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6分)秒,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秋分而秒定。

(《说文解字》)小呦:让我们先从“秒”字的本义开始研究吧!“秒”是形声字,“禾”作形旁,说明它最早和(1)有关。

小鸣:没错!再结合方框里的资料,我认为“秒”的本义是(2)。

根据本义,人们将“秒”引申为某种细微的长度单位,后来又将它用做时间计量单位。

小呦:看来,中国古代人民常常将生活中的物候现象融入字形字义中。

小鸣: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将“秒”完全融入了现实生活。

紧俏商品开售后被“秒杀”,别人的话你能否“秒懂”……这里的“秒”字多用作状语,理解为(3)。

小呦:看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字词增添了新义项,创造了新用法。

小鸣:你说得太好了!明天我打算这样向老师转述我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4)2.小郑准备写一段活动结语,请回顾学过的古诗文,帮他一起完成。

(8分)子曰:“①,②?”所以,我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共同完成活动总结。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③,④”,春节是一年之始,意味着旧去新来。

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不久便是花朝节、上巳节。

花朝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像从军回家的木兰那样“⑤,⑥”,梳妆打扮一番,到郊外踏青赏红,迎接花神;上巳节,花繁草茂,春意更浓,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那样“⑦,⑧”,人们趁着天朗气清到水边祭祀宴饮,临溪而渔,酿泉为酒,享受野炊之趣……这些美好的节日虽已消失,但古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继承。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对如何弘扬节日文化有更多的思考。

3.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

(2)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来表达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概。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获如潮好评,节目当中的歌曲刷屏了各个社交媒体,在多个音乐平台上高居榜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希望经典更多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更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

郑晓龙、奚美娟、巩汉林、戚建波等17名政协委员也都大力支持。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也大力点赞节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经典咏流传》时解读了“咏”字,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让经典能够永远流传。

看完节目后,陈宝生力赞节目是央视打造的一个品牌,教育部能为《经典咏流传》一炮打响提供一点支持,参与到里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感到特别高兴,希望节目里的诸多经典诗歌能够进入校园,成为大课间啦啦操的配乐,成为学生们平时随口道来、张口就唱的作品。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为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传承的教育,学校举办了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窖.(gào)确凿.(záo)挑衅.(xìn)忍俊不禁.(jìn)B.枯涸.(hé)殒.落(yǔn) 锃.亮(zèng)猝.然而逝(cù)C.滑稽.(jì)羼.水(chàn)恻.隐(cè) 锲.而不舍(qiè)D.骸.骨(hái)胚.芽(pēi)匀称.(chèng)怒不可遏.(è)【答案】B【解析】【详解】A. 地窖.(jiào)忍俊不禁.(jīn)。

C. 滑稽.(jī)。

D.匀称.(chè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

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尽善尽美”的意思是: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融会贯通”的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炉火纯青”的意思是: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神入化”的意思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句中是形容技术掌握的好,所以选择“炉火纯青”。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㉒第二天我跟爸妈说,三天,给我工资十五块钱。我不干了,我要学习。
㉓三张五元钞票,嘎嘎新的,我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儿子一淘气,不爱学习,我就给他讲当年这十五块钱的来历。
(作者:高春阳。有删改)
6.文章围绕“烧锅炉”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7.第①—⑨段写三个孩子的对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8.第⑲、⑳段是如何表现“我”推车的不易的?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浅草才能没马蹄③.箫鼓追随春社近④.衣冠简朴古风存⑤.夕阳西下⑥.断肠人在天涯⑦.羌管悠悠霜满地⑧.雾凇沆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渐、箫鼓、简朴、羌、凇、沆砀。
3.在“节气演变”环节,小豫觉得用文字呈现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A.唐代日晷B.日晷示意图
【答案】示例一:建议选A图。该图是日晷实物图,将日晷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既直观地表现了日晷的使用方法,又能体现我国使用日晷的历史悠久,与文字内容匹配。
示例二:建议选B图。该图是日晷示意图,清晰地说明了日晷的各部分名称及位置关系,与文字内容匹配(能结合图文材料简述选择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班级拟召开“品二十四节气·悟先民智慧”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在“节气介绍”的有关文字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与实践体系。它用以认知一年中的时令、物候、气候等变化规律,围绕每个节气,组织农事活动,安排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智慧、千百年来被世人津津乐道。它彰显着人与自然和xié相处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绵yán赓续数千年,是可以持续汲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窖.(gào)确凿.(záo)挑衅.(xìn)忍俊不禁.(jìn)B.枯涸.(hé)殒.落(yǔn) 锃.亮(zèng)猝.然而逝(cù)C.滑稽.(jì)羼.水(chàn)恻.隐(cè) 锲.而不舍(qiè)D.骸.骨(hái)胚.芽(pēi)匀称.(chèng)怒不可遏.(è)【答案】B【解析】【详解】A. 地窖.(jiào)忍俊不禁.(jīn)。

C. 滑稽.(jī)。

D.匀称.(chè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

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尽善尽美”的意思是: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融会贯通”的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炉火纯青”的意思是: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神入化”的意思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句中是形容技术掌握的好,所以选择“炉火纯青”。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 舍弃B . 宿舍C . 校舍D . 退避三舍2. (2分) (2018九上·綦江开学考)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狩猎蜿蜒踊跃消声匿迹B . 卑鄙嘱咐稀疏天衣无缝C . 烘烤寒噤告戒义愤填膺D . 污篾弛骋缭绕海枯石烂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3. (2分)下列划线词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2)夕阳西下,________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

(李商隐《夜雨寄北》)(5)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

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 , 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7分)5. (7分)(2019·长安模拟)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2)请判断第②句的复句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

(2)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来表达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概。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获如潮好评,节目当中的歌曲刷屏了各个社交媒体,在多个音乐平台上高居榜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希望经典更多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更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

郑晓龙、奚美娟、巩汉林、戚建波等17名政协委员也都大力支持。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也大力点赞节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经典咏流传》时解读了“咏”字,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让经典能够永远流传。

看完节目后,陈宝生力赞节目是央视打造的一个品牌,教育部能为《经典咏流传》一炮打响提供一点支持,参与到里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感到特别高兴,希望节目里的诸多经典诗歌能够进入校园,成为大课间啦啦操的配乐,成为学生们平时随口道来、张口就唱的作品。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为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传承的教育,学校举办了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3分)1. (4分) (2015七上·苏州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ù蓄________ bìng弃________ 轻飞màn舞________ qiè而不舍________2. (10分)(2019·东莞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李煜《相见欢》)(5)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 (2分)《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 孙武B . 孙膑C . 孙权D . 白起4. (5分)韩愈(768—824),________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世称________。

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________”之首,与________并称“韩柳”。

有《________》。

5. (2分)(2011·无锡)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A . 汤:热水B . 逆旅:旅店C . 日:每天D . 腰:腰间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6. (10分) (2020八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它的价值主要有药用和食用两种。

我国有食用价值的蜗牛约 11 种,如褐云玛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等。

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三种:法国蜗牛、庭园蜗牛、玛瑙蜗牛。

蜗牛基本都有光滑且圆的壳,不过几位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个封印在琥珀里的神奇蜗牛﹣﹣琥珀毛环口螺,它直径 6.6 毫米,高 2.2 毫米,壳上居然长着密密麻麻的毛。

蜗牛怎么长出了毛?据研究人员分析,这种小蜗牛壳上的毛主要有三个作用。

首先是防御。

蜗牛虽然有一个壳,但不坚硬,保护力非常有限。

琥珀毛环口螺长出的这层小毛,其实是特化的角质,硬度接近小刺,能扎伤天敌的嘴或爪子,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它自己。

其次是防止掉落。

凭借着精巧的腹足,小蜗牛能爬到很高的地方,倘若掉下来,要想再爬上去就难了,而这层小毛可以让它们更轻松地挂在树干、树叶上。

第三个功能是减震。

如果小蜗牛从高处掉下来,或是被坚硬的物体砸到,它脆弱的外壳很可能就会被磕碎,壳里面的内脏一旦暴露在干燥的空气或细菌中,蜗牛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而这层毛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就像你的头发能降低飞来的足球对脑袋的冲击一样。

除此之外,琥珀毛环口螺壳上的毛还有一个附加功能﹣﹣传播花粉、种子。

蜗牛虽爬得慢,但日积月累下来它也能爬很远。

长有毛的外壳可能会在运动中“顺便”带上很多植物的种子和花粉,从而有机会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这个作用看上去似乎受益的是植物,不过当蜗牛把种子带到远方后,植物生存的范围扩大了,这些植物将来就可能被琥珀毛环口螺的子孙后代所取食。

这就是所谓的“长期投资”。

正是因为毛对于生物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史上,很多动物都独立进化出过毛的结构。

在蜗牛身上发现毛这还是头一次。

但现在的蜗牛为什么不再有毛了,可能就需要未来的你来探索了。

(材料二)环境决定了生物的进化。

生物为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生存,被迫在形态及内部结构与功能上都发生变化,这些进化或者退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最初是从猩猩进化而来的,我们双足行走,腿部的肌肉变大,而脚趾变得越来越短,不会再用脚勾住物体。

由于科技发展,人类不用在恶劣寒冷的环境下生活,因此原来人用来避寒的体毛越来越少。

(材料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 3 类:植物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清新,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调节环境中的水汽和温度,也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微生物能够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如将一些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净化环境,有的微生物如固氮微生物还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地球上物质将难以循环,环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1)(材料一)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 . 蜗牛的价值B . 琥珀毛环口螺毛的作用C . 蜗牛的种类D . 琥珀毛环口螺长毛的秘密(2)对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这个小蜗牛直径 6.6 毫米,高 2.2 毫米。

(列数字)B . 我国有食用价值的蜗牛约 11 种,如褐云玛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等。

(举例子)C . 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下定义)D . 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三种:法国蜗牛、庭园蜗牛、玛瑙蜗牛。

(分类别)(3)下列对三则材料的表达方式及语言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三则材料都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

B . (材料一)是科学小品,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C . (材料二)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的表达方式,语言的逻辑性强。

D . (材料三)语言平实,严谨,有条理。

(4)下列是对以上三则材料综合研读的判断,不能成立的一项是()A . 综合三则材料表明: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B . (材料一)表明:环境不具备自我循环、保护功能,保护环境需要完全依赖人类。

C . (材料二)表明:环境决定了生物的进化,这在(材料一)中可以得到印证。

D . 琥珀毛环口螺的特殊性表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还有很大的未知空间。

(5)四个学习小组针对三则材料各拟出了一个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A . 蜗牛进化史B . 蜗牛的特点C . 物种进化与环境的关系D . 自然的力量7. (17分) (2017·泰州) 阅读陈振林的《秦琼卖马》,完成小题进江州城的人,有一处必去,就是书场。

一溜儿五间不大的屋子,几根粗木柱立着,全是串通的,宽敞明亮。

屋子里的正北方,用砖石切成八仙桌大小的台子,高尺许。

台上立一桌,小,宽,不过七八寸,长约三尺。

四只桌腿像初生牛犊的小腿细,摇摇欲坠,随时会散架到下的样子。

这便是说书人的舞台了。

屋外立一对联:汉萧何追韩信闻香下马,周文王访子牙知味停车。

上无横批,只悬着匾额,三个字:铁嘴刘。

铁嘴刘正是屋子的主人,江州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

其实。

“铁嘴刘”这名号已传下来三代人了。

铁嘴刘说书有规矩,白天休息加学习,晚上才登场。

铁嘴刘刚过不惑之年,因其喜好蓄须,倒是有了些仙风道骨。

近日,正说《秦琼卖马》①,那情节人物大家伙儿早烂熟于心。

但仍然喜欢来听,听过三四遍的,不下百人,但仍然来捧场。

快八十的张老太爷说,又听一回,就像吃一道新菜,味道大不同呢。

这日铁嘴刘正开讲,抚尺一拍,全场静息。

长须一捋,大声道:“且说秦琼秦叔宝解配军至潞州天堂县投文,只困知县不发回文,困居客店……“他口里在说,目光一移,瞟至最东座椅上端坐的一人,五十上下,青衣小帽,口微张,耳微侧,入迷一般。

铁嘴刘更是卖力,字字如珠玑,诗文对句,句句相连。

“要知秦叔宝黄骠马命运,且听明日分解。

”铁嘴刘按住抚尺。

子夜散场,听客散去,他与夫人正收拾屋子,抬眼,青衣小帽者还在,似有难言之隐。

“欢迎客官光临……”铁嘴刘客套说。

来人欠了欠身,轻声说:“久闻大名,今日果然。

但明日为老母寿辰,在下得回楚州探母,三日后再来相扰,只怕听不到黄骠马之结局也。

”说完,一步一回头,消失在黑夜中。

白日无话,第一晚照样满场,不想,才听到开场几句,听客顿觉大不同。

说的还是秦叔宝,事儿却新鲜了,店主索房饭钱,秦叔宝与之周旋,足足说了一晚,将人情世故,穿插在情节之中。

暮色又合,第二晚。

听客们听说了《秦琼卖马》中的新鲜事,都来了,铁嘴刘开口便说黄骠马膘肥体壮,乃是匹宝马。

……再说秦琼痛哭黄骠马。

这黄骠马,说了一晚上。

第三晚,铁嘴牛拍拍抚尺:“前面说要知黄骠马命运,且听今日分解,我继续卖嘴啦……”众人一惊,知道这是接上了大前天晚上的故事。

那昨晚“黄骠马”和前天晚上的“人情世故”不都是在原地儿转么?在看最东边的座椅,端坐的正是那晚的青衣小帽人。

铁嘴刘的声音更响:“店主带过黄骠马,秦叔宝不由得两泪如麻。

为还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子夜散场,听客散去,青衣小帽人对着铁嘴刘深鞠一躬,铁嘴刘回躬相敬。

没有言语,青衣小帽人骑马疾驰而去。

第二日,江州城传出消息,青衣小帽者为荆州知府蒋大人,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

铁嘴刘每晚照样说书,《秦琼卖马》照样是他的拿手好戏。

倒是有一回,夫人轻轻问了一句:“铁嘴啊,你当初咋就知道是荆州知府蒋大人?”铁嘴刘轻轻捋了捋长须:“天下清廉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孝心知府,谁人不晓蒋大人?天下爱听评书知府,当然首推蒋大人,青衣小帽,且无随从,乃至行事风格……”夫人也轻轻一笑:“难得你这么用心,等着蒋大人的那两晚,编了那么多的情节。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注】①故事梗概:秦琼落难卖马,与单雄信相识,二人英雄惜英雄。

尽管后来一人保唐,一人反唐,但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1)本文主要写了铁嘴刘与蒋大人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填空。

表现她________,第(19)段的“轻轻”,表现她________②你从书场外立的那副对联中读出了刘铁嘴怎样的心意?________(3)第(16)段中写“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蒋大人有没有来请呢?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看法和理由。

(4)本文第4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各自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链接材料】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10分) (2017九上·莒县月考)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9. (15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