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 (1)ppt课件

例5、下列映射是不是A到B的一一映射?
A
B
A
B
f
1
3
f
1
3
2
5
3
7
5 2
7
3
9
4
9
4
1
(1)
(2)
解:(1) 是
(2) 不是。由于B中元素1在集合A中没有原像
例6、 下列对应是不是A到B的映射? 1 A={1,2,3,4},B={3,4,5,6,7,8,9} ,f:乘2加1 2 A=N+,B={0,1} ,f: x 除以2得的余数 3 A=R+,B=R,f:求平方根 4 A={x|0≤ x<1},B={y|y≥1} f:取倒数
5 , 1 5 < x 2 0 , 2 1
图公交车票价.gsp
05
10
15
20
我们把上述两例中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 即分区间定义的函数. 分段函数的图象要分段作出!
注意: (1)有时表示函数的式子可以不止一个,对于分几个 表示的函数,不是几个函数,而是一个函数,我们把它 分段函数.
(2)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 线、离散的点等等。
注意:解析法表示函数是中学研究函数的主要表示方法;用 法表示函数时,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2.图像法:用函数图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心电图,气象台应用自动记录器描绘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股市走向图等都是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
例如: 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
图像法的优点: 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
(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 (x,y)和它对应;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表示法》高一上册PPT课件(第1.2.2-1课时)

PART 03
合作探究·攻重难
TO WORK TOGETHER TO FIND OUT WHAT'S GOING ON
高中数学精品系列课件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函 数表 示 法的 选 择
例1某商场新进了10台彩电,每台售价3000元,试求售出台数x与收款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用列表法、图
象法、解析法表示出来. [解] ①列表法如下:
高中数学精品系列课件
[解] (1)不能用解析法表示,用图象法表示为宜. 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这四个函数的图象如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高中数学精品系列课件
(2)王伟同学的数学成绩始终高于班级平均水平, 学习情况比较稳定而且成绩优秀, 张城同学的数学成绩 不稳定,总是在班级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而且波动幅度较大.赵磊同学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水平, 但他的成绩曲线呈上升趋势,表明他的数学成绩在稳步提高.
优点
缺点
①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关系;②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意
解析法
不够形象、直观
一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
列表法 不通过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一般只能表示部分自变量的函数值
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通过图形研究函数的 只能近似地求出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有时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高中数学精品系列课件
图象的画法及应用
例2作 出 下 列 函 数 的 图 象 并 求 出 其 值 域 . 2
(1)y= - x, x∈ {0,1, - 2,3}; (2)y=, x∈ [2, + ∞ ); (3)y= x2+ 2x, x∈ [- 2,2). x
[解] (1)列表
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1[PPT课件]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1[PPT课件]人教版高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9c26b22ccc17552706220807.png)
三种表示方法的特点
解析法 ①函数关系清楚、精确;
②容易从自变量的值求出其对应的函数值; ③便于研究函数的性质.
解析法是中学研究函数的主要表达方法.
图象法 能形象直观的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趋势,是今
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基础.
列表法 不必通过计算就知道当自变量取某些值时函
数的对应值,当自变量的值的个数较少时使 用. 列表法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点:能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3.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试用列表法表示角的正弦、余弦.
角度 00 300 450 600 900
正弦 0
1 2
2 2
3 2
1
角度 00 300 450 600 900
余弦 1
3 2
2 2
5.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2x+1,x∈[0,2]; (2)y=x2-2x(-1≤x<2).
解析: (1)当 x=0 时,y=1; 当 x=2 时,y=5. 所画图象如图 1 所示.
(2)y=x2-2x=(x-1)2-1, 当 x=-1 时,y=3. 当 x=0 时,y=0. 当 x=1 时,y=-1. 当 x=2 时,y=0.所画图象如图 2 所示.
是他的成绩呈曲线上升的趋势,从而表明他的数学成
绩在稳步提高.
例 4.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1+x(x∈Z); (2)y=x2-2x(x∈[0,3)); (3)y=1x.
[思路点拨] (1)函数的定义域是整数集,因此函数 的图象是一些点;(2)只需画出二次函数在区间 [0,3)上的图象即可;(3)根据函数解析式,函数是 反比例函数.
课件函数的表示法_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39
解析:
(2)已知f[g(x)]的解析式,求f(x)的解析式: 令x-1=t,则x=t+1, (1)画函数图象时首先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即在定义域内作图; 探究一 函数图象的作法及应用 当a>0时,f(a)=a2=4,得a=2, 作函数图象时应注意的事项: (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探究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例】 (1)已知f(x)=2x+1,求f(x+1)的表达式; 探究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2)已知g(x-1)=2x+6,求g(3). 作函数图象时应注意的事项: ∴g(t)=2(t+1)+6=2t+8,即g(x)=2x+8, 探究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当x>1或x<-1时,f(x)=1, 探究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f(x+1)=2(x+1)+1=2x+3
学表达式叫作函数的解析式.
• 2 .图像法 • 以自变量x的取值为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y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
个点,这些点构成了函数y=f(x)的图象,这种用 图象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
的方法叫作图象法.
3
知识点聚焦:
• 3.列表法 • 列一个两行多列的表格,第一行是自变量的取值,第二行是对应的函数值,这种列
函以数自f变(x量)的x定的义取• 域值当为为R横x. 坐∈标[,0对,2应]时的函,数值图y为象纵坐是标直,在线平面的直一角坐部标系分中,描出观各个察点图,这象些点可构知成了,函数其y=值f(x域)的图为象,[1这,5种]用.图象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叫作图象
法. (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1)画函数图象时首先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即在定义域内作图; (2)已知f[g(x)]的解析式,求f(x)的解析式: (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解析】选择容易计算的几个数值,列表如下: 当x>1或x<-1时,f(x)=1,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选择规律如下: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A版必修1)

图象法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后智能提升
典例剖析
题型一 函数的表示法
【例 1】 已知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 t 与参加完成 b 此项任务的人数 x 之间适合关系式 t=ax+ ,当 x= x 2 时,t=100;当 x=14 时,t=28,且参加此项任务 的人数不能超过 20 人.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1 1 解析:令 =t,则 x= ,且 t≠0, x t 1 t ∴f(t)= = (t+1≠0), 1 t+1 1+ t x ∴f(x)= (x≠0 且 x≠-1). x+1
x 答案: (x≠0 且 x≠-1) x+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后智能提升
4.如图,函数 f(x)的图象是曲 线 OAB,其中点 O,A,B 的坐标 1 分别为(0,0),(1,2),(3,1),则 f f3 的值等于________.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后智能提升
正解:∵f(x2+2)=x4+4x2=(x2+2)2-4, 令t=x2+2(t≥2),则f(t)=t2-4(t≥2), ∴f(x)=x2-4(x≥2). 纠错心得:采用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时,一 定要注意换元后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本题中令t =x2+2后,则t≥2.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配套练习:1.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1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课时目标 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方法表示函数.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方法表示函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用________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图象法——用__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列表法——列出______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一个面积为100 cm 2的等腰梯形,上底长为x cm ,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倍,则把它的高y 表示成x 的函数为( )A .y =50x(x>0)B .y =100x(x>0)C .y =50x (x>0)D .y =100x(x>0) 2.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给出以下3个论断:①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②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③4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则正确论断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3.如果f(1x )=x1-x ,则当x≠0时,f(x)等于( ) A.1x B.1x -1 C.11-xD.1x -1 4.已知f(x)=2x +3,g(x +2)=f(x),则g(x)等于( ) A .2x +1 B .2x -1 C .2x -3D .2x +7 5.若g(x)=1-2x ,f[g(x)]=1-x 2x 2,则f(12)的值为( ) A .1 B .15 C .4D .306.在函数y =|x|(x ∈[-1,1])的图象上有一点P(t ,|t|),此函数与x 轴、直线x =-1及x =t 围成图形(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则S 与t 的函数关系图可表示为( )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二、填空题二、填空题7.一个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2 cm ,挂上物体后会伸长,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如果挂上3 kg 物体后弹簧总长是13.5 cm ,则弹簧总长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8.已知函数y =f(x)满足f(x)=2f(1x )+x ,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9.已知f(x)是一次函数,若f(f(x))=4x +8,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0.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0)=f(4),且f(x)=0的两根平方和为10,图象过(0,3)点,求f(x)的解析式.的解析式.11.画出函数f(x)=-x 2+2x +3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f(0)、f(1)、f(3)的大小;的大小; (2)若x 1<x 2<1,比较f(x 1)与f(x 2)的大小;的大小; (3)求函数f(x)的值域.的值域.能力提升12.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x10] B .y =[x +310]C.y=[x+410]10] D.y=[x+513.设f(x)是R上的函数,且满足f(0)=1,并且对任意实数x,y,有f(x-y)=f(x)-y(2x-y+1),求f(x)的解析式.的解析式.1.如何作函数的图象.如何作函数的图象一般地,作函数图象主要有三步:列表、描点、连线.作图象时一般应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再在定义域内化简函数解析式(可能有的要表示为分段函数),再列表描出图象,并在画图象的同时注意一些关键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分段函数的区间端点等.2.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解析式的关键是理解对应关系f的本质与特点(对应关系就是对自变量进行对应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应用适当的方法,注意有的函数要注明定义域.主要方法有:代入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解方程组法(消元法).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1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 (2)图象图象 (3)表格表格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C [由x +3x 2·y =100,得2xy =100.∴y =50x(x>0).]2.B [由题意可知在0点到3点这段时间,每小时进水量为2,即2个进水口同时进水且不出水,所以①正确;从丙图可知3点到4点水量减少了1,所以应该是有一个进水口进水,同时出水口也出水,故②错;当两个进水口同时进水,出水口也同时出水时,水量保持不变,也可由题干中的“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知③错.] 3.B [令1x =t ,则x =1t ,代入f(1x )=x1-x, 则有f(t)=1t1-1t=1t -1,故选B.]4.B [由已知得:g(x +2)=2x +3,令t =x +2,则x =t -2,代入g(x +2)=2x +3,则有g(t)=2(t -2)+3=2t -1,故选B.] 5.B [令1-2x =12,则x =14,∴f(12)=1-(14)2(14)2=15.]6.B [当t<0时,S =12-t 22,所以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坐标是顶点坐标是(0,12);当t>0时,S =12+t 22,开口是向上的抛物线,顶点坐标是(0,12).所以B 满足要求.]7.y =12x +12解析解析 设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kx +12,把x =3,y =13.5代入,得13.5=3k +12,k =12. 所以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y =12x +12.8.f(x)=-x 2+23x (x≠0) 解析解析 ∵f(x)=2f(1x )+x ,①,① ∴将x 换成1x ,得f(1x )=2f(x)+1x .②由①②消去f(1x ),得f(x)=-23x -x3,即f(x)=-x 2+23x (x≠0).9.f(x)=2x +83或f(x)=-2x -8解析解析 设f(x)=ax +b(a≠0), 则f(f(x))=f(ax +b)=a 2x +ab +b.∴îïíïìa 2=4ab +b =8,解得îïíïìa =2b =83或îïíïìa =-2b =-8. 10.解.解 设f(x)=ax 2+bx +c(a≠0).由f(0)=f(4)知îïíïìf(0)=c ,f(4)=16a +4b +c ,f(0)=f(4),得4a +b =0.① 又图象过(0,3)点,点, 所以c =3.②设f(x)=0的两实根为x 1,x 2, 则x 1+x 2=-b a ,x 1·x 2=ca .所以x 21+x 22=(x 1+x 2)2-2x 1x 2=(-b a)2-2·c a=10.即b 2-2ac =10a 2.③由①②③得a =1,b =-4,c =3.所以f(x)=x 2-4x +3.11.解.解 因为函数f(x)=-x 2+2x +3的定义域为R ,列表:,列表:x … -2 -1 0 1 2 3 4 … y… -5343-5…连线,描点,得函数图象如图:连线,描点,得函数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容易发现f(0)=3,f(1)=4,f(3)=0, 所以f(3)<f(0)<f(1).(2)根据图象,容易发现当x 1<x 2<1时,有f(x 1)<f(x 2).(3)根据图象,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函数的图象是以可以看出函数的图象是以(1,4)为顶点,为顶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因此,因此,因此,函数的函数的值域为(-∞,4].12.B [方法一方法一 特殊取值法,特殊取值法,若若x =56,y =5,排除C 、D ,若x =57,y =6,排除A ,所以选B.方法二方法二 设x =10m +α(0≤α≤9),0≤α≤6时,时, [x +310]=[m +α+310]=m =[x 10], 当6<α≤9时,[x +310]=[m +α+310]=m +1=[x 10]+1,所以选B.]13.解.解 因为对任意实数x ,y ,有,有 f(x -y)=f(x)-y(2x -y +1), 所以令y =x ,有f(0)=f(x)-x(2x -x +1), 即f(0)=f(x)-x(x +1).又f(0)=1, ∴f(x)=x(x +1)+1=x 2+x +1.。
【高中数学必修一】1.2.2 函数的表示法-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2.2 函数的表示法一、选择题1.若()()20(0)x x f x x x ⎧≥=⎨-<⎩,,,则f [f (–2)]=A .2B .3C .4D .5【答案】C【解析】∵–2<0,∴f (–2)=–(–2)=2.又∵2>0,∴f [f (–2)]=f (2)=22=4,故选C .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用S 1和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经过时间t 所行的路程,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 .B .C .D .【答案】D3.已知函数f (x +1)=3x +2,则f (x )的解析式是A.f(x)=3x+2 B.f(x)=3x+1C.f(x)=3x–1 D.f(x)=3x+4【答案】C【解析】设t=x+1,∵函数f(x+1)=3x+2=3(x+1)–1,∴函数f(t)=3t–1,即函数f(x)=3x–1,故选C.4.已知映射f:A→B,其中A={a,b},B={1,2},已知a的象为1,则b的象为A.1,2中的一个B.1,2 C.2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映射f:A→B,其中A={a,b},B={1,2},已知a的象为1,可得b的象为1或2,故选A.5.若f(x)满足关系式f(x)+2f(1x)=3x,则f(2)的值为A.1 B.–1 C.–32D.32【答案】B【解析】∵f(x)满足关系式f(x)+2f(1x)=3x,分别令x=2,和x=12,得()()12262132222f ff f⎧⎛⎫+=⎪⎪⎪⎝⎭⎨⎛⎫⎪+=⎪⎪⎝⎭⎩①②,①–②×2得–3f(2)=3,∴f(2)=–1,故选B.6.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出发B.乙比甲跑的路程多C.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D.甲先到达终点【答案】D7.已知f(x–2)=x2–4x,那么f(x)=A .x 2–8x –4B .x 2–x –4C .x 2+8xD .x 2–4【答案】D【解析】由于f (x –2)=x 2–4x =(x 2–4x +4)–4=(x –2)2–4,从而f (x )=x 2–4.故选D . 8.国内某快递公司规定:重量在1000 g 以内的包裹快递邮资标准如下表:运送距离x (km ) 0<x ≤500 500<x ≤10001000<x ≤15001500<x ≤2000… 邮资y (元)5.006.007.008.00如果某人从北京快递900 g 的包裹到距北京1300 km 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A .5.00元B .6.00元C .7.00元D .8.00元【答案】C【解析】邮资y 与运送距离x 的函数关系式为 5.00(0500)6.00(5001000)7.00(10001500)8.00(15002000)x x y x x <≤⎧⎪<≤⎪=⎨<≤⎪⎪<≤⎩,∵1300∈(1000,1500],∴y =7.00,故选C .9.已知函数()()()32121x x f x x x x ⎧>⎪=⎨-+≤⎪⎩.若()54f a =-,则a 的值为A .12-或52B .12或52C .12-D .12【答案】C【解析】当a >1时,f (a )=3514a >≠-,此时a 不存在,当a ≤1,f (a )=–a 2+2a =–54,即4a 2–8a –5=0,解可得a =–12或a =52(舍),综上可得a =12-,故选C .10.已知函数f (x )=()20(0)x x x x ⎧≥⎨<⎩,,,则f (f (–2))的值是A .2B .–2C .4D .–4【答案】C【解析】∵已知函数()()20(0)x x f x x x ⎧≥=⎨<⎩,,,∴f (–2)=(–2)2,∴f (f (–2))=f (4)=4,故选C .二、填空题11.已知f+1)=x,则f (x )=__________.【答案】x 2–1,(x ≥1)【解析】∵()12fx x x +=+=x +2x +1–1=(x +1)2–1,∴则f (x )=x 2–1,(x ≥1).故答案为:x 2–1,(x ≥1).12.已知f (x +1)=2x 2+1,则f (x –1)=__________.【答案】2x 2–8x +9【解析】设x +1=t ,则x =t –1,f (t )=2(t –1)2+1=2t 2–4t +3,f (x –1)=2(x –1)2–4(x –1)+3=2x 2–4x +2–4x +4+3=2x 2–8x +9.故答案为:2x 2–8x +9. 13.已知f (x +1)=x 2,则f (x )=__________.【答案】(x –1)2【解析】由f (x +1)=x 2,得到f (x +1)=(x +1–1)2,故f (x )=(x –1)2.故答案为:(x –1)2. 14.已知函数f (x )=ax –b (a >0),f (f (x ))=4x –3,则f (2)=__________.【答案】3三、解答题15.()()()11032f x kx b f f =+==-,,,求f (4)的值. 【解析】∵()()()11032f x kx b f f =+==-,,,∴0132k b k b +=⎧⎪⎨+=-⎪⎩,解得k =–14,b =14, ∴f (x )=–14x +14,∴f (4)=–14×4+14=–34.16.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2x 且f (0)=1.(1)求f (x )的解析式;(2)当x ∈[–1,1]时,不等式f (x )>2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设f (x )=ax 2+bx +c , 则f (x +1)=a (x +1)2+b (x +1)+c .从而f (x +1)–f (x )=[a (x +1)2+b (x +1)+c ]–(ax 2+bx +c )=2ax +a +b , 又f (x +1)–f (x )=2x ,∴220a a b =⎧⎨+=⎩即11a b =⎧⎨=-⎩,又f (0)=c =1, ∴f (x )=x 2–x +1.17.已知函数f (x )=()()221(12)22x x x x x x ⎧+≤-⎪-<<⎨⎪≥⎩(1)在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 (2)若f (a )=12,求a 的取值集合. 【解析】(1)函数f (x )=()()221(12)22x x x x x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2)当a ≤–1时,f (a )=a +2=12,可得:a =32-;当–1<a <2时,f (a )=a 2=12,可得:a =22±;当a ≥2时,f(a )=2a =12,可得:a =14(舍去); 综上所述,a 的取值构成集合为{32-,22-,22}.18.(1)已知3311f x x x x ⎛⎫+=+ ⎪⎝⎭,求f (x ). (2)已知21f lgx x ⎛⎫+=⎪⎝⎭,求f (x ). (3)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 (x +1)–2f (x –1)=2x +17,求f (x ). (4)已知f (x )满足()123f x f x x ⎛⎫+=⎪⎝⎭,求f (x ). 【解析】(1)∵3331111()3f x x x x x x x x ⎛⎫⎛⎫+=+=+-+ ⎪ ⎪⎝⎭⎝⎭, ∴f (x )=x 3–3x (x ≥2或x ≤–2).(2)令21t x +=(t >1), 则21x t =-,∴()21f t lg t =-,∴()()211f x lg x x =->.19.已知函数f (x )=1+2x x -(–2<x ≤2),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解析】f (x )=1+1021202x x x x x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共23张PPT)

的一种“程序”或“方法”.因此要把“2x + 1”及“ x + 1”看成一个整体来求解.
1 1 (2)设f( +1)= 2-1,则f(x)=________. x x (3)若对任意x∈R,都有f(x)-2f(-x)=9x+2,则f(x)= ________.
[答案]
(1)D (2)x2-2x(x≠1)
6.(2012· 全国高考数学文科试题江西卷)设函数f(x)= x2+1 x≤1 2 ,则f(f(3))=( x>1 x 1 A.5 2 C. 3 B.3 13 D. 9 )
[答案] D
7.已知函数f(x)=
2 x -4,0≤x≤2, 2x,x>2,
,则f(2)=
2.作图时忘记去掉不在函数定义域内的点 [例5] 数的值域. [错解]
x,-1≤x≤1, 由题意,得y= -x,x<-1或x>1.
x|1-x2| 画出函数y= 2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指出函 1-x
[例 5]
(1)已知 f(x)=x2,求 f(2x+1);
(2)已知 f( x+1)=x+2 x,求 f(x). 1 (3)设函数 f(x)满足 f(x)+2f(x )=x (x≠0),求 f(x). [分析] 我们前面指出,对应法则“f”实际上是对“x”计算
5.(山东冠县武的高2012~2013月考试题)已知函数f(x)
x+1x≥0 = fx+2x<0
则f(-3)的值为( B.-1 D.2
)
A.5 C.-7
[答案] D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点P,沿折 线BCDA由点B(起点)向点A(终点)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 x,△APB的面积为y.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y=f(x); (2)画出y=f(x)的图象; (3)若△APB的面积不小于2,求x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