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3常考易错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点训练
1.(2022·山东济宁微山二中月考)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
的是
(C )
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D.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解析] 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不同时 代的地层中,不会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A错误。不同时代的地层, 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在古老的地层中,应该含有低级、简单生物的化 石。B错误。一般而言,地层中低级生物化石形成年代早,高级生物化 石形成年代晚,可据此研究地球生命演化进程;C正确。岩浆岩是岩浆 上升冷却形成的,在岩浆岩中不能形成化石的。D错误。故选C。
自主梳理•探新知 合作探究•释疑难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时间顺序的__层__状___岩石。 (2)特征: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__层__理___构造。 2.化石 (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的__遗__体___或_遗__迹____在沉积 物中保存下来。 (2)特征: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__相__同___或者__相__似___的化石,越 古老的地层,含有越__低__级___、越__简__单___生物的化石。
典例剖析
例题2 (2021·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 原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质时期是指 A.古生代 C.新生代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2)地面监控系统 ①组成:5 个地面站。 ②功能:___监__测_____和控制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以及卫星是否沿预定轨道运行。 (3)用户设备部分 ①组成:G_P__S_接__收__机__。 ②功能:显示接收机所在点的__经__纬__度____、高度、时间和速 度等信息。
1.GPS 由哪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 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1.利用 GPS 如何实现“精准农业耕作”?
利用 GPS 进行农田信息定位获取,包括产量监测、 土样采集等;计算机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决策出农田地 块的管理措施;然后把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有 GPS 设备的 喷施器中,精确地给农田地块施肥、喷药。
GPS 接收机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用途可将 GPS 接收机分为下列类型。
类型
导航型 接收机
测地型 接收机
授时 接收机
应用 用于运动载体的导 航,分为车载型、 航海型、航空型和 星载型 用于精密大地测量 和精密工程测量 用于天文台及无线 电通信
特点
能够实时给出载体的位置和 速度。价格一般较便宜,应 用广泛
【答案】 (1)A (2)A
1.读“GPS 手持机界面图”,界面上的时间为当地的区时, 回答(该是( )
A.鲁尔区
B.五大湖工业区
C.硅谷
D.班加罗尔
(2)收星界面图中信号最强的卫星是( )
A.25
B.14
C.30
D.23
(3)据数据查询界面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为( ) A.该手持机用户此时位于北京 B.图中的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 C.此时该地太阳位于西南方 D.日影朝向西北
(3)交通:
GPS可对车辆进行 跟踪、调度管理, 合理分配车辆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

(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

(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易错辨析1】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归纳·助学助记33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8320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8320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核心素养定位1.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层次和常见的天体。

(区域认知)2.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区域认知)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综合思维)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

判断(1)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

(√)(3)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4)总星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

(×)[易误辨析]恒星不恒恒星的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恒星也在运动,它们的位置在不断运动,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变化,这叫恒星的自行。

恒星的运动速度很快,只是由于离地球太远,人们在短促的一生中不易觉察恒星位置的变化,因而称其为恒星。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图中A表示总星系,B表示银河系,C表示太阳系,D表示地月系。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7%,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 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学法指导]图示法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易错辨析]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其中心天体。

[知识链接]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彗尾朝向背离太阳方向,周期约为76年。

[学法指导]快速记忆行星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钻木取火。

(3)级别: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①总星系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并不是宇宙全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3-1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3-1
设的 项目是 D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
6、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 B.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
7.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 误的是 C A.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缩 短了产业升级时间 B.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C.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发展中 国家的就业压力 D.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 8.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 A A.清洁生产 B .围湖造田 C .过度放牧 D .滥伐森林
高中地理毕业考试
地理必修3-1复习
地理 3(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67、区域的含义
68、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69、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
生活方式的影响
70、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71、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 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C.黄河流域、陕西省、干旱地区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2. 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 D ) 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 B. 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 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
10、图中箭头所示的 生产要素及 流动方向,符合区际联系的是( c ) A.①资金,②技术 B.①原料,②劳动力 C.①资金,②劳动力 D.①原料,②技术
11、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A.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 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全部转移到欠 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进行产业转移 ,可以促使发达地区提高就业率 D.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 业,有利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学生版)

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

2.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通过实例,区别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不同要素的服务功能与价值。

3.通过材料分析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2.人类如何合理选择利用森林的服务功能。

3.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的含义。

4.水坝建设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知识点01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不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知识精讲目标导航水、木材、各种矿产……还享受了自然环境提供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以及娱乐和审美体验等。

这些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_______服务:为人类提供_______,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_______。

(2)_______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_______。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3)_______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_______、审美体验等_______,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4)_______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_______,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3.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限时思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沙棘易于大规模种植,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大部分植被稀少,生态脆弱的区域,以沙棘为先锋树种,都能快速恢复地表植被。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3海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3海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海浪1.海水运动基本形式:海浪、________、洋流。

2.常见形式及影响[特别提醒] 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知识链接1】海啸与风暴潮的不同(1)成因不同。

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地形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运动。

(2)传播速度不同。

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风暴潮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3)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

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

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产生海啸。

二、潮汐1.含义:海水的一种________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________的引力作用。

3.变化规律:⎩⎪⎨⎪⎧一天中有 涨落,白天为潮,夜晚为汐。

农历每月的 和 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4.影响:________采集和养殖、港口建设和________、潮汐发电等。

【学法指导】 潮汐的规律和影响【易错辨析】 潮汐能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因此,潮汐能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三、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海水温度)⎩⎪⎨⎪⎧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特别提醒]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域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域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域,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域,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3.影响(1)影响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

(2)影响海洋________。

(3)影响海洋污染物的________与净化。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总结高中地理在学习和复习时,都是有规律可寻的,高考答地理也是如此,那么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归纳,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一、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4、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5、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动方向。

18、判读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风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安第斯山脉南部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降水量丰富。

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3、能源与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资源,还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资源。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4、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5、台风和飓风虽然都是热带气旋,但要注意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热带气旋。

36、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

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7、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一、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