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疯妇形象

合集下载

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

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

女 性 身心 层 面 的束 缚 . 使更 多 女 性 能够 以 “ 疯
女人” 为鉴 . 勇 敢 剖 析 环 境 及 传 统 文 化 对 女 性 的奴 化塑 造 . 从 而 找 回 真 正 的 自我 , 实 现 女 性 自身 的 解 放 。诸 多 “ 疯女人 ” 形 象 传 达 出 了 丰 富
关键词 : 疯 女人 ; 男权 制 ; 传 统 文化 ; 批判 ; 女性主义; 台湾文 学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3 — 4 6 2 9 ( 2 0 1 3 ) 0 6 — 0 1 0 2 — 0 7
传统 的女性是 集体无意识地在做 一个贤妻
权 社 会 的 残酷 压 迫 , 以及传 统 文化 观 念 对 女性 的戕 害 , 从 而唤 醒女 性 的 强烈反 抗 意识 . 使其 自
觉勇敢地追求 自身的主体地位 , 明确女性的解放不该只依 靠个人的力量 , 而是要充分发挥集体 的战斗力, 共 同摆脱来 自历史 、 文化等各方面因袭的束缚 . 争取合理的地位
良母 的 角 色 , 她 们 不 明 白这 是 文 化 形 成 的 角 色 形 象 。女人原 可以有不 同 的面貌 出现 , 而 这 个
正 面 的 女 性 形 象 是 天 真 、善 良及 最 重 要 的 纯 洁 。 而 纯 洁 就 表 示 要 求 女 性 在 性 领 域 是 无 知
的, 是 被 男 性 主 导 的 。在 这 一 标 准 规 范下 , 女 性
权、 夫 权 的残 酷 迫 害 。 其 中“ 疯女人 ” 的文 学 形
论. 女 性 在 社 会 中处 在 边 际 、 颠覆 、 离 心 的尴 尬
象塑 造便是在 这一认识 基础 上 , 揭 示 妇 女 身 上 被 压制 , 被掩 饰 的一 面 , 展 现 她 们 的 痛 苦 和 她 们 的愤 怒 。 当 然 , 本文所讨 论 的“ 疯 女 人” 并 不 是单 纯生理 意义上 的病人 , 而 是 特 指 在 精 神 上 遭受 迫害 、 自我 人 格 异 化 的女 性 , 称其 为“ 疯 女 人” 是 为 了 突显 她 们 在 精 神 上 遭 受 的 迫 害 。“ 疯 女人” 并不 等 于“ 杀 夫 的女 人 ” , 她 们 是 敢 于 正

中国现代文学中_疯癫_形象研究_张淑萍

中国现代文学中_疯癫_形象研究_张淑萍

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形象研究张淑萍(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在这一阶段被频繁地引入。

在所有的疯癫形象里,尤以农民、知识分子和女性三类最为突出。

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导致疯癫的原因和症状,然而细加考量,会发现现代文学中描写的疯癫是有着相似近乎相同的精神所指的。

在疯癫的外表下,疯癫形象担负着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封建黑暗势力的重任,是时代觉醒的先驱。

这些疯癫既传承着传统文化,而又因为时代的不同,散发着它特有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疯癫;疯癫形象;疯女人;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4)02-0063-06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笔下的“狂人”开启了“疯癫”艺术形象的大门,紧随其后,出现了很多的疯癫形象,如朱君、蘩漪、白蒂、花金子等等。

现代文学中的这些疯癫意象群,是时代的呐喊,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主要论述一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形象的塑造。

一、“疯癫”的界定论述现代文学中的“疯癫”形象,首先笔者对于本文中的“疯癫”做一个界定。

一般意义上,对于疯癫的理解如下:在医学上,疯癫被指为精神不正常、精神错乱,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

所谓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性疾病。

”[1]精神病人的一个表现就是精神错乱,疯疯癫癫;从心理学上来看,“疯癫”主要包括神经症、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在《古代汉语大辞典》中,疯癫,“谓精神错乱而发狂也”[1]。

此外,《疯癫与文明》也认为:疯癫是一种疾病,主要是一种精神疾病。

通过以上对于疯癫认识的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疯癫就是指精神错乱,精神不正常。

它主要是对于精神病人的一种描述,意义停留在字面层面。

但是在今天,疯癫更多地被描绘为一种文学艺术形象,借此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疯娘》的读后感(通用20篇)

《疯娘》的读后感(通用20篇)

《疯娘》的读后感《疯娘》的读后感(通用2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疯娘》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疯娘》的读后感篇122年前,树儿的娘生了树儿。

她非常爱她的儿子,但在她的有生之年她仅仅抱过树儿次,为什么?因为她是个精神病——她疯得可以。

家人不敢让她抱树儿……也不敢让树儿吃她的奶。

虽是疯子可也是母亲,而母爱是伟大的……奶奶嫌疯娘吃得多,要把疯娘撵走。

疯娘在即将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提出的唯要求是抱抱树儿。

抱住树儿,疯娘笑了,“笑得春风满面”。

而树儿这辈子也仅仅让他的娘抱了这不足三分钟的时间!树儿盼娘,盼到6岁,疯娘居然回来了。

还不忘给他带回来个“脏兮兮”的气球。

树儿看到娘的疯样,大失所望,决定不要这个娘了。

而奶奶的良心发现,收留了疯娘。

但疯娘稍不听话就要挨打……疯娘惹了祸,跳跳的躲着奶奶的棒槌,树儿在旁边鄙夷地说着便宜话。

奶奶看不过去,打骂了树儿。

疯娘不顾自己的委屈和伤痛,像弹簧样从地上跳起,护着树儿,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疯娘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摔成了泥猴,终于把伞送到了学校。

却遭到了同学的哄骂,树儿和同学厮打了起来,疯娘用蛮力把同学扔进了水塘,惹下了大祸……树儿第次喊了“娘……”树儿上了高中,疯娘经常往返80里地,给树儿送菜。

有天竟冒着极大危险摘了野桃给树儿尝鲜儿。

树儿说了声甜,没想到就是这声“甜”促使疯娘去摘峭壁上的野桃,最终摔向了百丈深渊……树儿考上了大学,在他娘的坟头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跟着落泪”……这真是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从这篇文章里,我唯的感受就是母爱太伟大了,太真挚了……我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人人都有母亲,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各种各样,但终归都是爱!我们应该怎样领受母爱呢?我的家长是神经正常的严父慈母,他们给了我所有的爱。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急赤白脸的批评。

许钦文的疯妇原文

许钦文的疯妇原文

许钦文的疯妇原文疯妇是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著名的文学家许钦文就有一篇这样的作品,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许钦文的疯妇原文,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篇文章,学习文章中所运用的技巧与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疯妇”有三位印象比较深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沙汀《兽道》里的“魏老婆子”、许钦文《疯妇.》里的双喜妻。

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深受“三纲五常”的压迫,被逼疯的根本原因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

祥林嫂再婚就不干净?魏老婆子为儿媳不被兵匪糟蹋的一句“我跟你们来呀”就遭人鄙视?至于双喜妻仅仅想自己男人被逼疯就更离谱了。

可是,她们的确是疯了,疯妇的结局是那样的凄惨…… 时过境迁,对于今天的人们以“封建礼教”来诠释,似乎有点滑稽可笑:君不见——出自中小学女生之口的引经据典“笑贫不笑娼”,光鲜炫丽而时尚雷人;更不要说那些做皮肉生意的堂而皇之了。

如果时空能转换的话,历史上那些封建礼教、道德伦理的卫道士们足以被雷得七窍迸裂、吐血而亡了。

我很不情愿地……想说说村里的一个疯妇——狗蛋媳妇,她就是人们常讲的那种“淫疯子”。

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疯妇印象,令人惊诧又难以想象的是她“淫荡”得那么疯狂,没有伪装、无需隐藏,来得山呼海啸而又自由奔放。

狗蛋媳妇小名叫翠翠,自从二十多年前狗蛋为救她溺水死后,拖儿带女过活一直未找人,犯疯病也不过十来年的事。

翠翠的疯病也是时好时坏,但寻男人却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犯病时愈加彰显。

开始一些陌生男人时不时地出没在她的家里,半夜里经常听见迎来送往的开门关门声。

左邻右舍也明白守寡的日子谁都难熬,何况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俊女子?好心人也禁不住想成人美事给她介绍对象,可怎么就不成。

甚至有一位大家都觉得不错的男人住了好些日子,还掏钱盖了一间厨房,最后还是卷铺盖走人。

好像有了这个男人就挡了别的男人路了,如有谁好心相劝即遭到冷言相斥:走个穿红的,来个穿绿的!“翠翠淫疯了”——人们都这样认为。

有时候人类还真保留着动物雄雌相嗅的原始交配本领,不知怎么地翠翠的家门总有各样的男人进入,脂粉的、粗壮的、半土半洋的啥人都有;有车的、出租的、摩托的、拎包的形式多样,很是红火,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是哪位大领导的府上。

论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疯妇形象

论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疯妇形象
乡土作 家们创作疯妇形象带来的影 响。
关键词 : 乡土小说 ; 疯妇形 象; 祥林嫂 ; 悲剧意蕴 ; 《 祝福》 ; 《 新坟》 ; 《 疯妇 》 ; 《 大 白纸》
中图分类号 : 1 2 0 6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5 9 3 4 ( 2 0 1 4 ) 0 4— 0 0 5 6 —0 5
要: 在鲁迅创作 的祥林嫂人物 形象的影响 下, 二 十世 纪2 O 年代 中国 乡土小说 中相 继 出现 了一批 与祥 林嫂
精神 气质及命 运相似的疯 妇形 象。在封 建社会 的“ 四权 ” 压制 下, 她们或 忍辱顺从 , 或竭 力抗 争 , 但最终都逃脱 不 了 悲剧 的命运 , 呈现 出疯癫状态 , 成为 时代 的牺牲品 。该文着力探 究这些 乡村妇女走上疯癫道路的原因以及 祥林嫂 给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要求克己来迁就别人迁就外部世界还要求忠孝贞其中的后者是57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4专对妇女而言的长久以来就形成了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之类的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荒唐戒律
第3 4卷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惠州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 5 7‘
双喜一样 十几岁就外 出做 学徒挣钱 , 一年只 回家几次 。 乡土小说 中妇 女经济物质生 活的穷 困是她们悲剧 命运 的原 因之一 , 虽然作 者们并 没有刻 意描 写她们 生 活 的穷 困 , 但 这些乡村妇女 没有独立 的经济地位 , 丈夫 去世后 , 只能听凭公婆或家族 长辈的安排 , 无奈地 接受
现象 , 而 是一种文 明的产物 。没有把这种 现象说 成疯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0 5 —2 1 作者简 介 : 赵敏舟 ( 1 9 9 0 一 ) , 女, 江苏高邮人 , 硕士研究生在读 , 研究方 向为 中国现 当代文学 。

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作者简介 : 张永军(9 5一) 男, 17 , 内蒙古锡林郭勒人 , 士, 硕 包头师 范学院文 学院副教授 , 文有《 贾平凹小说 的体 论 论 式》 等。
72
题 ,女性 欲望 望 化 的文 本 被 批 评 家 冠 以 “ 人 化 私
为 两个极 端 “ 神” 与 “ ” 魔 。第一 类 端庄 贤 淑、吃 苦 耐劳 ,有 地母 一样 的胸怀 、沉鱼 落雁 的美貌 ,是
男性失 意 时的避 风港 ;第二 类则离 经叛道 ,邪 恶而 充满 诱 惑 ,成 为一 切 恶 的 源 头 ,如 武 则 天 、潘 金 莲 。两种类 型却 有一个 惊人 的共 同之处 就是独 立人

要 :9世 纪以来, 疯女人 ” 断被 阐述和 演绎, 为重要 的女性文 学主题 。2 1 “ 不 成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的
中 国女 性 文 学创 作 经 历 了三 个 阶段 : 对抗 男权 、 覆 男权 文化 、 立 女 性 世 界 。 “ 女 人 ” 象 在 三 个 阶 段 都 颠 建 疯 形 被 赋 予 了独特 的含 义 , 为解 读 中 国 当代 女 性 文 学 的 重要 角度 。 成
构 ,怪异 的情节和环境背后是深刻的绝望 ,不仅对 男性 ,也 对女性 。陈染 、林 白的出现则被认 为是女
性 文学进 入 “ 正 的 个 人 化 的 话语 ” 时期 。她 们 真 的小 说被 称为是 女性欲 望 的叙 事—— 女性 欲望 的主
收 稿 日期 :0 0— 3—1 21 0 8
格 丧 失 , 自我 的丧 失 。残 雪 一 反 传 统对 女 性 的 描 绘 ,将 男性 的审 美趣 味进 行 了彻 底 的颠覆 与 解 构 。 “ 她大 量采用 直 觉 、梦 幻 、无意 识 、扭 曲变形 等 等

“疯女人”—女性主义观照下《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

“疯女人”—女性主义观照下《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

“疯女人”——女性主义观照下《简·爱》人物形象分析Crazy Woman——Analysis of Jane eyer Character Image with FeministReflection摘要首先,纵观维多利亚的时代背景,父权社会的强权政治在女性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疯女人”的出现是对历史上被压迫和剥削的女性的还原。

其次,“失语”代表了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是女性无法为自己辩解的悲剧。

它不仅反映了一般女性脆弱的命运,也暗含了作者本人在写作时被压抑的情绪。

而在各种压迫中,“性属压迫”最为根本,在普遍的男性话语中,女性成为罪恶的代名词,社会之塔的阴影时刻笼罩着妇女。

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简·爱集结了所有女性美好的期望,最后在对罗切斯特的征服中达到了反转男性对女性掌控的目的,实现了女性把握自己命运的要求,显然这是作者所希望的。

而“疯女人”绝不是单一的角色辅助,她带着所有女性的怒火化身为复仇女神,她是简·爱潜伏起来的真正“自我”,是真正的简·爱。

表面上她意在破坏和干扰,而实际却帮助简爱实现了反抗的目标。

关键词:疯女人;女性主义;形象;失语者;潜意识IAbstractTo begin with, looking at the background of Victoria, the strong power of politics of a patriarchal society imprint woman deeply, "Mad Woman" is the reduction of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emergence of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Secondly, the "aphasia" is on behalf of a secret, a tragedy that woman can not defend for herself. It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fate of vulnerable women, but also implies the author’s emotions in writing. Oppression in all, "sex oppress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one, in male discourse environment, women become synonymous with evil, and the shadow of the Tower of society always shrouded women. But where there is oppression, there is resistance. Jane Ere gathered all the expectations of women, and finally at the conquest of Rochester she reached a reversal that is female in the control 发of male and she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of women who want to take their own destiny. Apparently, it is the hope of the author. The "Mad Woman" is not a single auxiliary, she took all women's anger and become the Nemesis, and she is the real Jane Ere. On the surface of this novel, she intended to damage, while actuality she was helping Jane achieves the target of resistance.Keywords: Crazy woman; Feminism; Image; Aphasia person; Subconsciou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疯女人”:浮出历史的表面 (1)二、对“疯女人”失语者身份的深追踪 (3)(一)“无声”的反抗:作家的女性意识 (3)(二)社会之塔的阴影:“性压迫” (5)三、“疯女人”:简.爱的真正“自我” (9)(一)“本我”遭遇困境 (9)(二)“自我”的内涵 (10)(三)“自我”与“本我”的斗争 (11)小结 (15)注释 (16)参考文献 (17)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疯娘》读后感

《疯娘》读后感

《疯娘》读后感《疯娘》读后感集锦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疯娘》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疯娘》读后感1人生最美的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今天王老师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叫《疯娘》。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疯娘是个疯子,一定很好玩儿。

然而,你想错了,并不是这样。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感动不已,泪流满面。

开始的时候,和你想的一样,我看到文章前几句话,只觉得特别搞笑,笑她蓬头垢面,笑她当着众人面随地小便,也像小树一样笑她谷草不分。

可读着读着停止了笑声,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我的笑凝滞了。

当我读到“娘静静的躺在谷底,周边上一些零散的桃子,她的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一个桃子,身边的血已经凝固成了黑色……”时,泪水从我的脸上悄悄的流了下来,我也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字迹。

这种母爱,就连用伟大来形容都不够贴切。

虽然疯娘是个疯子,但她对儿子的爱是无穷的。

我感觉到她不是一个病人、疯子,她是一个正常的人。

“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啊,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还是娘啊!娘为了儿女可以忍气吞声,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回报了什么?回报了顶嘴、呕气……问问自己的良心,在妈妈没给买你所要的东西时,没完成你的小小心愿时,你有没有对你的妈妈不敬?想想自己,惭愧、内疚一涌而出,妈妈为了自己彻夜不眠;为了自己不惜花掉大量的钱来供自己上学。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神圣的,好好珍惜这份爱吧!不要再屡次伤害她了。

《疯娘》读后感2曾经有一篇故事让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曾经有一篇故事让我明白了无论他(她)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妈妈都会永远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曾经有一篇故事,让我明白了为了孩子,妈妈会不惜一切代价。

这篇故事就是《疯娘》。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小树”。

在他出生之前,他爸爸娶了一位疯女人做老婆,当这位疯子生下孩子之后,奶奶就不让这位“疯娘”抱自己的孩子,更不让孩子吃她的奶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疯妇形象
赵敏舟
【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Under the influence of Xianglinsao(Xianglin’s wife),a character from Lu Xun’s novel Blessing,there appeared in China’s local novels in 1920s a group of crazy women who have the similar spirit and fate to Xianglinsao. Unde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our pow-ers in feudal society,they may be obedient to shame or struggle to fight,but they cannot escape the tragic destiny showing a state of madness and become victims of the era.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reason of these rural women on the path to madn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Xianglinsao to writers of local novels in creating images of crazy women.%在鲁迅创作的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影响下,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与祥林嫂精神气质及命运相似的疯妇形象。

在封建社会的“四权”压制下,她们或忍辱顺从,或竭力抗争,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呈现出疯癫状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该文着力探究这些乡村妇女走上疯癫道路的原因以及祥林嫂给乡土作家们创作疯妇形象带来的影响。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赵敏舟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一瞥 [J], 蒋玲凤
2.俄国民粹派文学与中国乡土作家群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比较 [J], 王秋秋
3.解构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J], 邹霞
4.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神父形象—以莫言、巴人、李锐小说为中心 [J], 秦莉莉;
5.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乡土中国形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