO有剩余; NaClO和FeSO4都无剩余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Fe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元素; Cu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从这几年的考试内 从实验探究题的内 容分析,还可以发现高 容分析,大部分考查的 考对于元素化合物中的 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如 07年是Al中Cu和Fe的存 多性质、多价态的物质 在推断,08年是+2、+3 比较关注(如SO2多种 价Fe的推断,09年是Fe 性质),因为实验探究 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 和FeO的推断,10年是 Na2SO3和NaClO的推断, 推理能力,并不希望只 有唯一的思路和答案, 11年广州一模是FeSO4 所以我们应注意这方面 和NaClO的推断。 知识的总结。
实验操作
步骤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 稀H2SO4 ,加热溶解将溶液 置于A B两试管备用 步骤2:
预期现象与结论
①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 中含Fe2+或Fe3+。 ②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则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含+2价; ③若KMnO4不褪色,则说明催 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2价 ④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含+3 价; ⑤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 +3价
2007年广东高考试题第23题(11分)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 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 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 量瓶、滴管、药匙;1 mol/L硫酸、2 mol/L硝酸、2 mol/L NaOH溶液、20% KSCN溶液。
2、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的答题技巧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一般为预处理)取少 量样品于试管,加入适量的XX ①固体溶解(或减少)或有气 溶液,待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 体产生-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现 象 别置于A、B两试管备用 步骤2:(检验过程)取少量A 溶液(样品)于试管,滴入少 量XX溶液 振荡。(若题中已 经给出步骤1,则向A试管滴入 少量XX溶液 振荡) 注意试剂的用量(只需少量或 适量) 步骤3:…… ②若XX溶液变XX颜色或XX 溶液褪色或生成XX色沉淀则 假设1成立(或样品中含有 XX物质) ③若XX溶液变XX颜色或XX 溶液不褪色或无XX色沉淀 则假设2成立(或样品中不 含XX物质) ……
3%H2O2: 无色,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32-、
S2-、SO2、Fe2+
20%KSCN: 无色,用于检验Fe3+,遇Fe3+,溶液变成红色
无色,遇氧化剂如新制氯水、HNO3、HClO、 淀粉-KI溶液: H2O2、Fe3+等变蓝色
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新氯水、HClO 紫色石蕊: 先变红后褪色,遇SO2变红色不褪色。
专题五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从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可 以看到,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已基本成熟, 形成自己独特的套路,其基本特点: 1、体 现了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做出假设,选 择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重点是对实 验过程的考核;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试 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实验方法由同学自己 选择,实验的过程得到很好的考察;3、体 现了对学生严谨科学态度和情感的考核。
又如2010年广东33题:(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 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Na2SO3+H2O _________ (2)反应 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 为 Na2SO3
2011年广州一模33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 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 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2)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 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 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Na+ 、 Fe3+
1、常用的试剂: 3mol. L-1H2SO42-:使溶液呈酸性或溶解某金属氧化物或检验
Ba2+
1mol. L-1NaOH: 使溶液呈碱性或使Fe3+、Mg2+形成沉淀或在
混合物中除去Al
0.01mol .L-1KMnO4: 紫红色,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有强氧化
性,可以氧化SO32-、S2-、SO2、Fe2+ 褪色
向A试管溶液中,滴加少量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 振荡 步骤3:
②固体部分溶解,并有 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 色,可能含铁。
步骤3
酸,再滴加少量20%KSCN溶液
③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 红色,结合②可知,一定含铁。
④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 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 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 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步骤4
往步骤2剩余固体中加入适量 2mol· -1稀硝酸,再滴加少量 L 2mol· -1NaOH溶液 L
如2009年广东21题:(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 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 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 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 CO、CO2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 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验证固 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现象是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火焰
21.(2008广东)(12分)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 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 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 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 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1)请指出该结论是 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 假设2: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
21.(2009广东高考)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K3[Fe(C2O4 )3]· 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 3H 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 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2)该小组 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 形式存在,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固体产物中只含Fe; 假设2: 固体产物中只含FeO ; 假设3:固体产物中同时含有Fe和FeO 。
类型三是有三个以上的假设,假设1:××存在,假设2: ××存在,假设3:××存在,假设4: …,一般要求验 证某个假设(基于某个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只需要设计实验验证某一个假设,不要浪费时间!
第三部分是拓展题,一般是结合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方案。
解题方法:根据假设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 试剂,设计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样品,于A试管中,再加 入过量2mol· -1 NaOH溶液,充 L 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 剩余固体备用。
①样品部分溶解, 并有气体放出。
步骤2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 1mol· -1硫酸,充分反应后,静 L 置。取上层清液于B试管中,剩余 固体备用 往试管B中加入适量2mol末,除铝外还含有铁、 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 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 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硫酸、2 mol/L硝酸、2 mol/L NaOH溶液、20% 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Fe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元素; Cu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专题五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从这几年的实验探究题还可以发 现,解题思路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解题时要:1、准确地 把握实验目的;2、利用已学知识, 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 ;3、结合实 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已有化 学知识推断预期现象和结论。题型不 外乎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题, 第二部分是提高题,第三部分是拓展 题。
21.(2008广东)(12分)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 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 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 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 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