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乡村旅游规模尚小,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模式仍比较广泛。

乡村旅游以家庭零售户为主,集体户数量少,难以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影响了规模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乡村旅游项目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分散,家庭经营粗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2、产品重复性现象明显,质量和特性仍不足。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以"农家乐"、"农家采摘"、"生态观光"为主线,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等处的乡村旅游产品基本雷缺乏地方特色。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较差,吠乏商业包装。

由于产品的同化和低质量,使得乡村旅游经营者主要通过"价格战"进行激烈的竞争,甚至相互拆台。

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点仍处于较低水平,形成了恶性循环。

3、政府管理职能尚不完善。

虽然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表明,政府的管理职能仍然缺失。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政策偏好,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管理和制度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4、消费者引导不到位,消费行为不成熟。

目前,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主要局限于一顿可口生态的"农家宴"、一段走马观花式的乡村观光、一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农家采摘等形式单一的旅游活动,忽视了乡村中的风俗民情、文化传统等旅游要素,并没有中短期的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到农事生产,"与民同乐"。

消费行为停留在浅层,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深。

5、乡村旅游的文化习俗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虽然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乡村文化习俗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是为满足商业需求而设计的。

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俗被扭曲甚至放弃。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瓶颈。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旺盛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

乡村的宁静、清新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在节假日,乡村旅游景点常常人满为患。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发展模式多样化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有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提供农家饭菜和住宿服务;有的以观光农业为特色,让游客体验采摘、农耕等活动;还有的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开发旅游景区。

4、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

同时,也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乡村道路狭窄、路况不佳,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网络信号差;公共卫生设施简陋,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2、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由于缺乏创新和规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存在同质化现象。

农家乐的菜品和服务大同小异,观光农业的项目和活动缺乏特色,景区的开发也缺乏个性化。

这导致游客的选择有限,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和竞争优势。

3、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具备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服务接待等专业知识的人才。

乡村旅游发展常见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常见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常见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常见问题及对策包括:
问题1:基础设施不完善
对策: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改善电力供应,提供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问题2:缺乏专业人才
对策: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村旅游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相关专业课程等方式,加强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问题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农村旅游景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问题4:旅游产品单一
对策: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农村旅游,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问题5:信息不对称
对策: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提供详尽的农村旅游信息,包括交通、住宿、景点介绍等,方便游客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旅游线路和服务。

问题6:市场营销不足
对策:加强农村旅游的市场推广工作,包括举办推广活动、参加旅游展会、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农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问题7: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
对策: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培训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我国乡村旅游发SWOT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SWOT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SWOT分析————————————————————————————————作者:————————————————————————————————日期: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旅游管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王诺斯李俏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旅游风尚,其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了,但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繁多且复杂,本文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此分析提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

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

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

本文将利用SWOT 分析法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两个方面对现如今中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旅游管理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肖艳红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九襄镇乡村旅游业发展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一、九襄镇的现状九襄镇隶属于四川省汉源县,地处县城西北大相岭南麓,流沙河中游二级阶地上,距县城23㎞,地理位置在北纬29°29′,东经102°37′。

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050-3268m,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629.1㎜,无霜期300天左右。

九襄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近年来,全镇围绕“农业兴城”的观念,加大农业的投入,不仅连续8年是省科技示范镇,更是全省优质水果、蔬菜、高产优质稻基地。

近年来,更是依托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本文通过SWOT 分析法对九襄镇的乡村旅游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方面进行分析。

(一)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S)九襄镇地处大相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尤其是冬季阳光明媚,迥异于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常年阴霾的天气,具备开展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气候资源优势。

同时因土地肥沃,自古就是水果之乡,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政策规划建设逐渐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崭新局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四川省最大的人工景观的30000亩梨园,以及赋有梨园传说的梨花仙子塑像,使之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植物资源优势。

九襄镇具有1800年建镇历史,南丝路和茶马古道在此交汇,区域内有建于清道光29年(公元1850年)石牌坊,佛静山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九襄老街。

(二)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W)1.旅游产品单一,旅游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以花卉旅游资源为主,对于优越的气候资源开发较少,导致旅游活动季节性比较明显;且旅游经营方式相对单一,侧重点在观光游览,缺乏休闲度假类产品,无法满足游客市场对旅游产品特色化的需求,游客的重游率难以提高。

乡村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乡村旅游发展正成为当前中国旅游业的热门话题,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乡村旅游的机遇1. 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国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峡谷、湖泊、山川等,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乡村的清新空气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前来度假放松身心。

2.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渴望逃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的乡村环境。

而乡村旅游正能够满足他们对于亲近自然、体验乡土文化的需求。

3. 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如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扶持政策等。

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乡村旅游的挑战1.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相对于城市,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交通、通讯等问题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能够顺利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和网络设施的覆盖程度仍然存在限制,这对于吸引游客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时常遭遇到乡村文化受损甚至失去的风险。

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保护好传统的乡村文化,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农村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产品开发的创新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需要创新,并与游客需求相匹配。

目前,一些乡村旅游产品过于简单单一,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因此,乡村旅游产业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提供更多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体验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机遇与挑战的应对策略1. 政府加强政策导向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标准,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

乡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乡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关键 词: 乡镇旅 游业;发展现状 ;存在 问题 ;发展思路 ;措施
铭传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部 , 是肥西县最大 的山 区乡、 安徽省优秀旅游 乡镇 、 安徽省生态乡镇。境内 山水人文 资 源 丰富, 有 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刘铭传 旧居~ 刘 老圩为代表的“ 淮军圩 堡群 ” 、 刘 铭传墓园 、 左宗棠题词 的肥 西 院、 小 团山香草农庄 、 紫蓬 山区最高峰大潜 山等 。 铭传 乡山清水秀 、 人杰在灵, 境 内“ 三圩 、 两 山、 两水、 一院” 远近 闻名, 是 台湾 首任 巡抚刘铭传 、 著名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 乡。 刘老 圩、 张老 圩、 张新圩至今保存较好 , 是淮军文化的发源地 ; 铭传故里 大潜 山、 圆通 山, 两山辉映 , 美不胜 收; “ 肥西书院” 系左宗堂题词, 为淮 军将 领们习文聚会之处。另外 , 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 全 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刘铭传故居正在进行保 护性修复 , 刘铭 传墓 园 已全面对外开放。 旅 游 业 发 展 现 状 近年来 , 紧紧抓住 肥西县区划调整成立铭传 乡的锲机 , 充分 利用铭传 品牌 , 紧紧围绕打造“ 人文 、 生态、 旅游” 铭传工作 目标, 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开展宣传推介, 较好 的推动 了 全乡旅游业的发展 。 ①在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 , 实施 了刘铭传 旧 居保护与维修工程, 新建了刘铭传墓 园、 刘铭传生平纪念馆, 引进 了一批企业开发了小团山香草农庄、 铭传文化生态 园、 聚星湖生 态 山庄、 新碱旅游示范园等景点 。②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上 , 正 在建设游客 中心、 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公厕, 修建了南聚路 、 半金路 等连接景区到 3 1 2国道、 森林大道的旅游通道, 完善 了旅游标志 及导引牌。③在环境建设上, 对全乡的荒 山进行了绿化 , 对旅游 通道 、 景区景点进行了配套绿化 , 对景区景点和旅游通道周边进 行 了环境整治 。 ④在宣传推介上, 印制了《 印缘铭传乡》 宣传画册 , 拍摄 了《 刘铭传故里》 宣传片, 2 0 1 2年 4月 1 2日策划举办 了刘铭 传骨灰落葬仪式 , 2 0 1 3年 4月 l O 举办 了全国海 峡两岸交流基地 授牌暨刘 铭传 旧居保护与维修工程开工典礼 。 二、 旅游业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 铭传 乡旅游业 虽然取得 了一定 的发展 , 但我们应 清醒的认 识到 , 铭传 乡旅游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 总体产业层次不高 , 景 区、 景点开发不足,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 不具备基本 的接待能 力, 市场 开发不足 , 从业人 员素质不高等 。 三、 旅游业发展思路及具体措施 针对这些 问题 , 铭传 乡今后 的工作思路是 围绕肥 西县十二 五规划关 于: “ 以 文化 带动 旅 游 , 以 品味 提 升旅 游 ” 的开发理念 , 以刘铭传 为主线 , 突出淮 军“ 圩堡群 ” , 做好 山水文章 , 打造 合肥 后花 园。 为此铭传 乡在整个“ 十二五” 期间及 以后全 乡旅游 工作 总体 目标是 :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加快景区 、 景 点建 设, 完善旅游 发展规划 , 整合旅游资源 , 强势宣传推介 , 加 强队伍建设, 打造“ 人 文铭传 、 生态铭传 、 旅游铭传” 旅游品牌 , 增强铭传旅游知名度和 美誉度 。 ( 一) 完善旅游基础 设施 , 加快景区、 景 点建设 铭传 乡旅游工作起步 晚, 基础 设施 薄弱 , 景区 、 景点建设步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2015年9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王诺斯 李 俏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旅游风尚,其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了,但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繁多且复杂,本文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此分析提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

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

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

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两个方面对现如今中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作者:————————————————————————————————日期:
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旅游管理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肖艳红
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九襄镇乡村旅游业发展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一、九襄镇的现状
九襄镇隶属于四川省汉源县,地处县城西北大相岭南麓,流沙河中游二级阶地上,距县城23㎞,地理位置在北纬29°29′,东经102°37′。

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050-3268m,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629.1㎜,无霜期300天左右。

九襄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近年来,全镇围绕“农业兴城”的观念,加大农业的投入,不仅连续8年是省科技示范镇,更是全省优质水果、蔬菜、高产优质稻基地。

近年来,更是依托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通过SWOT 分析法对九襄镇的乡村旅游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方面进行分析。

(一)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S)
九襄镇地处大相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尤其是冬季阳光明媚,迥异于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常年阴霾的天气,具备开展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气候资源优势。

同时因土地肥沃,自古就是水果之乡,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政策规划建设逐渐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崭新局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四川省最大的人工景观的30000亩梨园,以及赋有梨
园传说的梨花仙子塑像,使之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植物资源优势。

九襄镇具有1800年建镇历史,南丝路和茶马古道在此交汇,区域内有建于清道光29年(公元1850年)石牌坊,佛静山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九襄老街。

(二)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W)
1.旅游产品单一,旅游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以花卉旅游资源为主,对于优越的气候资源开发较少,导致旅游活动季节性比较明显;且旅游经营方式相对单一,侧重点在观光游览,缺乏休闲度假类产品,无法满足游客市场对旅游产品特色化的需求,游客的重游率难以提高。

2.城镇经济基础较薄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九襄镇因其地理位置及城镇经济的发展缓慢且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所以相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停车场、消防设施和住宿等方面,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势必影响旅游容量,阻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节事活动雷同性较高,品牌形象未深入人心
近年九襄镇以“花海果都?阳光九襄”为定位推出的梨花生态旅游节,但九襄镇的梨花生态节还未成为具有标志性的节事活动,与以成都周边地区以花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相雷同,如说起以花卉旅游资源为主的节事活动,人们会想到龙泉驿区的桃花节,婺源的油菜花节等。

(三)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O)
1.日益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生活环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渴望通过乡村旅游这种方式接触自然,寻求身心的放松。

2.交通通达性的提高,旅游市场得到扩大
雅西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的缩短了与成都、重庆、石棉等周边地区的距离,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这些城市的居民进行乡村旅游带来了便利,旅游地主要市场由原来的周边区县扩大到成渝地区。

3.政策支持
5.12地震灾后,国务院已确定以旅游业作为四川震区灾后重建主导产业,并加大投入完善旅游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旅游企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九襄镇的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九襄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挑战(T)
乡村旅游的发展的主要市场一般为周边的大中城市,九襄镇未来主要旅游市场是成渝地区,但是在成渝地区环城游憩带上已发展有较多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尤其是以成都市为代表,周边已有发展较成熟的龙泉驿区、郫县农科村、新津花舞人间和青白江凤凰湖等乡村旅游地。

九襄镇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九襄镇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九襄镇作为全省首批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应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机遇,科学安排游客接待中心、旅游路线、旅游服务餐饮设施及标识标牌系统布局;加快景区的住宿环境的改善;加快建设配套的住宿设施和景区内道路系统的完善。

(二)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花海果都的生态农业资源,以乡土文化为基础,融入本地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游客的个性和情感需求,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开发多样化的生态型休闲度假产品,如建设生态农庄、农活体验、瓜果采摘、花海宿营。

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冬季的气候优势,打造冬日艳阳度假休闲胜地,将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与休闲度假型旅游结合起来。

(三)树立品牌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
首先,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是要有自身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与其他已有品牌的雷同性,深挖自身文化内涵和观念且融入开发的旅游产品中是。

再通过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报纸、杂志、高速路广告牌等作宣传,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广阔的网络平台,通过QQ空间、新浪微博、旅游门户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相对以上静态的宣传方式,动态的如视频宣传等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