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标准现状分析
第十章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研究进展详解演示文稿

2.色谱分离 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
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
(1)气相色谱法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此类化合物时,必须首先对有机锡化合物进行衍 生,以增加化合物的挥发性。
适用范围:分子质量较大、难气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 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
优点: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步骤,节省了分析时间,方法更加简便、快速。
常用分离模式: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 离子对色谱、胶束色谱以及正相色 谱,前两种最为常见。
3.检测技术
有机锡化合物组分复杂、浓度低,单一的分离检测方法往往难以满 足复杂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分离与检测技术的联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 势,满足分析的要求。利用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检测器的高灵敏度结合, 能满足仪器分析要求的高准确度和灵敏度。
2.有机锡化合物在水-沉积物分配行为的研究
(1)沉积物中有机锡的浓度为水中浓度的100~200倍,为憎水性分配。 同时有机锡是可电离的有机污染物,其吸附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和中性 分子的疏水分配共同控制。研究表明,离子交换快速发生,被吸附的有 机锡可起到架桥作用,引起引起中性分子的慢吸附。 ①在离子交换起主要作用时,黏土矿物的表面电荷性质和结构性质对吸 附的影响较大,具有可膨胀结构以及阳离子交换容量大的黏土矿物远远 超过非黏土矿物。 ②当主要形态为中性分子,而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又不高时,另外一 种吸附机理可能成为主要过程,即离子一偶极、偶极一偶极作用,这时, 吸附能力与有机锡化合物的极性相关。
10.3 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②固相萃取:基于液相色谱的原理,吸附剂作为固定相,而流动相是萃取过 程中的水样。当流动相与固定相接触时,其中的某些痕量物质(目标物)就保 留在固定相中。这时用少量的选择性溶剂洗脱,即可得到富集和纯化的目标 物。 固相微萃取: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固相萃取比,操作简 单,空白值和分析时间大大降低,避免柱的堵塞,对气相色谱可直接进行热 解析,无需有机溶剂洗脱。分为直接法和顶空法两类。 (3)提取液的净化
浅谈有机锡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

7 1 / 01 6 02 0
用作催化剂、 定剂 ( 稳 如二 甲基锡 、 二辛基锡、 四苯基锡) 农用杀虫剂 、 、 杀菌 技 术 的操 作 步 骤 比较 简 单 , 要 包 括 吸 附 和解 吸 两 个 过 程 。 固相 微 萃 取 主 主
剂 ( 二 丁基 锡 、 丁 基 锡 、 苯 基 锡 ) 日常 用 品 的 涂 料 和 防 霉 剂 等 。在 要针对 有机物进行分析 , 如 三 三 及 根据有机 物与溶剂 之间“ 相似 者相溶”的原 则 , 利
毒 , 至 死 亡 。 引起 急 性 中毒 性 脑 病 的 主 要 有 机 锡 化 合 物 有 三 甲基 锡 、 甚 三 测功能 。 将不同形态的锡分 离开后 , 在灵敏 、 专一 的检测器 上进行 检测 , 广
甲基氯化锡 、 三乙基锡 、 三乙基 氯化锡 、 四乙 基锡、 四丁基锡 、 四苯基 锡等。 泛 应 用 于 有 机 锡 化 合 物 的形 态分 析 测 定 。 15 9 8年法国因用含三乙基锡 的药剂 治疗皮 肤病而 造成 1 % 的死亡率 ( 0 称
中毒 可 导 致血 钾 降低 , 目前 尚无 特 效 治 疗 , 性 有 机 锡 中毒 以 对 症 、 持 治 急 支
[] 3 王永芳. 有机锡化 合物 的污染及 其毒 性[ ] 中国食 品卫 生杂志, J.
2 0 ,5 3 . 0 3 1 ( )
[] 4 王珊珊 , 冯流. 有机锡化 合物 的毒 性效应及其 影响 因素. 安全 与环
胞免疫性受妨害 、 激素分泌抑 制 引起 糖尿病 和高血脂 病等 。对 人 的毒 性 , 显示出优 良的性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GC—MS) 利用气相色谱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试.

GB/T 22932-2009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GB/T 5009.215-2008 食品中有机锡含量的测定 GB/T 6825-2008 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渗出率测定法 SN/T 3058-2011 进口纸箱中有机锡化合物检测方法 SN/T 2188-2011 进口涂料中有机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1-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气相色谱法 SN/T 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变换红 外光谱筛选法 SN/T 2592.3-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3部分: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筛选法 SN/T 2592.4-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液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5-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SN/T 2592.6-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五、有机锡化合物的测试步骤
• 有机锡化合物测试方法有: • GB/T 20385-2006 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 EN 71-3:2013+A1:2014 附录G ; • ISO 17353:2004 水质选定的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 DIN 38407-13 气相色谱检测选定的有机锡化合物; • ISO 23161-2009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检测选定的有机锡化 合物; • ASTM D5108-90(2007)海水中防污涂料系统中有机锡释 放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三、常见的有机锡化合物 • 一甲基锡(MeT)、二丙基锡(DProP)、 一丁基锡(MDT)、二丁基锡(DBT)、 三丁基锡(TBT)、四丁基锡(TeBT)、 一辛基锡(MOT)、二辛基锡(DOT)、 二苯基锡(DPhT)、三苯基锡(TPhT)、 三环己基锡(TCyT)
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时可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如车间空气中的锡及其化合物用此 法,但因其易形成很难离解的氧化物,灵敏度 较低。用富燃还原性火焰,可使锡的灵敏度高 些。采用一氧化氮一乙炔火焰,灵敏度较高, 在286.6 rim波长处测定锡,灵敏度约为1 mg·L一,稳定性也较好,一般用此吸收线测 定锡。
3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是测定锡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之一,利 用锡在酸性介质中和硼氢化钾作用下, 生成锡的氢化物,并由载气带人原子化 器中进行原子化。在特定锡空心阴极照 射下,基态锡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再 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 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锡的含量成正比。
4 电化学法
由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灵敏、快速,仪
器价格低廉,对某些组分选择性高等 优点,有不少用电化学法测定低含量 锡的报道。在硫酸和四氧二炭介质中, 用Sn(IV)DDG(草酸铵联毗啶络合物) 体系测定水、空气中的锡大都测其络 合吸附波,方法的检出限一般在pg·L1 级。
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x射 线荧光光谱法
• 本项指令中关注的有机锡化合物包括三丁基锡、三苯 基锡化合物及二丁基锡、二辛基锡化合物,其中前两 者的正式开始限制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而后两者的 时间则为2012年1月1日。以上四种有机锡化合物被广 泛地应用于消费品中,例如鞋的内底,袜子和运动衣 的抗菌整理,聚氨酯泡沫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PVC 生产过程中的稳定剂或硅橡胶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等。
浅谈有机锡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

10/2010浅谈有机锡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姜艳(吉林省白城职业技术学院)锡是我国丰产元素,而我国有机锡污染研究起步较晚,也没有限制有机锡的措施。
由于有机锡化合物具有高毒性和相对持久性,水环境中有机锡污染一直受到普遍关注。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探索。
有机锡化合物测定方法污染有机锡化合物有很多种形式,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但它们大多是剧烈的神经毒物。
不同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也不相同,所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区分锡的不同形态,测定各种形态的含量对研究锡的转化代谢规律及评价锡的环境效应及生理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锡化合物简介有机锡化合物是锡和碳元素直接结合所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通式RnSn X4-n(n=1-4,R 为烷基或芳香基)。
有烷基锡化合物和芳香基化合物两类。
其基本结构有一取代体、二取代体、三取代体和四取代体(指R 的数目)。
锡产量中的10~20%用于合成有机锡化合物。
近年来,有机锡化合物逐渐成为了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这是因为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种用途最广并且用量最大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它的主要用途有:用作催化剂、稳定剂(如二甲基锡、二辛基锡、四苯基锡)、农用杀虫剂、杀菌剂(如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三苯基锡)及日常用品的涂料和防霉剂等。
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化合物与热、光、水、氧、臭氧等的作用,会迅速分解。
进入生物体后,小肠或皮肤易吸收,特别是三取代体最易被吸收,分布在肝、肾和脑部。
体内以肝为主的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脱烷基、脱芳香基的速度很快。
三取代体的生物学半衰期为3~11天,经脱烷基化成为二取代体、一取代体而难以通过脑 血液关卡,在脑内留存时间稍长。
三丁基锡和三苯基锡对昆虫、细菌、藻类等的毒性大。
三甲基锡和三乙基锡对哺乳动物毒性大。
碳元素增多其毒性降低,故三丁基锡和三苯基锡常用于农药和渔具防污剂,增大了向环境的释入量。
二、有机锡化合物的危害有机锡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主要损害为:中枢神经系统会造成脑白质水肿、细胞能量利用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障、胸腺和淋巴系统的抑制作用、细胞免疫性受妨害、激素分泌抑制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病等。
【精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

4 电化学法 由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灵敏、快速,仪 器价格低廉,对某些组分选择性高等 优点,有不少用电化学法测定低含量 锡的报道。在硫酸和四氧二炭介质中, 用Sn(IV)DDG(草酸铵联毗啶络合物) 体系测定水、空气中的锡大都测其络 合吸附波,方法的检出限一般在pg· L1 级。
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x射 线荧光光谱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用发射光谱法测定 过锆合金中的主量锡,但因误差较大, 用得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发展后,取代了以前的发射 光谱法,ICP-AES测定锆合金中合金元 素锡已例入口本的标准方法,并研制了 适于这种测定的锆合金标样。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时可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如车间空气中的锡及其化合物用此 法,但因其易形成很难离解的氧化物,灵敏度 较低。用富燃还原性火焰,可使锡的灵敏度高 些。采用一氧化氮一乙炔火焰,灵敏度较高, 在286.6 rim波长处测定锡,灵敏度约为1 mg· L一,稳定性也较好,一般用此吸收线测 定锡。
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和研究 进展
有机锡化合物
概述 • 有机锡化合物是锡和碳元素直接结合所 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RnSnX4-n (n=1-4,R为烷基或芳香基)。有烷基锡化 合物和芳香基化合物两类。其基本结构有一 取代体、二取代体、三取代体和四取代体 (指R的数目)。锡产量中的10-20%用于合 成有机锡化合物。
• 格氏反应简介 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THF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 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 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格氏试剂可 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 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 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 (V.Grignard)发明的。
玩具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

( 7 )标准中间液 l O m g / L : ( 8 ) 内标 储 备 液 1 0 0 0 m g / L ; ( 9 ) 内标工作液 2 m g / L ; ( 1 0 )工作 曲线标液 。 用微量移液 枪分别移取 0 儿 、2 O 、5 0 儿、1 0 0 儿、 2 0 0  ̄ L 、5 0 0 # L 、1 . 5 m L的标准 中间液 到 已加 入 5 m L 0 . 0 7 m o l / L H C 1 溶 液 的样 品瓶 中,加入 0 . 1 m L内标工 作液 ,加入 5 m L乙 酸钠 缓冲 液调节 p H值为 4 . 7 ,加 入 0 . 5 m L衍生化 试剂和 2 m L 正己烷 。混 合摇 匀 3 O分钟 。取正 己烷相上机 ,绘制校准 工作 曲线 , 线 性 相 关 系 数 大 于 0 . 9 9 5 。
协调标准 E N 7 卜3 :2 0 1 3( E )附录 G给 出了有机锡化合 2 .仪 器 分 析 物检测 的参考 方法 。在这里简单探讨一下 。 仪 器 参数 :载 气 H e流 量 1 . 7 m l / m i n , 进 样 口温 度 有机锡化合物 2 7 5℃ , 不 分 流 进 样 1 g L ,传 输线 温度 2 8 0 ℃ , 溶 剂 延 标准列 出 了 1 0 种 有机锡 化合物 :M B T一 丁基锡 ,D B T二 迟 3 m i i 2 ,全 扫 描和 选 择 离 子 模 式 , 升温 程 序 :5 0 ℃保 持 丁 基 锡 ,T B T三 丁 基 锡 ,T e B T四 丁 基 锡 ,M O T一 辛 基 锡 ,D O T 1 . O m i n ,升 温 速 率 2 O℃ / m i n ,从 5 0℃ 到 2 8 0 ℃ 并 保 持 二辛基锡 ,D P h T二苯基锡 ,T P h T三苯基锡 ,D P r o T二丙基锡 , 2.5min。 M e T 甲基 锡 。 3 .结 果 分 析 二 、试 验 部 分 ( 1 )定 性 分 析 ( 一 )仪 器 设 备 将样 品的保 留时间与标准物质 的保留时 间进行 比较,定 ( 1 )岛津 G C M S — O P 2 O l O U l t r a 气 质联用仪; 量、定性离 子及峰型 比较 ,确定是否含有 有机锡化合物 。参 ( 2 )梅特 勒 A L 2 0 4分析天平 ; 考 保留时间,定量、定性离子见表 1 。 ( 3 )G r a g o n L a b摇 床 。 表1 ( 二 )化 学 试 剂 序号 有 机 锡 化 定 量 离 子 定性离子 ( m / z ) 保 留 时 间 ( 1 )纯 水 , 正 己烷 , 甲醇 ; 合 物 ( m / z ) ( m i n ) ( 2 )0 . 0 7 ±0 . 0 0 5 m o l / L盐酸溶液 ; 1 M e T 1 9 3 l 3 3 ,1 6 3 ,1 1 9 3 . 6 2 3 ( 3 )0 . 2 5 m o 1 / L乙酸钠缓 冲液 ( p H = 5 . 4 ); 2 D P r o T 2 3 5 2 2 1 ,1 9 3 ,1 7 9 5 . 7 3 4 ( 4 )2 %四乙基硼化钠溶液 ( 衍生化试剂 ); 3 ^ Ⅱ j T 1 7 9 2 3 5 ,1 4 9 ,1 2 1 5 . 8 0 4 ( 5 )内标物质:三 丁基 氯化 锡 ( d 2 7 ),四丁基锡 ( d 3 6 ), 4 D B T 2 0 7 1 4 9 ,2 6 3 ,l 7 9 6 . 9 3 0 三苯基氯化锡 ( d 1 5 ); 5 T B T 2 0 7 2 6 3 ,2 91 ,1 2 l 7 . 8 8 9 ( 6 )标准储备液 l O 0 0 m g / L 。 6 M O T 1 7 9 2 9 1 . 2 0 7 . 1 4 9 8 . 4 0 9 称取 下列有机锡化合物标准物质 ,置于 l O O m L容量 瓶中, 7 T e B T 2 3 5 1 7 9 . 2 9 1 . 1 2 1 8 . 7 0 7 用 甲醇 定 容 。 8 D P h T 3 0 3 2 7 5 . 1 9 7 . 1 2 0 1 0 . 0 9 4 丁基三氯化锡 9 7 . 4 m g ,二 丁 基 二 氯 化 锡 1 0 4 . 7 m g , 9 D O T 2 6 3 3 7 5 . 2 9 1 . 1 7 9 1 1 . 1 4 8 三丁 基 氯化 锡 1 1 2 . 2 m g ,四丁 基锡 l 1 9 . 6 m g ,一 辛基 三氯 化 1 0 T P h T 3 5 1 1 9 7 . 1 2 0 . 1 5 2 1 2 . 1 5 6 锡 1 1 6 . 6 m g ,二 辛 基 二 氯 化 锡 1 4 3 . 4 m g ,二 苯 基 二 氯 化 锡 1 1 T B T( d 2 7) 2 1 7 1 9 0 ,2 8 l ,3 1 8 7 . 6 6 6 1 1 8 . 6 m g ,三 苯 基 氯化 锡 1 3 3 . 0 m g ,二 丙 基 二 氯 化 锡 9 4 . 2 m g ,
环境水中有机锡的GC/MS分析

12水样 的前 处理 .
12 1样品萃取 .. 用量筒量取4 0 样 品加 入5 0 分液 漏斗 中, 0 ml 0 m1
用硫酸调节p H≤2 ;加入 lO 乙醚 ,剧烈摇动2 后 O ml 分
钟 ( 手摇 2 分钟 ,或机 械振 荡 1分 钟 )。注意定 期放 0
上 。R S X 型化合物毒性较弱 。由干 广泛 使用含三丁 n 基锡化合物 ( B T T)和 三苯基锡化合物 ( P T T)的涂
料 ,在靠近船舶 的交通繁忙的地 区常发现这些 高毒性
在6 0 7 ̄ C下活化4 后 ,置于干燥 器中。 h 酸 化 玻璃 棉 :用过滤 级 玻 璃棉 ,经酸 洗干 燥 而
2 0C,最 后 以每分 钟 1 ℃速 率升 至3 0 2 ̄ 5 1 ̄ C,保 持6 分 钟 ;进样 量 :1 l ;进样方式 :G o 型不分流进 样 ; rb
电离源 :E ,7 e I 0V;发射 电流 :0 5 .mA;质量 范 围:
离 ;舍去 水相 ,把 有机相放 入含2 酸化 硫酸钠 的锥形 g 瓶 中 ,使萃 取液 与硫酸 钠 充分接 触2 小时 以上 或将 样
关键 词 :有机 锡 G/ S C M 分析 杀 虫剂 水样
前言
够 的乙醚 ̄ 10 硫酸 钠制成浆状 ,并使得 乙醚正好 没 g 0g 过硫酸 钠 ,加 入0 1 浓 硫酸使其 混匀 ,在通风橱 内 .ml 抽干 乙醚 。将 l 上述 固体 与5 高纯水混 合 ,如混 合 g ml 液p I I值小于 4 ,则将上述 硫酸钠放 入干燥 器 中保存待
成。
有机 锡化 合物 。浓 度在n / 水 平的TB  ̄ T T gL T H P 对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现状及其危害,对国内外有机锡化合物检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有机锡化合物;标准;分析
1 有机锡化合物概况
有机锡化合物由于其生物活性特征被广泛应用,然而同时对环境特别是生物体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有机锡化合物可从船舶底部防污涂料层中直接进入水环境,半衰期可长达2-5年,难以分解;水环境污染后,再转移给鱼贝类形成残留问题。
1974年,联合国海洋污染防治公约将有机锡列入受制的黑名单。
随后,世界各国开始对有机锡防污油漆的使用采取了限制措施[2]。
2 检测标准现状与分析
2.1 现有检测标准
随着国内外对有机锡化合物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欧盟、美国及我国已经制定了多个有关有机锡化合物检测的标准,主要有:
(1) gb/t 22932-2008:适用于测定皮革、毛皮中二丁基锡和三丁基锡的含量。
(2) gb/t 5009.215-2008:适用于测定鱼类、贝类、葡萄酒和酱油等样品中二甲基锡、三甲基锡、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一苯基锡、二苯基锡、三苯基锡的含量。
(3) gb/t 6825-2008:适用于测定以有机锡为防污剂的船底防污漆在人造海水中有机锡单体的渗出率。
(4) gb/t 20385-2006:适用于测定纺织材料及其产品中三丁基锡、二丁基锡和单丁基锡的含量。
(5) sn/t 3058-2011:适用于测定进口纸箱产品中三甲基锡、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一苯基锡和三苯基锡的含量。
(6) sn/t 2188-201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涂料中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一苯基锡、二苯基锡、三苯基锡、三环己基锡、二辛基锡的含量。
(7) sn/t 2592.1-2010: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电子电气产品聚合物材料中三氯单丁基锡、二氯二丁基锡、氯化三丁基锡和氯化三苯基锡的含量。
(8) sn/t 2592.2-2010: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定性筛选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的有机锡。
(9) sn/t 2592.3-2010: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筛选电子电气产品聚合物部件中的有机锡。
(10) sn/t 2592.4-201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三丁基锡、三苯基锡和三辛基锡的含量。
(11) sn/t 2592.5-20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一甲基锡、二甲基锡、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一辛基锡、二辛基锡、三辛基锡、三苯基锡的测定。
(12) sn/t 2592.6-201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有机锡的含量。
(13) astm d5108-1990(2007):适用于测定海水中防污涂料系统中三丁基锡的释放率。
(14) din en iso 17353-2005: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或者废水中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四丁基锡、一辛基锡、二辛基锡、三苯基锡、三环己基锡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15) din en iso 23161-2011:适用于土壤中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一辛基锡、
二辛基锡、三苯基锡、三环己基锡、四丁基锡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2.2 检测方法
有机锡的检测通常包含四个步骤:取样、萃取、衍生化、仪器测定。
目前,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不同的标准中萃取方法主要有:水浴振荡或超声辅助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微波消解等。
此外,各种新型前处理方法也不断涌现,如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快速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离子交换等。
在仪器测定方面,国内外检测标准覆盖了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
其中色谱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有机锡化合物含量,其他方法则主要用于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筛选或测定总锡。
近年来,各种仪器联用技术得到发展并应用于有机锡的检测中,如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气相色谱与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等离子体质谱。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有机锡化合物形态丰富,在工农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以及生物体的危害也日渐明显。
环境中极低含量的有机锡即能对生物产生毒性影响。
有机锡化合物可干扰生物体内荷尔蒙的合成、分泌、输送等作用,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发育、生长、行为和生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