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零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市)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上海市)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海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3)班有学生36名,女生18名,男生18名。

一(4)班有学生35名,女生18名,男生17名。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特别是一(4)班的郑文哲很特殊,幼儿园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不管教他,放任自由,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时根本不会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开学两个星期来,一(3)、一(4)班的孩子们,大部分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成了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就开学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一些分析: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当堂理解。

要让这些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

2、上课坐不住,不够专心,偶尔自己玩,一旦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知识就能掌握,每天需要老师提醒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在他近前进行指导,他们就能很顺利的完成老师教的知识。

要进一步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作业认真完成,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同学有22人,这些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但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不积极,课堂上很少出现表现自己的状态,要多鼓励调动孩子上学学习的积极性。

4、还有9个学生,上课不会专心听讲,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上课的意识,对老师讲的知识接受不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

能力目标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情感目标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

教学难点: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猜测。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

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

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

学生方面1、双色片10片。

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复习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生: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师:几个表示了什么?第几个表示了什么?生: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一、游戏引入1、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

(板书:双色片)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

师: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

(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

)二、探究新知1、10以内数的分拆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在黑板上记录)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

(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生:9种师: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师: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小结师: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0~5的数的大小和有序关系;2.掌握0~5的数的读法和写法;3.掌握0~5的数的加法运算;4.能够用手指或物品表示0~5的数。

教学内容第一课 0到5的数字比大小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0~5的数的大小和有序关系;2.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重点1.0~5的数的大小和有序关系;2.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难点1.0~5的数的大小和有序关系;2.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过程1.给出示例,让学生通过比较确定0~5的大小关系;2.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并让学生理解其含义;3.给出示例,让学生使用符号比较0~5的大小关系。

第二课 0到5的数字读写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出0~5的数字;2.能够正确写出0~5的数字。

教学重点1.0~5的数字的读法;2.0~5的数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1.数字3和5的写法;2.让学生独立写出0~5的数字。

教学过程1.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熟悉0~5的数字;2.通过数数游戏,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3.让学生自己写出0~5的数字。

第三课 0到5的数字加法教学目标1.理解0~5的数字加法的概念;2.能够用手指或物品模拟0~5的数字加法。

教学重点1.0~5的数字加法的概念;2.用手指或物品模拟0~5的数字加法。

教学难点1.用手指或物品模拟0~5的数字加法;2.让学生理解简单的数字加法。

教学过程1.用手指或物品模拟0~5的数字加法;2.通过加法游戏,让学生理解数字加法的概念。

第四课 0到5的数字加法练习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0~5的数字加法;2.能够在0~5范围内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1.0~5的数字加法的熟练运用;2.0~5范围内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1.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0~5的数字加法;2.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1.认知导入法;2.创设情境法;3.合作学习法。

沪教版数学小学1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参

沪教版数学小学1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参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3)班有学生36名,女生18名,男生18名。

一(4)班有学生35名,女生18名,男生17名。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特别是一(4)班的郑文哲很特殊,幼儿园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不管教他,放任自由,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时根本不会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开学两个星期来,一(3)、一(4)班的孩子们,大部分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成了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就开学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一些分析: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当堂理解。

要让这些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

2、上课坐不住,不够专心,偶尔自己玩,一旦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知识就能掌握,每天需要老师提醒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在他近前进行指导,他们就能很顺利的完成老师教的知识。

要进一步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作业认真完成,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同学有22人,这些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但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不积极,课堂上很少出现表现自己的状态,要多鼓励调动孩子上学学习的积极性。

4、还有9个学生,上课不会专心听讲,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上课的意识,对老师讲的知识接受不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1.教材概述《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本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趣味性的题材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数学能力目标: - 掌握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 - 掌握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通过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形成直观的数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1.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以内的数(3学时)•第二单元:数的排序(3学时)•第三单元:数的加法与减法(5学时)2. 教学目标•掌握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掌握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形成直观的数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排序、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方法本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单元:认识1以内的数2.1 引入(15分钟)•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1以内的数。

2.2 学习(30分钟)•教授认识1以内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认识活动。

2.3 巩固(15分钟)•练习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数的排序2.1 引入(15分钟)•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排序的兴趣。

2.2 学习(40分钟)•教授数的排序方法及应用,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进行排序活动。

2.3 巩固(15分钟)•练习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数的加法与减法2.1 引入(1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最新上海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上海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上海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第一课:认识0
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图形,使学生了解0这个数的特点和意义。

- 掌握0的写法和读法。

-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辨认和使用0这个数。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数字0的大纸牌等。

- 学生练册和书包中的实物。

教学过程:
1. 引入: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感受0的特点和存在意义,让学生对0产生兴趣。

2. 研究0的写法和读法:在黑板上写下0这个数字,并和学生一起读出其读音。

3. 游戏研究:教师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类,将没有数量的实物归为一组,强调这一组实物数量是0。

4. 练巩固:在学生练册上完成相应的练题,巩固研究成果。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零元素,如没有花的树、没有人的房子等,并引导学生发现0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0这个数字的写法和读法,了解了0在集合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一知识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大家参与口算方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知识的积极探索。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挂图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们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聪明。

有信心战胜喜羊羊和灰太狼吗?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

(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算式)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2、汇报交流算法。

3.学生们真的很聪明,也很有爱心。

他们用自己的学习工具帮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的计算方法,真的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57-3= 99-6= 89-7=65-4= 48-5= 26-2=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30-10= 50-20= 76-40=38-10= 57-20= 95-70=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家比较一下, 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识0,初步体会零的意义,会正确书写“0”和“6”。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激发同学们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奇怪和兴趣,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0表示的例外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0”和“6”的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0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
小朋友,小兔欢欢现在肚子饿得咕咕叫,老师给它送去了一盆胡萝卜,请你数一数,盆子里有几个胡萝卜?用几来表示?(课件演示胡萝卜一个个被吃掉后盆里还剩几个?用几来表示?)
盆子里的胡萝卜全被欢欢吃掉了,现在还剩几个胡萝卜?可以用几来表示?
2.揭示课题
“0”表示没有,一个也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零”
(板书课题:零)
二、探究0表示的例外含义:
(一)0表示没有
1.现在我们上数学课,教室里有许多小朋友,要上美术课了,同学们都到美术教室去了,教室里还有人吗?这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2.请小朋友们想一下,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0”来表示?
3.小结:刚才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说明,零在表示个数的时候,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0”还可以表示什么?
(1)小兔欢欢对我们提了个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0?
(2)(出示一把尺)这是每个同学都有的一把尺,上面有什么?(刻度)请一
个小朋友指一指0在哪里?我们量东西时要从0开始量,所以0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起点)(3)这是比赛中用来计时的秒表,当开始计时时要把秒表调到00时00分00秒00,所以0在这里表示什么?
(4)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在温度计上面0摄氏度凑巧是水结冰时候的度数。

如果温度到了0摄氏度,表明天气非常凉爽,小朋友们就要注意保暖。

(5)小结:零除了在计数时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水结成冰的温度。

4.指导书写
指导写0。

(鸡蛋鸡蛋0、0、0。

)(稍斜,不能写的尖像水滴。


指导写6。

(哨子哨子6、6、6。


0和6在书写时要注意,一不小心0会写成6,6会写成0。

三、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了“零”。

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