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物流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07031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

07031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

07031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07031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名词解释】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活动:是指物流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

3、物流作业: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4、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活动,是各个物流环节独立运作的物流管理方式。

5、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6、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7、资金流:是指在营销渠道成员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

8、信息流:是指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9、效益背反定律:亦称为二律背反,是指物流功能要素之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10、商物分离:是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路线与商品实体转移路线不一致的流通情形。

11、物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物流要素或物流环节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路线的结节之处。

13、物流线路:广义指所有可以行驶的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中线路;狭义仅指已经开辟的、可以按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线。

14、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结合。

15、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17、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8、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

物流复习资料

物流复习资料

19、 实现商物分离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 发展的需要。( ) 20、用( )的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A静态 B动态 C系统 D全面
21、物流学的性质是( )
A物流学是古老的学科
B物流学具有单一性的特征
C物流学属于基础学的范畴
D物流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
22、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学走向成熟的
D以上都不对
15、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对物流进行分类,包括( )
A销售物流 B国际物流
C社会物流 D行业物流
16、按物流的客体可以将物流分为社会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物流。
()
17、黑暗大陆学说体现的是企业损益表所能反映的物流成本在整个销售
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大部分物流成本并未被管理者认识。
()
、产生利润。
62、虽然多式联运采取全程负责的方式,但是需要办理多次托运手续。
()
63、仓库按其功能可以分为( )
A流通仓库
B冷藏仓库
C危险品仓库
D平
房仓库
64、易燃易爆商品一般存放在( )
A普通仓库
B专用仓库
C恒温仓库
D低温
仓库
65、通过仓储,可使商品在最有效的时间段发挥作用,创造商品的时间
价值和( )
A使用价值
二、案例分析
1、为什么青啤首先从仓储环节着手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库存是生产与销售不一致的缓冲点。如果仓储面积越大, 则不管是生产商还是销售商都会有一点点松懈,如果仓储面积 有限,则生产商会根据销售情况来生产。而销售商也会尽量加 快销售。所以在生产中,尽量减少仓储面积是一种节约。 2、辣椒粉:一条供应链上的故事 防范:1.供应商的本地化 (第一是国内供应商的规模化;第 二是国外供应商本地化。) 2.供应商的星级系统评估 3.供应 商的支持性培训

现代物流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物流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物流概论复习重点
一、判断题
1、货物出库应该严格贯彻“先进先出,推陈出新”原则。

()
2、零库存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物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

()
3、一般来说,定量订货法适用于品种数量少,平均占用资金大、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A类库存。

()
4、在现实中,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两者是能同时成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二律背反定律”。

()
5、准时生产制J1T的核心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即时生产。

()
6、包装应适应商品特性,便于拆卸、回收和再生利用,做到绿色、环保()
7、仓库中货物盘点的主要内容是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对仓库中的设备、保管条件和安全等不需要进行盘点工作。

()
8、库存永远是越多越好,因为库存可以防止缺货,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表现。

()
9、流通加工与生产型加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改变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
10、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工具,不直接从事物流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

()
二、名词解释
1、供应链管理:
2、第三方物流:
3、绿色物流:
三、简答题
1、简述“第三利润源”的内容?
2、简述企业物流的合理化?
3、简述物流系统的特征?
4、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5、论述构筑物流系统的目的有哪些?。

物流学概论复习重点详解

物流学概论复习重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名词: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物流学:它以物的动态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经济科学、运筹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来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各要素在各种物流活动中的内在联系。

重点问题:4、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中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和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能够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创造就业领域,能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

宏观层面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物流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微观层面的作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竞争战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名词1、时间价值: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

它是使某件物品可在适当的时间被得到而创造的价值。

3、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价值。

一般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主要含义?1)三个利润源侧重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

2)从目前来看,第一个利润源和第二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

物流管理学复习资料

物流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一、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

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要点:①“有形”、“物资物质实体”,强调实体流动;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分销领域,亦即流通领域;③“有形或无形”,有形指物质实体,无形指信息;④“流动”,而不是“流通”;⑤“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⑥物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特点:第一,突出了流通,即把物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

因为,它强调了“从供应者到需求者”,强调了“流通加工”等;第二,突出了专业物流活动,强调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几项专业活动;第三,突出了物流的功能:“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二、流通的功能流通的功能,一是通过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二是通过运输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三是通过储存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将商品转移到用户手中。

流通活动包括购、销、运、存、包装、装卸、加工和信息。

其中,购、销以及商流信息活动属于商流活动,而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属于物流活动,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共同构成流通信息流活动。

三、商流的定义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这个定义中,也包含了几个要点:①“物资社会实体”,强调物资价值实体的流动;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流通领域;③“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强调与物资物质实体流动,即物流的伴随关系;④“流动”,而不是“流通”;⑤商流主要表现为等价交换和所有权的转移,“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⑥商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

1.以下关于托盘缺点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托盘的主要缺点是集装箱的优点B.托盘的保护性较集装箱差C.不便于露天存放D.不需要仓库等配套设施答案:D2.随着外包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A.运输B.第三方物流C.仓储D.包装答案:B3.生产过程更应该靠近市场的是()。

A.炼钢B.生产罐装软饮料C.金属选矿D.制糖答案:B4.被称为“无纸交易”的物流信息技术是()。

A.VANB.EDI技术C.RFIDD.ASP答案:B5.物料管理的对象是()。

A.原材料和在制品B.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C.原材料与制成品库存D.采购、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厂内搬迁、生产计划答案:D6.托盘属于()。

A.计量设备B.成组搬运设备C.搬运传输设备D.装卸堆垛设备答案:B7.现代物流是一种以()为出发点的服务,强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A.供应商B.合作伙伴C.最终客户满意D.所有参与人答案:C8.物流产生的基础是()。

A.生产与流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B.生产与消费者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C.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的进步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答案:B9.在物流系统中,物流的最主要功能是()。

A.运输和包装B.仓储和流通加工C.运输和仓储D.仓储和包装答案:C10.企业处于生产、加工与装配中的物流叫做___;处于产品销售阶段的物流叫做___。

()A.物料管理,实物分拨B.生产物流,供应物流C.生产物流,销售物流D.工厂物流,产品分拨物流答案:C11.按照日本物流学者阿保荣司教授的到达理论,它强调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A.价值B.使用价值C.利用可能性D.所有权答案:C12.顾客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购买的是()。

A.商品本身B.信息C.服务产品组合D.有形产品答案:C13.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称为()。

A.物流质量B.物流成本C.物流价值D.物流服务答案:D14.以下哪个观点阐明了现代物流作为商品供应保障系统或者说后勤保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要求(A.第三方物流理论B.第四方物流理论C.到达理论D.距离理论答案:C15.企业物流服务属于()范畴。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2、供应链物流重点问题:3、进展现代物流有什么意义?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名词解释:6、物流标准化重点问题:2、如何懂得商物分离?3、如何懂得物流是第三利润源?通常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要紧含义?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运输合理化3、储存重点问题:3、运输合理化(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的合理性问题)4、储存的ABC分类管理方法5、储存合理化的要紧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第四章物流网络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网络(狭义)2、网络经济特性3、物流枢纽4、物流基地5、物流网络规划重点问题:3、物流结点的种类与功能。

通常掌握1、物流网络的特性第五章企业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企业物流重点问题:1、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第六章物流企业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重点问题: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好处)通常掌握:3、如何提升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第七章物流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管理4、物流成本5、物流质量管理6、物流成本管理重点问题:通常掌握:3、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有什么?第八章供应链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供应链2、供应链管理重点问题: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2、物流一体化重点问题:1、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的影响第十章国际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3、国际多式联运重点问题:1、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与特点通常掌握1、国际物流进展的背景(国际物流的典型特征)第十一章物流有关法规与国际公约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法律重点问题:通常掌握:1、你如何懂得物流活动行为受法律规范?2、为什么说物流的法律框架中运输部分的法律法规与公约体系最为完整?第十二章现代物流的进展趋势重点掌握:名词解释:2、横向物流联盟、3、绿色物流重点问题: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作用。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选题(C第1-30题每题2分)1. 要素分割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 改变原有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结构(B) 容易为各部门所接受(C) 利于物流管理的总体优化(D) 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参考答案:B] 分值:22. 在ABC分类法中,对A类存货应()。

(A) 每年年终盘点一次(B) 减少订货次数(C) 严格管理和控制(D) 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参考答案:C] 分值:23. ERP是指()。

(A) 物料需求计划(B) 生产资源计划(C) 企业资源计划(D) 主生产计划[参考答案:C] 分值:24. 有关循环经济,错误的说法是()。

(A) 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和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B) 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C) 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D)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参考答案:C] 分值:25. 装卸是指货物()。

(A) 在同一场所内的水平移动(B) 在同一场所内的上下移动(C) 在不同场所之间的水平移动(D) 在不同场所之间的上下移动[参考答案:B] 分值:26. ()是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承运人未加任何货物受损或包装不良批注的提单。

(A) 清洁提单(B) 不记名提单(C) 指示提单(D) 备运提单[参考答案:A] 分值:27. JIT生产最早由()提出。

(A) 丰田汽车公司(B) 福特汽车公司(C) 戴尔计算机公司(D) 通用汽车公司[参考答案:A] 分值:28. 关于物流费用管理的ABC法,错误的说法是()。

(A) ABC法又称作业成本法(B) ABC法又称定额费用管理法(C) ABC法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每项作业(D) ABC法真实地反映了各项物流作业的效率[参考答案:B] 分值:29. 叉车的优点是()。

(A) 造价不高(B) 对场地的承载力要求不高(C) 所需作业场地较小(D) 作业时回转半径小[参考答案:A] 分值:210. 按照具体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物流费用种类不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物流概论复习资料第壹章物流学概论★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实质是服务)★2、物流管理: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物流管理目标: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最高质量。

★现代物流VS传统物流3、物流为我们的经济带来的价值有:空间价值、时间价值、形质价值。

★(物流成为产业的根本原因是商物分离!)★4、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1.减少物流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物流冰山”说)2.物流服务创造竞争优势(高水品的物流服务:较低的缺货率;较少的货损;准时;高性价比的价格)3.通过物流管理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丰田的JIT认为:“库存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

”)第二章物流系统(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壹、物流系统及构成1、系统是由俩个之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某壹功能的综合体。

特点(p221)扩展:★(提出系统概念的意义:不再把事物见成孤立的、不变的,而见成发展的相互关联的壹个整体。

)☆★2、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①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追求效益法。

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③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追求效益,也是壹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④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这是壹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

只有要求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

☆★3、何时需要提高成本提高服务水平面对特定的顾客企业处于特殊时期(发展期)为企业长远战略实现服务4、如何提高水平,降低成本消除非增值活动信息代替库存不断改进的服务系统二、运输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要的运输成本会下降。

距离经济:随着距离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会减少。

三、仓储管理(warehousing)(壹)集装箱和集装化(p70)1、集装(palletizedunit):以最有效地实行物资搬运为基本条件,把若干物品和包装货物或者零散物恰当的组合包装,达到适合于装卸、存放、搬运及机械操作。

集装既是壹种包装形式,又是壹种运输或储存形式。

2、集装单元:把壹定的物料整齐的集结成壹个便于储存、搬运和运输的单元3、集装单元化: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的物流活动方式。

(二)货架概述1、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多、快、好、省和安全2、货架存储系统既提高仓库面积利用率,又减少蜂窝率,同时仍能满足选拣随意和进出方便的要求(三)高层货架仓库是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配合周围其它装卸搬运系统进行存取出入库作业,且由计算机全面管理和控制的壹种自动化仓库。

(四)高层货架仓库的优点1、提高仓库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2、仓库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3、仓库管理水平4仓库作业和水平存储的安全可靠性5、适应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条件(五)、原理:帕累托原理(80对20原则)(ABC分析法)①体当下库存管理上:把物资按品种和销售额的大小分类,于按各类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控制,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②分类依据:壹般有俩个,壹个是数量,另壹个是销售金额、库存价值、风险程度等③少数价格昂贵的,带来大量销售额;多数库存价格便宜,占用很小部分资金。

④将品种少,销售金额却很大的物资归为壹类,重点管理⑤而将品种多,销售金额却很少的物资归为壹类,壹般管理⑥这样:壹是品种少,管起来好管,二是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六)库存的作用l)保持生产运作的均衡性、平衡性;2)满足需求的变化3)增强生产计划的柔性4)克服原料交货时间的波动5)利用经济订购量减少成本(七)、进行库存决策时,应考虑哪些成本1)购买成本2)存储成本3)订购成本4)短缺成本(机会成本)四、包装(壹)、包装是指于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壹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过程中施加壹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五、装卸搬运1、装卸:物品于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设备或卸下。

2、搬运:于同壹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位移为主的物流作业。

3、装卸搬运的原则:有效作业原则、集中作业原则、简化流程原则、安全作业原则、系统优化原则4、装卸搬运的基本要求——减少不必要装卸环节——提高装卸搬运的连续性——相对集中装卸地点——力求装卸设备、设施、工艺等标准化——提高货物集装化或散装化作业水平——做好装卸现场组织工作55、全球物流的主要特点:物流市场的全球性;物流环境的差异性;物流运营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困难性;全球物流的标准化★★六、配送1、配送:是指按用户的订货要求,于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等工作,且将配好的货物按时送达指定的地点和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2、配送的功能:主要功能:创造空间效用延伸功能:(壹)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二)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三)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四)简化手续,方便用户(五)提高了用户保证程度(六)消除交叉配送3、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单(少)品种大批量(A类);多品种、少批量(BC类);配套成套配送4、推行配送的必要条件有稳定的资源保证;应有足够的资金;应有齐备的配送设备和设施;应有高效的信息系统应有高素质的人员队伍5、配送作业的程序和方法:进货(订货、接货、货物的验收)、储存、补货(批量补货、定时补货)、分拣(按单分拣、批量分拣、整合按单分拣、复合分拣)、配装、送货、配送加工6、补货是指当拣货区的存货水平低于设定标准时,将储存于保管区的货物搬运到拣货区的行为7、分拣就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

8、配装是指为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利用率,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装载的行为9、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配送模式:指企业于组织配送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服务模式。

10、共同配送实质上就是于同壹个地区,许多企业于物流运动中互相配合、联合运作,共同进行理货、送货等活动的壹种组织形式。

11、共同配送的特征①技术设备先进,且配送规模较大,资金流动充足②多网络的有机结合③长距离高密度的聚集和发散④工作人员较少且素质较高12、常见的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13、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特征:1物流配送反应速度快2、物流配送功能集成化3、物流配送服务系列化4、物流配送作业规范化5、物流配送目标系统化6、物流配送手段现代化7、物流配送组织网络化8、物流配送运营市场化9、物流配送流程自动化10、物流配送管理法制化11、物流配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14、配送中心的布局原则(1)综合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距离最短原则(4)弹性原则(5)空间利用原则(6)管理简单化原则(7)安全和满足的原则按单分拣: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商品的储存场所,且按客户订单的要求,从所经过的货位或货架上挑选所需商品的分拣方法。

(又称“摘果方式”)按量分拣:将数量较多的同种货物集中到分拣场所,然后根据不同客户的订单要求,将所需数量的货物分别放入各自货箱或货位的分拣方法。

(又称“播种方式”)无形损耗:由于有更新、更好的物品替代原有商品,造成原有商品价值的损耗。

1、包装的流通环境是指:(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2、(消除无效搬运)既属于搬运的目标又属于搬运的原则。

3、物流信息的作用:交易功能、控制功能、决策功能、战略功能4、主要的物流信息技术:条码(BarCode)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于着损益的矛盾,即某壹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于另壹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这是壹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布局设计:(1)配送中心内建筑的配置(2)作业场所配置(3)机械设备配置(4)保管场所布局作业面积的确定:(1)储存面积的确定(2)装卸搬运作业面积(3)其它作业面积配送中心的运营策略:1.差异化策略2.合且策略3.混合策略4.延迟策略5.标准化策略配送作业环节:1订单处理2集货3储存4拣选、分货和配货5装车6输送★★★6、节约里程法(VSP)又称车辆运行计划法(VSP-VehiclesSchedulingProgram),适用于实际工作中要求得较优解或最优的近似解,而不壹定需要求得最优解的情况。

如果给数十家、数百家客户配送,应首先计算包括配送中心于内的相互之间的最短距离,然后计算各客户之间的可节约运行距离,按照节约运行距离的大小顺序连结各配送他且规划出配送路线。

第三章物流战略(P245)★★1、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的运营目标或适应运营环境的变化而制定的壹种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运营规划。

★★2、物流战略管理是物流运营者于物流系统过程中,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等壹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

★★3、企业物流战略层次全局性战略: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客户服务为内容结构性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设计。

功能型战略:包括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

基础性战略:为保证物流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

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分析和基础设施管理等。

战略规划:设施选址;运营战略;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物料搬运;运输管理;组织设计;规划和控制方法。

★★4、物流企业划分依据:物流服务范围:服务区域广度、运送方式多样性、附加服务广度等。

(广度)整合性:物流功能整合程度、管理能力(管理咨询、整合供应链等)。

(深度)★★5、按照上面俩个标准的划分,结合图表分析:(物流发展战略从①─→②―→③―→④―→①)①综合性物流企业:功能全服务广,可从事国际物流。

如UPS。

②功能代理型物流企业:服务范围广,但功能少。

往往只从事运输、仓储等单壹业务。

如零担货运企业。

③缝隙型物流企业:功能少,服务范围窄,如搬家公司,同城快递,GAPS。

④功能整合型物流企业:整合能力强,但服务范围窄。

如埃森哲咨询、亿博物流咨询、和瑞管理咨询(上面四个类型企业的战略重点依次为供应链过程整合;服务;差异化、低成本;柔性物流)第四章物流客户服务(P257)#1、客户服务是指企业为促进其产品销售或服务的利用,发生于客户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