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健康工人效应:是指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由于职业选择要求的影响,他们的身体素质原本明显优于未就业者。
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
3、劳动条件:①生产工艺过程。
②劳动过程。
③生产环境。
4、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分类: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⒈化学因素。
⒉物理因素。
⒊生物因素。
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⒈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⒉精神性职业紧张。
⒊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⒋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⒌使用不合理工具。
⒍不良的生活方式。
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⒈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⒉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⒊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
5、职业性病损:①工伤②职业病③工作有关疾病④早期健康损害6、职业病的发病条件:⑴有害因素的性质。
⑵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⑶个体的健康状况。
7、职业病的特点:⑴病因有特异性。
⑵病因大多可以检测。
⑶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
⑷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⑸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
8、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115种。
职业病的诊断:⑴职业史⑵现场调查⑶症状与体征⑷实验室检查9、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
②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③第三级预防:康复疗法。
10、我国职业病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㈠职业病有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危害转嫁严重。
㈡“进城务工人员”和一些特殊人群职业卫生问题严重。
㈢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上升。
㈣职业伤害与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频发。
㈤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融合。
㈥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
11、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噪声不应超过45dB;照明亮度一般应为500lx;温度夏季24~28℃,冬季19~22℃12、传统上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劳动强度,一般分为三级:①中等强度作业。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皮肤B、皮肤和呼吸道C、呼吸道D、皮肤和消化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可吸入性纤维粉尘是指。
A、直径<3μm,长度≥5μmB、直径<3μm,长度≥51μmC、直径<3μm,长度<5μmD、直径>3μm,长度≥5μmE、直径>3μm,长度<5μm正确答案:A3、中等强度作业是A、氧债几乎等于氧需B、氧需不超过氧上限C、氧债大于氧需D、氧需等于氧上限E、氧需超过氧上限正确答案:B4、影响气态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
A、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B、劳动强度C、肺通气量D、肺血流量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5、改进生产设备与工具的设计与操作方法A、劳动生理学B、物质奖励C、组织管理D、人类工效学E、劳动心理学正确答案:D6、矽肺病理形态分型中没有以下哪一型。
A、弥漫间质纤维化型B、团块型C、结节型D、砂粒型E、进行性大块纤维化正确答案:D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再造法定职业性尘肺。
A、矽肺B、石棉肺C、云母尘肺D、铍尘肺E、炭黑尘肺正确答案:D8、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当外界振动波作用于人体时,外界的振动频率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当时,则发生共振现象。
加强了对机体的危害、根据共振理论。
试问下列哪种波段的振动频率对人体危害最大A、中长波B、超短波C、分米波D、厘米波E、毫米波正确答案:B9、女性,23岁,织布厂挡车工两年。
近2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
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
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可恢复。
此种现象称之为()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力损伤D、噪声性耳聋E、永久性听阈位移正确答案:B10、某男性工人,接尘工龄26年,主诉轻度运动后即感呼吸困难,无明显咳痰,体温正常,诊断一期石棉肺。
石棉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弥漫性间质纤维化B、石棉小体C、胸膜斑D、胸膜粘连E、石棉结节形成正确答案:A1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概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控制职业有害因素,保护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一有机结合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执业从事者的健康。
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 ):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下限度,人体不能代偿而导致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关系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主要发生于职业人群多数发生在普通人群有特异的病因多病因疾病职业暴露是最基本因素职业暴露是多种病因之一有立法意义,享受职业病待遇无③工伤(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职业有害因素,操作技术原因,设备原因,管理原因和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等所造成的工人的身体伤害,残疾甚至死亡。
2、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只有在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之后才可能发病,若控制这些因素后可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4)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的健康。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预防。
3、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早期健康损害(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即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立法和有关标准、法规制定,以减少或消除工人接触的机会。
(2)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损害。
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
(3)三级预防:对已经出现职业病或工伤的工人,给予积极治疗和促进康复的措施。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健康问题的学科。
职业卫生主要关注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疾病,包括工作环境的危险因素、职业病的防治、职工健康监护等;而职业医学更加注重将医学知识应用于职业卫生实践中,从而为职工提供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职业卫生是研究、预防、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疾病和致残的学科,其目的是保障职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卫生研究的范围包括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职业病的防治、职工健康监护等。
职业医学是将医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实践中的学科。
职业医学的任务是通过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手段提供医疗服务,并参与职业卫生工作中的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历程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研究与实践起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时期,工人在工作环境中面临着许多危险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噪声等,从而引发了许多职业病。
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崛起的。
在20世纪初,职业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际上出现了第一个国际职业病学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职业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扩展和改进。
到了现代,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涉及到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群体等多个社会组织。
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1. 工作环境评价与监测:研究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分析和评价来了解工作环境的危害程度。
2. 职业病防治:研究职业病的发生机制、诊断与防治方法,制定和实施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旨在保护和促进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对这两个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职业卫生是一门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
它关注预防工作场所中的疾病和伤害,以及提高工作条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
职业卫生包括评估和控制职业环境中的危害,监测工人的健康状况,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并开发改进工作场所的政策和实践。
2.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物质或工作方式引起的疾病。
这些危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生物性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音致聋、职业性骨关节病等。
职业卫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危害物质的风险。
3. 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职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关注工作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职业医学医生通常与职业卫生专家、工程师和人力资源人员合作,共同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4. 职业康复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受工作相关伤害或疾病影响的人恢复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
它包括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协助员工逐步重返工作。
职业康复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或患病员工恢复健康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定期的健康监测和评估来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工作场所的健康数据,例如疾病发病率、工伤统计和职业暴露数据。
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名解)

名解1、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2、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的一类疾病。
4、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5、动力作业:在保持肌肉张力不变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的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肌肉等张性收缩。
6、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7、职业生物力学(Biomechanics):主要研究工作过程中人和机器设备间的力学关系,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并减少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
8、姿势负荷(posture load):站或坐时颈椎需要承担头部的负荷,腰椎需要承担腰以上躯体的负荷。
9、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
一个动力单元可完成简单的动作,两个以上的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完成复杂动作。
10、生产性毒物/职业性毒物(Occupational Toxicant )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11、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12、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
卫生综合353考研必背大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卫生综合353必背简答题(2023年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简述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1)职业史(重要前提):应详细询问病人的职业史,包括现职工种、工龄、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生产工艺、操作方法、防护措施;既往工作经历,包括部队服役史、再就业史、兼职史等,以初步判断病人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2)现场调查(重要依据):应深入作业现场,进一步了解病人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预防措施;同一或相似接触条件下的其他作业人员有无类似发病情况等,进一步判断病人在该条件下,引起职业病的可能性。
(3)症状与体征:①在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时既要注意不同职业病的共同点,又要考虑到各种特殊的和非典型的临床表现;不仅要排除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类似疾病,还要考虑职业病与非职业病的鉴别诊断。
②一般来说,急性职业中毒因果关系较明确;而慢性职业中毒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确立。
③诊断分析应注意其临床表现与所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毒作用性质是否相符,职业病的程度与其接触强度是否相符,尤应注意各种症状体征发生的时间顺序及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关系。
(4)实验室检查:对职业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①接触生物标志物:指机体内可测定的外源性物质、其代谢产物、外源性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与靶分子或靶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
②效应生物标志物:a.反映毒作用的指标:如铅中毒者检测尿6-氨基-γ-酮戊酸、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检测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等;b.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组织器官病损的指标:包括血、尿常规检测及肝、肾功能试验等,如镉致肾小管损伤可测定尿低分子蛋白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③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指能使个体易受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的个体特征。
*上述各项诊断原则,要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诊断。
【历年考察】考察频次Top 12.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后,可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al):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al):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控制职业有害因素,保护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一有机结合的学科。
主要任务识别评价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4、职业有害因素:在劳动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生产的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有害的因素。
5、劳动条件包括:1、生产工艺过程2 、劳动过程3、生产环境6、职业病:由职业性危险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是所产生的机体损害性疾病。
7、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1、有害因素的性质2、作用于人体的量3、人体的健康状况8、职业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杰出的机会和程序。
第二级预防: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第三级预防:得病后,予以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促进康复处理。
9、氧需:劳动一分钟所需要的氧气量氧需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循环系统10、氧债需氧和实际供氧之差11、氧上限血液在一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氧摄入量,也叫氧上限,他是表示体力活动能力大小的传统指标12、稳定状态:劳动是摄氧量可以满足需氧的状态13、职业接触包括:1、物理因素接触2、生产性毒物接触3、生产性粉尘接触14、毒物的体内过程:1、分布大多数毒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2、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合成四类反应3、排除毒物可以以原型或者其代谢产物的形式排除4、蓄积蓄积作用使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15、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化学结构毒物的理化性质对其进入途径和体内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分散度高的毒物,易经过呼吸道吸收,挥发性高的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较高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3、联合作用毒效应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4、个体易感性人体对毒物作用的敏感又较大的差异16、健康人工效应: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总体人群的现象17、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作用有哪些?1、职业性中毒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2、具体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和其他19、职业中毒急救和治疗原则职业中毒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概述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是与职业健康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
职业卫生关注的是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保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而职业医学则是致力于对劳动者进行健康评估和治疗,旨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水平。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劳动者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和高风险环境,职业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并为劳动者提供保护和治疗。
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
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病的监测和诊断: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劳动者健
康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发生情况,并进行诊断和评估。
2.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通过改良和优化工作环境,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劳动者接触到有
害物质的风险。
3.职业病防护设备的选用和使用:为劳动者提供必要
的职业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等,保障他们的安全
健康。
4.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
训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职业康复和复原:对于已经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
提供及时的康复治疗和复原支持,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职业医学的重要性
职业医学在职业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为
劳动者提供身体健康评估和医疗服务,及时发现和干预一些与职业有关的健康问题。
职业医学的目标是使劳动者保持良好的职业健康状态,减少因工作引起的健康损害。
职业医学的职责
职业医学主要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1.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估:对劳动者进行定期的职业健
康检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职业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2.职业疾病的诊疗: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服务,例如对某些职业病的特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
3.职业医学咨询和指导: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咨询和
指导,包括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和改进建议,帮助企业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策略。
4.职业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开展职业医学的科学研
究,推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结论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领域。
职业卫生主要关注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职业医学则致力于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评估和治疗,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水平。
通过合作与协调,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发展将为劳动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