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通用12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教研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1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巩固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检查、评估有章可依并使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现结合我校情况,特订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教书育人的教育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观.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诱导、引导、疏导、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学科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从整体出发,注意协作,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减轻负担,尽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自主探究的条件;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使全体学生都有积极自学、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要努力创设适合创造思维的环境气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

挥。

二、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在分析总结前段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学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任务、制定目标、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教学计划应包括学年(学期)计划、单元(章节)计划和课时计划。

l、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三熟悉”。

(1)熟悉教学大纲(课标).通过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2)熟悉教材。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

(3)熟悉学生。做到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双基”、“能力”、“学风”、“学法”四个方面的情况。

2、学年(学期)和单元(章节)教学计划要具有以下主要内容:

(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 教材分析(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3) 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教学进度,每周课时进度安排。

3.计划的具体要求

1.单元(章)教材分析细致

2.分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教案设计科学,条理清楚。

3.重点、难点突出,并具有教具,主要教法,学法明显、正确,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单元复习,试卷分析的要点问题要写在教案上,考试要有试卷样附后,特殊情况没上课的教案要有说明,否则按没教案对待。

5.每章节或单元授完后有课后记。

6.实现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讲究实效,有实用价值。

7.计划要涵盖有素质教育的内容。

8.计划要附有详细的教学进度表。

三、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l、个人备课。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

(1)备新课程标准。通过反复钻研新课程标准,明确目的要求,弄清应当遵循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2)备教材。通过反复钻研和推敲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和内在联系,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把握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备学生。要认真研究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解决疑点、难点和重点,做到因材施教。

(4)备教法。从实际出发,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

(5)备学法。要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更要注重研究

学生的学法。要科学地启发、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知识和能力

2、编写教案(学案)。

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好教案(重在学案)。教(学)案必须具有以下六项内容:(1)课题;(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分析;(4) 教法;

(5)学法指导;(6)课后反思(或教学后记)。

教师须提前一周写好教(学)案,完成备课任务。课后必须及时写好课后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困惑或存在的问题,以便教研活动时共同讨论解决。无教案不能上课,教务主任负责检查教案,学校将不定期检查或抽查。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

质教育的主渠道。

l、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有机结合、六项基本要求:

(1)四个有机结合:主导和主体的有机结合;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有机结合。

(2)六项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方法要恰当;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内容要充实;教学手段要先进;要着眼于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2、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课堂上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条理分明、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板书规范。

3、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教会学生,加强课堂训练,减轻课外负担,力争当堂解决问题。

4、要严密组织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安排有序,不迟到,不拖课;要服饰整洁、仪表端庄、教态大方、精神饱满、语言清晰,坚持运用普通话教学;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说粗话,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治学态度。要求学生抓住预习、听课、实践、讨论、总结、练习六大环节,并掌握“三先三后”、“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回答问题,先实践后总结;学完一个单元要及时归纳总结,把知识系统化。做完作业后要体会方法和思路,最后再听讲评。

五、作业批改

做作业是学生运用知识锻炼能力的实践活动,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掌握反馈信息,及时弥补知识缺漏,不断改进教学的必要措施。

l、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年级要建立学科作业协调制度,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设计作业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实际,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避免搞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练习,要有科学性

和系统性。

3、作业批改要及时。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漏和失误要及时纠正和补救,一般情况下要力争全部批阅。从教改的角度出发,适量指导学生相互批改,发现同学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以便自我订正。

4、教师要备有作业批改手册。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必要的记录,对其共性的问题及时讲评。

5.作业任务:语文每讲一篇讲读课文批改作业一次,大作文八篇,精批细改四篇,学生互改两篇,现批一篇,浏览一篇。小作文,要求精批细改四篇,浏览四篇。,作文要给分数。数学、语文、英语作业每周批改不少于4次,理化作业不少于3次。其它学科作业按课时批改。要求学生写好日记和周记,每周检查一次,并准确地写好批注(一、二、三年级不要求)。

6.对学生做作业,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化训练,以养成良好习惯。

六、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措施。

l、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在学生入学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2、分析具体情况,制订具体辅导计划。任课教师要协同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分别得到提高。

3、师生有效配合,实施辅导计划。对优秀学生,要教给其学习方法,并重点辅导其自学;对边缘学生,要注意开发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弱科学生,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耐心细致的搞好个别辅导。课后辅导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理想作用,不应将课外辅导变成变相上课,更不允许学科间相互挤占辅导时间。

七、复习和检查复习和检查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和检查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巩固知识,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情况,了解学习和思维方法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改进教学。

1、要提倡当堂复习和检查,检查学生的接受率、巩固率、运用率。

2、要加强平时提问和小测试,从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搞好阶段复习和测试。

(1)测试前教师要拟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认真复习和总结,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系统化和提高。

(2)严格控制测试次数,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测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考试程序,保证各科测试成绩客观,有效。

(3)命题要紧扣大纲、教材,面向大多数学生,难易得当,

八、单元过关

1.严格执行单元过关制度,考试后2天内将试卷成绩及试卷分析上交并记录在案,每次考试必须做到考后100分。

2.过关考试试卷要老师批阅,不准学生代评。

九、听课要求

1.听课是相互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2.听课有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并做好详细记录,即课堂记录、板书语言等,课后评析和指导性意见栏同时填写。

3.听课不得抄袭他人教案,欺骗领导,没有评析和指导性意见没有记录的,视为没听课。

十、月终总结:

1、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是否与计划相等还是有哪些差距。

2、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都分别阐述清楚。

3、下阶段的工作设想。

十一、学校考核

1、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待优生进步率。

2、学生评议: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以关心学生、教学方法、辅导待优生、批改作业、为人师表等进行问卷调查。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2

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根据《衡阳市课改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现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1、确立先进、切实的办学理念、目标、措施。学校机构健全,人员分工到位,有配套的规章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局的学籍管理规定,规范招生,建立电子学生档案,不瞒藏学生。严禁分快慢班,严格控制流生。高扬“德育为先,多育并举”的大旗,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教好各门课程,不得任意增减课时。学校作息时间规范且执行到位。

2、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制度健全,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正常开展德育活动,定期组织班队工作经验的学习和交流,班队工作措施到位,效果显著。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发。要充分认识到学科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思想保证,把德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挖掘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从学校、社区资源特点出发,开展富有特色,丰富多彩,为学生爱好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活动和文体活动。

3、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切实提高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水平、使用水平和研究水平。各校和广大教师,要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学习要求,配备好学习资料,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开展校内学习研讨活动,在提高习惯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建立与新大纲、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的局面,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法学法一体化。上课容量要适度,起点要适当,落脚点要准确,指导以电教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关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关注多元化评价;关注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状况;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个性发展。

4、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上课,坚持听课,坚持参与教研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师交流、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听课要做到有记录、在评价、有反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教导处必须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教研课题,并加强对备课组及教师个人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

5、学校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课、观摩课、创优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15节,被听课不少于1节。要加强听课后的集体评价分析活动,把每一节被听的课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理性的分析。加大对教师教学的反思的管理力度。要求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及时进行自评,写出自己的教学所感和改进教学的构想和措施,每学期教师至少要撰写1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反思。

6、教学中要狠抓落实,形成习惯与制度。学校要把教学认真作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坚决杜绝没有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作业在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的前提下,强化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精评,提高达成度。

7、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量,任何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得留惩罚性作业。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小时,低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学校行政要坚持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评价、有反馈,每学期作业检查不少于4次。对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

信息等学科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面试,了解教师课堂情况。

8、严格考试制度,严格考风考纪,规范考试次数。要把考风考纪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严从实抓好,所有教师都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考题与学生实际,提高例题质量。学校考前要抓命题,考中要抓考纪,考后要抓分析。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考题的唯一依据。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促进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和评价心理转变。

9、学科考核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认真使用好各年级《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手册》。各学科教师要本着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认真写好教师寄语和班主任评语。

10、努力建设科学人文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量。学校的橱窗、画廊、报栏、广播台、电视台以及班级的黑板报等媒体都要辟出专栏,精心编排,要认真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每学年都要划出专用资金添置图书,班班建好图书角,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学校要结合校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

1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教师要体谅学生家长的心情,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3

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培养学生具有民族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体魄心理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准。

注重基础,鼓励冒尖,合理负担,讲究学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健体,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管理实施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二)加强教改科研工作,引进教改成果,推广本校教改经验。不断提升科研层次,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着重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活动、考试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五)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务处每学期组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并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考试工作规程组织好各学科的会考、考查和升学考试。年级段、教研组在征得教务处同意的基础上可组织单元考试(月考),但必须严格控制次数。考后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评价、统计和分析工作,分析注意研究学生的答题行为和反馈信息,反思调整教学行为,从提高教学质量上调控课堂教学。

(六)按学科设立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教研组长的职责主要是组织本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贯彻落实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学校各项教学任务。

(七)执行《中学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学卫生工作条例》,加

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美育、劳技教育和科技工作,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八)加强学籍管理,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健全学籍档案,严防优秀学生外流,严格学生借读转学制度。严肃教学资料征订和打印工作,教务处负责选择教材和辅导资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涉,更不得兜售或强行搭配出售其它书籍,不得将编印的复习资料、试题等在学生中推销。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4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考勤制度。

一、坐班:

行政人员、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一律实行坐班制,上班时间必须在校。

二、考勤公布:

全校教职工考勤由当天值日校级领导执行,坚持一周一汇总,每周一公布。汇总由政教室执行。

三、请假:

1、请假必须写请假条,课务、事务安排妥当后向管线领导请假,课务调整单报教导室,请假条报政教室。

2、突发事情请假须自行或委托人(本学科教师)安排课务、事务后电话请假,委托人填好课务调整单、写好请假条。病假须附医生证明。

3、请假一天经处室主任批准,三天内经管线领导批准,三天以上经校长批准。

四、婚假、产假、及法定假日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婚假:婚假3天。女性年满23周岁,男性年满25周岁为晚婚,晚婚假为18天(节假日应计算在内)。

产假:暂定为半年(一学期)。在假期内只享受个人账户和70%的绩效工资,不得享受学校任何福利。

丧假(直系亲属):城区3天,城区外4天。

五、有关规定

1、每天上午下午上班前找值日领导签到,严禁代签、漏签、错签,代签一次按迟到处理,迟到一次扣全勤奖5元。

2、病假3天、事假1天扣5元,旷工1天扣15元。

3、凡抽查不在岗者,视早退,早退一次扣全勤奖5元。

4、凡一天两次未签到,一次抽查未到视为旷工一天,旷工一天扣全勤奖15元。

5、一天以内的事假、病假,手续齐全者不扣全勤奖。

6、一天及以上的事假每天扣10元。本月全勤奖不够的从下个月扣除。

7、每周一升旗不参加者及例会不参加者扣全勤奖10元。

8、凡请假手续到期而没有履行续假手续的视为旷工。

9、公假不扣全勤奖。但本人须写一份情况说明交政教室,便于统计。

10、请假手续不全(无请假条、无领导签字),视为旷工。

11、一学期请事假累计十天者,本年度不得评先、评优。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5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运行过程管理,本着规范调(停)课程序,严控调(停)课数量,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表一经排定,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缩减授课学时,变更上课时间、地点和教师,也不得以其他理由变相停课。

第二条对未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擅自调(停)课者,构成教学事故的按照《西南政法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条调(停)课包括调课、停课、补课三种类型。

第二章全校性调(停)课

第四条法定节、假日或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需调(停)课的,由教务处、研究生院根据学校通知,发布本科、研究生调(停)课通知。

第五条经学校同意的国家级、市级各类教育考试、比赛等需调(停)课的,由承办单位提前一周将时间、规模、使用教室等情况函告教务处、研究生院,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统一发布调(停)课通知。

第三章非全校性调(停)课

第六条办理事由

(一)因公:教师经学校、部门、学院批准参加有关会议、培训,或学校重大事务等不能上课,并能出具相关通知或证明的。

(二)因病:教师因病不能上课,并能出具医院证明的。

(三)因私:教师因公、因病以外的其他合理事由不能按时上课的。

从严控制以参加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为由申请调(停)课的情况。

第七条办理类型

(一)调课,包括课程时间、教师、教室调整。

1.时间调整

任课教师不能按时承担教学任务,经与学生协商一致,将部分课时(一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6课时)变更到其他上课时间。如一门课程超过6课时教师不能按时上课的,为不影响教学进度,课程归属单位应及时办理教师调整。

2.教师调整

任课教师不能按时承担教学任务,将部分或全部课时变更为其他具备相应课程任教资格的教师授课。

3.教室调整

因授课内容对教学场地的特殊要求等原因,变更部分或全部课时的教室。

(二)停课

任课教师不能按时承担教学任务,且未确定变动后上课时间的,办理停课。

(三)补课

课程办理停课后,任课教师须在对应的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办理补课手续,未办理者视为未进行补课。补课时间

不得超过该课程原教学周结束后一周。

第八条办理流程

(一)非全校性调(停)课应在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上办理,任课教师须至少提前一天在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上提出调、停、补课申请,经课程归属单位教务办审核,分管教学领导审批后,提交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受理。对于调、停课理由不充分,或信息填写不完整等情况,教务处、研究生院不予受理。

(二)任课教师遇有重大变故、突发性疾病等紧急情况而无法及时办理调(停)课手续时,应在上课前及时告知课程归属单位教务办,并报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在事后三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程序补办书面调(停)课手续。

(三)为保证开学初教学秩序的稳定,每学期第1周原则上不得办理调(停)课手续。

第四章调(停)课考核与违规处理

第九条教师因病、因公调(停)课,不计入考核调(停)课时数。

第十条各部门、学院评优、评奖时应将教师的调(停)课情况作为评审要素。

第十一条课程归属单位年度调(停)课时比例,纳入其年终考评体系。

第十二条学校督导专家、课程归属单位应加强对调、补课时的听课检查。

第十三条发生以下三种情形,按照《西南政法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规定办理完成调(停)课手续而擅自调(停)课者。

(二)遇有重大变故、突发性疾病等紧急情况,未在上课前及时通知课程归属单位教务办并报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的,或未按规定补办书面调(停)课手续者。

(三)非全校性停课后在课程原教学周结束后一周内未补课者,作擅自减少课时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本科、研究生、辅修教学的调(停)课

管理。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中“教室”包括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排定的其他上课地点。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西南政法大学调、停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6

1、目的

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2、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组织全部教学活动,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指导教师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巧。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应指导教师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等都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3)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教材的质量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目前,中小学使用的教材难度较大,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善于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4)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学秩序的好坏,是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以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日常工作安排的合

理化,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组织纪律为基础的;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抓好这些工作,并随时注意和制止一切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思想和行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以利教学工作循着正确轨道有序地运转。

(5)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充实必要的教学设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4、影响因素

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水平和修养、指挥能力和领导艺术,教职员工的工作质量,对教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和修养,提高教职员工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自觉性,是教学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

5、试卷的评定与考试结果的分析

全年级各班的评分标准应一致,并按照评分标准阅卷。

认真做好讲评。期中考试后的讲评课—般按平时的课表进行。期末考试后的讲评课按照新课表上课。安排课人的原则是按照考试的顺序安排讲评顺序;安排讲评时间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为90钟以上的学科安排2课时,考试时间为90分钟以下的学科安排1课时。

各学科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填写考试情况分析表。

由各教研组组长组织各学科老师集中试卷分析。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7

一、组织和管理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年初及时编印好课程表、上课时间表、登分表、考勤表、评价表等各种表格,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各学科科组长,指导各科组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定期检查落实,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学骨干,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三、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文件要求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向课堂

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检查、抽查力度,让教学落到实处。

1、备课。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校本资源进行备课。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在每个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每级每科做到一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和定主讲人,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集体教案的编写,活动结束后将材料及时上交到教导处。教师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缺席。

2、上课。教师上课要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夯实基础,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对尖子生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后30%的学生,不要放弃所谓的学困生。

3、听课、评课。鼓励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听课,并严格执行一听一报制度。坚持执行每学年上好一节公开课,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20节,科组长负责每一节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任务,视频、图片等资料将作为职称申报的重要凭证。科组成员对本科组、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4、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指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课外作业即拓展性作业,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进行布置。各科每周作业量如下:语文3次(作文每学期初一5次、初二6次、初三7次);数学5次;英语3次(作文每学期初一6次、初二7次、初三8次);政治2次;物理3次;化学3次;历史2次;地理2次;生物2次;美术1次;电脑1次。测试次数如下:初一各科每期不少于3次;初二各科每期不少于4次;初三各科每期不少于5次;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科目科任自行或按学校要求掌握(没统考任务的)(以上是省教厅所定数据)

5、考试。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测,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查漏补缺。每学年根据教局定的考试时间组织好期中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教师都应做好成绩登记并及时召开年级组及学科组的分析会

议,全面做好总结。

6、检查与落实。加大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力度。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对教师教学“六认真”的定时检查及随时抽查不少于2次,每次检查、抽查,认真做好记录。对教师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工作中要不断深入课堂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效:基础知识落实是否到位、重难点有无把握准确、重难点的讲析有无突破、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否真正掌握、作业布置是否做到结合考点等等。

五、调动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制度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评价,逐步出台优秀科组的评比方案,学年末评选校级优秀科组。

2、鼓励全体教师上公开课,开展“磨课”,使教研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同时开展名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示范课、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学校后续力量的培养。

六、“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努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开展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沟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条件,利用外出听课等途径,在课堂教学、复习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2、认真组织好教师和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优质课竞赛、说课竞赛、撰写论文、外出听课、培训进修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七、加强校园文体活动,配合校办公室、政教处、校团委做好各级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普通话推广周”活动等,努力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同时要落实好体艺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体艺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

八、加强对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书画室等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各项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8

一、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科学、规范

一)教学计划“四要”

1、每学期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要与集体备课制度相适应。要在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在各备课组长带领下,经全组老师商讨,精心安排,统一部署,并作个人调整。

2、教学计划内容要全面、详实、可行。

3、数理化生竞赛培训和音、体、美、电、文学社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指导老师,要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活动计划。

4、制定的各项计划,要一式二份,一份留本人平时参考,一份交教务处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二)备课“六必须”——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1、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师必须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措施。

3、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基础、缺陷、能力、习惯等),设计可行的教学程序,务必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师必须按每个课时一个教案(包括新课、复习课、作文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实验课、辅导课、培训课等),并完整地写好教案,课前交备课组长检查签字后才使用。

5、理、化、生教师上实验课,体育教师上室外训练课,必须按相关规定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严防因准备不足发生事故。

6、所有教师备课时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全新的观念教育学生。

三)上课“八不准”

1、不准无教案进课堂上课,违者每次罚款50元。集体备课教案无个人的旁注也视作无教案上课。

2、不准迟到、早退(含早读、晚自习下班辅导,室外课可提前5分钟下课,正式铃响未到者便算迟到),违者每次罚款20元。

3、不准无故或借故缺课(正式铃响10分钟之后未到便算缺课),违者每次罚款100元。

4、不准随意调课,调课必须到教务处办理调课手续,违者每次罚款30元。

5、上课时不准接、打手机,不准坐着讲课,违者每次罚款20元。

6、不准酒后进教室上课、辅导、培训,违者每次罚款20元。

7、不准穿拖鞋或只穿短裤、无袖衣进教室上课,违者每次罚款20元。

8、不准以任何方式体罚学生,将学生关在工具房内,站在教室之外,也不准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违者每次罚款50元。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其它处罚。

四)质量评价“三·四制”

1、三次大型考试,即段考、能力竞赛(或基础知识竞赛)、期考。

2、三档难度系数,即容易题、较难题、难题,且其比值为7∶2∶1(能力竞赛除外)。

3、三大内容,即教材、课外知识、实践经验。

4、四项指标综合评价,九年级评价标准:优秀率占50%,平均分占30%,及格率占15%,巩固率占5%;八年级标价标准:优秀率占40%,平均分占40%,及格率占15%,巩固率占5%;七年级标价标准:优秀率占30%,平均分占45%,及格率占20%,巩固率占5%。

例:九年级某班英语成绩是优秀率(90分以上者百分比)50%,即按50分计算,平均分90分,即按90分计算,及格率为98%即按98分计算,巩固率97%即按97分计算,则其综合评价成绩为:50×50%+90×30%+98×15%+97×5%=71.55

5、小考试题要精选,但次数不能过多,不准滥印资料和试题,语、数、外小考试题须经备课组长审查质量,并报教务处批准才准打、印。考试只能在该科课堂上进行,不能占用自习课进行考试。

五)学生奖学金发放“综合评估制”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教研室工作制度】 教研室工作制度 为了搞勤学校平常教研工作,使教课研究成为深入教育改革、提升 教课质量的推动力,特制以下工作制度。 1、教研室是学校教课研究工作的基本单位,教研室主任是学科业务 的负责人,对教研室教师的平常教课工作负有监察、检查、指导和 评估责任,并依据学院安排负责本学科的各项教研活动。 2、每学期第一周,教研室主任负责拟订教研室工作计划,确定本教 研室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并将此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上报学院备查。 3、讲课是一项平常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人一定有一次比较深入的 讲课活动。讲课活动可在学科组内进行,亦可在教研组内进行。 4、评课赛教活动是进行教课经验沟通,促使教课水平提升的一种往 常方式,各教研组要依据学校教研室安排予以仔细落实。 5、教研组要踊跃配合教研室肩负起培育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并根 据各教研组的状况,对青年教师进行“以老带新、结对子”的指导活动,聘有专人指导,并有指导计划,每学年进行一次指导成就报告会。 6、各教研组要选派骨干教师担当学科比赛指导工作,教研组长对比 赛指导工作有指导责任。指导教师每学期要拟订指导计划,学期末 要报告计划的达成状况。 7、备课组长负责本学期的平常教研活动,对学科活动要做详尽 记录。 8、学校成立题库,成立考试命题小组,肩负学校的各种考试工作的 命题,教研室与教务处磋商确定各科的命题人,把好试题质量关, 并要注意保密。 9、每个教研组都要有必定的教育科研课题。每位教师都应有个人的教研课题和科研成就。“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就”是我们的教研目标。 10、教研室要踊跃收信各学科教师的教课论文,并努力创立好《实 中教研》,实时第一版、发放,促使沟通,共同提升。 【篇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8篇)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8篇)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精选18篇) 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篇1 高庙小学教研工作制度 为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执教”和“科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 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4、全力抓好已立项课题的研究,努力使立项课题出成果结题。

5、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 三、方法措施 1、为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机构,全力抓好教研工作。 2、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3、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公开课、研讨交流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交流、提高活动。 4、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期活动计划,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形式不拘,做好课题的月汇报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提高研究的实效性。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及电化教育设备),并及时地做好活动的记录工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资料的归档。 5、着力推进新课程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教研组要做好课程的评价改革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 6、严格考核,有效激励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建立教研骨干教师人才库,健全教研骨干教师管理档案,为教研骨干教师创造便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五篇)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科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受学校行政、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第三条教科处应遵循“立足实践,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本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第二章学校教科研工作的____ 第四条制定本校科研工作规划。 第五条搞好本校教科研课题管理。 第六条学校教科处应大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在全校教职工中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同时,通过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三章学校科研课题工作管理 第七条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及时申报补报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

第八条每学期(年)初,各学科组要根据学科教学活动,确定本学科的学期(年)教科研课题,并详细填写《____市新郑计算机学校教科研课题立项登记表》。 第九条市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由教科处负责____实施,每学期末要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向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汇报。 第十条各学科组开展的校级课题,在教科处指导下,由各课题主持人具体负责____实施。每学期进行一次中期汇报,学期末以教研论坛形式进行验收。 第十一条教科处负责教科研课题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章科研队伍建设 第十二条教科处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第十三条做好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工作。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应列人学校议事日程,做到每学期有计划、有内容、有安排、有记录、有检查。 第十四条加强教科研理论学习,按期进行教育科研培训。 第五章科研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第十五条每学年初,教科处根据本校学年中心工作提出本校本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对本学年度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作统一

教研组管理制度

教研组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教研组管理制度(通用13篇) 现如今,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研组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研组管理制度篇1 一、教学常规管理 低年级组长:闫建明高年级组长:吴海静 1.按时上交计划、总结:教研组长每期开学第二周内交教研组计划,学期结束前一周交总结;本组教师每期第一周内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教学计划,学期结束前一周交总结。 2.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两次教研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基本固定;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活动内容可为业务学习、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大型活动须上报教导处或校长室,并上报计划。 3.积极参加教学检查:每月一次的教学检查,由教研组长收集本组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作业等,初查后交教导处,接受学校统一检查。 4.认真组织公开课、竞赛课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堂组内研讨课,研讨课的安排统一上报计划。校、市、教学竞赛课要积极报名参加,教研组应发挥集体智慧,精心备课,力争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每位教师每期必须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必须做到有计划、有过程记录、并有阶段性总结。 二、教研常规管理 1.认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教研组长必须督促本组教师承担至少一个教育科研课题。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业务交流并推荐优秀者向全校教师介绍经验。 4.指导、督促教师撰写论文和自制课件,组织教学论文和自制课件的交流与推荐。 5.配合学校做好本组的各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督促各级骨干教师完成各项任务,为各级骨干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工程制度,搞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三、教学、教研业绩 1.在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举办的教学竞赛、说课比赛、论文评比、课件制作等各类业务竞赛和评优活动中,能取得较好成绩。 3.承担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且研究成果在各级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能够获奖。 4.力争每年能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5.学校将从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常规管理和教学、教研业绩三个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次,评选出先进教研组,由学校提出表彰和奖励。 教研组管理制度篇2 为更好地组织我校各种教育教学科研的学习交流活动、教研组学习、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活动及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我校的教育改革,特制订以下制度。 1、按照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经常性的教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 2、在学校教导处领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督促本组教师认真备课,加强教学研究,搞好课堂教学,积极进行业务学习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教学水平。 3、学期初,制定出教研工作计划,有目的搞好说讲评研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专题研究,进行教学检查,交流教学经验。

学校教研室管理制度

学校教研室管理制度 学校教研室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学校教研室管理制度篇1 一、学习及教研制度 1、每周布置一次学习和教研活动时间。 2、学习时做到严厉认真,不迟到、不早退、不闲聊、乐观参加讨论、认真做好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3、外出学习时,事先准备好笔记本,不迟到、不早退,做好记录并自动向领导(园长)汇报。 4、每月举办一次班级工作汇报。每月教育笔记,每学期进行一次各年龄班一日教育活动、环境布置、游戏活动的相互观摩、检查。 5、各班级组依据幼儿园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园所实际情况,订立学期教研计划,及时吸取国内外幼教信息,有计划地组织保教人员搜集、整理、编写资料,定期组织学习与讨论,并在实践中探究,不绝沟通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有特色性。 6、园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老师的教育计划、教研组计划、老师的教育总结笔记。检查保教人员一日组织活动或某生活环节,及时与保教人员交换看法。

二、卫生保健制度 1、必需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幼儿所、幼儿园保健制度》和省、市、区有关卫生保健制度。 2、订立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注意饮食卫生;每日体育活 动不少于1小时。 3、每2个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测视力一次,对弱 视幼儿每2个月测查一次;每学期验血色素一次;每2 个月对幼儿 身体健康发展情形进行分析;建立幼儿健康档案登记、统计制度。 4、坚持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并做 好记录。 5、新生入园和新工作人员到岗均要先做体检,以后半年验 血复查一次。 6、搭配卫生部门做防备接种工作。 7、为幼儿供应合理膳食,每周订立带量食谱,定期计算营 养摄取量,每月召开膳食委员会。 8、每天保证供应充分的温度适中的开水,每天起床后、课间、运动后提示幼儿饮水,培养幼儿自发饮水的习惯。 9、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提示幼儿每天大便一次。 三、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17篇)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17篇)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通用17篇)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篇1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 一、教研基本理念 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教研总体要求 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解决教学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

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

教研的管理制度(10篇)

教研的管理制度(10篇) 教研的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教研的管理制度篇1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加强教学、教科研究、开展教改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1、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教研组活动时间为语文组周三、数学组周四,具体活动时间语、数为上午第二节课,每周活动一次。其中单周为教研组活动,双周为备课组活动。 3、各教研组期初必须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4、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要有教师作中心发言,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气氛、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好记录。 5、指导和组织教师开展业务进修,采用以老带新、结对帮学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成为学科骨干教师。

6、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每个教师必须自选一个专题加以研究,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7、教研组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8、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有计划、有方案、有实验课题总结(或阶段总结),并认真做好教学、科研等资料的积累工作。 9、教研组长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得失,以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 10、学校对好的教研教改经验、总结或论文给予奖励。 教研的管理制度篇2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 (一)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1、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2、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 3、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校本教研、教改课题,负责检查、落实课题的实施情况,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4、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公开听课、评课、说课、观摩课等活动。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精选5篇)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教研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1 1、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科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学科活动计划,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于第二周前上交教导处。 2、一学期各教研组必须组织两次以上学科理论学习或教学经验交流。 3、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学科兴趣小组,制定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分工负责具体活动内容,教研组长负责监督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个人组建班级学科兴趣小组。 4、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为宗旨,一学期至少举行两次不同类型的有创意的学生学科活动,所有活动均需提早一周部署实施程序,全员参与指导。凡竞赛类活动结果统一上报教导处发文公布。 5、一学期至少组织两位以上教师开设课堂教学研究课,做好各道程序的落实工作。 6、凡组内成员参加上级教研活动,务必在校内安排一节示范汇报课。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2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

学校教研制度(精选8篇)

学校教研制度(精选8篇) 学校教研制度(精选8篇) 在生活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教研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研制度1 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学校教研制度2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年青教师,我们将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规范课堂教学,使教学管理精细化、制度化,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的精神,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以教师为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以教学常规为着眼点,把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实现教师间的合作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 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大教研:即学科教研,指全校同学科所有教师集中教研。 2.中教研:即年级教研,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集中教研。 3.小教研:即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课程标准等。 三、校本教研的内容: 1、加强“五个研究”。 即课标、教材、考纲、课堂环节、学生五个环节。 2、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四、校本教研的准则: 从工作中的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 五、校本教研的环节: 1.调研:教研组长了解情况收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2.计划:根据收集内容教研组长确定每次教研的主题。 3.备题: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准备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讨:集中研讨,各抒已见,交流想法,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决议。 5.执行:教师将决议付诸于实际教学,检验其合理性。 6.反馈:教研组长收集执行结果,形成总结性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分工细责: (一)教导处: 1.制定学校教研制度。 2.指导管理教师的教研,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 3.组织好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

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教研活动的目标和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 2.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教学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发展。 二、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制定教师的教学任务;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的安排,包括教学备课、上课观摩、课 堂交流等; 3.建立教师的教学档案,记录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研活动; 4.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交流会议,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 合作。 三、教学教研活动的评估和反馈 1.建立教师教学教研评价体系,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活动成果; 2.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情况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和研讨会,提高专业水平; 4.建立激励机制,给予教学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奖励和表彰。

四、教学教研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1.学校设立专门的教学教研管理组织,负责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2.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进行督导和评估; 3.建立教师相互观摩、互相提出改进意见的机制,加强教学教研活动 的互动和交流; 4.教学教研活动的管理应与学校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完善的 管理体系。 五、教学教研活动的资源支持 1.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教研资源,包括图书、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 2.鼓励教师申请教学教研项目,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 3.建立教学教研平台,提供教学教研资料的共享和交流。 六、教学教研活动的检查和评估 1.学校定期对教学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 2.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教研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 3.建立教师教学教研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成果进行评估。 总之,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提升学校的整 体教育质量。这也有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教研教师管理制度

教研教师管理制度 一、前言 教研教师管理制度作为一套规范教研教师行为的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学校教研工作,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制度的设计旨在规范教研教师的行为,激励教研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教研教师管理制度的目标 1. 规范教研教师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激励教研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 3. 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4. 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教研教师的基本要求 1. 具备专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有热情。 2.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3.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教研教师管理制度的内容 1. 教研教师的选拔 (1)学校应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教学经验、科研成果等条件,进行选拔,选 拔时应引入专家评审意见和学校领导意见。 (2)选拔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因私人关系而影响选拔结果。 (3)选拔后,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研教师尽快适应工作。 2. 教研教师的工作职责 (1)制定教研计划,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 (3)督促教师完成教研任务,及时整理、总结教研工作成果。 3. 教研教师的考核制度 (1)学校应根据教研教师的教学、科研、教研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

(2)考核评价结果应公示,接受教研教师和学生的监督。 (3)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4. 教研教师的培训与发展 (1)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研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 技能和科研水平。 (2)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研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 知识和技能。 (3)学校应加强对教研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引导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 5. 教研教师的激励机制 (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于教研教师取得的突出成绩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2)学校应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保障教研教师的工资待遇。 (3)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为教研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6. 教研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教研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研任务,保障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研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的工作,服从学校的安排,不得擅自脱岗。 7. 教研教师的处分制度 (1)对于教研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教研加上失职、渎职行为,学校有权依照相关规定给 予相应的处分。 (2)处分决定应公开、公正,保障教研教师的合法权益。 (3)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严重失职、渎职行为,学校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四、教研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 1.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教研教师管理制度的宣传和解释,确保教研教师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对教研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教研组织机构: 学校应设立教研组织机构,包括教研组长、各学科组长和教研骨干教师等职务,负责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2.教研计划制定: 每学年初,教研组应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本学期的教研重点、目标和工作安排,并将计划向全校教师进行宣传和推广。 3.教研活动组织: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学科交流研讨、教学观摩、教材教法研究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 4.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价内容可以包括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5.教师培训与交流: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组织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组织本校教师之间的学科交流研讨活动。 6.教研成果展示: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各学科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 案例、教研论文等,以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同时,学校还可以通 过在线教育平台等方式,将优秀教研成果进行分享。 7.教研经费保障: 学校应为教研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包括教研组织机构的运行经费、教 师参加培训的费用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教研项目、奖励教研成 果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 8.教研成果考核: 学校应设立教研成果考核制度,对参与教研工作的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教研项目的完成情况、教研成果的质量、教研活动的积 极性等方面。 9.教研档案管理: 学校应建立教师教研档案,对教师的教研成果、教学经验等进行记录 和整理,为教师的评聘和教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0.教研室建设: 学校应为教研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条件,配置教研室、教学资 源等,为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之,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规范教研工作和教学活动的重要 制度,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校 应建立完善的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和成 长的平台。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教研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 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善教研管理制度

完善教研管理制度 一、教研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教研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健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研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研水平的 提高,推动学校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分享,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整 体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建立健全的教研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整体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研管理制度的完善内容 1.教研工作任务分工 教研工作任务分工是教研管理制度的基础,学校需要明确教研工作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分工,合理安排教研工作的任务和人员,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推进。各教研组需要明 确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分工合作的具体任务,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和工作进度表,确保 教研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取得实际成效。 2.教研管理流程设计 教研管理流程设计是教研管理制度完善的关键,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研管理流程,确保 教研工作的管理流程科学规范、信息畅通、把关有序。教研管理流程设计包括教研计划的 制定、教研课题的选题、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成果的汇总和分享等方面。只有建立科学 规范的教研管理流程,才能保证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际成效。 3.教研管理制度的考核评估 教研管理制度的考核评估是教研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环节,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研管理 制度考核评估机制,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研管理制度的考核评估需要全面客观 地评估教研计划的执行情况、课题研究的成果、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研成果的转化情 况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校教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4.教研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教研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是教研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的教研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教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分享。教研管理信息系 统应当包括教研计划管理、课题研究管理、教研成果管理、教研活动管理、教研资源管理 等功能模块,确保教研活动信息的共享和互动,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三、教研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 1. 创新教研管理理念

名师教研工作室规章管理制度

名师教研工作室规章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名师教研工作室是学校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为了规范工作室的运行和管理,制定本规章管理制度,以确保工作室的有效运作。 二、工作室成立条件 1. 教师资格:工作室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包括教师资格证等。 2. 教学经验:工作室成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 成绩。 3. 专业背景:工作室成员应具备相关学科或者专业背景,并持续关注学科的最 新发展。 4. 教学态度:工作室成员应具备积极进取、乐于分享和合作的教学态度。 三、工作室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 a. 参预教研活动:工作室成员有权参预工作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案研讨、教学交流等。 b. 获得支持:工作室成员有权获得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包括教学资源、 培训机会等。 c. 推广成果:工作室成员有权将教研成果推广到学校内外,提升学校的教学 水平和影响力。 2. 义务:

a. 参预规定活动:工作室成员应积极参预工作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按时提交 教案、教学反思等相关文档。 b. 分享经验:工作室成员应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为其他教师提供 匡助和指导。 c. 遵守规章制度:工作室成员应遵守工作室的规章制度,维护工作室的正常 秩序和良好形象。 四、工作室运行机制 1. 领导机构: a. 工作室主任:由学校指定,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b. 工作室指导教师:由学校指定,负责指导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2. 工作室活动: a. 教学观摩: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工作室成员互相观摩教学,共同提高。 b. 教案研讨:定期组织教案研讨会,分享和讨论教案设计和教学方法。 c. 教学交流:定期组织教学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借鉴。 d. 教研成果展示:定期组织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工作室成员的教研成果。 3. 工作室管理: a. 工作室会议:定期召开工作室会议,讨论工作室发展和教研计划。 b. 工作室档案:建立工作室成员的档案,包括个人简介、教学经验和教研成 果等。 c. 教研资金管理:对于工作室的教研资金使用和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审 批程序。

教学教研或班级管理制度

教学教研或班级管理制度 1. 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 3. 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要注重学生参与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价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教学研究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制定科学的课程方案,探索教学新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班级管理制度 1. 学生纪律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纪律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班级活动 学校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鼓励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要多组织一些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 师生关系 学校要推动师生关系融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成长,学生要尊重教师,听从教师的意见。 4. 安全管理

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制定安全预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学生评优 学校要适时评选学生优秀个人和集体,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品行品质。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文艺比赛,展示学生的才华和风采。

培训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培训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在培训学校中,教研管理制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教研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升整个培训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教研活动组织管理 1.教研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教研组,设立教研中心,由专职教研主任领导,下设教研科、教研组,教研组成员由学校教师组成。 (2)教研中心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负责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教育教学信息和课程资源服务。 2.教研活动计划 (1)每学期初由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教研内容、时间安排、任务分工等。 (2)教研活动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会议讨论,及时调整和安排教研任务。 3.教研活动组织 (1)教研活动以研读教学论文、评课、备课研讨等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学科教学、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开发等方面展开。 (2)每次教研活动必须有具体的教研方案,包括研讨课题、研讨内容、研讨形式等。

三、教研成果评价管理 1.教研成果评价体系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成果评价体系,评价包括教师个人教研成果、教研团队教研成果和学校教研成果。 (2)教研成果评价主要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材开发等方面进 行评价。 2.教研成果收集整理 (1)教师每学期必须提交教研成果报告,包括研讨记录、研究总结等。 (2)教研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教研成果,形成学校教研成果库,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四、教研管理支持 1.教研支持资源 (1)学校必须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并配备专门的教 研工作人员。 (2)教研中心提供教研资料、学术期刊、教学参考书籍等支持资源。 2.教研培训与交流 (1)学校定期组织教研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先进教 育教学理念和经验。 (2)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学术 水平和教研能力。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篇1 为全面施行素质教育,建立和稳固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检查、评估有章可依并使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标准化的轨道,全面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程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现结合我校情况,特订本制度。 一、根本原那么 (一)坚持全面开展教书育人的教育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进步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施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开展的建立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观.老师要有方案、有步骤、有节奏地诱导、引导、疏导、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未知转化为,把知识转化为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开展转变;由重老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学科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从整体出发,注意协作,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减轻负担,尽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自主探究的条件;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使全体学生都有积极自学、发挥个性特长的时机;要努力创设合适创造思维的环境气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二、制订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整个教学的根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在分析^p 总结前段工作经历、教训的根底上,针对新学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任务、制定目的、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教学方案应包括学年(学期)方案、单元(章节)方案和课时方案。 l、制订教学方案要做到“三熟悉”。 (1)熟悉教学大纲〔课标〕.通过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和应当遵循的原那么等. (2)熟悉教材。要深化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络,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 (3)熟悉学生。做到深化地掌握学生的“双基”、“才能”、“学风”、“学法”四个方面的情况。

大学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教研管理制度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适用于大学学校的教研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效管理。 2. 教研管理目标 -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 促进教学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 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 3. 教研管理流程 3.1 教研项目立项 - 教师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提出教研项目申请。 - 教研项目申请需填写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目标、预期成果等信息,并经教研部门审批。 3.2 教研活动组织

- 教研部门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专题研讨、教 学观摩等。 - 教研活动应定期进行,并向全校教师宣传和邀请参与。 3.3 教研成果评价 - 教师完成教研项目后,需要提交相应的成果报告。 - 教研部门将对教师的成果进行评价和鉴定,以确定教师的教 研绩效。 3.4 教研成果推广 - 教研成果应及时与校内外进行分享和交流,如通过学术会议、期刊发表等形式。 - 学校应为优秀教研成果提供推广平台和奖励机制。 4. 教研管理责任 -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研管理,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和资源支持。 - 教研部门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并监督和指导 教师的教研活动。

- 教师应根据教研管理要求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并保证教研成 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教研管理制度的完善 - 学校应定期评估和改进教研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 适用性。 - 学校可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教研管理水平。 以上是大学学校教研管理制度的简要内容,以确保教学和研究 工作的高效运行。本制度的实施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 质量的提升。

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

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 教研管理规章制度推举度: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推举度: 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7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伙伴。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1 1、依据《纲要》及我园进展目标,订立教研规划,提交老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2、设立教学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三级管理模式,确保教研渠道畅通; 3、每周五中午集中教研,由专人负责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的实况; 4、教研活动实行签到,要求参加人员认真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教研无关的事项; 5、营造愉悦,开放的教研气氛,吸引老师自动参加教研; 6、老师按要求格式记录教研内容,并适时做好反思小结,记录全面,字迹工整; 7、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本身的.看法观点,形成有效互动; 8、依据议题敏捷采纳多种教研模式,如小组集中讨论,同领域老师弧形听课等; 9、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供给两个教研议题,推举一片好文章及读书心得; 10、结合幼儿园进展目标及个人专长订立个人进展规划;

11、每学期组织老师进行教育实践观摩,交流等案例教研; 12、每学期老师需供给一篇与幼儿园科研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课件等。 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2 1、每学期每位老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讨论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老师应依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订立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老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改试验。 4、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青年老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老师听评课制度,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平常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老师应参与,其他老师没课的也可参与。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老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老师应认真总结教学阅历,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帮助教育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依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订立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教研管理的规章制度3 一、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研管理制度

教研管理制度 教研管理制度(精选25篇) 教研管理制度篇1 一、数学日常教学常规 为了规范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行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级有关课改文件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和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共识,从“备、教、批、辅、评、研”等方面,制定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制订计划。开学前要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条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全册教材简析,学生情况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等。还可根据学校的学科课题,或从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中选取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做好计划,进行研究,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个人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2、理解标准。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深刻领会其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了解各学段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尤其要准确把握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3、钻研教材。要用整体的观念钻研教材,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共同研究,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内容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地位作用,重点、难点;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4、了解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测各层次学生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教案的预设准确,教学有的放矢。

5、编写教案。教案即课时教学计划,设计时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二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三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设计有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数学活动。教案写好后,要经常熟悉,不断修改完善。 [学生] 要按照老师的布置和要求,复习旧知,预习新课,做好课前调查、访问、资料收集和学具制作等准备。 (二)课堂教学 [教师] 1、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采用不同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教学挂图、实物教具、学具等),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通过合作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使其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予恰到好处地指导与点拨。 4、要遵循儿童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数学教学要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5、教学基本功要扎实。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准确,演示规范、熟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能正确熟练操作现代信息技术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