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质博物馆参观记录

合集下载

河南地质博物馆之行

河南地质博物馆之行

河南地质博物馆之行
12月11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10级药物制剂一班332宿舍一行3人乘坐B18来到郑东新区,参观了仰慕已久的河南地质博物馆,并合影留念。

地质博物馆建筑新颖别致,独具特色,与河南博物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刚进门,巨大的恐龙雕塑赫然屹立在我们面前,十分雄伟、壮观。

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矿物厅、地质环境厅等。

在地球厅里,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化,了解八大星系和有关宇宙的知识以及古大陆的漂移。

看到地球的演化,沧海桑田,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矿物厅和矿产资源厅陈列了许多矿物质,形态各异。

其中包括液态的、石块状的、粉末状的,还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

比较珍贵而且漂亮的当属云母、石英石等,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

本次之行,我们领略了中原大地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了解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影响,看到了以前书上学到的地质、地貌标本,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以前尚未听到或不了解的很多东西。

通过参观,我们身心得到了陶冶,知识有了进步,可谓收入不菲。

参观河南地质博物馆,了解地质知识,了解中原,努力发展河南。

写学校组织的一次游学活动作文 参观地质博物馆

写学校组织的一次游学活动作文 参观地质博物馆

写学校组织的一次游学活动作文参观地质博物馆星期六下午一点,老师带我们去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一到那里同学们欣喜若狂,开心至极。

那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我们欣赏的东西。

我们分了分小组,一组六人,有四位讲解员,那四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我们不懂的知识。

我们先去看了恐龙。

化石有六种类型:第一种是实体化石,第二种是印痕化石,第三种是模铸化石,第四种是遗迹化石,第五种是遗物化石,第六种是化学化石。

恐龙有许多种类,于是我们先去了侏罗纪,那里有禄丰龙,生存于距今约1.9亿年的早侏罗纪。

禄丰龙身体结构笨重,大小中等,兽脚型。

禄丰龙曾被认为属于原蜥脚类的板龙科,且是蜥脚类的祖先类型。

而实际上原蜥脚类并不是蜥脚类的直接祖先,仅是一类在晚三叠纪,距今2亿年前,曾与蜥脚类同时存在原始蜥臀类恐龙,生存了较短时间,就绝灭了。

还有多棘沱江龙,多棘沱江龙是大型剑龙沱江龙的一种。

头颅骨低矮而狭窄、背部高耸、四肢结实。

如同它的近亲钉状龙,沱江龙的臀部拥有尖刺,背部有两排约15对的三角形骨板,尾巴末端有两对尾刺,与脊椎之间的角度约为45度角。

臀刺与尾刺可能覆有角质。

尺骨短而厚重。

由于它们的脊椎没有可供肌肉附着的长神经棘,它们可能无法以后脚站立。

它们可能以低矮的植被为食,牙齿小。

行动缓慢,依靠尾端的两对大骨棘御敌。

侏罗纪的恐龙有非常非常多,还有蜀龙、迷惑龙、梁龙、腕龙等。

之后我们进入到了白垩纪,中原龙是甲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

中原龙的化石包含头颅骨、手臂、骨盆、以及尾巴骨头。

中原龙的特征是头部顶部平坦、笔直的坐骨、肱骨的肌肉附着处。

我们又看了窃蛋龙,窃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

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参观完了恐龙,我们就去了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地质博物馆日记

地质博物馆日记

地质博物馆日记1、地质博物馆日记星期天,我和妈妈和姐姐还有阿姨小静,去地质博物馆,那里非常好玩。

我们看见雷龙的模型,雷龙真的好大!我问妈妈雷龙吃肉还是吃草?妈妈说:雷龙是吃草的。

哦原来雷龙吃草不吃肉,我还看见金矿石了,和梅花玉,我进到博物馆的时候,感到很凉爽。

我看见了恐龙骨头,也看见了玉,和以前古代用的.房子,不过房子只是个模型,我们几个小孩在一二三楼玩抓人,我的运气很好不是抓的,小静是抓的,当她看见我的时候,她一眨眼我就不见了,因为我一蹲下,椅子正好挡着我,所以她一眨眼我就不见了,我们来的时候游客很多很多,我们抢了几个座位,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就继续去玩了。

那里真的很好玩,这个博物馆是我第一次来,妈妈阿姨给我们每人买了一瓶饮料,作为纪念,要走了,我还没玩够,就要走了。

这个叫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我们坐地铁去,坐地铁回,那很好玩,下次有时间,我们还去。

2、秋游博物馆日记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去玩,今天刚好秋游,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的外观像倒下来的房子一样,非常有趣而且很有创意。

进入博物馆里,我发现里面很丰富,以及以前很多事情都是靠人力,不像现在有很多的替代力;以前农家在收割的时候,都是靠脚的力量来采收割机的,而现在已经都由机器来代替人力了。

再者,以前农家稻米收割时,会把鸭子放至田里,让鸭子们吃稻田里的虫及掉下来的稻米,这些都让我好新奇也让我大开眼界了!!以前的人生活不好过,常可以看到乞丐,现在经济条件比较好,乞丐比较少了,可是强盗却还很多,从新闻报导得知抢案的事件层出不穷;以前的人很节俭,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而现在的人生活太富裕所以很浪费。

因此看了这些文物后,可以让我省思到以前与现再生活差异性真的很大。

参观博物馆之后,让我了解到以前到现在的过程,希望参观时大家不要因为拍照,而破坏馆内里面的东西,让后来参观的人能看到具有历史性的陈列品。

3、参观博物馆日记星期日早上,我和姐姐们还有俊元,一起去科学博物馆玩。

小学三年级游记:参观地质博物馆

小学三年级游记:参观地质博物馆

参观地质博物馆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我们去郑东新区——
地质博物馆参观。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两只用石头做成的
恐龙,这两支恐龙可真大呀!老师说:“这两
支恐龙是母子俩。

”我惊呆了。

进入馆内,我们首先看了一块晶莹剔透的
白色方解石,像一朵大大的牡丹花。

我们参观
了另外几个展厅,了解到了恐龙其实没灭绝,
现在都变成鸟类……随后我们上了三楼,来到
了宝石厅。

我一进宝石厅,一块儿巨大的玉石
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想:好大好白的玉石啊!它是经过人工雕琢的呢?还是天然形成的呢?
接下来我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宝石洞,里面
全部是红色、蓝色、紫色的宝石,我还看到了
一块儿巨大的紫荆宝石,而且它比我的头还大,我们班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惊叹:“这块儿宝
石真大啊!”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
宝石都是自然形成的颜色,并且这可都是真正
的宝石哦。

”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我们接着又进入了矿产资源区。

我首先看
到的就是一大瓶金子颗粒,还有放在金子旁边
一些小矿石,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每一块石
头上面都闪着金色的光芒,原来它们就是黄金
矿石。

我们又看到了放大镜,我趴在上面观察
了一下,发现它下面又有一块儿非常小的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些花色的小不点儿,讲解员告诉我:这些小不点儿是矿石,它们的用处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我想,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小不点儿哦!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象厅,看到了巨大的猛
犸象、长毛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去了地质博物馆,我的收获可真大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参观的。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龙源期刊网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作者:靳亚姿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15年第08期
周五下午,又到了社會实践活动时间,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坐着校车来到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刚走进地质博物馆的大门,就看见两只墨绿色的巨大的恐龙模型。

它们翘首以待,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同学们纷纷站在这两只恐龙身边合影留念。

博物馆一共有四层。

我们首先来到负一层——恐龙厅。

这里面的一切都和恐龙有关:在河南出土的亚洲最高、最重、体积最大的汝阳黄河恐龙骨架,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化石……各种各样的恐龙模型栩栩如生,人们仿佛回到了侏罗纪时代。

在古象厅,我们看到了四棱齿象骨架化石、猛犸象化石、剑齿象牙化石……河南省之所以简称豫,就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大象活动的天地。

看到这些化石,我仿佛看到一头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地在中原大地上奔跑。

在地球厅,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结构、形成和八大行星;在矿物和矿产资源厅,我们看到了各种金属、岩石、水晶,它们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在地质环境厅,我们知道了地质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演化厅,我们了解了从远古到现在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参观结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地走出展厅。

我想:我们的世界多么美好,我们的地球多么美丽,我一定要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老师:赵秀坡】
点评
小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全貌。

习作叙述条理,既写出了自己看到的实景,还写出了自己看到这些实景后的想象,虚实结合,可以看出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地质博物馆游记

地质博物馆游记

地质博物馆游记没有皱纹的外婆是恐怖的,没有过去的国家是苍白的。

——题记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里面的展品有着属于他们的灵性,他们在废墟之中守着文明向人们走来,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变革,过去与现在。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有了它们,我们的历史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它们就像时间坐标轴一个个的点,解析着光阴的痕迹,耐人寻味。

想翻阅历史,细品一页页发黄史诗;想经历过去,细数岁月年轮的波折;想重温大地的轨迹,细看光阴一步步的脚印。

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的河南地址博物馆之旅。

在地质博物馆的门口树立这两头巨大的恐龙塑像。

巨大的身躯,健壮的四肢无不在骄傲的诉说着它们过去的辉煌。

整个博物馆外形设计简洁,流畅,沉稳大气。

极具中原的气质,包容,躬谦,威仪,大气。

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等等。

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原的质地特色。

进入博物馆首先参观的是恐龙厅。

这个展馆模仿中生代地球大陆的生态模样。

高大的蕨类植物,在地上有着中生代陆地霸主霸王龙,海中的海洋霸主鱼龙,在空中还盘旋着空中霸主翼龙。

这里还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十余件珍贵的长羽毛恐龙,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

每一样化石,模型都显得那么粗犷,厚重。

那些庞然大物虽然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它们当年的辉煌仍被大地所深深地铭记。

它们就像沉睡于地下的王者一样,那股王者之尊仍会不时令今人震撼。

细想来很多东西就跟这些长眠于地下的化石一样,虽然它们不言不语但是它们却深深的影响着今人。

比如先贤们留下的著作《论语》,《诗经》。

悠悠的墨香透过一本本竖排线装书荡漾于今世乾坤,在午夜时分依稀能听到坎坎的伐檀之声,在清晨的薄雾中,隐约看到采薇的村姑,苍苍的蒹葭。

此外生命进化展厅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个展厅总呈螺旋状,就像生物生命之源——DNA一样。

参观地质博物馆日记

参观地质博物馆日记

We all firmly believe that no matter how cold the wind and snow are, and no matter how long the winter is, we cannot prevent the return of warmth.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参观地质博物馆日记参观地质博物馆日记1今天,西雨绘画的同学们和孙老师一起去了地质博物馆。

一进大门我看见了两只特别大的恐龙,比房子还要大。

进去后看见了很多恐龙化石,刚开始我感觉有点儿害怕,适应了一会儿,不太害怕了。

我们一直在恐龙厅里转来转去,啊!我感觉好闷呀!我们又去了鱼类大厅。

看见了好多种鱼在透明的玻璃缸中游来游去,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很漂亮。

接下来,我们上楼去画画。

画的内容是恐龙,我感觉画的很不错。

然后,我们又去了__室。

进门后还要戴上眼镜,为什么呢?因为是立体__。

开始的时候是鱼类,哇!好害怕呀!就像在大海里摸鱼一样。

孙老师和我坐在一起,她也说好害怕就像和鱼儿在一起玩儿。

接着又来了一条大鲨鱼,感觉鲨鱼过来要吃我。

它的尾巴一摆,天花板上好像藏的有水,一下溅了我一脸。

我又看见两个人正在寻找宝物。

他们大喊一声,把树上的马蜂惊醒了。

马蜂窝掉了下来,马蜂都出来了,把他们俩个都蛰的不得了,他们赶快跑。

不一会儿,开始刮大风下暴雨,我看着特别吓人。

最后火山爆发了,他们乘上了海盗船。

有个鲸鱼把船弄得摇摇晃晃,救生圈都掉到海里了。

船长吓得不得了,他派船员去抓那只大鲸鱼。

结果弄了他一脸水也没有捉住它。

__看完了,我们离开了地质博物馆。

快乐的旅行结束了。

参观地质博物馆日记2今天,我们要去参观____地质博物馆,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我嘀咕着:一堆破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博物馆大门左侧,有一个挂着牌子的巨大石头,上面写着:铁陨石。

原来,这陨石中还含有金属呢!它含有六种宇宙矿物,重约30吨!没想到,这块表面坑坑洼洼的铁陨石竟然是世界第三大陨石。

参观地质博物馆

参观地质博物馆

参观地质博物馆
周三我们要去秋游了,我已经期待了很多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车,汽车在马路上
疾驰,一个多小时,我们便到达目的地。

到了那里,阿姨带着我们来到了画鹅卵石,
我用双手拿起一块圆圆的鹅卵石,走回桌子前,
轻轻地把鹅卵石放在桌子上我看着鹅卵石像什么,我用毛笔轻轻点了红色,再往鹅卵石上点了许多
的红色我再用蓝色往鹅卵石上点了许多的点。

我用了不同的颜色也点了许多的点,最后我
给鹅卵石取了名字,叫五彩班点石老师还给我的
作品拍照。

画完鹅卵石之后,阿姨继续带着我们来到了
挖矿石体验区,我走到放铲子的两个大桶,我拿
出一把铲子,走到沙土里,用力的挖了起来,我
挖到许多的小石子,我把石子放到了地上,还没
接着挖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去排队了。

我们最后体验了黑暗隧道、飓风、火灾、地震,还参观了六大景区,今天我特别开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地质博物馆参观记录
今年十月,我和朋友一起到洛阳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再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和世界的广袤、伟大!
博物馆广场有两尊巨大的汝阳黄河巨龙母子龙恐龙雕塑,还没有走进博物馆,就把我带到了远古时代!走进博物馆大门,一幅河南浮雕展现在眼前,河南省简称“豫”,即大象的故乡。

导游介绍展览馆里一共有14处大象化石遗址,十多个大象种属,充分演绎着河南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
导游说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

我们一行跟随着导游依次参观了地球厅、恐龙厅、生命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欣赏了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和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还有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的恐龙,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物、植物化石标本。

另外,还观看到了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金矿洞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会更加和谐美丽。

参观地质博物馆,感受最深的还有它是一个现代化和高科技充分结合的专业博物馆,展厅内循环播放有富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
迷》、《太行山隆起》等十余部三维动画影视、幻像;还有《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命进化》、《恐龙世界》等多媒体查询系统。

在导游的鼓动下,我饶有兴致地参加了《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等互动项目。

灿烂瑰丽的中原地质变化留给世人的是无限的遐想和沉思,先人的智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年轻一代应当将中华民族的地质文化传承下去!走出博物馆,馆外还有矿石林、地质科普广场文化墙等,让人流连忘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