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宽容的老师
做一名宽容的老师

做一名宽容的老师记得上中师的时候,特别喜欢我的阅读写作老师,他特别幽默风趣,为人豪爽,写作课总会找几篇优美的散文给我们赏析,让我们评论,借此培养我们的写作兴趣。
特别是他读起文章来,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总是那样随性。
不止这些,特别是他的宽容,更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记得有一次,他又给我们找来三篇散文,文章很短,却很精美,三篇散文他逐一讲解,最后,让我们给三篇文章打分,学生们很实在,说“第一篇90分,第二篇85,第三篇60。
”且不知,写作老师一脸低沉,说“第三篇是我写的,前两篇是我大学的老师创作的。
同学们,看来我的文章还是欠火候呀,以后一应定要多谦虚。
”话音刚落,同学们鸦雀无声,都在为自己不加思考的举动而后悔不已,写作课代表站起来说“王老师,不好意思呀。
不知道是您写的。
”哪知王老师说“你们要知道是我写的,肯定我的得分最高,那不是自欺欺人了吗,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谢谢你们提醒了我,这只会让我继续努力。
”说到这里,同学们也释然了很多。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为了交差,我便抄了一篇上去,没想到下次作文课,我的作文居然成为当众宣读的范文。
我既受宠若惊又忐忑不安,心想出事了。
果然没读几句,同学们便议论开来,声音虽小,却听得清清楚楚,“抄的,我刚读过没几天呢。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王老师看到了窘迫的我,他顿了顿到“同学们,这篇文章太美了,老师无法拒绝美,所以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欣赏,在此,我们要感谢黄斌同学,谢谢他给我们推荐了这么美的文章。
既然他能发现这篇文章,这说明他也是一位热爱文学的人,我也相信有一天,他也会写的出这样美的文章来。
”我脸上的烧退了,我深受感动,“老师无法拒绝美。
”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心里暗想,一定要好好写作,否则对不起老师的宽容和赏识,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人格的美和平凡中的伟大。
也许,用正面批评的教育方法也可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往往由于教师的不冷静而引起师生对立,难以收到好的成效,而老师的“宽容”和因势利导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个宽容有格,严格有度的好老师

宽容有格,严格有度-----做个好老师春天我担任一名人民教师已有四年了,这四年里我也教过不少学生。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的科学,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一门让心灵升华的艺术,而宽容是进行这项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适度的严格要求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宽容和严格是教育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做到“宽容有格,严格有度”。
现在我就自身的经历谈谈我个人对这八个字的浅薄看法。
我有史以来一直是抱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来工作的。
所以我一开始就对学生尤其的宽容。
马克吐温说:“当紫丁香把香气留在了那个踩扁了他的脚踝上时,那就是宽容。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么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要想到,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还只是孩子。
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我们都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
要把学生当成我们的朋友,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爱,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垢。
1、关于宽容的哲理故事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
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
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
这样的例子在教师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而学生的心灵却受到了触动,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心境、是涵养、是气质、是境界,更具有无穷的魅力。
育人者教师,需要有这样的境界与魅力;需要适应学生,善待学生;需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需要原谅学生,重塑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块芬芳的属于他们的领地,也给自己开辟一片腾飞的空间。
老师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老师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
初读这部书,我会给霍尔顿贴上“叛逆、”“放荡、”“不羁”的标签,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
像我们学校里的一些男孩一样,玩世不恭,桀骜不驯,满嘴脏话。
让人管都不想管。
然而当我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站在霍尔顿的角度去思考时,我突然就原谅了这个孩子。
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出现了“垮掉分子。
”而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中产阶级子弟有着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
这个少年的心是孤独的,他所心心向往的却与现实背道而驰,但为了存活,他只能无奈的选择放弃,但他又是那么的不甘心,于是,他选择自暴自弃,蹉跎岁月,虚度光阴,让活着比不活着还痛苦。
霍尔顿发展成这个样子,是他的错吗?是谁、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差生”?秦朝陈胜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宋朝汪洙更是直言:“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孩子没有上学时,没有孩子被标识为“差生”。
可是一旦入了校门、来到课堂,就有一部分学生被称为“差生”。
在幼儿园内,“差生”的称呼用得很少或者几乎不用,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在家长和老师眼中个个是天使;但是入了学,年级越高,“差生”越是叫得响、叫得频繁,越是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家长和教师都变得神经兮兮的。
还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再薄弱的学校都有“优等生”,再大牌的名校都有“差生”。
“差生”转学到另一所学校,极有可能成为“优等生”。
据说不少中国的“差生”出国留洋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几年后,他们昂首挺胸地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再过几年,他们又有了一番挺不错的业绩。
对此,是否可以说,世上本无“差生”,“差生”是特定教育环境下“被形成”的呢?我看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这其中有家庭的原因,有社会的影响,更有我们教师的责任。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的老师。
耐心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们探索问题,避免过分强调纯粹的得分,重视孩子们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
如果我们对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我们的负面情绪,而这样的情绪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向学生们展现出我们的耐心,鼓励他们去追寻自己梦想,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严格的要求自己,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耐心、包容的老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潜心学习和自我改善。
其次,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
对于学生而言,一个老师的态度和关爱同样重要。
因此,一位热爱学生的老师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
如果我们能够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有温度、更有爱的教学环境。
没人想离开一个爱他们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爱,你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成长与成功的期望。
在我们做好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建立一种互信和互惠的关系。
第三,要做一个宽容的老师。
宽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暂时解决问题,也可以减轻质疑和批评的压力。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孩子们的个性和行为,给他们宽容和理解,他们会更加坦诚、自信和积极让自己变的更好。
同时,宽容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教与学之间的压力,让课堂变得更加愉快和舒适。
有时候,我们可以理解学生们的情绪和失误,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然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要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并不仅仅是教好课,更是要赢得学生学习和尊重的信任。
我们要做一个耐心、热爱学生、宽容的老师,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让我们愈加热爱我们这份工作!。
做一个宽容的老师

做一个宽容的老师宽容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能够宽待他人,心胸一定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阔深沉。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很明白,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一、宽容,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教师爱孩子的表现。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孩子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犯错误。
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有谁从小到大都没犯过错呢?更何况是一个孩子!长期以来,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给一些在学习有一定困难;行为略有过失的孩子贴上标签:诸如“傻瓜”、“道德有问题”等等,随意地给孩子下定论,从而“严加管教”。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其结果是,大部分孩子在“标签”的暗示和指引下,慢慢真的成为了“标签”上的人,他的整个人生,就此定格。
其实,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最想得到的是师长的理解和正确的指引,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和定论!作为一个老师,又凭什么对一个孩子的某一行为对他盖棺定论呢?这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做的。
所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一名尽职的教师,应当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
爱孩子,就应该宽容地对待他们。
二、宽容,有助于发展孩子的个体个性。
学校的各种规章、教师的引领,对孩子的个体个性、性格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好孩子都是老实、乖巧、懂规矩的形象,乖巧的孩子很受学校欢迎。
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你们想过吗?以后立足社会需要这样乖巧老实的孩子吗?这样的孩子能撑得起各行各业的发展吗?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各种个性鲜明的,敢于创新的人才。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严格要求,把孩子身上难得的“创造力”“勇敢”“幻想”等珍贵品质统统剔除,让孩子成为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
因此,教师应该有敏锐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挖掘孩子身上的特点,并加以培养,避免将学校变成生产流水线。
三、宽容的老师,教育出宽容处世的孩子。
孩子们都喜欢模仿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那是把老师当作神一样来膜拜。
教师应有一颗心宽容心

教师应有一颗宽容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通过这一阶段的集中学习,使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所以,我觉得任何时候,提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都是必要的。
下面就结合本人平时的切身谈谈教师应有一颗宽容心。
众所周知“严字当头,爱在心中”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早已成为经验之谈。
也就是说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教育手段。
但是,过分的严厉,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恐惧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
但学会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就拿我班的尹有来说吧,由于他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之后和爸爸他住在一起,由于他爸爸的娇生惯养和平时的不严格要求自己,一些不良现象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同学们告他状的也不少。
但我不是厉声的训斥、惩罚他,而是一次次给他改过的机会,出了找他谈心外,还利用晨会、班会课,让大家来帮助关心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更严重的一次是他和同学之间发生一些小矛盾后,他没有及时告诉我,而是把事记在心里,在第二天打起床钟后,在没有同学进教室的时候,他把其他同学的作业撕了,我经过冷静的思考,决定用宽容、帮助、关怀的教育方式去代替训斥、讽刺、惩罚,既没有在当众面前暴露他的这种做法,也没有硬逼他赔东西,经过耐心地开导,说服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若不改正的确后果不堪设想的错误做法。
后来他在一次周记中吐露了真情:“谢谢老师的宽容,保护了我的自尊心,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这样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当然,宽容,并不等于纵容。
如果教师事味心慈面软,疏予管理,致使致使学生纪律涣散,对于独生子女,或班干部等特殊学生放松要求,致使班风不正,这样纵容学生的错误做法,不仅会伤害学生,而且教师本人也因此失去威信。
教师演讲稿:宽容

教师演讲稿:宽容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宽容。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能化解矛盾,增进妥协,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爱。
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让它成为我们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宽容是一种包容心态。
包容,就是接受不同的意见、观点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接受不同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背景、文化和思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成功地完成学业。
其次,宽容是一种包容心态。
宽容,就是容忍别人的过失、错误和缺点。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行为。
有时候,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会引起我们的愤怒、不满或不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置学生于不顾。
相反,我们应该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改正。
我们还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耐心的引导,鼓励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发挥他们的潜力。
最后,宽容是一种宽阔的胸怀。
宽阔的胸怀,就是容纳不同的人和事。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各异,时常会给我们带来挫折和波折。
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也不能让自己陷入情绪的泥潭中。
相反,我们应该用宽阔的胸怀接受挑战,去认真分析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带领学生共同进步,让他们在与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得到成长和成功。
针对以上的宽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教育特长,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人生成功铺平道路。
感谢大家的聆听。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强化宽容的品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肯定能够看到学生从学业中得到的成就,也能够合理地改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师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引路人。
而教师的教育是否有意义,关键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坚守宽容的心态。
在教育的过程中,宽容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它是培养学生品德和塑造个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宽容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谈谈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坚守宽容,使教育更有意义。
让我们来分析宽容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宽容是指对他人错误和缺点的包容和理解。
在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花朵,他们需要耐心和理解来成长。
当学生犯错或者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教师应该表现出宽容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不是批评和斥责。
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接纳和关爱,才能快乐成长。
宽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让他们在教育中充满信心和活力。
而且,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也更愿意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互相尊重,促进教育的双向交流。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坚守宽容,使教育更有意义。
教师要有自己宽容的心态。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接受学生的差异性,不断学习和尝试,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方式。
教师也要善于接受学生的错误和缺点,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教师需要在教育中注重情感的沟通。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
通过情感的沟通,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愿,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教育中能够自主思考和学习,发展个性和才能。
只有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宽容的老师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去市区办事,天突然下起雨来。
我打着一把大伞,来到106国道旁等车。
正等车,我突然听到有人喊:“捞头!捞头!”我顿感意外,因为“捞头”是一些广东人对外地人的一种蔑称。
我是十多年前从内地调到广州郊区的,刚来被人叫“捞头”不太理解,后来才知道当地人以“捞头”称呼外省人,以显示自己是广东人的自豪。
我左右看看,左边是本校几个女学生,正在窃窃私语,当然不是她们喊的,右边几米处是两个男生,正在向我张望。
于是我举着伞向他们慢慢走过去,并对他们说:“不要在雨中,来我伞下避雨。
”他们有些迟疑,但我已把伞举到了他们头顶。
他们有些局促不安,想离开,我笑了:“外面的雨不小,被淋湿了,容易感冒。
”我问道:“为什么刚才喊我‘捞头’呢?”有一个学生狡辩:“我们不是喊你,我们是喊过路的外地司机。
”“那你们太不明智了,如果你们在这车水马龙的国道边挑衅司机,惹怒了他们,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我说。
他们低头不语,我接着说:“如果不是挑衅司机而挑衅老师的话,恰好碰到的老师脾气火暴,那么他要是使起性子来处罚你们,你们一害怕,跑上国道,这样是不是很危险呢?周末了,父母都盼着你们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回家,为什么要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呢?”
“老师,刚才是我们多口了。
”其中一个孩子说道。
不一会儿,市区的班车来了。
“老师,请您先上车。
”他们礼让着。
宽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教师来说,宽容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生长的孩子。
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
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惟有宽容的教师,其信仰才更真实。
最难得的是那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因为它以爱和宽容为基础。
尽管我们不求回报,但是美好的品质总会在最后显露它的价值,更让人感动。
责人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
宽容是温暖明亮的阳光,可以融化学生内心的冰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仁爱和善意。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宽容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学的艺术。
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质和胸襟、坚强和力量。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学生的老师,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最后会不堪重负,导致身心交瘁。
对待学生的挑衅,我们老师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因为学生年龄尚小,不能明辨是非。
对待学生的挑衅,我们老师不但不能计较、不能报复,反而要原谅、宽容、帮助他们。
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原则下,诚恳而婉转地加以解释、劝导,鼓励他们改正错误,给他们反思和悔改的机会。
在这种情形下,挑衅的学生多半会十分感激,也因此会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