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黔东南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发展探析

黔东南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发展探析
I e J M i— n a
( e a om lU i rt ,a eg4 30 C ia H n nN r a n e i K in 5 0 7。hn ) v sy f
Ab t ac : a o tn S u he s o ih u prv n e a a e o li l eh is s su yj s r t By d p i g o t a t f Gu z o o i c , n r a f mu tp e t n c a t d
Co b n d d v lp e t o o rs n r d f n l s o t n S u h a t o | m i e e eo m n f t u i m a d ta i o a p rs i o t e s f i
Gu z u o i e i ho pr v nc
李 美娜
( 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南 开封 河 河 430 ) 50 7
摘 要 : 择黔 东南这样 一 个众 多民族汇 聚 的特殊 地 区 , 选 从旅 游 与 民族传统 体 育的发展 现 状 出发 , 出它们 结合发 展 的 契合点 , 出具体 可行 的 策略 。 以期 使黔 东南旅 游与 民族传 找 提 统 体 育得 到更好 的发 展 , 而振 兴 当地 经济 , 大黔 东南知 名度 , 富世 界 文化 。 从 扩 丰 关 键词 : 游 ; 旅 民族传 统体 育 ; 东南 黔 j 中图分类 号 :8 0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9— 80 2 1 )4— 0 3一o G 0— 5 A 10 94 (0 1 o 0 9 3
ojc,b sd o h tts o t tu s n rdt nl so s h ae x l e h bet ae n te s u f i o r m ad t io a p r ,te p p r epo d te a s i a i t r

黔东南州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新兴体发展的对比与对策

黔东南州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新兴体发展的对比与对策

黔东南州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新兴体发展的对比与对策【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生活习俗、心理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黔东南州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在体育现代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挑战,针对当今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思考与对策:加强社会宣传,理性看待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将新兴的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结合起来发展与开发,将更加有利于雷山县旅游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现代化;新兴体育;发展现状;对比;政策【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82-021引言黔东南州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趣味性、观赏性,在民族体育方面独树一帜,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黔东南州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精神独具特色。

如何提取其精华,与现代社会的新鲜血液融合,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中国传统体育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雷山县传统体育的关注,真确处理传统体育的继承与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的关系,从思想上提高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的认识。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雷山县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2.2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在学校图书馆与学院资料室和借助网络技术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的撰写准备理论资料。

实地调查与访谈法:对当地部分传统体育文化组织者进行访谈,了解目前该县传统体育和新型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对雷山县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

综合分析法:对所获得的信息,综合分类从中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案。

3结果与分析3.1雷山县传统体育的特点3.1.1娱乐体育内容丰富,竞技体育很难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价值、审美的综合体现,而这些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活中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路径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路径建议

JI A O Y U GSI Z HEN G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路径建议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教研部张祝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曾迎霄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对本土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当地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现代化传播技术不足、基础配套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低、缺乏融合机制及创意性等。

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等重要命题,开启了民族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篇章。

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在遵循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失为民族传统体育在时代发展的有益之举。

体育产业和文旅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这种特性决定了两者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倾向。

在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驱动机制,分析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的路径,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内涵价值体现,借助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中,从而达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形式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统一。

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可以利用本土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文化魅力,创新本土文化旅游形式,凸显本土文化旅游产业的区域化特征,综合提升本土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本土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转型。

(二)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旅游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宣传、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6月第6卷 第6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张俊杰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为我国广大农民规划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作用及价值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发展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承民间体育文化,建立美丽乡村提供有价值参考资料。

关键词:武术文化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1)6—0112—03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政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

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改善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对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区为研究对象,即龙山镇木河乡、马关乡、官泉村、西门村、韩川村、汪堡村、连柯村、东关村、马河村(2乡7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问卷调查法: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300份;收回300份;有效调查问卷表286份;有效率为95%。

问卷主要内容设置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现状、乡村振兴战略对影响传统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等。

(3)田野调查法:采用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的方法。

(4)数据统计法: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

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在调查总人数的286人中,男性人数为199人,占总人数的69�58%,女性人数为87人,占总人数的30�42%,调查对象均为当地居民。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外体 育休 闲基 品, 突 出特 色化 , 州 旅游整 体 形舅 唯 一性 , 各县(
又体 现不 同的主 国际 引领 , 文 化旅游 综合 付


发展 水平 ,不 断延长旅游产 业链条 。 对 已有一定 发展基础 的“ 五大景 区 ” ,
发 规划 , 将 发展 条件较 好 、 呼声 较 高
E , 突 出重 点 。 坚
休 闲演 艺 。 充分 挖掘 利用 当地 的历史 文化 , 通 过鲜 明主 题并 以歌 舞 的 形式展 现 出来 , 具 有浓郁 的地 方特 色 , 增 加旅 游体 验 。 它是 近几 年才 兴起 并 发展 很快 的一 种模 式。 如广 西 的“ 印象 ・ 刘三姐” 、 云南 的 “ 梦・ 云南 ” 、 陕
苗、 侗 民族 文化 的核 心区。 “ 文 化旅 游 区” 的开发 模式及 其启 示


( 一) 主要 模 式
“ 生态 博 物馆 ” 。通过 一定 的 资金 和 人 力 的投 入 , 在 一 处 既定 的环 境 中( 一 般 是 村 寨 为 单位 ) 建 立一 个动 态 的 “ 生态博物馆 ” 形式 , 保 护 民俗 文化, 开 发 民俗 文化 生 态旅 游 资 源。 如 六 枝梭 嘎苗 寨 、 黎平 堂 安 侗 寨 、 锦 屏 隆里 等 。
乡村旅 游。 在 乡村 ( 一般 以村 ) 为单位 , 结 合传 统 的民俗 文化 活动 与 乡 村 中的独 特 田园 自然 风 光 发展 旅 游 , 以满足 在城 市 ( 或 其他 地 方 ) 得 不 到 “ 返璞 归真 ” 感 觉 的游客 。如 雷 山郎德 上寨 、 西江 以及 黎 平肇 兴等 , 黔东 南 主 要是 此种模 式 。
凯里 民族风情园, 等等。

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深入人心,乡村旅游成为了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体育旅游则是乡村旅游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运动的需求,更可以带动当地经济、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体育旅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卓越的价值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体育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实现路径。

一、体育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体育旅游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形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它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直接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住宿、餐饮和交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的生产力水平。

2.推动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体育旅游则有着高度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将游客带进当地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从而增进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体育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举办当地特色体育活动和文化展览等,从而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

3.提高乡村整体形象和知名度乡村正在进行转型升级,而体育旅游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从而提高乡村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体育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可以促进游客前来,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实现路径1.发挥体育旅游的优势体育旅游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刺激性和时效性等多种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为了将体育旅游发挥到最大的效果,运营方应该做好市场调研,并且针对不同的游客制定不同的体育旅游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包括当地体育文化介绍、相关外围旅游资源推荐、特色体育活动举办等。

体育旅游和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在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同时,运营方应该积极推动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将体育旅游和当地体育事业相结合,可以通过组织特色体育活动、培训当地体育教练员、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等方式。

3.强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体育旅游,需要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近年来 .该州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同 或缺乏必要培训,或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在经营中出现了一些 时“ 多彩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该州民族体育旅游 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对 目前该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相应 的对策措文综合版 ) 和 汉
l1 0 0第 2 u. 1 2 9卷第二期
总第 6 4期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周晓梅 “ 。
(. 1西南大学 重庆 4 0 1;2贵州财经学院体育工作部 贵州贵阳 50 0 ) 0 75 . 500
L 要 J 黔东南苗族侗 治州具 捅 贵州 族自 有丰富 的民族 传统体育文 但由于发展较快,相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许多从业人员 化底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如管理松散, 服务质量较差,人员素质较低等。
2黔东南州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2 1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体育项 目。要分层次地整理开发民族 . L 键 1 黔东南:民 夫 司J 族体育: 旅游:发 展:对 策 传统体育项目,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不 黔东南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同特色,对一些代代相传的民族体育项 目,不仅要保留传承的核心 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该州民风淳朴,民俗奇 内容,使其在内容上更加深化和丰富,还要在形式是进行拓展和充 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一年 实,使其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对民族体育项 目具体内 中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集会 20多个,素有 “ 0 百节之乡”之称,其 容的扬弃和完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 中的芦笙舞被誉为 “ 东方芭蕾舞 ” 、木鼓舞被誉为 “ 东方迪斯科” 、 化特色,保持民族性,使这些项目与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状况相 抢花炮被誉为 “ 东方橄榄球” 。目前。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 协调,同时又要积极吸收现代竞技运动的精髓, 找到它们的结合点, 游 己经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旅游和体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多业并举 丰富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 的产业格局,同时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己经形 体育的发展增光添彩。 成,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 0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 40万 22提高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普及力度。黔东南 . 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2亿元,比上年增长 3.0 ,其中接待境 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使不同地区的人民普遍 0 14% 外旅游者8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 20 万美元。 00 拥有适合各自生存环境,简单易行易开展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参与 1黔 东南州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 中存在的主 全民健身活动的人口遍及全省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突出的娱乐性和 . 要问题 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比如建 11区域经济薄弱制约了民族体育产业化进程。实现该州民族 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的群众体育协会,定期举办群众竞赛,通过协 . 体育产业化,必须推进贵州民族体育产业化进程.培养民族体育市 会把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专业人才组织起来,总结经验,提出对 场,优化项目结构,增加资本投入。日前,该州少数民族地区体育 策;同时还可借助健身俱乐部这一商业手段,在健身俱乐部中开展 活动经费的最主要收入途径是获取劳务补偿, 其次是获取表演报酬, 些健身效果好的少数民族体育项 目让民族传统体育走 向大众;在 接受赞助和出售自制体育器材来获取经费最少,区域经济薄弱制约 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器材,让少数 了民族体育产业化进程,制约着民族体育市场的开发和体育消费的 民族体育真正走向群众,从而达到身心愉快,强身健体的目的.从 发展水平,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开发,用于体育训练、比赛和大众体 而使之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学校为载体全面推广和普及,使之 育的场馆、器材缺乏, 而且其中大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设施陈旧, 成为大众健身、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使民族传 超 期使用 。 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12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的开发与普及需要进一步提高。民族传 . 23进一步加强民族体育资源和体育产品的开发。可依托人文 . 统体育走继承和创新发展之路,必须全面挖掘现存的民族传统体育 资源、地域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等旅游资源,从多角度审视民族体 项 目。黔东南州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除州内少数 育资源发展潜力, 积极发掘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将传统体育文化活 民族节日、民运会外,民族体育活动仅局限于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才 动的民族性真正发掘出来,对这些体育项 目进行科学健康的改进。 经常进行体育项 目活动,缺乏交流,封闭性强,而且还有一些群众 使之集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要将民族风情同少数民族传统体 体育活动纯属群众自发组织参与,其影响仅局限于民族地区,使大 育结合起来,使体育旅游更具人文性和民族文化特征,从而吸引更 多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仍处在体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属于次生形 多的游客,如建立专业的民族体育表演团队,通过团队的表演。展 态,开发不够,使得许多民族体育项目表现出粗糙、简单、不规范 示民族体育的高技艺、高水平,让游人全面了解和参与民族体育活 . 等缺点,难以普及。 动,亲身感受各民族的风俗和民俗,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 13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管理直接 文化,使游人在享受娱乐与健身的同时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特有的 . 影响到体育旅游市场的规划和运作。目前该州有影响的体育旅游产 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问的交流、沟通进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 品不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流失较为严重,改造与重建的力度也不 持久发展。 还可以通过组织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表演, 够,直接影响了体育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该州对民 创办少数民族体育用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少数民族传统体 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力量单薄,加之专门从事民 育文化咨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健身中心等体育经济实体的方 族体育的工作者较少,特别是民族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致使该州 式。进~步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和体育产品。 民族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体 24 .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要充分利用报纸、 育产业化进程中。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的 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传播媒体,通过媒体让全国及世界各 人才匮乏,制约了该州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族人民认识、了解并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坚 14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结构单一。多数景区从开业至今产品 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办法,结合农业节令,民俗节日和乡村文 . 始终如一,服务形式单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绝大部分 化站的活动,比如在某些宾馆、旅游度假村或民族节日开展民族歌

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对策

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对策

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体育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两种不同的旅游方式,各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特点。

而将这两种旅游方式进行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线,还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对策,探讨如何利用这种结合的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体育旅游是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包括登山、徒步、骑行、滑雪等一系列户外运动。

体育旅游的特点是活动性强、互动性强、体验性强,吸引了大批热爱户外活动的游客。

而乡村旅游则是指游客到农村地区体验田园生活、参与农事活动,感受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清新、淳朴、自然,受到追求田园风光和乡土情怀的游客青睐。

结合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在于可以互为补充,形成新的旅游产品。

其一,体育旅游和乡村旅游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将两者结合开发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游客可以体验户外运动的刺激与乡村生活的宁静,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其二,结合体育旅游和乡村旅游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和乡村旅游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1. 挖掘乡村体育资源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合体育运动,比如登山、骑行、徒步等。

可以积极挖掘乡村体育资源,开发山地自行车道、登山步道、乡村马拉松赛等项目,吸引体育爱好者前来体验。

在挖掘乡村体育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体育活动的线路,并配套建设相关的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还可以开展体验性的农事活动,比如农耕体验、摘果等,让游客在体育活动之余,感受乡村的田园生活。

2. 打造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在挖掘乡村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打造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将体育、休闲、度假等元素融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进行规划建设,融入体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打造成集体育体验、休闲娱乐、乡村美食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黔东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打树花、踩堆、斗牛等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而乡村旅游则是当下旅游市场的热点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黔东南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
1. 丰富旅游项目
黔东南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丰富多样,如打树花、踩堆、斗牛等,这些项目都能够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感受到当地的传统风情,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增加旅游吸引力
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增加当地旅游的吸引力,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游客对于能够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旅游项目更感兴趣,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入,可以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

3. 促进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发和举办,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也可以激发当地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如举办打树花比赛、踩堆比赛、斗牛比赛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这不仅可以提升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名度,还可以为乡村旅游增添更多的特色项目。

2. 加强宣传推广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如举办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向外界展示当地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厕所,改善道路交通等,为游
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 培训相关人才
为了更好地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地方政府可以通
过举办相关培训班等活动,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传统文化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

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于传
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比赛,激发当地居民对于传统
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旅游开发协调
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时,需要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在
发展乡村旅游的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资源,避免过度开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3. 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升
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黔东南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该领域的支持和投入,多措并举,推动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更
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