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

合集下载

基因克隆过程及注意事项

基因克隆过程及注意事项

以猪APOA2基因为例一.提取总RNATRIzol法提取RNATRIZOL试剂是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的试剂。

它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

加入氯仿后离心,样品分成水样层和有机层。

RNA存在于水样层中。

收集上面的的水样层后,RNA可以通过异丙醇沉淀来还原。

在除去水样层后,样品中的DNA和总蛋白也能相继以沉淀的方式还原。

乙醇沉淀能析出中间层的DNA,在有机层中加入异丙醇能沉淀出蛋白。

共纯化DNA对于样品间标准化RNA的产量十分有用Trizol试剂可以快速提取人、动物、植物、细菌不同组织的总RNA,该方法对少量的组织(50-100 mg)和细胞(5×106)以及大量的组织(≥1 g)和细胞(>107)均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TRIZOL试剂操作上的简单性允许同时处理多个的样品。

所有的操作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

TRIZOL抽提的总RNA能够避免DNA和蛋白的污染。

故而能够作RNA 印迹分析、斑点杂交、poly(A)+ 选择、体外翻译、RNA酶保护分析和分子克隆。

如果是用于PCR,当两条引物位于单一外显子内时,建议用级联扩大的DNase I(Cat. No. 18068)来处理抽提的总RNA。

并且利用DNA、RNA和蛋白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质,可以通过分层分别将不同层中的RNA(上层)、DNA(中层)、蛋白质(下层)分离纯化出来,效率极好。

Trizol试剂能促进不同种属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种RNA的析出。

例如,从大鼠肝脏抽提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并用溴化乙啶染色,可见许多介于7 kb和15 kb之间不连续的高分子量条带,(mRNA和hnRNA成分)两条优势核糖体RNA条带位于~5 kb (28S)和~2 kb (18S),低分子量RNA介于0.1 和 0.3 kb之间 (tRNA, 5S)。

当抽提的RNA用TE稀释时其A260/A280比值≥1.8使用TRIzol注意事项TRIzol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注意防止溅出。

原核表达技术

原核表达技术

原核表达技术流程PMD19-T载体目的基因的获取TG1感受态制备 PCR 扩增连接重组载体1转化转化细胞1抽取质粒进行电泳,PCR检测阳性邙日性)转化细胞1酶切,获取目的基因TG1感受态细胞PET-28a载体重组重组载体2重组载体2转化BL21感受态转化细胞2抽取质粒进行电泳,PCR检测阳性邙日性)转化细胞2诱导表达蛋白质提取,电泳检测呈阳性目的蛋白原核表达技术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原核表达技术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1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质的诱导与表达基因工程:是用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 DNA在体外与载体DNA结合,成为重组DNA用以转化宿主(细菌或其它细胞),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勺活细出能表达重组 DNA 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勺活细加以纯化、传代、扩增,胞,加以纯化、传代、扩增,成为克隆,成为克隆,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或改造、的基因产物或改造、创造新的生物类型。

生物类型。

Your company slogan基因工程的应用1 •抗虫转基因植物1 •抗虫转基因植物Your company slogan 2•抗病转基因植物 2•抗病转基因植物 Your company slogan 3. The camelecow Your company slogan 其他基因工程产品抗虫害的玉米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转基因鮭鱼Your com pan yslogan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阿根廷)邙阿根廷)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Your company slogan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1. 2. 3. 4. 5. 6•蛋白质功能研究生物制药和疫苗生产疾病的基因治疗食品、化工用酶制剂抗虫、抗逆植物改良细胞代谢产物的富集Your company slogan基因工程一般流程人的细胞提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DNA拼接拼接与运载体导入细菌(含目的基因细菌含目的基因)含目的基因生产重组蛋【I Your company slogan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核酸分子剪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核酸分子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回文序列,产生粘性或平性末端,识别回文序列,产生粘性或平性末端,具有相同粘性或平性末端的不同DNA片段可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片段可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故分子,末端的不同片段可连接起来形成重组分子DNA限制性内切酶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工具酶。

基因克隆实验手册

基因克隆实验手册

插入片段 线性化载体
推荐使用的试剂盒
产品信息
DNA Ligation Kit <Mighty Mix> P4
Blunting Kination Ligation (BKL) Kit
P6
TaKaRa DNA Ligation Kit LONG P4
Mighty TA-cloning Kit
P6
Mighty TA-cloning Reagent Set for PrimeSTAR®
↓ ③42℃反应45秒后,在冰中放置1~2分钟
↓ ④加入已预先37℃保温的SOC培养基,使终体积为1 ml。
↓ ⑤37℃振荡培养1小时(160~225 rpm)
↓ ⑥取适量涂布于LB选择培养基、37℃过夜静置培养
5. PCR扩增确认插入片段DNA 6. 培养、纯化质粒
PCR扩增确认插入片段DNA请参考第5页
TCGA 5’ Hin d Ⅲ
线性化载体 ※
C TAG A G C T
※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将环状载体DNA切断后,切胶 回收、或必要时进行去磷酸化反应
转化
·感受态细胞
形成菌落
进行菌落PCR 确认插入片段
·EmeraldAmp® MAX PCR Master Mix等
·电泳相关制品
— 1—
基因克隆实验手册
※ PCR扩增产物是平滑末端时进行dA加尾反应。
【目的DNA片段】 带有限制性内切酶的
酶切末端
In-Fusion克隆
5×In-Fusion® HD In-Fusion酶使 Enzyme Premix 末端15个相同
碱基无缝融合
TA克隆
3’ A
A 3’
T载体

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和重组子筛选

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和重组子筛选

1、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 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磷酸 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DNA分子的连接 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DNA连接酶
常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种:
制备感受态细胞
现在制备感受态细胞通常用CaCl2处理,在低温中 与外来DNA分子相混合. DNA分子转化分以下几步: 1.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于受体菌表面; 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一条链进入受 体菌,另一条降解; 3. 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成 双链; 4.表达一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分裂, 转录翻译。

四.结果与分析讨论
1.计算转化率。 2.根据转化率和阴性对照分析实验结果。 问题与讨论: 1.根据本实验认为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哪
些? 2.抗性法筛选和互补筛选原理是什么?

2.重组子的筛选
这和受体菌:质粒DNA的选择相关,
原则
上要注意: 1.受体菌必须是限制与修饰系统缺陷的菌 株; 2. 根据质粒基因型和受体菌基因型互补原 则而定。 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抗生素筛选法


菌株为某种抗生缺陷型, 而质粒上带有 该抗性基因(如氨苄青霉素, 卡拉霉素等 )这样只有转化子才能在含该抗生素的培养 基上长出。 本实验利用抗生筛选转化子。
四.结果与分析
电泳检查连接结果
1.如何判断连接效果的成功性?
问题与讨论:
1.简述T4DNA连接酶作用机理。 2.简述一个完整外源DNA的克隆过程。 3.连接反应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及如何提

分子克隆中平末端常用的连接方法

分子克隆中平末端常用的连接方法

分子克隆中平末端常用的连接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分子克隆的基本概念1.克隆载体2.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3.连接后的筛选与鉴定三、平末端连接方法的优点四、平末端连接方法的常用策略1.T4 DNA连接酶催化连接2.自然连接3.低温促进连接五、平末端连接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试剂和材料2.连接反应3.连接产物的转化与筛选六、连接效率的提高与优化1.选择合适的连接酶2.优化连接条件3.筛选高效连接的载体七、平末端连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八、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分子克隆是基因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使得研究者能够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实现基因的异源表达。

在分子克隆过程中,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是关键步骤之一。

平末端连接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方法,在分子克隆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分子克隆的基本概念1.克隆载体:克隆载体是一种人工构建的DNA分子,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用于携带目的基因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2.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在分子克隆实验中,首先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载体。

连接方式有平末端连接、黏性末端连接等。

3.连接后的筛选与鉴定:连接后的重组载体需要进行转化和筛选,以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克隆菌。

筛选方法包括抗生素筛选、颜色筛选等。

三、平末端连接方法的优点平末端连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依赖于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成功率较高;2.连接后的重组载体结构稳定,转化效率较高;3.操作简便,实验条件易于控制。

四、平末端连接方法的常用策略1.T4 DNA连接酶催化连接:T4 DNA连接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克隆的酶,它可以催化平末端DNA分子的连接。

连接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约为1-2小时。

2.自然连接:自然连接是指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作用下,DNA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自发连接。

自然连接的效率较低,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低温、高盐浓度等),连接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3.低温促进连接:低温可以减缓DNA分子的热运动,使其更容易发生配对,从而提高连接效率。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带酶切位点的PCR产物 5’- GCAGAATTC
PCR产物 PCR产物
GGATCCGCG CCTAGGCGC BamH I位点
-3’
-5’
3’- CGTCTTAAG
EcoR I位点
EcoR I BamH I 5’AATTC 3’- G PCR产物 PCR产物 G -3’ CCTAG -5’
两头各有一个粘性末端!
4. DEAE-葡萄糖转染法 二乙氨乙基(DEAE)葡聚糖为多聚阳离子试剂,能 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摄入外源DNA。
葡聚糖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DNA - - --- -
4、在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之后,球形细胞复原并增殖。
操作步骤: 10ng 载体DNA 100L 感受态细胞 10-100L转化液 涂Amp+平板
(p140)
吸附DNA 冰浴30min
摄入DNA 42℃ 1~2min
37℃ 振荡培养1h
加入1mL LB培养基 (Amp-)
转化率:106-108/g DNA
(一)转化率的计算:
转化率 = 产生菌落的总数 / DNA的加入量

基因工程-简界

基因工程-简界

研究目的决定
载体选择后,对基因克隆方法具有一定的 指导作用。
2. 选择、构建合适的载体
(1)载体的分类
根据宿主的对象
原核
真核
根据载体的性质
质粒 病毒
根据功能
克隆 表达
2. 选择、构建合适的载体
(2)质粒(plasmid)
独立于染色体外的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共价、 闭环、双链的DNA分子 严紧型质粒
主要内容
基因工程的发展史简介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发展简史
1865年 G.J.Mendel的豌豆杂交试验
1822-1884
基因工程发展简史
1944年 O.T.Avery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1877-1955
基因工程发展简史
1970年,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到一种限制性酶
15K左右
真核复制起始点
若真核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Pharmacia
Tac Promoter GST-融合蛋白 GST标签
原核表达载体---Promega
T7启动子控制
体外转录 SP6 T3
原核表达载体---Merck
T7启动子控制 TrxA标签 His标签
Smith HO, Wilcox KW.
A restriction enzyme from Hemophilus influenzae. I. Purification and general properties. J Mol Biol. 1970;51(2):379-91
Hamilton O. Smith 美國 霍普金斯大 學醫學院 1931年--
表达可控性 加入药物后不表达

dsRNA 合成步骤

dsRNA 合成步骤

MEGAscript RNAi Kit (High Yield Transctiption Kit for dsRNA Preparation)试剂盒合成双链RNA合成步骤1、构建目的基因载体,选取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序列(约200bp~300bp),构建到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备用。

2、使用5′端连接有T7启动子的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得到两端均连接有T7启动子序列的目的基因片段,切胶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浓度在300ng/ul以上。

3、准备合成双链RNA<1>、向2×Wash Solution添加12毫升的100%分析纯酒精,混合均匀后室温保存。

<2>、使用前将10×T7 Reaction Buffer 和ATP、CTP、GTP、UTP四种ribonucleotide solution 涡旋震荡,使溶液混合均匀,离心后待用。

其中10×T7 Reaction Buffer使用时放置在室温条件下,切勿放在冰上,其他溶液置于冰上。

<3>、合成双联RNA的反应体系Amount Component定容到20ul 无核酸酶的纯水1~2ug 线性的模板DNA2ul 10×T7 Reaction Buffer2ul ATP Solution2ul CTP Solution2ul GTP Solution2ul UTP Solution2ul T7 Enzyme Mix将配置好的反应液轻轻混匀后短暂离心。

<4>37℃反应2~4小时。

如果线性DNA模板小于400nt,增加反应时间(最高至16小时)可以增加产物量。

37℃反应结束后,75℃孵育5分钟,产物自然冷却的过程中RNA退火形成双链,75℃孵育结束后,切勿把产物放在冰上冷却。

4、核酸酶消解DNA和单链RNAAmount Component20ul dsRNA21ul 无核酸酶的纯水5ul 10×Digestion Buffer2ul DNaseI2ul RNase37℃孵育1小时5、纯化合成的双链RNA配制dsRNA结合反应液Amount Component50ul dsRNA50ul 10×Binding Buffer150ul 无核酸酶的纯水250ul 100%乙醇将反应液轻轻混合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重组质粒的构建 T质粒载体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

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

两种DNA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体DNA连接酶还有一种大肠杆菌DNA连接酶没有的特性,即能使两个平末端的双链DNA分子连接起来。

但这种连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连接率低,一般可通过提高T4噬菌体DNA 连接酶浓度或增加DNA浓度来提高平末端的连接效率。

T4噬菌体DNA 连接酶催化DNA 连接反应分为3 步:首先,T4 DNA 连接酶与辅因子ATP形成酶-ATP复合物;然后,酶-ATP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切口封起来。

连接反应通常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断相连。

很多DNA聚合酶在进行PCR扩增时会在PCR产物双链DNA每条链的3’端加上一个突出的碱基A。

pUCm-T载体是一种已经线性化的载体,载体每条链的3’端带有一个突出的T。

这样,pUCm-T载体的两端就可以和PCR产物的两端进行正确的AT配对,在连接酶的催化下,就可以把PCR产物连接到pUCm-T载体中,形成含有目的片断的重组载体。

连接反应的温度在37℃时有利于连接酶的活性。

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末端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

因此采取折中的温度,即12-16℃,连接12-16h(过夜),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连接酶的活性,又兼顾到短暂配对结构的稳定。

二. 感受态制备原理细菌在0°C CaCl低渗溶液中胀成球形,丢失部分膜蛋白,成为容易2吸收外源DNA的感受态。

三. β-半乳糖甘酶显色反应选择法LacZ基因是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一个基因,可以编码β—半乳糖核苷酶。

β—半乳糖核苷酶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可催化乳糖的水解.用X-Gal为底物进行染色时,呈蓝色。

现在一些特定的质粒(比如pUC/pBS等),常带有β—半乳糖核苷酶的调控序列和β—半乳糖核苷酶N端146个氨基酸(α肽段)的编码序列,在这个编码序列里还插入一个多克隆位点(MCS),它并不影响lacZ的表达。

另外,常用的大肠杆菌带有β—半乳糖核苷酶C端部分序列(β肽段),的编码序列。

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这些质粒与大肠杆菌各自编码的β—半乳糖核苷酶片段都没有酶的活性。

只有当携带α配制每升培养基,应该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胰化蛋白胨 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5mol/LNaOH调pH至.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 100mlLB培养基加入琼脂粉为固体培养基)LCaCl2:取氯化钙固体定容至10mlAmp(100mg/ml):溶解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ml,用μm滤膜过滤除菌.(一).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器材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样器,移液器吸头,微量离心管,双面离心管架,台式离心机,干式恒温气浴。

试剂T 载体,T4 DNA 连接酶,连接酶缓冲液,无菌dd Water 。

操作步骤PCR产物与T载体直接连接:(1)事先将干式恒温仪(或冰盒里的水)温度设定在14~16°C。

(2)取4个灭菌的200ul微量离心管,加入:(需要调整) 4ml 目的基因;1ml T载体; T4 DNA连接酶(TAKARA, 350U/ul);1ml 连接酶缓冲液10 x buffer ;ml dd Water ,总量10ml 体系。

(3)述混合液轻轻震荡后再短暂离心,然后置于14°C干式恒温仪(或14°C 水中)中保温过夜(12-16h)。

(4)连接后的产物可以立即用来转化感受态细胞或置4°C冰箱备用。

(二).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细菌转化仪器: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样器,移液器吸头,50ml 微量离心管,微量离心管,台式冷冻离心机,制冰机,恒温摇床,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摇菌试管,三角烧瓶,接种环,恒温摇床,培养皿(已铺好固体LB-Amp),酒精灯,玻璃涂棒,恒温培养箱,滤膜和过滤器试剂: E. coli菌种,LB培养基, mol/L CaCl2溶液,无菌dd Water ,LB培养基(不加抗菌素),LB培养基(加抗菌素),无菌dd water,IPTG,X-gal。

步骤(1)在超净工作台中,将1ml大肠杆菌菌液加入100ml LB液态培养基(不含抗菌素),37℃摇床培养过夜。

(2)取上述菌液转接到含有50mL LB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37℃下250r/min 摇床培养2~3h,测定OD590为~左右(<~,细胞数<108/mL,此为关键参数!)。

(注意:此步摇菌的时候,要有一管不加菌的LB培养液同时摇菌)(3)将1ml菌液加入到4支预冷无菌的聚丙烯离心管中,于冰上放置10min,然后于4℃,5000rpm离心5min。

(4)将离心管倒置以倒尽上清液,加入1ml 冰冷的 mol/L CaCl2溶液,立即在涡旋混合器上混匀,插入冰中放置30min。

(5) 4℃,5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后,用100μL 冰冷的 mol/L CaCl2溶液垂悬,插入冰中放置2h,可以直接用作转化实验,或立即放入-4摄氏度冰柜中保藏。

(6)事先将恒温水浴的温度调到42℃。

(7)从-70℃超低温冰柜中取出一管(100μL)感受态菌,立即用手指加温融化后插入冰上,冰浴5~10min。

(8)加入5μL连接好的质粒混合液(DNA含量不超过100ng),轻轻震荡后放置冰上20min。

(9)轻轻摇匀后插入42℃水浴中90s进行热休克,然后迅速放回冰中,静置3min。

(10)在超净工作台中向上述各管中分别加入300μL LB培养基(不含抗菌素)轻轻混匀,然后固定到摇床的弹簧架上37℃震荡1h。

(11)在超净工作台中取上述转化混合液200μL,分别滴到含合适抗菌素(Amp 100ug/L)的固体LB平板培养皿中,再在平板上滴加40μL 20mg/ml X-gal,7μL 200mg/ml IPTG,用酒精灯烧过的玻璃涂布棒涂布均匀(注意:一个不含抗生素作为对照组,玻璃涂布棒上的酒精熄灭后稍等片刻,待其冷却后再涂,菌液涂皿操作时,应避免反复来回涂布,因为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壁有了变化,过多的机械挤压涂布会使细胞破裂,影响转化率。

)。

(12)在涂好的培养皿上做上标记,先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30min直到表面的液体都渗透到培养基里后,再倒置过来放入37℃恒温培养箱过夜。

(13)在被细菌污染的桌面上喷洒70%乙醇,擦干桌面。

(14)观察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克隆,以菌落之间能互相分开为好。

注意白色菌斑。

(三). 转化克隆的筛选和鉴定器材旋涡混合器,小镊子,微量移液取样器,移液器吸头,微量离心管,双面离心管架,干式恒温气浴(或恒温水浴锅),制冰机,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无菌牙签,摇菌管。

试剂LB培养基(加抗菌素),PCR用试剂,引物,质粒提取用试剂,酶切需要的限制性内且酶及其缓冲液,65%甘油(65%甘油,L MgSO4,L Tris Cl )。

操作步骤方法一:快速PCR筛选法(1)在转化的平板培养基上随机选取4个边缘清晰的白色菌落,并用记号笔在其所在的培养皿底部玻璃背面画圈做标记编号。

(2)在 PCR 微量离心管中配制25μl反应体系。

dd water 16μl10×PCR buffer(不含MgCl2)μl25mM MgCl2 μlL dNTP 2μl(每种dNTP终浓度)10μmol/L Primer1 1μl(—25pmoles)10μmol/L primer2 1μl(—25pmoles)模板质粒用小tip头轻轻粘一下选中的白色菌落,再伸入PCR混合液中洗一洗Taq酶μl()总体积 25μl(2)根据厂商的操作手册设置PCR仪的循环程序(本实验室已经设置为WZ):①94℃5min ②94℃1min ③60℃1min ④72℃1min50s⑤goto②29 times ⑥72℃10min (2) PCR结束后,取10μl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原始插入片断同时比对)。

观察胶上是否有预计的主要产物带。

(3)按照编号找到培养皿中的原菌斑。

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培养提取其质粒(4)提取到的质粒与原先的空载体(或已知分子量的质粒)再对比电泳,以进一步确认。

方法二:提质粒再PCR或酶切鉴定(1)在超净工作台中取3支无菌摇菌管,各加入3mL LB(含50mg/mL氨苄青霉素),用记号笔写好编号。

(2)在超净工作台中将70%乙醇浸泡的小镊子头用酒精灯烤过,镊取一支无菌牙签。

用牙签的尖部接触转化的平板培养基上的一个白色菌落,然后将牙签放入盛有3mL LB(含50mg/mL氨苄青霉素)的摇菌管中。

用此法随机取3个白色菌落,分别装入3个摇菌管中。

(3)37℃摇菌过夜后,用碱裂解法分别提取质粒。

摇菌管中的剩余菌液保留在4℃冰箱中。

(4)提取到的3管质粒样品可用PCR法扩增,或用酶切电泳法来鉴定其上是否含有外源插入片断(方法见有关实验)。

(5)将经过鉴定判断为正确的质粒保存。

按照编号找到冰箱中原菌液。

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培养提取其质粒或进行诱导表达,或取500mL菌液与500mL 65%甘油混合后-80℃保存。

(6)在被细菌污染的桌面上喷洒70%乙醇,擦干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