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词之庚癸歌
1楚辞与汉赋的发展综述

第一章楚辞与汉赋的产生和发展综述第一节楚辞的产生和发展一、楚辞的产生及其原因“楚辞”之名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史记·酷吏列阵》载: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
读《春秋》。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人,可见,武帝时“楚辞”已成为一种可与《春秋》相提并论的学问了。
到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等人有关“楚辞体”的作品,再加上他自己的《九叹》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其中最重要的是屈原的作品。
至此,“楚辞”便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部诗歌集的名字了。
后来,东汉的王逸又为《楚辞》作注,并增入自己所写的《九思》一篇,遂成为今天所流传的《楚辞章句》的本子。
宋人黄伯思在《新校楚辞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若‘些’、‘只’、‘羌’、‘淬’、‘蹇’、‘纷’、‘宅’、‘亻祭’者,楚语也;顿扑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礼、修门、下药者,楚地也;兰、茞、荃、药、蕙、若、草、衡者,楚物也,率若此,故以楚名之。
”这一解释,使我们对楚辞作为文体名称由来和特色更加明确。
简言之,因为源于楚国,所以称为“楚辞”,它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那么,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和文化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其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推究:周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游说之风寝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自叙其来,华饰至此,则辩说之际,可以推知。
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己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
况《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樕,此则兰茞;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
()……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
先秦古歌谣十首

先秦古歌谣十首先秦古歌谣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注:《艺文类聚》作:“帝何力于我哉!”《乐府》、《诗记》同。
《初学记》作:“帝于何有於我哉!”《太平御览》或作:“帝何德于我哉!”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
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2、卿云歌卿云烂兮,①糺缦缦兮。
②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③明明上天,④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⑤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⑥万姓允诚。
⑦於予论乐,⑧配天之灵。
⑨迁于贤圣,⑩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⑾轩乎舞之。
⑿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⒀注释①卿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
卿,通“庆”。
②糺(jiū究)缦缦:糺,即“纠”,结集、连合;缦缦,萦回舒卷貌。
③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
旦,明亮。
④明明:明察。
⑤弘:大,光大。
⑥从经:遵从常道。
⑦允诚:确实诚信。
⑧论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论乐,器乐演奏整齐和谐。
⑨配:祭祀中的配飨礼。
⑩迁:禅让。
⑾鼚(chāng昌):鼓声。
⑿轩乎:翩然起舞貌。
⒀褰裳去之:指让贤退隐。
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
始见旧题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
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
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
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云云。
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
这一传说故事,充满了奇异神话色彩,《卿云歌》的主题,则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全诗三章,由舜帝首唱、八伯相和、舜帝续歌三部分构成。
君臣互唱,情绪热烈,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
3、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中华先秦时期诗词歌赋

中华先秦时期诗词歌赋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中华先秦时期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中华先秦时期诗词11关雎佚名〔先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2蒹葭佚名〔先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及其弟子〔先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古诗《赓歌》翻译赏析

古诗《赓歌》翻译赏析
赓歌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优孟歌
山居耕田苦。
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
身贪鄙者余财。
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
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
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
奉法守职。
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国语引人言
兄弟谗阋。
侮人百里。
兵在其颈。
佐雝者尝焉。
佐斗者伤焉。
祸不好不能为祸。
采芑歌
妪乎采芑。
归乎田成子。
齐庄公歌
已哉已哉。
寡人不能说也。
峤诗
何自南极。
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
弗愁道远。
渔父歌
日月昭昭乎浸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
芦中人。
岂非穷士乎。
祭侯辞
嗟尔不宁侯。
为尔不朝于王所。
故亢而射女。
强食尔食。
曾孙侯氏百福。
十七夜对月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先秦歌谣选

先秦歌谣选秦统一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从事繁重的集体生产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和减轻疲劳,每每发出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劳动号子),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
先秦歌谣选被衣为啮缺歌形若槁骸。
心若死灰。
真其实知。
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
无心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
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采葛妇歌葛不连蔓棻台台。
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
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
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
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叹兮飞尺书。
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
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
饥不遑食四体疲。
采芑歌妪乎采芑。
归乎田成子。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成人歌蚕则绩而蟹有匡。
范则冠而蝉有绥。
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也不可待。
往事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
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
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
无伤吾足。
楚聘歌大道隐兮礼为基。
贤人窜兮将待时。
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楚人诵子文歌子文之族。
犯国法程。
延理释之。
子文不听。
恤顾怨萌。
方正公平。
楚人为诸御己歌薪乎菜乎。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
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大唐歌舟张辟雍。
鶬鶬相从。
八风囘囘。
凤皇喈喈。
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弹铗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冻水歌冻水洗我若之何。
太上糜散我若之何。
段干木歌吾君好正。
段干木之敬。
吾君好忠。
段干木之隆。
丰歌凤皇下丰。
讽赋歌岁将暮兮日已寒。
中心乱兮勿多言。
内怵惕兮徂玉床。
横自陈兮君之傍。
先秦赓歌原文翻译赏析

先秦赓歌原文翻译赏析先秦赓歌是陆龟蒙所著,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这首诗歌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赓歌赓歌,汉语词汇。
拼音:gēng gē释义:酬唱和诗典源《尚书·虞书·益稷谟》「乃赓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旧题汉·孔安国传:「帝歌归美股肱,义未足,故续歌『先君后臣,众事乃安』,以成其义。
」引证解释酬唱和诗唐张九龄《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唐沈佺期《奉和洛阳玩雪应制》: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
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唐李白《明堂赋》:“千里鼓舞,百寮赓歌。
”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唐权德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
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精鉴逢英主,知怜是首夔。
赓歌才不称,掌诰笔难摛。
宋王安石《和御制赏花钓鱼》诗之一:“宸章独与春争丽,恩许赓歌岂易陪。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爱推同气了良缘,赓歌一绝于归乐。
”近代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赓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作品原文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作品注释〖《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
惟时惟几。
乃歌曰云云。
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
率作兴事。
慎乃宪。
钦哉。
乃赓载歌曰云云。
又歌曰云云。
帝拜曰:俞。
往。
钦哉。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白帖》作元首起哉。
百工喜哉。
万事熙哉。
○《尚书·益稷篇》。
《史记》夏本纪。
《白帖》十八。
《御览》五百七十。
《诗纪前集》一。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
《类聚》四十三作舜作歌。
《文选》一两都赋注。
《御览》九百五十一。
先秦歌谣2

先秦歌谣选下卷----------------------------- 家语引逸诗皇皇上天。
其命不忒。
天之以善。
心报其德。
峤诗何自南极。
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
弗愁道远。
金楼子引古语宁得一把五加。
不用金玉满车。
宁得一斤地榆。
不用明月宝珠。
金楼子引殷纣时语车行酒。
骑行炙。
百二十日为一夜。
晋儿谣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
昌乃在其兄。
晋书引逸诗羽觞随波。
康衢谣立我烝民。
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
孔丛子引遗谚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
尚饮十榼。
孔子家语引里语相马以舆。
相士以居。
孔子诵麛裘面鞞。
投之无戾。
鞞之麛裘。
投之无邮。
袞衣章甫。
实获我所。
章甫袞衣。
惠我无私。
蜡辞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宅。
骊驹诗骊驹在门。
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
仆夫整驾。
貍首诗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小大莫处。
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
则燕则誉。
礼记引南人言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
礼记引谚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礼记引逸诗昔吾有先正。
其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
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
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
尚犹患之。
列子引古语生相怜。
死相捐。
人不婚宦。
情欲失半。
人不衣食。
君臣道息。
列子引逸诗良弓之子。
必先为箕。
良冶之子。
必先为裘。
列子引周谚田父可坐杀。
六韬引谚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鲁连子引谚百足之虫。
三断不蹶。
心诚怜。
白发玄。
情不怡。
艳色媸。
鲁童谣天将大雨。
商羊鼓舞。
吕氏春秋引鄙谚居者无载。
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
不如一贤。
吕氏春秋引逸诗将欲毁之。
必重累之。
将欲踣之。
心高举之。
君君子则正。
以行其德。
君贱人则宽。
以尽其力。
唯则定国。
论语引南人言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
孟子引齐人言虽有智能。
不如乘势。
虽有鎡基。
不如待时。
孟子引夏谚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
为诸侯度。
墨子引古语唇亡则齿寒。
谋而不得。
则以往知来。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
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先秦诗三首》(伐檀)1

的
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 搜刮无所不至。
艺 形式上:整齐和谐,结构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音韵美。
术
情感上:一唱三叹,反复渲染,增强了抒情效果,表达砍伐者劳
动时的酣畅淋漓。
特
内容上:拓宽、加深了诗歌的内容, 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色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 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豳 风·七月》)
二者句式有何不同?在表达效果上起 到什么作用?
关于主旨
“怒而不怨”是《诗经》作品的共性。 孟子认为当君子为国家尽职时,他可以“不耕而
食”,享受优厚待遇,这是所谓“不素餐兮”。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伐檀》是告诫君子要“有德
艺术手法
然而,艰辛的劳动没有给奴隶们带来任何好 处,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全被奴隶主老爷霸占, 这是多么不公道啊!我们似乎从“坎坎”的伐木 声中又听到了奴隶们愤恨不平的心跳声。
从全诗来看,“赋”表现在各段对于某一事 物进行铺陈,如伐木运木场面,“尔庭县貆”情 形,以及责问与讽刺等,都是从各个不同侧面不 同层次进行铺陈。一是“直言”,一是“铺陈”, 是赋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①“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 辛。
重
②“涟”“直”“沦”的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出了黄河水波的变化,反映了
伐木者内心的不平静。
章
③“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贪
复
婪的统治者无偿占有劳动成果的数量之大,掠夺之疯狂。
句
④“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统治者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