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岩基上Ⅰ、Ⅱ、Ⅲ级坝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其它碾压混凝土施工可参照执行。
1.0.2 碾压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仍应执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82和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1.0.3 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
1.0.4 根据碾压混凝土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碾压混凝土的性能应分别满足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设计要求。
1.0.5 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应重视温度控制,并应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2 材料2.0.1 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系列水泥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
2.0.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与掺和料的品质、掺量一起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0.3 碾压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宜定厂、定品种供应,不宜在施工中途更换水泥厂家和水泥品种。
2.0.4 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掺合料料源的调查研究和品质试验。
2.0.5 粉煤灰及火山灰质材料均可作为碾压混凝土的掺合料。
应选用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GBJ146一90质量指标的粉煤灰,不符合上述指标的粉煤灰应经试验论证。
2.0.6 人工骨料及天然骨料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如两者经济指标相差不大,宜优先选用人工骨料。
2. 0.7 不得使用刚筛洗的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
细骨料在成品料场堆放时间应不少于48h。
若细骨料含水率大于6%.应采取脱水措施。
2.0.8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2~3.0。
使用人工砂时,砂中石粉(d≤0.16mm的颗粒)含量以8%~17%为宜,超过17%应经试验论证;使用天然砂时,可经试验论证后掺入适量惰性掺合料。
2.0.9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以不大于80mm为宜,使用最大粒径超过80mm的粗骨料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不宜采用间断级配。
2.0.10 碾压混凝土中应掺用外加剂,并必须进行外加剂对水泥和掺合料的适应性试验。
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条文说明目录前言1总则2材料3配合比设计4施工5质量管理和评定前言《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一86系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标准,自颁发执行以来,对推动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在起草该规范过程中,比较多地参考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和国外有关技术标准。
随着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因此有必要也有条件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进行修订,以确保碾压混凝土工程质量,进一步推动碾压混凝上筑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989年5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负责组织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进行修订。
1989年8月提出了修订大纲、总体框架及原则,同年10月提出初稿,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于同年11月在岩滩水电站工地组织专家对初稿进行了讨论。
在此基础上,于 1990年3月提出了征求意见槁,发送至国内有关勘测设计、施工、科研及高等院校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修改整理后,1990年6月提出了送审稿。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和能源部水电开发司组织专家在天津杨村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认为该规范(送审稿)内容基本可行,可按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整理后报主管部门审批颁布,并建议该规范为水利水电行业强制性标准。
由于该规范报批过程较长,历时三年,正式发布前,水利部建设司又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一些重要的参数、指标重新进行了核定,以保证该规范能较好地反映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委员会主任为林伯诜同志,参加送审稿和报批稿的修改及审定工作的有王圣培、李丰、李允中、许红波、张严明等同志。
鉴于碾压混凝土试验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该规范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修订,为此,希望各有关单位和使用者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c9025w8f100碾压混凝土标准

c9025w8f100碾压混凝土标准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用于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加固和平整。
它具有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机场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首先,碾压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测,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地下管线等情况,确保施工场地的清晰、平整。
同时,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其次,在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及基层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路面与辅助设施施工规范》(CJJ/T85-2002)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基层处理、碾压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和要求等内容。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此外,在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同时,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中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碾压设备,确保施工的平整度和均匀度。
最后,在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
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工人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技能,并严格遵守现场作业规程。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确保施工工人的安全。
总之,碾压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只有在严格遵守标准的前提下,碾压混凝土施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建筑工程提供稳固的基础和平整的路面。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 20001范 围本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和评定。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I 、n 、川级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其他工程的碾压混凝土 施工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200-1989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GB/T 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J119-19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 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 DL/T5123-2000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D105-19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DJ207-19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L48-19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1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名词术语 5 材料 5.1 水泥5.2 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 5.3 混凝土外加剂 5.4 骨料5.5 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 6 配合比设计 7 施工7.1 铺筑前准备7.2 拌和 7.3 运输 7.4 卸料和平仓 7.5 碾压 7.6 成缝7.7 层、缝处理 7.8 异种混凝土浇筑 7.9 变态混凝土浇筑 7.10 养护与防护 7.11 埋设件施工7.12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施工 8 质量管理和评定 8.1 原材料的检测与控制 8.2 新拌碾压混凝土的检测与控制 8.3 碾压混凝土现场质量检测 8.4质量控制与评定附录 A (标准的附录)不同咼径比和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条文说明3总贝U3.0.1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仍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行业标准。
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SL 53-94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目录1 总则2 材料3 配合比设计4 施工5 质量管理和评定附录A 名词解释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的通知水建[1994]95号为适应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我部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为主编单位,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进行了修订。
经审查,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其名称与编号为《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自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同时废止。
各地在执行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部建设司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由水利部建设司负责解释,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岩基上Ⅰ、Ⅱ、Ⅲ级坝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其它碾压混凝土施工可参照执行。
1.0.2 碾压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仍应执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82和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1.0.3 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
1.0.4 根据碾压混凝土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碾压混凝土的性能应分别满足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设计要求。
1.0.5 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应重视温度控制,并应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2 材料2.0.1 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系列水泥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
2.0.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与掺和料的品质、掺量一起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0.3 碾压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宜定厂、定品种供应,不宜在施工中途更换水泥厂家和水泥品种。
2.0.4 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掺合料料源的调查研究和品质试验。
2.0.5 粉煤灰及火山灰质材料均可作为碾压混凝土的掺合料。
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5112

骨料
对使用的粗 细骨料应进行质量和技术经济论证
骨料试验应按照
中有关规定进行
骨料应有足够的储备量并设有遮阳 防雨及脱水设施 拌
和时砂子的含水率应不大于
冲洗筛分骨料时 应控制好筛分质量 保证各级成品骨料
卸料 斗的出料 口与 运输 工 具之间的自由落差不宜大于
砂浆和灰浆的配料精度及拌和质量与混凝土拌制质量要 求相同 灰浆应由机械拌制 大型工程宜设置集中制浆站 并配有 维持浆体均质的装置
运输
运输碾压混凝土宜采用自卸卡车 皮带输送机 负压溜槽
管 专用垂直溜管 运输机具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清洗 必
要时也可采用缆机 门机 塔机等机械
拌和
拌制服压混凝土宜优先选用强制式搅拌设备 也可采用自 落式等其他类型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的称量系统应灵敏 精确 可靠 并应定期检定 保证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 满足称量精度要求
碾压混凝土的拌和时间 投料顺序 拌和量 都应通过现场 混凝土拌和均匀性检验确定
搅拌设备宜配备细骨料的含水率快速测定装置 并应具有 相应的拌和水量自动调整功能
总则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 除应遵守本规范外 对于本规范未 涉及的部分 仍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行业标准
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宜进行现场试验 验证设计配合比 施 工工艺流程 施工系统及施工设备的适应性 并确定施工工艺和参 数
碾压混凝土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容重 物理力学性 能 抗渗性 抗冻性等项指标
碾压混凝土施工中 应进行温度控制 经实践检验和论证 并通过技术成果认定的新技术 新工 艺 新材料 新设备等 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施工
土石坝碾压施工的规定

土石坝碾压施工的规定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土石坝碾压施工的规定。
碾压施工是土石坝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关于土石坝碾压施工的规定要点。
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可行性。
2. 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和责任分工。
3.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包括清理杂物、平整施工场地等。
施工设备和材料1. 碾压施工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
2. 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3. 使用符合规定的碾压材料,确保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操作要求1. 确定合适的碾压方法和施工顺序,遵循工程设计要求。
2. 控制碾压速度和频率,避免对土石坝造成过度振动或破坏。
3. 碾压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施工工序的协调,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质量控制和监测1.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2. 对土石坝的压实度、均匀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缺陷。
安全防护1.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结束和验收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2. 形成详细的施工记录和报告,留存相关资料以备后续参考。
以上是土石坝碾压施工的规定要点,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土石坝的安全和稳定。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

ICS93.160 SL P 55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14-2004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2004-12-8发布2005-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DL/T5005-92)(以下简称原导则)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近十年来碾压混凝土坝的工程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导则进行了修改、补充,制定本标准。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共9章72条,主要技术内容有:——碾压混凝土坝的枢纽布置;——碾压混凝土坝的体型设计、坝体稳定及应力分析内容和方法;——碾压混凝土坝的分缝、防渗、廊道、止水及排水等构造设计;——碾压混凝土材料和坝体混凝土分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方法及温控措施;——安全监测设计原则、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布置。
本标准对原导则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引用标准及主要术语两章节;——增加了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坝尚宜进行有限元计算的内容;——明确将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作为大坝优先采用的防渗方式,明确了其最小允许抗渗等级及有效厚度;——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设置的原则;——增加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止水的设计要求;——修订了外部及内部碾压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增加了变态混凝土应用的内容;——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允许温差的设计原则;——增加了防止坝体产生裂缝的措施;——增加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内容,包括拱坝体型、拱坝应力分析方法、分缝结构及灌浆体系等;——将原“观测设计”改为“安全监测设计”;规定了工程监测范围,修订了安全监测设计遵循的原则;细化了主要监测项目的布置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本次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将从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
1.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应当由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提供。
2. 骨料应采用坚硬、麻面、清洁、无湿热变形的石料,且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砂子应为天然石英砂或人工石英砂,且应具备一定的粒径分布。
4. 水泥和骨料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二、施工工艺
1. 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应将施工场所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并排除障碍物。
2. 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转,保证其正常运行。
3. 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匀速行驶,防止混凝土分层现象的发生。
4. 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其可以完全填充模板,且能够在碾压过程中获得较好的密实度。
5. 混凝土毛坯出模后,应及时开始碾压作业,以避免混凝土设置过早,影响碾压效果。
三、施工要求
1.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在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损的前提下,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沙尘等污染物进入混凝土表面。
3. 在碾压作业过程中,碾压机应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和稳定性能,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4. 碾压机的碾压轮宽度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跳跃碾压,以防混凝土产生龟裂和变形。
5. 碾压过程中,应避免脱模门窗、进出口等部位的轮压,以免产生气泡和变形。
6. 碾压混凝土完成后,应及时对碾压机进行清洁保养,并及时处理碾压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故障。
综上所述,本次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从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