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上皮样胃肠道间质瘤4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上皮样胃肠道间质瘤4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e p i t h e h o i d g a s t r o i n t e s i t n a l s t om r l a t u mo r s
粗 大的纤维分 隔, 部分 可见腺管样 结构 。 6例复发病例 中有 2例原发为梭 形细胞型( 余 不详 ) 。 C D1 1 7 、 C D DOG 的 阳性率 分别为 7 9 . 0 7 %, 7 3 . 8 1 %, 8 4 . 8 5 %, 3例 C D 阴性病例 DOG 阳性表达 。有 4例 C D 、 D OG 1 均 阴性 ,
【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上皮样
免疫组化
C D C D D O G 。
C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i n 4 3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l l e p i t h e l i o i d g a s t r o nt i e s t i n a l s t r o ma l t u n l o r s
ma l e t o f e ma le wa s 1 . 7 :1 . T h e a v e r a g e a g e wa s 6 0 y e a r s o l d . Mo s t we r e l o c a t e d a t s t o ma c h, a b d o mi n a l nd a p e l v i c . 6 c a s e s w e r e r e c u r r e n c e nd a 4 c se a s me t a s t a s i z e d t o t h e l i v e r a mo n g a l l c a s e s . Mi c r o s c o p i c a l l y,t h e t u mo r ma i n l y c o n s i s t e d o f ou r n d, o v l a o r s h o r t s p i n d l e c e l s wi h t bu a n d nt a c y t o p l a s m w h i c h w e r e t r a n s p re a n t o r e o s i n o p h i l i c .I n s o me c a s e s t r ns a p re a n t v a c u o l e s c e l l s a n d s i g n e t r i n g - l i k e c e l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 w h i c h we r e s e p a r a t e d b y s l e n d e r o r hi t c k i f b e r ,c o u l d f o r me d i n t o mi c r o c a p s u l e s t r u c t u r e , s h e e t s o r n e s t s . Du c t - l i k e s t r u c t u r e c o u l d b e f o u n d i n s o me c se a s . 2 c se a s o f p r i ma r y

478例不孕症子宫内膜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478例不孕症子宫内膜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参考文献:
[ ] S i H. e ed 0 1 J . yoa ooy20 ,3 1 :-O 1 mt J B t sa20 [] C tpt l ,0 2 1 ( )4 l. h h h g [ ] L smi N iS Jyse e a. ryo hl ulo r 唱a- 2 b a h a A,aareK, t /A grp icncel n S, r i a0
i rrg n ( - O s i if m tr pem lnn n ai z i s AgN R ) n n a ma y r- ai atad m g e eo l o g l -
nn s n fh t n ev [ ] C n e e ,9 3 3 ; 1 1 ate s teue ecri J . acrLt 19 ,0 7 ( - lo o i r x t
3 172 1 ):9 -0 .
[ 姚 宇琪, 3] 孙维纲. 宫颈 阴道 细胞 细胞 学诊 断 的报 告 方式及临床 应用意义[ ] 实用妇产科杂志,0 1 1 ( )6 -3 J. 20 ,7 2 :26 . [ ] Y u gN N rskns Akno F e a.neow re ai it 4 o n A, ayhi , tisnB ,t 1Itrb e r r bly v v a i
良好型稍有差异 。原 因是有的病例 因为所取子宫 内膜部位不 同, 的病例 因为人工操作 而造 成 , 有 一般来说卵巢功能基本正 常, 有排 卵现象。临床 上不会 引起不 孕症 。此 两类 患者共 2 2例 占 4 .% , 3 85 其临床表现不孕是 由于其他 原因造成 的。 32 卵巢功能不健全 本组 病例 中腺 体分 泌欠 佳 13例 占 . 7 3 . %。组织学显示互 不相 同 , 都有腺 体分 泌不一 致。主 62 但 要表现为部分腺体 出现顶 浆分泌 , 距血 管近 的腺 体分泌 反应 好, 距血 管远 的腺体分 泌反应差 , 间质无蜕膜样反应等。此类 患者表明卵巢功能不健全 。一 般有排 卵, 由于黄体发 育 但 不全或过早萎缩 , 孕激 素分 泌量少 , 子宫 内膜受孕激素的刺激 不足 , 不能产生正 常的分泌 反应 , 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孕症。 3 3 卵巢功能失调一无排卵性月经 本组病例 中, . 月经期 子 宫内膜腺体分 泌不 良 4 3例 占 9 0 , 织 学显 示 为 内膜 稀 .% 组 薄, 腺体部分萎缩 , 腺腔缩小 , 上皮部 分单 层排 列。呈立 方 腺 形或低柱状 , 部分呈复 层排列 , 胞浆少 , 无分 泌反应 或很少 一 部 分有 轻度分泌反应 。间质细胞 密集 , 无蜕 膜样 反应 。此类 患者无 排卵 , 常表现为无 排卵性 功能性 子宫 出血 或不规则 流 血。其发生 机制 是由于子 宫内膜受 一定 量的雌激 素影 响而发 生 增生反应 , 但卵巢卵 泡发育 不 良不排 卵 , 持续 分泌雌 激素 , 使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 增厚 。雌激 素又 同时作 用于垂 体 , 抑 制 卵泡 刺激 素分 泌 , 卵泡失去卵泡刺激素 的支持而退化 , 雌激 素分泌急剧减少 , 增生 的子宫 内膜 失去雌激 素的 支持而发 生 坏死脱 落引起子宫出血 。 3 4 子宫发 育不 全 本 组病例 中, . 属于子 宫发 育不 全者 1 6 例 占 3 3 。组织学显示子宫 内膜稀 薄 , .% 腺体 稀少 , 体分泌 腺 反应极差或无 , 间质无蜕 膜样变 。子 宫发育 不全临床上 常表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20-04-28T16:13:23.7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作者:叶绿[导读] 研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胃镜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

叶绿(成都高新达安医学检验所;四川成都611731)【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胃镜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

方法:择取37例本检验所纳入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均行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讨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及病变阶段情况。

结果:(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检出结果(91.89%、100.00%)具有一致性,P<0.05。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早期胃癌(32.43%、27.03%)、进展期胃癌25(67.57%、72.97%)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

结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行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水平较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是发生于多个器官上皮内的非典型增生性病变,常发生在宫颈、前列腺、子宫内膜、食道、胃部、肠道等,分为高级别与低级别,其中高级别即重度非典型增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早期特殊阶段[1]。

本研究就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理诊断进行分析,讨论胃镜活检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实验室纳入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3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男21例,女16例。

年龄分布38-77周岁,均值(50.39±5.67)周岁。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由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患者或家属了解本研究,自愿参与;(3)认知能力正常。

子宫内膜浆液性上皮内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浆液性上皮内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浆液性上皮内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庄小鹏;黄海建;陈新;陈小岩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22(38)1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上皮内癌(serous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SEI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收集8例SEIC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AX-8、vimentin、ER、PR、PTEN、p53、p16等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8例SEIC患者年龄28~85岁,镜下经典形态呈扭曲腺样、筛状或乳头状增生的腺体,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仁,非经典形态区腺体呈囊状扩张、腺管样或拉长扭曲,细胞轻~中度异型;免疫组化示瘤细胞p53过表达。

结论SEIC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易误、漏诊,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必要时行分子检测,需与其他子宫内膜病变鉴别,预后较好。

【总页数】3页(P1512-1514)
【作者】庄小鹏;黄海建;陈新;陈小岩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R
【相关文献】
1.子宫浆液性癌及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分析
2.子宫内膜浆液性癌1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4.卵巢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中 P53, ER,PR 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5.3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828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828例临床病理分析
M e h d S e i n ma g n f8 8 c s s t a n e w n E u o p tl r m r 0 7 t rl 0 9 w r a oo ia l n y e . t o s p cme r i s o 2 a e t d r e tL EP i o rh s i o Ap i 2 0 o Ap 0 e e p t lg c y a a z d h u n af l i 2 h l l
Chi na
【 sr c 1 b e  ̄ e T x l etesa g o l t sr e xio r e ue L E )f ev a it e i ea no l i( I . Ab ta t j c v oepo t t yo l peer ug a ecs npo dr ( E P o cri ln apt l epa a CN) O rh re f o c o il i c r c r hi l s
S c m e a g n f Ce v c l I t a p t e i lNe pl s a: Cln c p t l g - pe i n M r i o r i a n r e i h la o a i A i i o a ho o i ・
c nal i 28 Ca es l a A ys s of 8 s
R s ls n sei e sm r n 2 ae,0 cssso e i ereo s n i te rg s 1 w gaels n 4 oh e e ut I pcm n ag so 8 8 css7 ae h w d ahg d ge l i hi mai ,5al —rd ei ,3psi i f h f eo n r n o o v it n xio ag ,5p sieet n xi o n oiv t a a det a ecs n m g s7 oiv V a d7ngte ne a ec inm i 3 oiv x ra ec i ad7p si i e l n x rl xio ai ,8ps eHP eav rl s r n t e l sn te n r n e n i r n i t n i HV P .Co cu i n 1I% o E P sei n ep si n te ag sad te ma ry o ee p si ag sbl g t t n lso 03 f L E pc me sa oiv i h i m r n .n ji t s oiv m i eo o h r te r i h ot f h te r n n e hg—rd s n T ep si nie c ei e a ec i rg fh pc nicesswt aeice i . h oiv a i gael i . h oiv i dneo t n rl xio mai o esei rae i g ra n T ep s ert i h eo te c fh tn s n n t me n h n s g i t es

子宫内膜癌132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癌132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癌132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在我院就诊的132例患者,调取临床资料,并采取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从发病率上看,三年间,在逐年提高,患病人数也有递增的趋势。

其中,小于45岁的病例在增加,但在总患病人数中的占比在下降。

②发病年龄26-85岁,平均(52.13±9.5)岁,高发年龄49-59岁,占39.39%。

③病理类型主要为样腺癌,占总病例的84.84%,但占比在逐年下降,其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的深度及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的比例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以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多见,占52.71%。

结论:该病有上升的发病趋势,且发病人群在年轻化;,在正常情况下,该病分化性较差,且有着较强的侵袭性,预后表现不佳,所以应当予以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病理分析子宫内膜癌的起源主要是自身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对患者的病情尽早进行诊断,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临床以往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多是对刮宫后所获取的细胞进行检查,但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以及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准确率并不理想,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和生存影响极大。

通过对我院132例病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该病的病理特点,为癌症的诊治给予有效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9年至2021年病理档案中的全部肿瘤患者共9538例,其中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患者475例,子宫内膜癌供132例。

1.2方法将全部患者按照病理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诊断输入Microsoftexcel表格中,对全部病例进行统一命名、分类,对发病趋势、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2.1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2019-2021年间共收治肿瘤患者9538例,女性肿瘤患者5352例,其中恶性肿瘤1730例,发生于生殖道的共475例。

其中,子宫内膜癌共132例,占总的患癌患者人数的2.47%,占恶性肿瘤患者的7.63%,占生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27.79%。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作者:邱元胜刘启明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常规病理切片检测,并同术前的胃镜活检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结果: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9 3例患者诊断为胃癌,其中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61例;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早期胃癌33例,进展期胃癌6 2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没有患者发生严重不适或者大出血情况。

结论: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确切,准确率较高,可减少胃癌等疾病的漏诊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病理诊断;诊断效果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上皮浸润前肿瘤性变化,并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病变。

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指的是患者结构及细胞学异常,且扩展至上皮上半部,甚至是全层。

同时,疑似粘膜内癌和浸润癌也被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症中Ⅲ。

随着胃癌病变趋于年轻化增长,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分析未经活检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在本组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47例,年龄为36~71岁,平均年龄为(56.65±7.47)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和有胃镜检查禁忌症者,95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Ⅲ1 ,年龄最大 6 岁 ,最小 2 5 3岁,平均年龄(2±3 4 ) 渐增 多 ,色鲜红伴 有血块 ,有 6例 出血较 多 ,来 院 岁 。所有患者均 有性生 活史 , 中5 例未行 L E 治 检查发现 有裸露小 血管 ,给予 电凝止血后 好转 。 其 4 EP 疗 ,c NI 8 I 1 例只给予抗炎治疗 ,c NⅡ~Ⅲ 4 因 2 宫颈创 面愈合情况 术后 2 I 例 . 2 个月有 5 例宫 颈光滑 , 0 恢复 自然状态 ,有 3 例有 颈管处 翻 ,宫颈 口外观红色 处于更年期 , 患者及家人 为避免复发 , 要求行子宫切除
术 , 例cN I~Ⅲ同时合并子宫肌瘤一起行子宫全切 息 肉样增生 ,突出宫颈表 面 , 9 I 考虑宫颈粘膜切 除不够
除术 。
所致 ,观察 3 个月 到半年无 明显改变 。复查 T T均为 c 阴性 ,给予用小环 形刀修 复后半 年复查 宫颈 管无外 1 . 2仪器 L E E P采用 国产 H 10 F 2 型高频电刀 , 割选 切 翻 ,复查 T T均 阴性 。 C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年 第 l o9 5卷 第 7 期
I G MH N,A r O 9 0 1 N . pi 2 O ,V 1 5 0 l . 7
宫颈环形 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 内瘤变 的临床分析
班 清媚 崔艳 萍
【 摘要 】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 内瘤变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 0 06 年1 月至 2 0 O 8年 1 月清远市妇幼保健 院收治 的 ,经 细胞学 、阴道镜定位活检后病理 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诊 断宫颈上皮
1 资 料 与 方法
2个月 随访宫 颈创 面情 况 ,第 3个 月复查 阴道镜 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例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3T13:45:39.2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作者: 吕金梅[导读] 掌握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诊断要点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现实意义重大 。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习400例诊刮标本的HE切片,依据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WHO2014),找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样腺癌。结果:我们发现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43例;不论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还是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都有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检出,分别为(8/273)、(16/81)、(19/46),提高了检出率。结论: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为单克隆性病变,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有别于子宫内膜增生,恶性潜能较高。因此,掌握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诊断要点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现实意义重大 。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腺癌【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36-02 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43 cases Lv Jinmei. 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irst peopie`s,Hospital of Yangquan City,Shanxi Yangquan 0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 EH) , 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 EIN) and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Review of 440 cases of diagnostic curettage specimen HE slice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in2014,find the endometrial hyperplasia,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IN) and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ResuIts We found 43case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iagnosis,Whether it is simple hyperplasia,complex hyperplasia or complex atypicalhyperplasia,EIN is detected.Improved detection rate. Conclusions Endometrial lik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hanges into monoclonalvenereal degener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o provid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是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发生的非生理性的增生性病变,增生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呈不同比例的弥漫或局灶性增生、形状不规则特征的病变。长期以来病理医师一直沿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即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不伴有非典型性、单纯性增生伴有非典型性、复杂性增生不伴有非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伴有非典型增生。非典型性专指细胞而并非结构非典型性。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观性强,不方便掌握。自2000年Baak等首次提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 的概念后,关于EIN诊断及分类的研究日渐增多[1-3]。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将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endo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替换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仅一字之差,但意义不同。明确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非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癌前病变,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是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以下文中提到的EIN就是指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本文对40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强化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和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判断标准 1.1 材料

回顾我院2015—2017年间1994年旧分类标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73例、复杂性增生81例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46例。参照2014年WHO提出EIN的诊断标准复查HE切片,最后确认43例属于EIN。 1.2 判断标准 2014年WHO给出EIN的诊断标准,标准强调了EIN病变的范围、组织结构、细胞学特征:(1)EIN基本组织结构是腺体增生:间质增生>1,通常为单克隆性的局灶性腺体拥挤密集排列,腺体形状不规则(出芽或分支状)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但腺体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低倍镜下扫描全视野的刮宫碎片,显得非常重要。(2) EIN的细胞学:拥挤区域腺体的细胞学(多形性、核极性)不同于背景腺体,如果没有背景细胞,则细胞必须具有显著的异型性,表现为细胞核增大变圆、呈多形性大小不一,核仁明显,失去极性呈假复层排列。(3)病变范围最大径>1mm。(4)除外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化生型改变,及不规则增殖等。(5)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腺体背靠背排列,间质消失,出现绒毛腺管状结构或出芽样生长,或腺体融合呈筛状、迷宫样、多边形相互挤压,间质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或异型腺体浸润,病变范围较大。(6)与子宫内膜增生鉴别: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或腺体与间质共同增多,或腺体增多,无细胞异型性。

2.结果

依据2014年WHO提出EIN的诊断标准,1994年旧分类诊断27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病例中发现8例EIN(2.93%),旧分类诊断81例复杂性增生病例中发现16例EIN(19.75%),旧分类诊断46例复杂性非典型增生病例中发现19例EIN(41.30%),本组观察400例研究对象中符合上述标准的EIN病例共43例,严格诊断与鉴别诊断,减少诊断不足和过度诊断。 3 讨论 3.1 EIN分类标准的意义 EIN并不是简单的将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重新分类,而是针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的表述存在的。EIN多为局灶性的单克隆性肿瘤性增生,与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是截然不同的病变,它具有癌的一些遗传学特征,但并不完全具备癌的特征,本质是上皮内肿瘤的形成。由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EIN、到子宫内膜样腺癌经历了一个高雌激素不断刺激的进展过程。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发生癌症的风险为1~3%,EIN发生癌症的风险增加23%,1/3~1/4与内膜样癌共存[4]。有文献称EIN与癌同时发生的概率及以后发生癌变的比例均较子宫内膜良性增生者高[5]。与其他组织的上皮内瘤变不同的是,虽然EIN不再分级,但是EIN中的病灶与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中的病灶却完全可以区分。本研究随访也表明:依据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WHO2014)标准再诊断EIN的病例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明显提高,2.93%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发现伴有EIN;同样复杂性增生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也有一定的概率发生EIN。并且,并不是所有的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都属于EIN,但是对于应该诊断为EIN的患者还是有很高的风险进展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因此,病理医师非常由必要厘清三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做到既不过诊,也不漏诊。 3.2 临床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的筛查

症状对子宫内膜病变非常重要。对有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兼有糖尿病、高血压、超重等代谢综合症的患者、激素治疗患者、Lynch综合症突变基因携带者、内膜增厚超过5mm的患者。筛查能做到早期发现病变,对因施治,尤其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降低患癌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3 EIN的治疗

区分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样腺癌,不仅仅是它们癌变风险不同,而且治疗方法有差异。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诊断性刮宫治疗即可。EIN的治疗则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师方面。好多情况影响到是选择手术治疗,还是激素治疗,比如诊断时能否排除同时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情况,是否考虑保留生育能力、手术后生活质量和特殊患者在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等。

如上所述,EIN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的风险较高,并1/4~1/3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并存,必须从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中分离出来。明确EIN的病理学诊断对今后的治疗选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Mutter G L,Lin M C,Fitzgerald J T,et al.Altered PTEN expressio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the earliest endometrialprecancers[J].J Natl Cancer Inst,2000, 92(11) :924-30. [2] Mutter G L,Zaino R J,Baak J P,et al.Binign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sequence and endometrial int raepithelial neoplasia[J].IntJGynecol Pathol,2007,26(2):103-14. [3] Baak J P,Mutter G L.EIN and WHO 94[J].J Clin Pathol,2005,58(1):1-6. [4]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WHO2014). [5] Mutter G L,Baak J P,Crum C P,et al.Endometrial Precancer diagnosis by histopathology,clonal analysis,and computerizedmorphometry[J].J Pathol,2000,190(4):4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