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硫金精矿焙烧预处理及硫脲浸金工艺研究
高硫高砷难浸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中 国 矿 业
CH INA M .19,N o.12 Dec 2O1O
高硫 高砷 难 浸 金 精 矿 工 艺矿 物 学研 究
高国龙 。,李登 新。
(1.清 华 大 学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北 京 100084;2.东 华 大 学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上 海 2O1620)
高硫 高砷 金 精 矿 矿 物 组 成 十分 复 杂 ,金 常 被 包裹 在其它 矿物 中 ,金 的浸 出率很 低 。为 了开发 这 类 资 源 ,开 展 工 艺 矿 物 学 研 究 十 分 必 要 。 对 难 浸 金 矿 物 相 的 分 析 ,前 人 已 做 过 大 量 工 作 , 但 多 侧 重 于 某 一 种 研 究 方 法 ,如 X 射 线 衍 射 分 析 等 。 这 些 方 法 能 够 判 断 矿 中 物 相 成 分 ,但 无 法 观 察 相
GA O G uo—long 一 。 LI Deng—xin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 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nghua U 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Key words:high sulphur and high arsenic;gold concentrate;process m ineralogy; occurrence; phase
目前 ,世 界 黄 金 储 量 中 2/3以 上 为 难 处 理 矿 , 1/3的 黄 金 产 量 来 自于 难 处 理 矿 l】。。 随 着 易 浸 金 矿 石 资 源 日益 枯 竭 ,开 发 利 用 有 微 细 粒 嵌 布 、 含 高 硫 高 砷 的 难 浸 金 矿 成 为 一 大 趋 势 。
高砷高硫金精矿微波辅助加热焙烧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砷高硫金精矿微波辅助加热焙烧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高砷高硫金精矿是一种难处理的矿石,其常规焙烧法存在热效率低、矿石矿物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使得矿石难以彻底焙烧,降低了提取金和其他有用元素的效率。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兴的加热方式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能够加快矿石中的化学反应,提高焙烧效率,因此应用于高砷高硫金精矿的焙烧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高砷高硫金精矿为研究对象,以微波辅助加热焙烧为主要手段,探究微波加热对高砷高硫金精矿焙烧过程的影响,包括矿石矿物结构的变化、提取效率的提高等。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确定焙烧条件:通过对高砷高硫金精矿样品的实验分析,确定最佳的微波加热焙烧条件,包括微波功率、焙烧时间等因素。
2. 矿物结构的变化:研究高砷高硫金精矿样品在微波加热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晶形变化、晶格参数变化等。
3. 提取效率的提高:研究微波加热焙烧对金和其他有用元素的提取效率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实验设计:在常规焙烧条件下与微波加热焙烧条件下,对高砷高硫金精矿进行实验对比,记录样品的重量变化和温度变化等参数。
2. 材料分析:采用XRD和SEM等技术来分析高砷高硫金精矿样品的矿物结构变化情况。
3. 数据分析: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综合评价微波加热对高砷高硫金精矿焙烧的影响。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到以下成果:1. 确定最佳的微波加热焙烧条件,提高高砷高硫金矿的提取效率。
2. 了解高砷高硫金精矿在微波加热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变化,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3. 为高砷高硫金矿的处理和回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为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内容,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将在研究完成后撰写成论文对外发表。
高砷金矿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

高砷金矿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黄金,近年来,黄会作为装饰文化与财富的象征,黄金的丌发利用深切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尤其在难选冶金矿石的研究丌发利用上,更是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提高黄金产业的主要手段。
为提高难选冶金矿石的开发利用率,各国科研工作者在难选冶金矿石的预处理工艺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直以来,焙烧氧化法都是处理含金硫化矿,特别是处理含炭质硫化矿最通用的可靠方法。
氧化焙烧法除砷是通过焙烧精矿,破坏包裹金的组织从而使金裸露,而大大提高金的浸出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近年来环保呼声越来越高涨,这一传统工艺越来越受到各种新工艺方法的挑战。
本文就高砷难选冶金矿预处理脱砷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主要从单一氢氧化钠浸出和加助剂辅助氢氧化钠浸出两大方向着手,通过近半年的反复摸索、试验,最终确立了在常温常压下以助剂辅助氢氧化钠碱浸脱砷的预处理工艺。
具体完成的工作有如下一些:首先,对高砷高硫难选冶金矿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当前存在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其次,利用现代化测试技术方法,对某高砷金矿矿样进行测试分析,证明该矿样为一种“难处理”金矿石。
再次,利用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脱砷技术对该难处理金矿石进行预处理。
先是利用氢氧化钠单独碱浸脱砷试验研究;后采用加入助剂的方法进行辅助浸出脱砷试验研究。
虽然浸液中的砷始终得不到提高,并且,加入助剂后的浸液砷含量更是明显降低,但是浸渣中新生成大量的砷酸盐,毒砂的转化率大大提高。
表明碱浸脱砷是可行的。
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碱浸预处理对后续氰化浸金的有利影响,对预处理后的矿样进行了氰化浸金试验。
单独氢氧化钠浸出脱砷的矿样,在浸金中金的浸出率只有59.53%,而加入助剂辅助浸出脱砷的矿样,在浸金后,金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
试验表明,氢氧化钠单独浸出脱砷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加入助剂辅助浸出,对砷的脱除就更加有利。
同时砷酸盐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后续浸金工艺。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3T06:24:11.14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刘娟陈群[导读] 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银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导致金、银的二次包裹。
试验结果证明,二段焙烧效果明显优于一段焙烧效果,可减轻氧化铁的烧结程度,降低铁氧化物对金和银的包裹,金浸出率为79.86%,银浸出率为68.13%。
焙烧过程中,将NaOH、CaO和KMnO4组合在一起,作为焙烧添加剂,金的浸出率提升到87.43%,银浸出率提升到85.8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入组合焙烧添加剂,可提高焙砂孔隙度,氰化尾渣表面腐蚀较严重,有助于浸出剂和金、银的接触。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山东烟台 265400摘要: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银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导致金、银的二次包裹。
试验结果证明,二段焙烧效果明显优于一段焙烧效果,可减轻氧化铁的烧结程度,降低铁氧化物对金和银的包裹,金浸出率为79.86%,银浸出率为68.13%。
焙烧过程中,将NaOH、CaO和KMnO4组合在一起,作为焙烧添加剂,金的浸出率提升到87.43%,银浸出率提升到85.8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入组合焙烧添加剂,可提高焙砂孔隙度,氰化尾渣表面腐蚀较严重,有助于浸出剂和金、银的接触。
关健词:含金硫精矿;全泥氰化;二段焙烧;焙烧添加剂前言:硫精矿中金银计价标准远低于其它含金银副产品,如果直接销售,金银利润损失较大,如果堆存待用,占地、管理成本高。
如何从难选冶副产硫化精矿中提取出金和银。
提升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目前已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下文以中国西南某含金和银硫精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对不同焙烧条件对金和银的浸出率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从而提升此类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1实验1.1 矿石性质1.1.1 矿石成分本实验选取西南某金、铜、铅和锌多金属矿浮选后为矿样,获得的含金硫精矿。
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了以下变化: 1 砷黄铁矿 、 () 黄铁矿等载金矿物中的
硫和砷在焙烧过程 中升华 , 形成布满微孔的磁铁矿
和赤铁矿颗粒 , 有利于金与氰 化物接触 。( ) 2 在焙
烧过程中, 亚微细金粒聚结在一起 , 出大的金表 暴露
面积。( ) 3 有机炭 等劫金物质被烧 掉 , 消除了它们
的劫金效应 。( ) 和砷 升华后 , 4硫 不会在金粒表 面
高砷难 处理 金精 矿焙 烧一 氰 化 浸 出工 艺 研 究
伍赠玲
( 金矿 业集 团股份 有 限公司矿 冶设计 研 究院 ,福建 紫 上杭 34 0 ) 6 20
摘 妻: 对甘肃某高砷 高硫难 处理金精 矿进行 了氧化焙烧预处理一氰化浸 出试 验研 究 , 取得 了砷 、 脱除率分别 硫 达 9 .3 、9 8 % , 的浸 出率达 8 . 3 的较好技术指标 , 为有效利用高砷微 细浸 染型金矿 资源提供参考。 26% 9 .1 金 52% 可 关键词 : 金精矿 ; 焙烧 ; 化浸出 氰 中图分类号 :F 0 . ; F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3 (0 6 0 -0 60 T 83 2 T 8 1 A 1 06 2 2 0 )6 1 - 0 5 0 3
() 1 () 2
As
T S
SO2 i
O3 F 2 e O3
C u
7. O 6 1. 2 4 .8 2 2 1 .6 O 04 2 7 9 2 O. l 2 1 . 4
在氧气不足和 40C 5 o 左右 的条件下 , 砷黄铁矿 中的砷以硫化物或氧化物的形式转入到气相中:
的结构构造 , 使其疏松多孔 。难处理金矿焙烧时, 随 着温度、 气氛 、 矿物组合 的不 同, 可能 发生下列化学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李云1,王云1,袁朝新1,孙建伟2(11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冶金设计研究所,北京100070;21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新疆托里834500)摘要:对目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焙砂及烟尘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焙砂及烟尘中含有未分解的黄铁矿颗粒、分解不完全的F eS 相以及未分解完全的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氰化浸出率及氰化物的消耗的主要原因。
对焙砂进行氰化浸出,渣金品位为4128g /t,金浸出率为89115%,当焙砂再焙烧-细磨-氰化浸出时,再焙烧焙砂金的氰化浸出达到92161%,渣中金品位2192g/t 。
关键词:难处理含砷金矿;两段焙烧;浸出率中图分类号:T F 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0)06-0033-04Study on Improving Gold Extraction of Two -Stage RoastingCalcine from Arsenic -Bearing Gold ConcentrateLI Yun 1,WA NG Yun 1,YUAN Chao -xin 1,SU N Jian -w ei2(11Beijing General Resear ch In stitute of M ining &M etallurgy,Beijing 100070,Ch ina;21Xin jian g Xingta Kuangye Co 1Ltd 1,Tu oli ,Xin jian g 834500,China)Abstract:T he gold ex traction tests w er e conducted on calcine pro duced from refractor y arsenic -bear ing gold concentratioins by using tw o -stage roasting proces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1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calcine and smoke dust,so me pyrite gr ains w hich didn't decom pose,and the FeS phase and pyr rho titew hich didn't decom posed fully w ere present,this is the primary cause to affect cyanide leaching r ate and consumption of cyanide 1T he cy anide leaching w as co nducted on calcine,w ith gold g rade in residues of 4128g/t and gold leaching rate o f 89115%;w hen the calcine w as roasted o nce ag ain,and then the fine grinding and cy anide leaching w ere conducted on it,the g old cyanide leaching r ate achieves 92161%,and gold g rade in residues achiev es 2192g/t 1Keywords:Arsenic -bearing g old refractory;Tw o -stage roasting ;Leaching rate 作者简介:李云(1971-),男,安徽安庆太湖人,硕士,高级工程师1金精矿提金前的预氧化处理主要有焙烧氧化、加压氧化和细菌氧化三种方法[1-3]。
硫脲从含砷氧化金矿中浸金实验

E=0 . 3 8 +0 . 5 9 1 g a A u ( S C N 2 H4 ) 2 一0 . 1 1 8 1 g a S C N 2 H
影 响浸 出硫脲浸 出的咽 素很多 , 为 了尽快找到
②( S C N : H ) + 2 H +2 e 2 S C N H
别, 不受 铅 、 砷、 铜、 锑 的干扰 , 为复 杂 的 9 5 4 3 矿 石处 理 开 辟 了新 的处 理途 径 。
为了降低硫脲的用量 ; 保护S C ( N H : ) 2 的初级氧化产物二 硫甲脒[ S C N : H 1 进一步氧化分解 , 必须添加适宜的保护
剂, 减少 硫脲 的过氧化 消耗 。
2硫 脲溶金机理
硫脲是一种无色 、 五毒的有机化合物, 其晶体溶于 水, 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 分子式为 : S C ( N H ) , 结构式
为共 振形 式 :
NH : N H NH
3矿石性质
9 5 4 3 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 , 属破碎蚀变岩型矿体 。
含金破碎蚀变岩系主要由米黄色硅化长石绢英岩 、 碎
中见含砷矿物( 毒砂 ) , 主要脉石矿物有绢云母 、 石英 、
电气 石等 , 自然 金为 细粒 , 协同配位健结合成稳定 的络合物 , 从而使金的氧化还 长 石 。微量 金矿 物有 锆石 、 金 粒径 0 . 0 0 1 ~0 . 0 1 m m, 呈 圆粒状 、 树 枝状 、 叶 片状 、 不 原 电位 明显 降低而易 于被氧化 剂氧化 进入酸 f 生硫脲溶 规则状 。 液 中 。金溶 液 电化学 过 程如 下式 : 矿 石 中有用 组分 为金 、 银, 金 品位 3 . 6 7 , 银 品位 A u [ S C ( N H2 ) z ] 2 +e A u+S C ( N H 2 1 2 7 。有害组分为铅 、 砷, 试样中铅品位0 . 3 3 %, 砷品位 [ S C N : H ] : + 2 H + 2 e 2 S C ( N H 2 ) . 2 1 %, 据地质资料砷平均含量 0 . 2 8 %。 2 5  ̄ C时测 定 的 A u [ S C ( N H ) : ] : /A u 电对 标准 氧化 0 光 谱 分析结 果 见表 1 。定量 分析 结果 见表 2 。 还原 电位 为 0 . 3 8 _ + 0 . 0 1 V, [ S C N 2 H 3 】 : /S C ( N H : ) : 电对标 准
含砷, 硫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由图 3 可以看出 ,NaCN 浓度越高 ,金氰化浸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尾渣含 Au 125133g/ t ,金浸出率 10190 %。 直接氰化浸出结果表明 ,金精矿直接氰化对单 体金浸出有效 ,但对毒砂 、黄铁矿包裹金无作用 。 213 氧化焙烧 - 氰化浸出 21311 焙烧条件试验 2131111 焙烧温度试验 对本金精矿进行焙烧温度对比试验 。焙烧时间
固定为 110 h 。 所产焙砂进行氰化浸出以评定焙烧效果 ,试验
33
行 , KS Y - 12/ 16 型可控硅温度自控器控温 ,温度误 差 ±10 ℃。
矿浆采用 JB50 - D 型增力电动搅拌器搅拌 。 212 直接氰化浸出
将金精矿磨细至 - 42μm ≥95 % ,取 100 g 磨细 金精矿 ,L/ S 3 ∶1 , CaO 调 p H 至 10 ~ 1015 。NaCN 0123 % ,每 小 时 滴 加 0105 mL 助 浸 剂 , 常 温 搅 拌 12 h ,后过滤 、自来水淋洗三次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 :2009 - 05 - 15
Study on Roasting2Cyanide Leaching of Gold Concentration Conta ining Arsenic and Sul phur
L I J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砷硫金精矿焙烧预处理及硫脲浸金工艺研究随着易处理的黄金矿石资源日渐枯竭,以高硫高砷金矿为代表的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我国高硫高砷类难处理金矿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这类金矿资源意义深远。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开发这类矿石的关键,浸出工艺的应用也将直接关系到金的浸出率、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
本课题以山东招远金翅岭选矿厂的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为试验物料,选用焙烧氧化工艺作为预处理方法,并对酸性硫脲浸金的工艺条件及其浸金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首先研究了不同焙烧方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砷硫脱除率的影响和相应金银浸出的效果,确定了焙烧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两段焙烧方式,第一段在700℃下封闭焙烧,第二段在750℃下通气焙烧,两段焙烧时间均为45min;随后,试验还从磨矿粒度、硫脲用量、浸出pH值、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铁用量及是否通气等方面对硫脲浸金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硫脲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试图从硫脲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角度分析硫脲浸出金银的原理以及对硫脲的稳定性的影响。
试验确定的最佳浸金工艺为:焙砂细磨20min至-400目含量99%以上,硫脲用量2%,pH值0.5,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4h,硫酸铁加入量1%,通气搅拌浸出。
浸出贵液及浸渣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元素分析,通过测定浸渣中金银品位计算金银浸出率。
根据试验确定的最佳焙烧工艺和浸出工艺得到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2.52%和9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