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小松鼠的大尾巴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小松鼠的图片、尾巴的道具、相关动物尾巴的图片。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接触过其他动物尾巴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谜语导入,引导幼儿说出与尾巴相关的动物名称。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的大尾巴。
提问: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讲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小松鼠的大尾巴又长又漂亮,它是用来保持平衡的,当小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大尾巴可以帮助它保持平衡,防止摔倒。
(3)小组讨论:邀请幼儿谈谈其他动物的尾巴。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讨论该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4)幼儿展示: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小组选择的动物尾巴,并分享该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3. 结束部分:总结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表达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等)的尾巴,了解它们的尾巴特点和用途,并把观察结果画下来,第二天带到幼儿园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2. 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分享自己小组选择的动物尾巴时的表达清晰度和语言组织能力。
3. 观察与思考:评价幼儿在观察小松鼠的大尾巴和其他动物尾巴时的细心程度和观察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的观察小动物尾巴的作业,观察其绘画表现和对观察结果的描述。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能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大胆想象动物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1、教学图片4幅。
2、人手一册小图书。
【活动过程】一、出示松鼠谜语,引出讲述主角。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它是谁呀?幼:小松鼠二、幼儿看图自己讲故事。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松鼠的(放慢幼儿说:大尾巴),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
小松鼠的大尾巴呀是很有用的,小松鼠用它的小尾巴帮助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小书上图三幅)她帮助了谁?幼:小鸡,小蜗牛,小兔。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小松鼠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他们的呢?我们桌上每人有一本小书,等一会请你把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把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来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幼儿与同伴讲述,教师指导)师:故事都编好了,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说给我们听听。
小朋友说的时候啊,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了,听听他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讲述故事,讲完后注意要鼓励)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可真棒,我们来看看《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观察图片一,教师提问:(1)师:(出示图春天)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幼:春天师:看这是汉字宝宝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幼读)师: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幼:有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小花。
(2)师: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幼:小鸡。
师: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说)师:看,小鸡怎么了?用完整的话说。
幼:小鸡在淋雨。
(3)师: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小鸡,我来帮助你吧!如:你看到小鸡在淋雨,你会想帮助他吗?那你怎么说呢)师:我们来学学小松鼠怎么说的。
大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范文(精选3篇)

大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内容(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1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地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尝试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3、激发幼儿主动帮助别人和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4张三、活动过程:1、通过谜语,引出讲述的主角。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引导幼儿根据谜面描述的松鼠外形特征猜谜底。
2、启发幼儿围绕“尾巴”展开讨论,引出主题。
“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那你知道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用吗?”幼儿进行讨论,用完整的句子来讲述。
3、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a、观察图一,讲述画面内容。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春天)“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见了谁?小鸡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它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图意。
b、观察图二,并讲述图片内容。
“这是什么季节?(夏天),小松鼠出门去,它又会遇见谁呢?”“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会怎么说?他是怎样帮助小蜗牛的?”鼓励幼儿连贯地讲述几句话。
c、观察图片三,讲述画面内容。
“夏天过后是什么季节呢?你从哪里发现的?”“秋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兔在干什么?小松鼠对小兔说什么?它是怎样做的?”在前几次的经验上尝试较为完整地讲述一段话。
d、教师先引导幼儿思考、想象故事情节,再出示图片让幼儿讲述。
“下面一幅图会是什么季节呢?(冬天)冬天天很冷,小松鼠还会出门去吗?它在家里干什么呢?你们猜,小松鼠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出示图片四,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小松鼠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能够描述小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和其作用。
二、教学准备1.教具:小松鼠图片、课件、PPT。
2.课件或PPT:学生互动板书、教学流程展示、语言运用练习等。
3.知识点讲解:小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特征等。
4.语言工具: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运用。
三、教学流程1. 热身引入(1)播放小松鼠图片,点名学生回答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
(2)引导学生集体描述小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1)播放小松鼠故事视频或PPT,让学生聆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出帮助和引导,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语言运用(1)教师通过图片和课件展示小松鼠的大尾巴,让学生分析其特点,指导学生使用适合的语言描述大尾巴。
(2)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尾巴对小松鼠的生存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4. 问题激励(1)引导学生思考小松鼠在树上行动时是如何利用大尾巴的。
(2)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激励:如果没有尾巴会对小松鼠的生存有怎样的影响?5. 活动练习(1)教师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小松鼠做各种动作,在此过程中,点名一个学生把小松鼠做出来的动作描述出来。
(2)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小松鼠在树上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小松鼠运动和生活的理解。
6. 总结(1)请学生总结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2)教师画重点强调小松鼠的大尾巴对小松鼠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到家中整理已学知识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松鼠和大尾巴的作用。
四、课后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实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反馈,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在内容选择、学生引导、语言运用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教师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并能够准确复述;2.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活动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生能够理解“大尾巴”在故事中的意义,并能够想到类似的场景。
二、故事背景《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松鼠从树上掉下来,结果它的尾巴却把其他小动物都压坏了,最后它剪掉了自己的尾巴,并因此得到了新的朋友。
三、教学流程1. 热身活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只小松鼠,然后让学生都来添加一些小细节,比如衣服、眼睛等等。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松鼠这个角色,也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2. 故事讲解老师给学生朗读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朗读。
读完之后,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例如“小松鼠的尾巴压坏了谁?”“小松鼠怎么处理自己的尾巴?”3.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松鼠和其他动物。
老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学生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不同的场景和细节。
完成后,可以请学生将自己的画挂在墙上,让大家一起欣赏。
4. 词汇梳理老师可以把故事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例如“尾巴”“压坏”“剪掉”等等。
5. 情感体验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小松鼠的动作,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小松鼠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大尾巴”的感觉,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不仅能够听懂故事、复述故事,还能够通过绘画活动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同理心。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讲述活动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幼儿园大班讲述活动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松鼠一家温馨、友爱的情感。
2.能够讲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观察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培养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自然奥秘。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发现松鼠大尾巴的多种用途。
2.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松鼠的大尾巴》2.图片:松鼠、松鼠的大尾巴、松鼠的家、松鼠的食物等3.教具:松鼠头饰、松鼠尾巴模型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松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松鼠的外形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吗?2.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3.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松鼠的大尾巴有哪些用途?(2)教师出示松鼠尾巴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松鼠尾巴的多种用途。
4.角色扮演(1)教师分发松鼠头饰,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活动延伸(1)教师出示松鼠的家、食物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松鼠,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松鼠尾巴的用途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如:“小松鼠的大尾巴在故事里帮了什么忙呢?”来帮助幼儿理解松鼠大尾巴的用途。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的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小松鼠的外貌特征;
3. 能够通过模仿声音和动作,表达小松鼠的喜怒哀乐;
4. 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表演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 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
2. 小松鼠的图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展示小松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松鼠的外貌特征。
2. 给学生播放一段小松鼠的声音,引导学生模仿小松鼠的声音。
教学主体:
1. 向学生朗读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让学生跟读。
2. 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小松鼠的外貌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
3. 播放故事的录音,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内容。
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小松鼠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重现故事情节。
5.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愿。
2. 给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并进行描述,如外貌特征、栖息地等。
结课活动:
邀请学生进行整理归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特征。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是否能够准确地使用所学语言表达;
2. 听学生描述动物的能力和准确性。
大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说出单词 squirrel(松鼠)和 tail(尾巴)。
2.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松鼠的尾巴,并且能够使用尾巴模仿松鼠的动作。
3.学生能够听懂、说出绕口令“Silly squirrels sittingon a stump,waving their bushy tails in the air.”。
4.学生能够使用绕口令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打招呼(5分钟)老师和学生互相打招呼,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
2. 新单词学习(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squirrel和tail这两个单词,并且让学生跟读。
然后老师可以自己制作一只松鼠,向学生展示松鼠的尾巴,并且问学生这个尾巴是什么,让学生回答tail这个单词。
3. 制作松鼠尾巴(20分钟)老师自己提前制作好一些松鼠尾巴,并且把松鼠尾巴的制作过程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松鼠的尾巴。
老师可以提供材料(如纸板、彩纸、毛线、胶水等),并且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制作。
4. 松鼠的尾巴游戏(15分钟)老师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一只松鼠跑到公园里玩耍,它的尾巴却丢了,这只松鼠该怎么办呢?老师提供一些解决办法,例如:找个松树,爬到树上去找尾巴,或者找其他的松鼠求助等等。
然后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让他们扮演松树、其他松鼠等角色,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让学生模拟寻找松鼠尾巴的过程,最后找到松鼠的尾巴后,学生领取奖品。
5. 绕口令练习(10分钟)老师通过绕口令的演示,让学生跟读,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说出绕口令。
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最后老师选择一些学生上台表演绕口令,让学生感受到口语表达的乐趣。
6. 教学反思(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也参与到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中,针对今天的教学环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和提升教学品质。
三、教学资源1.相关图片、视频资源2.松鼠尾巴制作材料3.绕口令教材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一节针对大班幼儿的语言活动课,通过松鼠的尾巴制作和绕口令的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能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大胆想象动物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4幅。
2、人手一册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鼠谜语,引出讲述主角。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它是谁呀?
幼:小松鼠
二、幼儿看图自己讲故事。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松鼠的(放慢幼儿说:大尾巴)
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
小松鼠的大尾巴呀是很有用的, 小松鼠用它的小尾巴帮助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
■看。
师:(小书上图三幅)她帮助了谁?
幼:小鸡,小蜗牛,小兔。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小松鼠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他们的呢?
我们桌上每人有一本小书,等一会请你把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把小松鼠
大尾巴的故事来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幼儿与同伴讲述,教师指导)
师:故事都编好了,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说给我们听听。
小朋友说的时候啊,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了,听听他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讲述故事,讲完后注意要鼓励)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可真棒,我们来看看《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观察图片一,教师提问:
(1)师:(出示图春天)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幼:春天师:看
这是汉字宝宝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幼读)师:你是怎么样看出
来的?幼:有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小花。
(2)师: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幼:小鸡。
师:用完
整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说)
师:看,小鸡怎么了?用完整的话说。
幼:小鸡在淋雨。
(3)师: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小鸡,我来帮助你吧!女口:你看到小鸡在淋雨,你会想帮助他吗?那你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