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试

内标中间液(10mg/L):移取1ml内标储备液到100ml容量瓶 中,用甲醇定容刻度,摇匀; 内标工作液(0.1mg/L) :移取1ml内标中间液到100ml容量 瓶中,用甲醇定容刻度,摇匀;
标准储备液(约1000mg/L):按照下页表中的质量称取有机锡 标准物质(精确到0.1mg)到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 容到刻度,摇匀。 或用表中的系数计算折算成有机锡基锡阳离子的标准储备溶 液浓度; 标准工作液(10-1000ng/L):将标准储备液用甲醇稀释成 10-1000mg/L的标准工作液至少6个浓度,每次稀释倍数不能 超过100倍;
(DHepP)
8
octa
八氟萘(OFN) 辛基 octyl
Oct 邻苯二甲酸正二辛酯
(DNOP)
9
Nona
九氯联苯 (NBDPE)
壬基 Nonyl
Non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
10
Dec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溴联苯醚 (DBDPE)
癸基
decyl
Dec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
• 2.样液预处理 用1000ml样品瓶取饮用水、地表水、废水样液到1000ml刻 度标记,在暗冷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 分别记录样品瓶装入样液前后的质量。
• 3.衍生化和提取 如果需要样液可以先行筛选用一级水进行稀释,确保有机 锡化合物的浓度在工作曲线范围内。
将正己烷浓缩液转移到硅胶净化柱中,当浓缩液到达硅胶 层时加入1ml的丙酮-正己烷洗脱液到净化柱中,洗脱液渗 透下去后,用丙酮-正己烷洗脱,洗脱液用100ml的圆底烧 瓶收集。
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在40-50℃水浴温度,30-45kPa的真空 度下浓缩至近1ml,浓缩时要注意不要蒸干。 浓缩液转移到1ml的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到刻度,摇 匀,GC-MS测试分析。
有机锡中毒例临床分析

有机锡中毒例临床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有机锡中毒27例临床分析有机锡中毒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锡的化合物经常被用作加工和生产,如工业上常用作塑料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硅橡胶的熟化剂、合成纤维的稳定剂。
该类物质性质特殊,常温下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毒性大,一旦作业时防护不当,即可经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产生中毒症状,近几年有机锡中毒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有机锡中毒认识,并及时有效地治疗本病,作者将本院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收治有机锡中毒病例27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4~58岁,平均39岁。
该组病例均在同一单位进行塑料粉碎加工工作,且近期单位刚换用一种新的塑料添加剂,工作中未采用正规隔离防护措施。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有机锡中毒诊断标准[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极度疲乏、精神萎糜、食欲不振、恶心、睡眠障碍等症状,伴有多汗或心率减慢等症状者。
中度中毒:有较重的上述症状,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频繁呕吐、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2)意识模糊、嗜睡状态;(3)情绪障碍。
重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明显脑水肿,表现为昏迷、抽搐,可见锥体束征或视乳头水肿;(2)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定向障碍、攻击性行为等。
本组病例诊断为轻度中毒21例、中度中毒2例、重度中毒4例。
临床表现:27例均于接触有机锡后1~8d出现症状。
头痛、头晕24例,记忆障碍10例,胃纳差、恶心、呕吐23例,意识障碍6例,抽搐4例,肢体震颤5例,构音不清6例。
四肢乏力7例,腱反射减弱10例,情感障碍6例,行为异常4例,幻视3例,幻听1例。
皮疹3例。
辅助检查及毒物检测:入院3d内常规予生化常规、血氨、血气分析、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于2周内行头颅MRI检查。
入院第2天,随机取3例患者的尿液进行尿有机锡定性测定,均为阳性。
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442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有机锡化合物是含有烃基的化合物,多为固体或油状液体,具有腐败青草气味。
常温下易挥发。
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锡化合物通常有四种类型:一烃基锡化合物、二烃基锡化合物、三烃基锡化合物、四烃基锡化合物,以上通式中R为烃基,可为烷基或芳基等;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氧或卤族元素等。
由于含烃基数目不同,毒性作用特点不同。
以三烃基锡的毒性最大,四烃基锡需在体内转化为三烃基锡方能发挥作用。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电缆、油漆、造纸、木材行业使用三乙基锡作为防霉剂;塑料行业用二烃基锡热料稳定剂;农业生产活动中将三烃基锡用于杀菌剂和杀虫剂,防鼠剂等;在应用有机锡防污涂料的舰艇等附近的水域可受污染;在作业时可因防护不当,设备故障或违章操作而致作业者大量接触有机锡。
有机锡化合物种类繁多,其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不一。
有机锡可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种而异。
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5903 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有机锡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概述有机锡化合物是含有烃基的化合物,多为固体或油状液体,具有腐败青草气味。
常温下易挥发。
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锡化合物通常有四种类型:一烃基锡化合物、二烃基锡化合物、三烃基锡化合物、四烃基锡化合物,以上通式中R为烃基,可为烷基或芳基等;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氧或卤族元素等。
由于含烃基数目不同,毒性作用特点不同。
以三烃基锡的毒性最大,四烃基锡需在体内转化为三烃基锡方能发挥作用。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电缆、油漆、造纸、木材行业使用三乙基锡作为防霉剂;塑料行业用二烃基锡热料稳定剂;农业生产活动中将三烃基锡用于杀菌剂和杀虫剂,防鼠剂等;在应用有机锡防污涂料的舰艇等附近的水域可受污染;在作业时可因防护不当,设备故障或违章操作而致作业者大量接触有机锡。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试.

GB/T 22932-2009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GB/T 5009.215-2008 食品中有机锡含量的测定 GB/T 6825-2008 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渗出率测定法 SN/T 3058-2011 进口纸箱中有机锡化合物检测方法 SN/T 2188-2011 进口涂料中有机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1-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气相色谱法 SN/T 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变换红 外光谱筛选法 SN/T 2592.3-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3部分: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筛选法 SN/T 2592.4-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液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5-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6-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五、有机锡化合物的测试步骤
• 有机锡化合物测试方法有: • GB/T 20385-2006 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 EN 71-3:2013+A1:2014 附录G ; • ISO 17353:2004 水质选定的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 DIN 38407-13 气相色谱检测选定的有机锡化合物; • ISO 23161-2009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检测选定的有机锡化 合物; • ASTM D5108-90(2007)海水中防污涂料系统中有机锡释 放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三、常见的有机锡化合物 • 一甲基锡(MeT)、二丙基锡(DProP)、 一丁基锡(MDT)、二丁基锡(DBT)、 三丁基锡(TBT)、四丁基锡(TeBT)、 一辛基锡(MOT)、二辛基锡(DOT)、 二苯基锡(DPhT)、三苯基锡(TPhT)、 三环己基锡(TCyT)
加强夏季劳动保护,谨防锡中毒

加强夏季劳动保护,谨防锡中毒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机锡稳定剂的毒性、中毒症状及预防措施,特别提出夏季生产时更应加强相关劳动保护。
关键词:有机锡(稳定剂)中毒夏季劳动保护一、前言有机锡作为PVC热稳定剂的主要品种之一,以其优良的热稳定性、透明性,良好的光稳定性、耐热性和互溶性,成为PVC制品的一类最重要的稳定剂。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和要求的提高,铅盐类稳定剂在一些PVC制品中被禁用,更给有机锡类稳定剂提供了广大的应用空间。
目前有机锡稳定剂在PVC片材、板材、管材和中空注塑制品中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多数PVC制品厂已将甲基硫醇锡视为硬质PVC透明片材的专用热稳定剂。
有机锡热稳定剂的卫生性能与其结构有关。
美国等已批准马来酸二正辛基锡、巯基醋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可作为无毒稳定剂使用。
德国规定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中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最高用量不超过1.5%。
目前透明PVC制品中应用较多的硫醇甲基锡,具有低毒性,作为热稳定剂制得的塑料制品已被德国卫生局(BG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世界卫生监督机构认定无毒、安全。
在美国,这类塑料制品已通过FDA批准(21CFR178,2010),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和上水管等。
二、有机锡稳定剂的危害用于PVC热稳定剂的有机锡多为油状物,极少品种为固体,有腐败的青草气味和强烈的刺激性,常温下能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PVC制品厂应用时,是将PVC树脂和有机锡稳定剂及其它助剂,按照一定顺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中,一般需要混合到100ºC左右才放入冷却混合机中冷却。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锡稳定剂的挥发速度将加快,一定数量的有机锡挥发物,可能还会掺杂少量有机锡与PVC 作用产物——氯化锡化合物,连同粉尘、水蒸气一同排放出来,使本来就因粉尘污染而劳动条件恶劣的混料工段的环境更加糟糕。
由于目前大多数工厂多采用传统的人工加料、现场操作的混料方式,而不是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参与少的整体配混料系统。
有机锡中毒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有机锡中毒危害及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34628有机锡中毒危害及预防措施Harm of organotin poison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1.概述有机锡化合物是含有烃基的化合物,多为固体或油状液体,具有腐败青草气味。
常温下易挥发。
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锡化合物通常有四种类型:一烃基锡化合物、二烃基锡化合物、三烃基锡化合物、四烃基锡化合物,以上通式中R为烃基,可为烷基或芳基等;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氧或卤族元素等。
由于含烃基数目不同,毒性作用特点不同。
以三烃基锡的毒性最大,四烃基锡需在体内转化为三烃基锡方能发挥作用。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电缆、油漆、造纸、木材行业使用三乙基锡作为防霉剂;塑料行业用二烃基锡热料稳定剂;农业生产活动中将三烃基锡用于杀菌剂和杀虫剂,防鼠剂等;在应用有机锡防污涂料的舰艇等附近的水域可受污染;在作业时可因防护不当,设备故障或违章操作而致作业者大量接触有机锡。
有机锡化合物种类繁多,其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不一。
有机锡可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种而异。
有机锡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特别是三乙基锡化合物,可抑制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使中枢神经系统遭受严重损害。
四烃基锡的毒作用与三烃基锡相似。
二烷基锡具有胆管和肝脏毒性。
某些有机锡如二丁基锡和三丁基锡等为皮肤或黏膜的强刺激剂。
有机锡进入血液后,分布到全身各主要脏器的浓度可因不同品种而异。
局部组织中有机锡浓度与毒作用靶器官并不完全一致。
四乙基锡在肝内转化为三乙基锡而起毒作用,故中毒机制与三乙基锡相似。
除神经毒性外,许多有机锡化合物又是免疫抑制剂,可引起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缺陷,部分原因可能是抑制胸腺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胸腺破坏。
焊锡气体的危害及防治

焊锡气体的危害及防治焊锡气体是指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出来的气体,主要包括有毒和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下面将就焊锡气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一、焊锡气体的危害1. 一氧化碳(CO):焊接过程中,焊锡产生的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有害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传氧能力降低,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意识丧失、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2. 二氧化锡(SnO2):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锡可引起有机锡化合物中毒。
有机锡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很多重要原料,其中亚甲基二(叔丁基)锡(Me2Sn)、甲基三(丁基)锡(Me3Sn)等常被使用。
长期暴露在有机锡化合物中,可引起皮疹、红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3. 氨(NH3):焊接过程中,铵盐和酵母产生氨气。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中,可引起眼结膜炎、呼吸道炎症等。
4. 揮発性有机物(VOCs):焊锡过程中,焊丝和焊剂中会产生揮发性有机物,如丙酮、甲醇、乙醇等。
这些揮发性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
长期暴露在揮发性有机物中,可引起头痛、眼痒、嗓子发痒、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损害内脏器官功能。
二、焊锡气体的防治措施为了预防焊锡气体对工人的危害,采取以下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 提高通风条件:在焊接过程中,应确保通风条件良好。
可以通过增设排风设备、设置吸尘设备等来减少气体聚集,并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焊接作业中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带有防尘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有害气体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3. 定期检测气体浓度:对于经常进行焊接作业的场所,应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以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4. 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员工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了解焊锡气体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