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及处理措施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生和防护,防止水分 蒸发过快等原因导致路面出现裂纹等质量问题。
及时养护
定期检查
01
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缺陷及时进行处
理。
及时修补
02
对于路面的损坏或缺陷,应采取合适的修补方法进行修复,防
止问题扩大。
预防性养护
03
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如涂覆防水
养护方法不当
采用不当的养护方法,如用酸性水冲洗、不及时修补破损等,也会加速路面的损坏。
气候原因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材料热胀冷缩,产生 应力集中,引起路面开裂、断板等病害。
VS
降雨影响
降雨会使路面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加速路 面的磨损和破坏,特别是在排水不良的情 况下,更容易引发路面病害。
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处理措施
涂层、喷洒防滑材料等,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改善气候条件
加强防水措施
在雨季等水分较多的季节,加强路面的防 水措施,防止水分渗透导致路面损坏。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尽量选择适宜的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 严寒等极端天气下进行施工,减少因气候 条件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05
案例分析
工程A病害及处理措施
病害
裂缝、麻面、掉角等。
确定适宜的路面厚度
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水泥混 凝土路面厚度,确保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优化排水设计
考虑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避免积水对路面 造成损害。
施工质量控制
控制材料质量
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理, 满足设计要求。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施工质量控制作者:吕满仓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第06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迅速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进步,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渐在道路建设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其运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然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则是无法避免的,在对病害进行处理的同时,注意路面的前期施工质量控制也是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广泛应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病害;施工质量;控制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高等级公路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目前国内公路系统的建设已经紧罗密布的展开。
公路建设所包含的关键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其中一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较之其他类型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以下就集中对其进行介绍:(1)高强度;(2)稳定性强;(3)耐久性好;(4)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5)有利于夜间行车。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深入,水泥混凝土路面灾害已成了目前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以下就对常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灾害进行了总结:2.1 水泥混凝土板损坏。
水泥混凝土板损坏会产生纵向与横斜向裂缝,纵向裂缝多出现与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路基的横向不均匀沉降以及不均匀支撑造成的。
在局部低洼地段,没有必要的排水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话,会产生积水,而且它会渗透至地基直到路堤下部。
横斜向裂缝的产生原因则是非常复杂的,主要包括地基强度变化、混凝土浇筑质量、温度变化、水泥材质等因素的影响,会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填挖相交断面、软弱地基、新老路基交接处等地方出现。
2.2 掉角。
在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时,会出现由于施工缝填料的不恰当选择造成的掉角。
当填缝料失效,产生的地表水下渗以及下基层排水不畅情况时,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就会下降,那么加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使板角应力集中继而造成掉角现象。
水泥路面的病害及处治方法

水泥路面的病害及处治方法水泥路面是一种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费用低等优点的高等级路面,然而,就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
水泥路面病害情况不容乐观,裂缝、严重破碎板等病害情况比较严重,给交通行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认清水泥路面病害情况,分析病害成因是制定切实、有效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的基础工作。
本文就水泥路面的病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处治方法。
标签:水泥路面;病害;处治方法水泥路面是一种比较适应载重大、密度大的车辆运输需要的高等级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而在公路工程上广泛应用。
水泥路面的应用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给老百姓的交通出行带来了许多方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枢纽。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泥路面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增,但是,随着大型、重型车辆的增多,给水泥路面的使用寿命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加强对水泥路面裂缝、断板、错台等各种病害的预防和处治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水泥路面病害的种类及危害1.1水泥路面病害的种类水泥路面的病害主要有裂缝、唧泥、接缝材料破损、沉陷、严重破碎板、板角断裂、错台等。
在路面结构组合合理和路基稳定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发展过程一般是:路面出现裂纹、接缝填缝料等病害—板底脱空和板间台—板块断裂。
所以根据病害程度而言,裂缝和接缝材料破损是属于程度较轻的病害,轻型破坏对对行车影响不大,但是水泥混凝土板则已产生不规则的裂纹;沉陷、板角断裂等属于中型病害,中型病害对对车辆行进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安全隐患,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断板和破碎程度严重属于重型病害,重型破坏严重干扰行车安全,部分路段可以说基本报废,必须彻底铲除重建。
水泥路面还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水泥混凝土板的损坏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二是损坏发展具有迅速性;三是损坏处理具有复杂性和使资金投入加大。
1.2水泥路面病害的危害不同程度的水泥路面病害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开展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有效防治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措施。
结论证实: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操作人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很多种,例如有钢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等。
和其他路面开展比照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成本非常低,因此受到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但在其施工操作中,容易发生一些病害,因此需要对这些病害开展合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进而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1I路面板内损坏病害分析开展道路路面施工时,使用混凝土板面容易发生裂缝,主要原因是使用混合料时里面的水分失去速度过快,然后发生碳化和干缩问题。
除此之外,开展水泥路面施工时,还会出现颗粒不均匀分层离析问题,主要是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发生了分离,剩下的集料颗粒就会出现下沉,里面的水分开始向上移动,这样表面就会发生沁水[1],如果实施有效的处理,路面表面的含水量就会增加,在一定环境下,沁水速度慢于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水的蒸发情况就会深入到混合料的表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就出现了凹陷,从而产生非常大的张力。
除此之外,各个固体颗粒之间还会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颗粒间发生凝集,混凝土如果没有到达一定的硬化强度,就不能有效和张力开展相互作用,最终在表面出现裂缝。
同时,发生裂缝的时间和沁水的时间一般都是相互的,浇筑混凝土道路表面几个小时后,就会先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然后逐渐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出现混凝土龟裂,在干燥的时候这些裂缝开始蔓延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12接缝位置发生病害分析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错台问题,便是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填缝料出现损失以及材料质量有很大关系。
处理横向接缝的时候,尤其是在膨胀系数范围内,由于会发生滑动,造成传力杆位置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导致一部分滑动出现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寻求改善施工工艺的方法 。
3 1 横 向缩缝 因素 .
1 切缝 时间。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的 2 %-3 %时 , 采 ) 5 - 0 应
用 切 缝 机 进 行 切 割 。 切 缝 太 早 , 骨 料 会 从 砂 浆 中跳 脱 , 缝 就 粗 缩
1 缺角 与施工 工艺 的关 系
缺角通 常由于胀 、 缝或施 工缝填 料选择 不 当, 缩 或填缝 料失 残缺不整齐 ; 切缝太 晚 , 内部应力 已经 产生 , 如果 产生 的拉 应力大 效, 造成路 表水 沿缝 隙下渗 , 尤其是 当板 下基层排水不畅 , 基层 于混凝 土容许值 , 或 混凝 土板就会 开裂 。气温 高 , 混凝 土强度增 长 材料细料过多 , 基层材料 耐 冲刷 性较 差时 , 在车辆 荷载反 复作用 快 , 切割时 间要提早 。温差大 , 切割时 间也要提早 。 下, 真空吸力就会使板 角处产生唧泥 , 下被 冲刷 掏空 , 板 造成板 角
文 献标 识码 : A
水泥混凝土路面 以其抗压 、 抗弯 、 抗磨损 、 高稳定性等诸多优 车作用下 产生 啃边 。
势, 在各级路面上得 到广泛 应用 , 在我 国高等 级公路 中水泥 混凝 2 3 不正 确的 习惯做 法 因素 . 土路面 日渐增多 , 上一些 地域 的路 基更 适合水 泥混凝 土路 面 , 加 不正确 的习惯 做法指 目前施工 中经常被采用 的, 但又是不正
滑动 。在实际应用 中, 多施 工单 位为 了方便 , 许 经常使用 螺纹钢 ,
且 不 涂 沥 青 。施 工 缝 两 边 混 凝 土 浇 筑 时 间 不 同 , 结 过 程 中产 生 凝
的收缩不 同步 , 力杆不 能伸缩 , 传 形成薄 弱环节 。当混凝 土板在 数量有 限, 施工 队为 了连续作业 , 通常在 浇筑完 1 2h左右 就把模 荷载 或 自然 因素作用下 产生 收缩 , 则在此薄弱环节 处产生裂缝 。 板拆 掉 , 这时 的混凝 土基本 没有强度 , 很容 易受到损 伤。虽然模 2 纵 缝 拉 杆 。纵 缝 一 般 有 纵 向缩 缝 和 纵 向 施 工 缝 两 种 , 种 ) 两 板拆除后不能 明显发现破损 , 内部损伤 的混凝土在汽 车荷载作 纵缝均应设置拉杆 。拉杆在设计上并 不作为一种传 荷装置 , 主 但 其 用后就很容易被破坏而形成啃边 病害。 要作用是拉住相邻板块不让它们分离 , 因而它应 能提供足够 的拉
试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病害处治

5 )整平 。三辊 轴整平 机在~ 个作业段 内 ,应 采用前
进 振 动 、 后 退 静 滚 方 式 作 业 . 宜 分 别 2 遍 。 最 佳 滚 压 遍 ~3
数应经过 试铺确 定 。同时应有专 人处理轴 前料位 的高低 情 况 ,过高时 .应辅 以人 工铲 除 .轴下 有间隙 时应使 用混凝
4 )混凝土的振捣 。须振捣 密实 .提高抗渗性能。振 捣 棒应轻插慢提 .振捣 问距不应大干5 m,至模板边缘不 宜 0c 大于2 m.振 捣时间不宜少于3 .不应 出现过振或漏振 0c 0s
现 象。
要 求根据 工程 技术 要求 、结 构形 式和 施工 条件 等 。 确定粗集料 、细集料 、水泥 和水等组成 的合理 配合 比例 , 使所配制的混 凝土能满足强 度,工作性 、耐久 性等技术要 求 ,并尽可能 节约水泥 取得最 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 以
口~;=v 、 j= e so .
探索 . 术 技
试论 水泥 混凝 上 路 面施 工技 术 及病 害处 治
◎ 浙 江省 象山县 石 浦镇 建 设 局 林 适
【 摘
要l
水泥混凝土 路面 由于刚度大 、扩散 荷载能力强 、稳 定
下 几 方 面 的 内 容 要 特 别 注 意 。 要 配 制 出 高 抗 弯 拉 强 度 、耐
水泥 混凝 土路 一 性好 .在我 国得到较广 泛的应用。近年来 大、 中型机械 化
久性好 的混凝 土配合 比.就 要求混凝土 的水灰比较小 ,因
面属 于刚性 路面 ,损 施工如滑模 摊铺 、三辊轴机 组 碾压麓工等 技术 已经在 我 此 必须采用高效 减水剂 ,保 证混凝土较好 的工作性。矿料 级 配 的组成 原 则。 砂率 的选 用 由于有 比较 成功 的实 践经 坏后 维修 、养护 的难 国高速公路 、一 、二级公路 的水泥路面铺筑 施工 中应用 。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防治

工 程 技 术
浅析水 泥混 凝土路面常见病 害与n  ̄ r- J, o ,
辽 宁金 帝路桥建设有限公 司 周绍春 夏 志忠 李晶哲
水泥混凝 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大 、 刚度大 、 强度高 、 稳定 性好 、 养护 维修费用低等特点。随着我省对交通投资力度的加大, 村村通公路水泥 混凝土路面修 筑的数量越来 越多。然而, 已修建 的水泥混凝土路 面早期 出 现 的 啃边 、 角 、 板 、 台 、 缝 胀 开 、 泥 等 已 严 重 影 响 了 水 泥 混 缺 断 错 中 唧 凝土路面 的使用 寿命 和道路行车质量 ,给国家有 限的投资造 成很大浪 费。如何 修补 好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是摆在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者 面前的一个严 峻课题。根据调查分析, 这些病害 中有相 当一部份 与施工 工艺有关。 因此, 有必要从施 工角度研究病害产生 的机理, 从而寻求改善 施工工艺的方法。 1路 面纵、 . 横缝 啃边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路面纵 、 横缝啃边就是路面纵 、 横缝 处混凝土在汽 车荷载作用下局 部脱落。它是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 也是与施工工艺关 系 最密切的病害之一。它的形式有: 块状脱落和锯齿形脱落 。 11 状脱落 .块 经现场调查和从施工过程分析,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情况下, 局部块 状混凝土脱落形成 啃边, 主要是 由施工 工艺造成 的。 它与施工拆模 、 面板养护 、 交通管制以及不正确 的习惯做法有关 。 1 .施 工拆模 因素。 .1 1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 由于钢板数量有 限, 施工 队 为了连 续作业, 常在浇筑完 1h左右就把 模板拆 掉, 通 2 这时 的混凝基 本没有强度彳 容易受到损伤。虽然模板拆后不能 明显发现破损, 内部 良 但 损 伤的砼在汽车荷载作用后就很容 易被破坏而形成 啃边 病害 。另外拉 杆、 传力杆等未按水平安装造成拆模 困难, 拆模工人 没耐 心, 随意用大锤 敲打钢模造成拆模后 直接缺边, 而缺边 、 E未做任 何特殊处 理就直接 缺 l 补上, 通车后必然形成啃边。 112面板养护因素。目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 的养护, .- 主要是采用覆 盖、 浇水方式养护 , 也就是在浇筑好 的面板覆盖一层 塑料地膜 或 旧麻袋 浇水养护 。这种养护方法本身不存在 问题, 但施工 时常常是重视板 中间 的养护 而忽视板边养 护, 主要表 现在覆盖物 未覆盖 到板边侧 面, 浇水时 板边水量 不足, 结果 是板边 的养 护不充分 , 板边 的混 凝土强度 明显低 于 板 中混凝土强度形成板边应力集中, 在重 、 超载车作用下产生 啃边 。 113不正确的习惯做法因素。不正确 的习惯做法指 目前施工 中经 .- 常被采用 的 、 又是不正确的做法, 但 就是我们常说 的施工通病 。通常有 为防止漏浆在钢模上垫塑料膜, 传力 杆 、 拉杆安装 中未使 用支架, 在浇筑 第二幅混凝土 面板 时, 振动梁 、 摊铺振 平机直接在 已浇好 的一 幅板边上 行走等等 。其 中, 钢模上垫塑料膜 和振动梁 、 在 摊铺 振平机直 接在 已浇 好一幅板边上行走对路面纵横缝啃边有影响 。为 防止漏浆 , 过去通常 的 做法是在钢模板上包一层塑料膜, 施工时这层塑料膜常常脱落 而插入混 凝土 中, 这样就人为 地把混凝土 面板分层 , 使混凝 土面板边缘 一些地方 的混凝土不能联成一体, 在重 、 超载车作用下, 产生脱落; 在施工第二 幅面 板时振动梁和摊铺振平机直接在 已浇好 的一 幅面板上行走 , 其结果是振 动梁 、 摊铺振 平机直接对 已浇好 的一 幅板边顶角造 成磨损 和振 击破坏 , 也是路面纵缝啃边的形成因素 。 11 .. 4交通管制因素。开放交通施工 中的交通管制对水泥混凝土路 面 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 。交通管 制不到位而使 车辆 驶入养护期未 到 的面板, 不仅会使面板断裂, 而且还 是混凝土路 面纵缝 啃边的一个 因素 。 在对双车道公路第二幅混凝土面板进行施工 时, 当冲卡 车辆与正常放行 的车队在养护期未 到的地段交 汇时, 由于边上有标 示, 车辆不 敢驶入养 护期 未到的面板, 只能在单 幅板 上交汇 , 这时车辆 的轮胎就可 能正好压 在道路 中线上, 养护期未到 的一幅面板板边 的强度 明显低 于已开通一 幅 面板板边 的强度, 这样, 养护期 未到的一幅面板板边 就很容 易受到损伤 , 开放交通后就有可能形成啃边现象 。 1 . 齿 型 脱 落 2锯 仔细观察浇筑混凝土路面面板使用 的钢模可 以发现, 板在重复 钢模 使用后, 表面 由于锈蚀和沾在模板上 的混凝 土无法 清除干净而变成凹凸 状 , 板顶边则形 成不规则 的锯齿状, 模 用这种模板 浇筑 的 凝 土面板板 昆 顶边 自 然也就成 了锯齿状 。根据力学应力集 中原 理, 状板 边的齿形 锯齿 混凝 土在重载 、 超载车 的多次作 用下是很容易 被破坏 的, 这也就是形 成 锯 齿 型 啃边 的原 因 。 2路 面 纵 缝 胀 开 、 台 与 施 工 工 艺 的 关 系 . 错 路 面纵 缝 胀 开 指 混 凝 土 路 面 沿 公 路 纵 向的 缝 隙胀 开 达 5 2 rm, -0 错 a 台指接缝 处 、 缝两边的路 面成 了台阶, 路面纵缝胀 开和路 面错 台还容 易 发展为路面纵缝 啃边 、 泥, 错 台还 严重影 响 了道 路的行 车安全 。 唧 路面 引起路 面纵缝胀开和路 面错 台的因素有很 多, 中与施 工_艺 有关的因 其 T 素有拉杆 、 传力杆安装 因素和路面基层施工工艺因素。 21 . 拉杆 、 传力杆安装 因素 由于在原有公路规 范中, 除了胀缝 的滑动传力杆有要求设置支架予 以固定外, 的拉杆 、 别 传力杆 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过去的混凝 土路 面施工 中彳 少有在安装拉 杆和工作缝 的传力杆时用支架固定。没有支 艮 架 固定 的传 力杆和拉杆 常常是东倒西歪 , 入混凝土( 出钢模) 伸 或伸 的长 度长短不一, 根本不 能起 到传 力和连结作用。这就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 计时 的要求产生 了很 大的差 距, 在重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产生纵缝胀开和 错 台也就在所难免 。 22路 面、 . 基层施工工艺 因素 在二级公路上对水 泥稳定基 层进 行施工时, 通常采用的是半幅施工 法, 就是水 泥稳定基层 混合料先进 行半 幅摊铺 , 也 摊铺整平 后压路机 在 上面碾压 。 在压路机碾 压这个 过程中, 由于混合料有一定厚度, 摊铺时如 未安装模板就一定会 有一个摊铺坡度 。这个 坡度是具有一定净边 的压 路机无论如何也压不 到的。在路 中压路 机压不到的这部份 的混合 料的 压实 度明显达不 到要求 , 而这部份 又是车辆行走 频率最 高的地方, 时间 长 了也就很容 易形成纵缝胀 开和错台。 23 -切缝 的施工工艺 因素 从理论上讲 , 土路 面的切缝应放在水泥混凝土块硬化收缩之前 混凝 进行, 但是很难做 到。 切缝机工作时混凝土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否则, 缝 口将会 出现不规则 的毛边 。因此, 切缝时间的确定以 昆凝土强度为依据, 般 以混 凝 土抗 压 强 度 5 I MP - O a为 适 宜 的 切 缝 时 间 。 际 施 l 中 , 实 丁当 混 凝 土 浇 筑 后 1h内必 须 切 缝 , 止 出 现 断 板 现 象 。 8 防 3填缝材料与路面质量 的关 系 . 检查 已破损 的水 泥混凝 土路面, 发现水患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 害 的主要原 因。通过 观察 , 水是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的接缝灌入 的。水泥混凝 土路 面的裂缝 是施 工时期 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 即 常说 的断板 , 主要是切缝不 及时造成的。 根据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 水 泥混凝 土路 面要设 接缝 即缩缝 、 纵缝和胀缝。 若填缝材料选择不当, 易造 成在 重车 的作用 下局部 破损, 雨水从 接缝处 灌人后, 板下 的基层长 时间 受水 的浸泡及冻融分割 和高速重载车 的作用,在板下 形成一种活水 冲 刷。 由于冲刷的反复作 用, 板下灰土从板缝中唧 出, 出现唧浆; 将 即 唧浆造 成板 下被掏 空, 当掏空 到一定面积后 , 板块 就会出现跳板 现象或重 载车 通过 时发生 断裂。 4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工艺的方法 . 通过 以上 对施 工工艺与水泥混凝 土路面常见病害关 系的分析可以 找 出水 泥混凝土路 面施 工 中存在 的问题 , 改善水泥混 凝路面 的施 工工 艺, 减少和推迟 水泥混凝 土路 面早 期病害 的发生, 延长水 泥混凝土路 面 的使用 寿命 。现就针对以上施工工艺 对水泥混凝土路 面常见 病害的影 响, 提出如下改 善水泥混 凝土路 面施 工工艺 的方法: ) ( 延长水泥混凝 路 1 面施工 的拆模 时间, 确保水 泥混凝 土路面施工的拆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与防治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与防治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上常见的路面类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难免会出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一、主要常见病害1.龟裂:龟裂是指沿着路面断面破碎的细小裂纹。
主要原因包括材料的伸缩不均匀、施工不当、水化热产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等。
龟裂会导致路面结构松散和进一步的损坏。
2.泛沙:泛沙是指路面表层的水泥砂浆被冲刷、脱落,露出骨料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不当、车流量过大等。
泛沙会导致路面表面粗糙,减少车辆的摩擦力,增加驾驶风险。
3.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路面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主要是由于路面承载力不足和车流量过大导致的。
路面坑洼会干扰车辆的平稳行驶,增加行车的不稳定性。
4.激波:激波是指车辆通过路面时产生的振动波,主要是由于路面不均匀引起的。
激波会导致车辆产生颠簸感,增加疲劳度和乘坐的不舒适感。
5.空洞:空洞是指路面底部出现腐蚀、掏空或损坏的区域。
主要原因包括路面下部材料不合格、排水不畅等。
空洞会导致路面结构失稳,增加路面的滑动和变形风险。
二、防治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和施工质量管控。
通过合理设计路面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和稳定性。
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制备过程,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
3.做好路面养护工作。
及时进行路面养护,包括定期清理和修补路面表面的脱落部分,补充路面表面的损失材料,如水泥浆料等。
4.加强路面水工建筑物的建设。
对于易积水的路段,应适当设置排水设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减少水泥砂浆的冲刷和泛沙现象。
5.增加路面支撑强度。
对于车流量大的路段,可以通过增加路面的厚度或者加强路面基底的承载力,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吕宗义
(福建省南平市公路局,南平353000)
摘要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与砼路面常见病害的关系分析,寻求改善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的方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施工工艺关系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的数量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闽北地区,两条国道560多km和5条省道720多km基本上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正在修建的入闽通道和农村路网改造也基本上是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然而,已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出现的啃边、缺角、断板、错台、中缝胀开、唧泥等已严重影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道路行车质量,给国家有限的投资造成很大浪费。
根据调查分析,这些病害中有相当一部份与施工工艺有关。
因此,有必要从施工角度研究病害产生的机理,从而寻求改善施工工艺的方法。
2 路面纵、横缝啃边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路面纵、横缝啃边就是路面纵、横缝处砼在汽车荷载作用下局部脱落。
它是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也是与施工工艺关系最密切的病害之一。
它的形式有:块状脱落和锯齿形脱落。
2.1 块状脱落
经现场调查和从施工过程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局部块状混凝土脱落形成啃边,主要是由施工工艺造成的。
它与施工拆模、面板养护、交通管制以及不正确的习惯做法有关。
2.1.1 施工拆模因素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由于钢板数量有限,施工队为了连续作业,通常在浇筑完12h左右就把模板拆掉,这时的混凝基本没有强度,很容易受到损伤。
虽然模板拆后不能明显发现破损,但内部损伤的砼在汽车荷载作用后就很容易被破坏而形成啃边病害。
另外拉杆、传力杆等未按水平安装造成拆模困难,拆模工人没耐心,随意用大锤敲打钢模造成拆模后直接缺边,而缺边、缺口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就直接补上,通车后必然形成啃边。
2.1.2 面板养护因素
目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主要是采用覆盖、浇水方式养护,也就是在浇筑好的面板覆盖一层稻草或旧麻袋,再浇水养护。
这种养护方法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施工时常常是重视板中间的养护而忽视板边养护,主要表现在覆盖物未覆盖到板边侧面,浇水时板边水量不足,结果是板边的养护不充分,板边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板中混凝土强度形成板边应力集中,在重、超载车作用下产生啃边。
2.1.3 交通管制因素
开放交通施工中的交通管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
交通管制不到位而使车辆驶入养护期未到的面板,不仅会使面板断裂,而且还是混凝土路面纵缝啃边的一个因素。
在对双车道公路第二幅混凝土面板进行施工时,当冲卡车辆与正常放行的车队在养护期未到的地段交汇时,由于边上有标示,车辆不敢驶入养护期未到的面板,只能在单幅板上交汇,这时车辆的轮胎就可能正好压在道路中线上,养护期未到的一幅面板板边的强度明显低于已开通一幅面板板边的强度,这样,养护期未到的一幅面板板边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开放交通后就有可能形成啃边现象。
2.1.4 不正确的习惯做法因素
不正确的习惯做法指目前施工中经常被采用的、但又是不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施工通病。
通常有为防止漏浆在钢模上垫塑料膜,传力杆、拉杆安装中未使用支架,在浇筑第二幅混凝土面板时,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的一幅板边上行走等等。
其中,在钢模上垫塑料膜和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一幅板边上行走对路面纵横缝啃边有影响。
为防止漏浆,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在钢模板上包一层塑料膜,施工时这层塑料膜常常脱落而插入混凝土中,这样就人为地把混凝土面板分层,使混凝土面板边缘一些地方的混凝土不能联成一体,在重、超载车作用下,产生脱落;在施工第二幅面板时振动梁和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的一幅面板上行走,其结果是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对已浇好的一幅板边顶角造成磨损和振击破坏,也是路面纵缝啃边的形成因素。
2.2 锯齿型脱落
仔细观察浇筑混凝土路面面板使用的钢模可以发现,钢模板在重复使用后,表面由于锈蚀和沾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无法清除干净而变成凹凸状,模板顶边则形成不规则的锯齿状,用这种模板浇筑的混凝土面板板顶边自然也就成了锯齿状。
根据力学应力集中原理,锯齿状板边的齿形混凝土在重载、超载车的多次作用下是很容易被破坏的这也就是形成锯齿型啃边的原因。
3 路面纵缝胀开、错台与施工工艺的关系
路面纵缝胀开指混凝土路面沿公路纵向的缝隙胀开达5~20mm,错台指接缝处、缝两边的路面成了台阶,路面纵缝胀开和路面错台还容易发展为路面纵缝啃边、唧泥,路面错台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行车安全。
引起路面纵缝胀开和路面错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与施工工艺有关的因素有拉杆、传力杆安装因素和路面基层施工工艺因素。
3.1 拉杆、传力杆安装因素
由于在原有公路规范中,除了胀缝的滑动传力杆有要求设置支架予以固定外,别的拉杆、传力杆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过去的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很少有在安装拉杆和工作缝的传力杆时用支架固定。
没有支架固定的传力杆和拉杆常常是东倒西歪,伸入混凝土(或伸出钢模)的长度长短不一,根本不能起到传力和连结作用。
这就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的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在重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产生纵缝胀开和错台也就在所难免。
3.2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因素
在二级公路上对水泥稳定基层进行施工时,通常采用的是半幅施工法,也就是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先进行半幅摊铺,摊铺整平后压路机在上面碾压。
在压路机碾压这个过程中,由于混合料有一定厚度,摊铺时如未安装模板就一定会有一个摊铺坡度。
这个坡度是具有一定净边的压路机无论如何也压不到的。
在路中压路机压不到的这部份的混合料的压实度明显达不到要求,而这部份又是车辆行走频率最高的地方,时间长了也就很容易形成纵缝胀开和错台。
4 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关系的分析可以找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水泥混凝路面的施工工艺,减少和推迟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现就针对以上施工工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影响,提出如下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方法:(1)延长水泥混凝路面施工的拆模时间,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拆模时间在24h 以上。
(2)拆模人员应是有耐心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拆装时不准用大锤对钢模进行敲打。
(3)重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边缘养护,做到混凝土面板的全面充分养护,并尽可能采用养护膜、养护液等新技术。
(4)加强对开放交通施工的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冲卡和驶入养护期未到的混凝土面板。
(5)纠正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不正确习惯做法,不用塑料膜垫钢模板,防止漏浆可采用高标号砂浆堵钢模底缝,用6㎝×6㎝泡膜堵拉杆、传力杆钢筋与钢模接缝。
在对第二幅混凝土板进行施工时,须在已浇好的一幅板边上垫一块防振板。
(6)在双幅混凝土路面的第一幅面板施工时,做到中模多放1~2㎝;在对第二幅板进行施工时,把多浇的1~2㎝切除,确保中缝平整顺直,横向施工缝和胀缝施工也必须做到先切边后浇筑;分车道行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可尽可能做到双幅板同时浇筑,后用切割机从中间切开(按假缝设置)。
(7)在安装纵缝拉杆和工作缝传力杆时,也要和安装胀缝传力杆一样用支架固定。
(8)非全幅施工水泥稳定基层时须安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