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介绍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介绍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介绍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插秧和育秧的一种高效种植技术。

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技术在劳动力成本、作业效率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机插秧技术的种植原理机插秧技术利用专用机械设备实现种植过程的自动化,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育秧和插秧。

1.育秧机插秧技术中的育秧阶段通常采用水田中的深松整地作为基础,之后通过机械设备进行饮涝水和施肥处理,使土壤达到适宜水稻生长的环境。

同时,通过机械化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对水体的深浅和水质的改变进行调控,提供合适的水稻生长环境。

2.插秧在育秧过程中,机械设备会将育秧好的水稻幼苗进行整齐排列,并根据播种间距进行自动的插秧操作。

机械插秧设备通过激光或红外线传感器实时检测田间行距,并根据设定的间距自动进行插秧,从而达到均匀且规整的种植效果。

插秧操作完成后,机械设备会自动覆盖土壤,保证幼苗的生长环境。

二、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优势1.提高劳动效率机插秧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水稻的育秧和插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设备可以每小时插秧数达到上千株,大大提高了种植的效率。

2.降低劳动力成本由于机插秧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种植过程中只需少量的劳动力参与。

相比传统的人工插秧,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降低了用工风险,节约了劳动力资源。

3.提高插秧质量机插秧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作业,确保了插秧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机械设备通过精准的定位和插秧操作,使得每株水稻苗都能按照固定的间距和深度进行插秧,提高了苗的生长质量。

4.促进作物生长机插秧技术通过精准的控水和施肥,可以更好地调控作物的生长环境。

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灌溉量,并精确控制水质,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5.提高产量和品质机插秧技术的高效和精准操作,使得水稻能够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资源,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水稻育秧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水稻育秧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农 机 使 用 插 秧 机 械 化 技 术
黑龙 江省 密 山市杨木 乡农机 监 理站 王 志强
水 稻 是我 国主要 粮 食作 物 , 种植面积大, 产量高 , 经济效 益 好 , 对 保 障我 国粮 食 安全 有 着 重要 作 用 。随 着社会 经 济 的发 展 , 农 村 劳 动 力转 移 及 老 龄 化 加 剧 , 传 统 的手 工 移栽 已不 适 应 我 国现 代 稻 作 技 术 发 展 的 需 要 。水 稻插秧 及其 育 苗技 术 通过 塑 料 大棚 、 智 能 化 浸种 催芽 设 备 、 育秧 盘 、 育 秧 播 种 覆 土 机 等 培 育 出标 准化秧 苗 , 机械 插秧 , 大 田高产 农 艺管 理 技 术 配套 , 实 现水稻种植全程 机械化 , 从 而 减 轻 水 稻 种 植 劳 动 强 度, 提高劳动效率 , 实现水 稻生产 节本 增效。水稻育 插秧 机械 化 技术 主要 解 决 了我 国水 稻 生 产 全 程 机 械 化中种植机械化瓶颈及 手工种植成本高 、 效率低 、 密 度不 均不 足等 问题 。水 稻插 秧 、 育 秧 机械 化 技 术 的规 范化 、 标 准化 将 稳 定 和 提 高 水 稻 机插 秧 的产 量 , 促 进 水稻 机插 秧技 术 的推广 应用 。 水 稻 育苗 、 插秧 机械 化技 术 的增产效 果 水稻 机械 化 育 苗 及 机 插 秧 技 术 已在 我 国稻 作 区 大 面积推 广应 用 。此项 技术 是 通 过精 量 播 种 , 降低 播 种量 , 培育壮秧 , 提 高机插秧效 果 , 确 保 水 稻 栽 植 密 度, 显著 降低 水 稻 种 植 成 本 , 实 现 高 产 稳 产 。水 稻 育 插秧 机械 化 技 术 比传 统 手 工种 植 每 亩 节 省 种 植 成 本 8 O~1 2 0元 , 并 能 确保水 稻及 时移 栽 , 通过 提 高水 稻种 植密 度 , 实现 水稻增 产 1 0 % 以上 , 每 亩增产 稻 谷 6 0 k g 左 右 。随着社 会经 济发 展及 水 稻 生产 规 模 化 推进 , 劳 动力 转移 及用 工费 用提 高 , 该 项技 术 的节 本 省 工效 果 将更 为 明显 。 二、 水稻 育秧 、 插 秧机械 化 技术 的要 点 水稻 育秧 、 插 秧机 械化 技 术选 用 适 宜 的水 稻 品种 和组 合 , 通 过 机械化 、 标 准化 育 秧 , 培 育适 合 机 插 的秧 苗, 选择适 宜 的插 秧 机 , 适 时移 栽 , 合理密植 , 采 用 高 产栽 培技 术 配套 , 实现 高产 高效 。 1 . 床土制作。应在上年秋季把育苗土备好 , 经过 冬 的冷 冻 、 风化和鸟蚀等 , 减轻土壤的病菌 、 草籽 , 使土壤熟化 , 有利 于秧苗 的生长。采用腐熟 好 的土 壤, 也可 采用 旱 田土 、 水 田土、 鱼池土等 , 育 苗 床 土需 要过 筛去 除石 子等 杂物 , 要调酸 、 消 毒 和施 肥 , 目前 大 部 分地方 采 用 壮秧 剂 进 行 调 酸 、 消毒和施肥 , 减 少 作 业程 序 , 省 时 省力 , 效 果 较 好 。配 制 床 土一 定 要 注 意 床土的酸碱度 , 床土 的适宜酸度为 p H值 4 . 5~ 5 . 5 , 以利于秧苗生长 , 防止立枯病发生 , 培育壮秧。 2 . 精 量播 种 。选 择 适 宜 当地 机 插 秧 种 植 的水 稻 优 良品种 , 根 据机插 秧 特性 合 理 安 排播 种 期 。我 省 适 宜 机插 的水 稻 播 种 量 一 般 在 8 0~1 2 0 g / 盘 。在 播 种 前 按 要 求 进 行 种 子 发 芽试 验 , 要 求 种 子 的发 芽 率 在 8 5 % 一 9 0 % 以上 , 种子要 进行风 选、 筛选、 脱 芒 和 晒 种, 要 用 比重 1 . 1 3 k g / d m 的盐 水 选 种 , 要 用 药 剂 浸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1机械全程化技术分析所谓机械全程化,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机械完成水稻的生产,加工,包装。

而详细地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主要包括一些农业技术和农艺要求,比如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以及耕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一些机械化操作。

1.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盘土配置、播种、盘土规格。

1.2水田机械化整田技术:基础整地、播秧前整地。

1.3泡田技术。

1.4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1.5水稻机械收获技术。

1.6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

在近几年宝应县也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买进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机具、并且引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宝应县地区水稻是最主要的大众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植保、排灌、收获、加工等生产环节完成机械化作业有极大的困难,所以水稻机械化种植方面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

2宝应县对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各种应用成效2.1我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一年两熟制。

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择以及其生产效率问题是不明确的。

以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的耦合,构建了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概念模型,归纳得出江苏省当前有24种典型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

并分析了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历程,并与日韩发达国家相关机械化生产模式相比,得出其还有进一步发展优化空间。

2.2我县在用机械化创造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对周边地区的村民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和先进装备的引进,还为宝应县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农业机械化事业在生产实践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宝应县的农业生产力。

机插秧实施方案

机插秧实施方案

机插秧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机插秧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适合机插秧的水稻品种、清理田地、施肥、翻耕等工作。

特别是对于机插秧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机插秧机具的选用。

在选择机插秧机具时,需要考虑到田地的大小、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田地的机插秧机具,确保机具的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三、机插秧的操作步骤。

1. 调整机插秧机具,根据水稻品种和田地情况,调整机插秧机具的插秧深度、行距和株距等参数,保证插秧的质量和效率。

2. 进行试验插秧,在正式插秧之前,可以进行试验插秧,检验机具的工作状态和插秧效果,确保一切就绪。

3. 开始插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开始进行机插秧作业。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机具的稳定和插秧的均匀,确保插秧的质量。

四、机插秧后的管理。

1. 及时灌溉,机插秧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证水稻的生长需要。

2. 施肥管理,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施肥,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4. 生长调控,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生长调控,保证水稻的良好生长。

五、机插秧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机插秧具有插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插秧质量好等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六、机插秧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机插秧作业时,需要注意机具的维护保养、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机插秧作业的顺利进行。

七、结语。

机插秧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实施机插秧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机具和操作方式,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确保机插秧作业的顺利进行。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摘要育秧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基础。

从播前准备、播种和秧田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育秧技术,以期指导水稻大田生产。

关键词机械化插秧;育秧;播前准备;播种;秧田管理1播前准备1.1 床土配制床土最好是菜园土;其次是经过耕翻熟化的旱地土;再次是经过冬耕冻垡风化后的稻田土。

不能在荒草地、堆坡或当季喷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

每盘用土量约需2.5kg(经过培肥过筛后的营养土),另需盖种土0.5kg(只过筛不需要培肥),大田需土约1 125kg/hm2。

选择好土壤在播前20d左右,用筛网孔径为4~6mm,将土筛好后进行拌肥,一般大田用壮秧剂(7.5kg/hm2)15袋/hm2,可起到培肥、调酸、促进壮苗的作用。

无壮秧剂的要在1个月前拌45%的三元复合肥15kg/hm2加多菌灵1.5kg/hm2杀菌,要做到精量准确,确保拌匀,可先拌成母土,再拌大量土中,确保均匀。

最后用农膜覆盖堆闷,使肥土充分熟化,并且土壤中含水量要适中,达到手握成团、落地自散(一般含水量14%左右)。

1.2秧板制作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排灌方便的田块。

秧田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100,一般每框秧田不得超过1 000m2,主要是便于管理。

畦面宽1.4~1.5m,沟宽0.3m,沟深0.15m,四周沟宽0.4m、深0.2m,板面长度依地块而论。

整板依据土壤及排灌条件而论。

水整板:水板整成后,晾板沉实,若板面干裂,应及时灌水保潮修整。

播前2~3d铲高补低,充分拍实,使板面平、光、细、实,板边整齐,辅盘时人站畦面上不陷脚。

旱整板:要防治地下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kg/hm2加水30kg/hm2拌炒热的稻皮150kg/hm2撒于沟内诱杀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于播种前2d浇透水,使0~10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并用木铣头将板面拍实。

1.3种子选择与处理因机插秧秧龄较短,从而导致生育期缩短。

因此,不能选用迟熟品种,宜选用中熟中粳类型、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的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等。

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

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

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是一种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水稻种植的一个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

一、现代化插秧机械在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中,现代化的插秧机械是关键。

现代化的插秧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种植的效率。

现代化插秧机械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手推式插秧机、手持式插秧机、自行式插秧机等。

不同种类的插秧机械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二、半旱式育秧技术半旱式育秧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稻育苗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水稻的根和干的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

这种半旱式育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而且能够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三、适时插秧技术在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中,适时插秧是非常重要的。

适时插秧可以确保水稻正常地生长,同时也能够保持水稻的产量。

一般来说,适时插秧时,要考虑到水分的充足性、气温的适宜性和土质的合适性等因素。

只有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插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四、优质水稻品种的选用在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中,选用优质水稻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水稻品种具有耐病虫、耐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这样才能够确保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最终成果。

在选用优质水稻品种方面,种植者要牢记在心,以确保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稳定发展。

总之,水稻机械化插秧半旱式育秧技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采用半旱式育苗技术、保证适时插秧和选择优质水稻品种,以期取得最好的种植效果。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

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

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

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

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

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

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

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1.1.1准备工作。

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

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

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

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

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

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

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

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

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

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

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石头杂草 ,用砂壤 土与 2% 0 左右 的细碎腐熟农家肥 , 把 机械最小 的株距 1 , 2 每亩基本苗在 1 2 . 万丛 , 中村 乡 8 在 中村村委会 中村 一组农户 08亩 选 择 机 械 株 距 1 , . 4 每 过 磷 酸 钙 05g 敌 克 松 5 g 壮秧 剂 2 g 对 水 浇 入土 . 、 k 0、 5,
中, 拌均 匀堆捂 1 天左右待播种时备用 ; 5 种子选用及处 亩 基 本 菌在 1 万丛。 . 5 移栽后插缺补漏 , 到满 栽 满 插 。 做 理: 选适宜 当地 的良种 , 示范 田选用楚梗 2 、8 72 号和 52 0 33大田管理 栽 后 5 . —7天 ,用金稻 龙药肥进行化 优质稻 , 亩需干种 3 . g 宜 , 每 —35 为 k 播种前 4天泡种 , 用 除 , 每亩拌入 2 k 碳 氨或 7g尿素撒施促苗分蘖 。 2g k 浅水 “ 施宝克 ” 浸种 7 2小时 , 起捂种催 芽 4 捞 8小时后 备播 。 管理 , 忌灌深水 , 栽后 3 0天左右苗 分蘖时及 时晒 田 。 晒
保持 田水深 12m,  ̄c 用机晚 击, 确伤
早生快发 。
3 . 2栽插规格 寸水移栽 , 行距 3 c 不能调整 )每 0m( ,
稻育秧专 用塑盘 , 亩田 3 个秧盘 。营养土 的准备 : 每 0 每 丛 2 株 ( ~3 株距刻度要调到适合 当地 的生产最佳刻度 , 个盘 以装 4 g k 计算 , 亩需 10 g左右 。要过筛细碎 无 有 1 、4 1 、8 2 、2 每 2k 2 1 、6 1 、0 2 等刻 度 ) 。今年示 范 田基本选 择
技术版块 一作物 栽培
J h n ui i u a a s b k
水机 化插 技要 稻 械育 秧 术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一、背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广泛,占到了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
也是中国农村人口的主要生计来源。

然而,由于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
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导致了水稻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等困境。

因此,如何提高水稻育插秧效率和降低成本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
决的问题。

二、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发展历程
1. 传统手工插秧
传统手工插秧是指农民用手将水稻幼苗一个个地插入泥田中。

这种方
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并且容易造成农民腰部
和膝盖等关节疾病。

2. 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初期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引进日本制造的机械化育插秧设备。

这些设备采用电动或汽油动力,具有插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但是,由于设备体积大、重量重、造价昂贵等原因,限制了它的普及和
推广。

3. 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主要采用电动或柴油动力,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优点。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三、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分类
1. 按照功能分类
(1)育苗机:主要用于水稻幼苗的培养和管理。

(2)插秧机:主要用于将水稻幼苗插入泥田中。

2. 按照动力分类
(1)电动式:使用电能作为驱动能源。

(2)柴油式:使用柴油作为驱动能源。

3. 按照结构分类
(1)手推式:需要人工推动设备进行操作。

(2)自走式:具有移动功能,可以自行行走并完成操作任务。

(3)轮式:使用轮胎作为移动部件。

(4)履带式:使用履带作为移动部件。

四、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优点
1. 提高效率: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育插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可以降低水稻种植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3. 提高质量: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可以保证水稻幼苗的均匀性和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五、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

同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设备价格过高、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

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这项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六、结论
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水稻种植业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

它可以提高育插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有利于促进水稻产业现代化建设。

同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这项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