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5

合集下载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思考: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
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资本主义迅速 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
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
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 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 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求,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内容
钱: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 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 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清政府成为“洋人 朝廷” 控制中国腹地
一、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对比表(背景)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对比表(背景)

政治



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军事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外交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工业革命后,商品 需要更大的 经济发达 商品市场和
一组令人深思的数 据:1911年前后,全国 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 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
83.8%以上,全国进出口
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 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 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新界”、威海 长江流域 卫 台湾、澎湖列岛 福建



一 目 了 然
熊代表沙皇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青蛙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不 言 而 喻
3、表现:德俄英法 日等 4、影响:亡国灭种、 沦为殖民地危机
1、原因 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 时,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 正忙于美西战争;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 强的侵华史实,了解列强入侵带 来的影响,理解美国的的门户开 放政策。
1、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第一段, 找出列强入侵的国际国内背 景?
国际背景 •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 义迅猛发展,需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根本)
国内情况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 往 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战败根本原因
腐朽堕落的封建主义不可能战 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3、列强入侵带来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中国逐渐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酷 剥 削 中 国 人 。
表 明 帝 国 主 义 者 凭 借 多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残
他 正 被 众 多 不 平 等 条 约 扎 得 像 个 木 乃 伊 。
着 的 人 代 表 的 是 当 时 受 尽 欺 凌 的 中 国 人 。
• 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竭, 内部危机严重
二 、列强入侵经过
1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 政 府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法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_《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优教教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_《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优教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教材分析教材用“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个子目分别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使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出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基本阶段特征掌握不到位,这就给高一学生进行专题模块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

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自主思考、互动探究讨论,形成一定答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逐渐形成的。

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回忆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专题导语本专题围绕两条主线进行讲解: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即屈辱史和抗争史)。

列强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师:请大家看这几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什么?生:图片反映了列强侵华的许多暴行。

师:是的,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一)鸦片战争1、背景中国英国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工业革命完成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危机四伏迅速崛起◆英: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中:地大物博,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原料;人口众多,是一个广阔的潜在销售市场;2、鸦片带来的危害危害经济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银贵钱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3、爆发原因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②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4、过程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

②第一阶段:1840年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琦善)③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威逼广东——攻占东南沿海——驶抵南京下关5、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6、《南京条约》(1842·8)项目内容影响和危害割地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赔款2100万银元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开埠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议定关税关税要与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7、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8、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完全独立自主权→领土不完整,丧失部分主权经济结构: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封建,反侵略 革命性质: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想变化:开眼看世界所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逐渐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
原因 国门洞开 战争 影响 中国逐渐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一、门户洞开 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
1、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西方(要侵略): 19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中国(被侵略):当时的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
类别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腐朽的封 建制度
自然经济
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
军事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以政治手段侵略中国
瓜分狂潮——中华民族陷于从 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 机之中 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 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
(19世纪末)
中 华 民 族 出 现 严 重 民 族 危 机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课后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 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
影响
1840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望厦条约》 民地半封建社会 《黄浦条约》
【读史感悟】列强是采用什么手段来打开中国大门, 1856 《天津条约》 第二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英法 鸦片战争 ~1860 建化程度加深 《北京条约》 侵略中国的目的的?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
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了,列强满足了吗? 19世纪末,中华民族为何陷入从半殖民 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民族危机之中? 甲午中日战争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 国的争夺,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
二、以政治手段侵略中国

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一、列强入侵下的民族危机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段由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和民族觉醒交织的历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相继遭受英、美、法、德、日等列强入侵,国家危机、社会动荡、民族苦难深重。

面对列强的军事和政治压迫,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民族危机。

而这种危机的解决方案,必须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民族意识上。

二、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面对列强入侵后,一批有识之士逐渐觉醒,开始进行思想启蒙和文化复兴的探索。

其中,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中国近代三位启蒙巨匠尤为突出。

他们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并加以吸收,与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三、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潮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转折点。

民主思潮重新被唤起,革命派废除清王朝,成立民国政府,宣布“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为宗旨,这是中国民主思潮的首次扬帆起航。

在此之后,各种思想流派蓬勃发展,包括国民党、共产党等政治势力在内的众多组织呼吁团结,号召民众建立更加强大的中国民族意识。

四、文艺复兴与文化自信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从20世纪初开始兴起,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和美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张兆和、鲁迅、丰子恺、徐悲鸿等众多文化名人在运动中崭露头角,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创作也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信。

五、抵制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繁荣尽管文艺复兴和民族意识觉醒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但也有一些思想倾向比较极端的人士提出“抗拒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观点,要求“清吐所有洋奴汉奸的毒素”,以此来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民族意识也在勃发,新时代中国人民要求自己有一种自信心,既不抵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自信本地文化,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第5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第5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5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考试说明中的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 斗争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
一、鸦片战争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 士,随在吸食。‛‚一经吸烟,刻不可离,中人之家,往往破 产。而此烟能提摄百脉,愈人小病,久之精神大耗,无可救 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英国人蒙哥马利· 马丁也说:‚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 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 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 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 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转引自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 能无股栗!‛ ——《林则徐集· 奏稿》
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29日
①赔款210 0万银元
⒉ 主 要 内 容
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先 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中英南京 条约》签订 时间(1842)
②割让香港岛
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 为英国进一步侵略的基地

宁波
上海
③五口通商
东南门户被打开,便利了 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福州 厦门 广州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 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 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 “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 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

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要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

20世纪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共御外侮的最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本专题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军民的斗争是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原因。

第3目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暴行;以及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过程,烘托出抗日战争的伟大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

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国门洞开(一)原因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

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三)危害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瓜分狂潮的背景1895年,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瓜分狂潮的经过1.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

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三)瓜分狂潮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四)瓜分狂潮的结局1、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被迫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第二节)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列强侵华的相关历史图片。

教学:国门洞开(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掌握读史感悟: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通过中国和世界发展状况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列强是采用什么手段来打开中国大门,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的?1840—1900年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①熟悉《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②《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五口通商——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其中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反映了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③鸦片战争后,其它主权的沦丧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史料链接材料一《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通过上述条款,列强从中国获取哪些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①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方面的异同点。

同: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中设厂的规定。

教师总结:《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新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甲午战后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教师明确:资本输出的概念与方式;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的区别;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②结合下列表格,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构成哪些危害?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

以武力为后盾的“使馆”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清王朝在京畿战略要地的警备被解除,使北京的大门洞开,方便了帝国主义强盗自由进出;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尤其是其中的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突出反映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国人民压迫。

③条约中哪一项内容突出反映了清政府已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略的影响论从史出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①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展示《时局图》,介绍瓜分狂潮的相关情况。

①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②瓜分狂潮的高潮是。

③瓜分狂潮的方式。

教师简单介绍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概念。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

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④瓜分狂潮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二、门户开放政策(1)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设问:当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为什么没有参加?为了染指中国,它提出了什么政策?其本质意图是什么?(2)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与影响读史感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6的学习思考,提问: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对中美两国和列强各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总结:①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③对美国,列强各国开放了其“势力范围”让美国能“利益均沾”。

实际上美国是该政策最大的赢家,它以“机会均等”为手段,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为美国参与侵略中国并取得侵华有时创造了条件。

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