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

合集下载

2021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2021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2021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方法中考作文是考生在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

半命题作文是指考生在考试中提供一部分材料,要求考生围绕这些材料展开写作,因此在写作时需要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下面是2021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一、审题思路1.审题: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的主题。

一般来说,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中会提供一些材料或者现象,考生要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者现象来展开写作。

2.理解:对题目要求和提供的材料进行深入理解,把握作文的要点和重点。

理解题目的意思,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明确作文的核心内容。

3.关键词: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词,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发展方向。

二、材料运用1.分析材料:一般来说,半命题作文会提供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通常是一些图片、文字、事件等,考生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把握其中的信息和要点。

2.运用材料:根据提供的材料,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和看法,加深文章的观点和立论。

3.拓展材料:在运用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现象、名人事迹等,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三、写作技巧1.结构合理:文章要有明确的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开头要简练明了,引出话题;正文要有主题句,明确中心思想,结尾要进行总结或者提出建议。

2.语言得体:写作要求用语得体,要避免使用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尽量使用丰富、生动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表达清晰:写作要求表达清晰,逻辑性强,表达的内容要符合逻辑的顺序,要避免故事情节混乱、逻辑不通的情况。

四、修改润色1.修改要求:写作完成后,要进行修改,检查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严密,是否有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等。

要求清晰、简洁、得体。

2.润色要点:要检查自己的用词是否得体,是否语句通顺,是否逻辑清晰,是否表达准确等。

3.修改方法:可以通过换词、改句式、调整段落结构,增加细节、改进表达方法等,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

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

xx年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对语文成绩十分重要,一定要加强作文练习,下面是的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欢送大家参考!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

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

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气氛。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

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说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达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说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

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认判断,说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清楚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
一、关键词,点明主题。

半命题作文嘛,你得先找到那个关键词。

比如“我的_____生活”,你看,“我的”就是你的视角,“生活”就是你要聊的内容。

你可以填“多彩”、“简单”或者“忙碌”,这样一下子主题就清
晰了。

二、脑洞大开,联想起来。

有了关键词,接下来就得开动脑筋联想了。

比如“难忘的
_____”,你可以想到“难忘的旅行”、“难忘的比赛”,甚至是
“难忘的一堂课”。

这些联想都能让你的作文内容更丰富。

三、创新表达,让语言“活”起来。

作文嘛,就是要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意思。

你可以试着用口语化
的方式来表达,让语言更接地气。

比如,说“我的假期特别充实”,你可以写成“我那假期,简直忙得跟陀螺一样,但心里特满足!”
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有趣味性呢?
再比如,如果你写的是“我眼中的世界”,你可以用这样的口语化句子来开头,“我眼中的世界啊,就像个大型party,有时候热闹得不行,有时候又安静得让人心慌。

”这样写,是不是感觉更亲近、更真实呢?。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有以下几点:1. 理解题意:在写作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半命题的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意思和要求。

明确主题和限定条件,确定要写的内容。

2. 归纳总结:根据题目要求和限定条件,对要写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将相关的观点和事实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脉络。

3. 提出论点:在文章开头部分,明确以一到两个句子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观点。

论点要简明扼要,具有明确性和立论性,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选择论据:选择有代表性且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论据可以是具体事例、统计数据、专家观点等,要能够有效地证明和支持主题观点。

5. 组织结构:根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顺序。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组织,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6. 开头和结尾:开头要引入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可以用引言、问题、故事等方式。

结尾要做一个总结和归纳,重新概括主要观点和论据,达到一个完整的结束。

7. 语言表达: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用简练明确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据。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句子,保持语言的简洁明了。

8. 注意文体:按照半命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

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

9. 修改润色:写完作文后,进行修改和润色。

检查语法、标点、拼写等方面的错误,并调整文章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性。

10. 多练习:写好半命题作文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多读优秀作文,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第1篇: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

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如*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

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

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

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松花*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

以善待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

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

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半命题作文的初中语文写作指导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

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

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给半命题作文起个好标题要几步?三步。

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在编写中考作文时,拟题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以下是一些拟题的技巧:1. 突显主题或核心关键词:题目可以直接提炼文章的主题或关键词,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例如,在讨论环境污染问题时,题目可以选取“环境危机”、“污染之殇”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使用疑问句或引用句:题目可以使用疑问句或引用句,增加文章的思考性和探讨性。

例如,在探讨是否应该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文章中,题目可以拟为“教育是负担还是机会?”这样的疑问句,或引用“厚积薄发”的句子,以引起读者思考。

3. 借助谚语或成语:利用谚语或成语作为题目,能够概括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寓意深远。

例如,在谈论亲情的文章中,题目可以使用“血浓于水”、“家和万事兴”等谚语,突出亲情的重要性。

4. 增加戏剧性或情感色彩:题目可以有一定的戏剧性或情感色彩,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在描述一次刺激的冒险经历时,题目可以选择“勇敢挑战,勇者无惧”等,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5. 使用简洁的名词或动词短语:题目可以使用简洁的名词或动词短语,以简洁明了地概括文章主题。

例如,在讨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题目可以选取“网上开启新世界”、“社交网络改变人际关系”等,使题目简洁明了。

总的来说,拟题是作文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好的题目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选择合适的题目要注意突显主题、引发思考、增加戏剧性或情感色彩,并且语言简洁明了。

拟题是作文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走向和阅读的吸引力。

在中考作文中,一个好的题目不仅要紧扣主题,还要准确传达作者的观点和立意。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拟题的技巧和相关内容。

首先,一个好的拟题应能够突显文章的主题或核心关键词。

拟题不仅仅是给文章一个简单的概括,更是为读者呈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时,合适的拟题可以选取“友谊的力量”、“真挚的友谊”等,以表达出友谊的重要性和它所带来的影响。

中考作文拟题的方法

中考作文拟题的方法

中考作文拟题的方法在考试中我们怎样才能迅速拟出新颖、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拟题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1、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

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初体验》、《生命的体验》、《体验孤独》、《体验长大》、《体验》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2、巧点化,妙趣横生。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歌词、、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

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产生独特的魅力。

如: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②“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③“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个小鸟的心声》④“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⑤“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⑥“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⑦“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⑧“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标题①②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标题③④和⑤分别引用和活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标题⑥⑦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

标题⑧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

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必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3、妙修辞,匠心独运。

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①“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③“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④“故乡”1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⑤“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⑥“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⑦“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⑧“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标题①,明喻;标题②,暗喻。

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都能够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因而近年来逐渐受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欢迎阅读。

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篇1一、把握已知信息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

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

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一样的》: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

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拟写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

二、揣摩命题意图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写不殆。

例如《这也是一种》:这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

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

“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
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都能够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因而近年来逐渐受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从半命题的类型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前空式:如《是一把双刃剑》、《也美丽》;②后空式:如《这也是一种》(2009年福建中考作文题);③中空式:如《生活因而精彩》、《站在门口》(2009年湖北中考作文题);④前后空:如《一样的》。

拟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如何拟题,拟什么样的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拟题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思路了。

所以,如果用“拟题不当,满盘皆输”来形容半命题作文拟题的重要性,那是十分贴切的。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构思时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把握已知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

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

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一样的》: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

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
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拟写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

二、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写不殆。

例如《这也是一种》:这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

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

“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

这也就意味着,“也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参照”存在,落实在具体的行文中这个“参照”可明可暗,可显可隐。

这两者之间可以是对等、并列、强调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让步、假设的关系,学生在写作中只要能体现“也”字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就算是审明题意了。

如“这也是一种美丽”。

说到美丽,大家一般都会认为什么是美,但是有一些美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是一般人所认为不美的,那么,在过渡和层层铺垫的基础上,考生就要传达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美。

此外,像“这也是一种爱”“这也是一种幸福”等等,都切合题意。

三、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描,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拟题,深层构思。

例如《站在门口》:这是2009年湖北省中考作文题。

拟题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拟题的暗示。

这道题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站”,一个是“门口”。

“站”这一个字,它既可指过程,也可指结果(一种状态)。

这样就暗示我们行文必须挖掘,要体现的是“站”的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

这样一来,“站”不是梦游式漫无目的的“乏味”的“傻站”了,而是有意思更有意味的“站”了。

“在……门口”或许预示着几多彷徨,几多挣扎,几多思考,预示着心灵的波澜,精神的向往,人生的愿景。

另外一定注意的是,“门口”不等同于“路口”,“门口”一般与“家”相联系,有家的温馨,家的归属感;同时,“门”也有具体与抽象之分,写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门”很有讲究,比如《站在李白门口》就远不如《站在十八岁门口》那么意蕴深远。

四、力求创意新颖
拟题运思,在确保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力求创意新颖。

这主要讲究拟题的深加工,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拟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生活阅历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最终确定自己最拿手、最新颖、也最值得去写的“那一个”,切忌单向思维、“从一而终”。

例如《我的心因而高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拟写的标题不是“我的心因善良而高贵”,就是“我的心因理想而高贵”,面对类似的标题,我们不能说它们不符合题意,但是也确实落入了俗套,显得不够新颖,极易“撞车”。

从半命题本身来看,“我的心因而高贵”既可以是顺向立意,也可以有逆向立意。

如果是顺向立意,那么就要考虑与“高贵”密切相关的一些要素,即什么可以使心变得高贵,这其中就包含了善良、理想、仁爱、尊严等等,但易入窠臼。

因此,要想使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如采用逆向思维,采取铺垫、转折等手段,使一些原本与“高贵”毫不相干的条件最终与“高贵”挂上钩,这样前后就可以造成一种“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达到新颖的目的。

如“我的心
因冷酷而高贵”,就可以写“我”面对亲人或朋友违法乱纪时的“冷酷”甚至六亲不认,而使心趋于高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