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甲醇冷态开车实训实验报告
煤制甲醇装置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张。
煤制甲醇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保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煤制甲醇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煤制甲醇装置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煤制甲醇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煤制甲醇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煤制甲醇装置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3. 了解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甲醇介绍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甲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燃料等领域。
煤制甲醇是一种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产甲醇的方法。
我国煤制甲醇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煤制甲醇生产工艺装置介绍及现场参观(1)生产工艺煤制甲醇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气化、变换、合成、精馏等环节。
1)原料预处理:将煤炭破碎、干燥、筛分,制备成符合要求的水煤浆。
2)气化:将水煤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3)变换:将合成气中的CO和CO2通过变换反应转化为CO2和H2。
4)合成:将变换后的合成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成反应生成甲醇。
5)精馏:将合成得到的粗甲醇进行精馏,得到合格的甲醇产品。
(2)装置现场参观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煤制甲醇装置现场,了解了装置的结构、设备布置及操作流程。
通过现场参观,学生们对煤制甲醇的生产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3. 煤制甲醇装置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1)主要设备1)气化炉:将水煤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2)变换炉:将合成气中的CO和CO2通过变换反应转化为CO2和H2。
3)合成塔:将变换后的合成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成反应生成甲醇。
煤制甲醇实习报告

煤制甲醇实习报告目录1. 报告概述 (2)1.1 实习目的 (2)1.2 实习内容 (3)1.3 实习意义 (4)2. 煤制甲醇技术简介 (5)2.1 甲醇的化学性质 (6)2.2 煤的基本组成与特性 (7)2.3 煤制甲醇原理 (8)3. 实习单位介绍 (9)3.1 单位基本情况 (10)3.2 项目背景 (11)3.3 实习岗位分配 (12)4. 实习工作内容 (13)4.1 实验室操作学习 (14)4.2 现场参观与观摩 (15)4.3 参与工艺流程观察 (17)4.4 数据分析与记录 (18)5. 实习心得体会 (19)5.1 专业知识应用 (20)5.2 团队合作经验 (21)5.3 安全管理认识 (22)6. 实习成果与问题分析 (24)6.1 实习成果总结 (25)6.2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26)6.3 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7)7. 实习总结与展望 (29)7.1 实习效果评价 (29)7.2 个人成长与收获 (30)7.3 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31)1. 报告概述本次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煤制甲醇技术,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工作。
煤制甲醇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涵盖了煤气化、CO气提纯、合成甲醇和尾气处理等多个环节。
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煤制甲醇流程、关键设备、操作参数和安全控制的理解。
本次实习经历对我学习这一新兴能源技术意义深远,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我的实习内容、经历和心得体会,旨在记录和分享这一宝贵实践经历。
1.1 实习目的理解煤制甲醇技术:深入理解将煤炭转化成甲醇这一复杂化学反应背后的科学原理,包括煤的气化、变换反应、甲烷合成以及甲醇的精制工艺。
实习操作技能:在不影响现场安全与生产质量的前提下,亲自动手操作并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获得实操经验,如对设备的操作、仪器的读取与维护、以及在生产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煤制甲醇仿真实习心得体会

煤制甲醇仿真实习心得体会煤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和化工领域。
通过这次煤制甲醇仿真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这个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首先,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通过学习相关的课程和资料,了解了煤制甲醇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方程。
这使得我对整个工艺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后续的仿真实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进入实习环节后,我们首先进行了煤炭干馏的过程建模。
通过掌握干馏过程中煤炭的分解行为以及产物的组成规律,我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干馏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煤炭性质参数,预测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产量和组成。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甲醇合成的过程建模。
这个过程主要是以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甲醇。
在建模的过程中,我考虑了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催化剂和反应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甲醇合成模型。
在仿真实习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在建立模型时,我需要选择适当的物性模型和反应模型,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模型运行过程中,我还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实践操作的技巧和经验。
我了解到煤制甲醇的工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和优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仿真实习,我可以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进行试验,并预测不同操作方案的效果,这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还对煤制甲醇的产业前景和环境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煤制甲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然而,煤制甲醇的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煤制甲醇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制甲醇冷态开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通过模拟化工生产过程中开车、运行、停车以及事故处理等操作过程,建立化工流程级概念,进一步认识化工生产各个设备操作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理解化工生产的整体性。
2、深入了解煤气化制甲醇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复杂化工工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协调控制能力,熟悉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等。
3、通过实训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单元操作方法,了解控制系统的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对化工生产的实际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知识。
4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包括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5、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培养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工艺流程图1、主要设备中物料来源与去向简述1)T401(透平机):高温蒸汽进入透平机把热量转化为机械能提供给压缩机。
蒸汽变为凝液排出系统。
2)C401(压缩机):来自粗甲醇分离罐中的循环气经压缩机压缩后与H2、CO混合气混合参与反应。
3)E401、E402、E403(换热器):本实验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分为管程和壳程。
甲醇合成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混合气(H2、CO及循环气)进入E401管程,与换热器管外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甲醇合成塔。
壳程内走的气体为甲醇合成塔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主要包括生成的甲醇蒸汽、未反应的H2和CO、杂质气体等)。
4)R401(甲醇合成塔):甲醇合成塔为管壳式反应器,管内填装催化剂(即铜基催化剂),反应管外为沸腾热水。
当混合气气进入合成塔内管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CO、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同时还有微量的其它有机杂质生成。
合成甲醇的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大部分由合成塔壳侧的沸腾水带走。
合成塔内催化剂层温度及合成塔出口的温度可以通过调节汽包的压力来控制。
5)F401(汽包):外部锅炉水经汽包进入合成塔壳侧,蒸汽再进入汽包中排出。
可以通过汽包的蒸汽出口阀来控制汽包压力。
煤制甲醇实验报告

煤制甲醇实验报告煤制甲醇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却面临着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煤制甲醇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能源,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二、煤制甲醇的原理煤制甲醇是利用煤作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煤转化为甲醇的过程。
煤是一种含碳丰富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
通过煤的气化、合成气的制备以及甲醇的合成等步骤,可以将煤转化为甲醇。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煤制甲醇的实验来验证煤制甲醇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种常见的煤种作为原料,并对其进行了粉碎和干燥处理,以提高反应效率。
然后,将干燥后的煤样加入到气化反应器中,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使煤发生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
合成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这是制备甲醇的关键原料。
接下来,我们将合成气送入甲醇合成反应器中。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甲醇。
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可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甲醇。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制备出的甲醇纯度高达99%,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同时,甲醇的产率也达到了预期的水平,每克煤可以制备出约0.5克甲醇。
然而,煤制甲醇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煤制甲醇的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能耗较大。
其次,煤制甲醇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煤制甲醇的可行性。
煤作为丰富的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煤制甲醇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然而,煤制甲醇的应用还面临着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煤制甲醇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煤制甲醇实训报告

2014年国家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化工类顶岗实训报告(煤制甲醇装置)班级:杨子班姓名:连锦花班主任:钟飞2014.8.23实训日期:2014.8.11—实训内容1、甲醇介绍2、煤制甲醇生产工艺、装置介绍及现场参观3、气化工段仿真模拟训练4、变换工段仿真模拟训练5、合成工段仿真模拟训练6、精馏工段仿真模拟训练实训方案一、性质和任务(一)实训的性质煤制甲醇工艺仿真实训操作是为了加强培训教师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在学习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
通过实训,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生产组织管理的有关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训,为教师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实训目标(一)知识目标1.甲醇生产原料、产品的性能以及用途;2.掌握煤制甲醇的工艺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3.熟悉有关装置的化工操作规范和装置的安全运行规则;4.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管道、阀门的类型、作用、性能等情况;5.了解各种操作参数的测量、控制方法以及相应仪表、仪器的类型、性能和使用方法;三、实训内容A、甲醇介绍甲醇,分子式CH3OH,又名木醇或木精,英文名:Methanol; Methyl alcohol;Carbinol;Wood alcohol; Wood spirit; Methyl hydroxide;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分子量32.04。
相对密度0.792(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12.22℃。
自燃点463.89℃。
蒸气密度 1.11。
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
煤制甲醇实习报告

煤制甲醇实习报告篇一:煤制甲醇实训报告XX年国家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化工类顶岗实训报告(煤制甲醇装置)班级:杨子班姓名:连锦花班主任:钟飞实训日期:实训内容1、甲醇介绍2、煤制甲醇生产工艺、装置介绍及现场参观3、气化工段仿真模拟训练4、变换工段仿真模拟训练5、合成工段仿真模拟训练6、精馏工段仿真模拟训练实训方案一、性质和任务(一)实训的性质煤制甲醇工艺仿真实训操作是为了加强培训教师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在学习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
通过实训,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生产组织管理的有关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训,为教师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实训目标(一)知识目标1.甲醇生产原料、产品的性能以及用途;2.掌握煤制甲醇的工艺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3.熟悉有关装置的化工操作规范和装置的安全运行规则;4.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管道、阀门的类型、作用、性能等情况;5.了解各种操作参数的测量、控制方法以及相应仪表、仪器的类型、性能和使用方法;三、实训内容A、甲醇介绍甲醇,分子式 CH3OH,又名木醇或木精,英文名:Methanol; Methyl alcohol;Carbinol;Wood alcohol; Wood spirit; Methyl hydroxide;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分子量32.04。
相对密度0.792(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 12.22℃。
自燃点463.89℃。
蒸气密度 1.11。
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
煤制甲醇实训报告

2014年国家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化工类顶岗实训报告(煤制甲醇装置)班级:杨子班姓名:连锦花班主任:钟飞实训日期:2014.8.11—2014.8.23实训内容1、甲醇介绍2、煤制甲醇生产工艺、装置介绍及现场参观3、气化工段仿真模拟训练4、变换工段仿真模拟训练5、合成工段仿真模拟训练6、精馏工段仿真模拟训练实训方案一、性质和任务(一)实训的性质煤制甲醇工艺仿真实训操作是为了加强培训教师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在学习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
通过实训,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生产组织管理的有关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训,为教师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实训目标(一)知识目标1.甲醇生产原料、产品的性能以及用途;2.掌握煤制甲醇的工艺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3.熟悉有关装置的化工操作规范和装置的安全运行规则;4.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管道、阀门的类型、作用、性能等情况;5.了解各种操作参数的测量、控制方法以及相应仪表、仪器的类型、性能和使用方法;三、实训内容A、甲醇介绍甲醇,分子式CH3OH,又名木醇或木精,英文名:Methanol; Methyl alcohol;Carbinol;Wood alcohol; Wood spirit; Methyl hydroxide;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分子量32.04。
相对密度0.792(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12.22℃。
自燃点463.89℃。
蒸气密度 1.11。
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1、通过模拟化工生产过程中开车、运行、停车以及事故处理等操作过程,建立化工流程级概念,进一步认识化工生产各个设备操作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理解化工生产的整体性。
2、深入了解煤气化制甲醇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复杂化工工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协调控制能力,熟悉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等。
3、通过实训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单元操作方法,了解控制系统的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对化工生产的实际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知识。
4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包括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5、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培养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工艺流程图1、主要设备中物料来源与去向简述1)T401(透平机):高温蒸汽进入透平机把热量转化为机械能提供给压缩机。
蒸汽变为凝液排出系统。
2)C401(压缩机):来自粗甲醇分离罐中的循环气经压缩机压缩后与H2、CO混合气混合参与反应。
3)E401、E402、E403(换热器):本实验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分为管程和壳程。
甲醇合成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混合气(H2、CO及循环气)进入E401管程,与换热器管外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甲醇合成塔。
壳程内走的气体为甲醇合成塔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主要包括生成的甲醇蒸汽、未反应的H2和CO、杂质气体等)。
4)R401(甲醇合成塔):甲醇合成塔为管壳式反应器,管内填装催化剂(即铜基催化剂),反应管外为沸腾热水。
当混合气气进入合成塔内管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CO、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同时还有微量的其它有机杂质生成。
合成甲醇的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大部分由合成塔壳侧的沸腾水带走。
合成塔内催化剂层温度及合成塔出口的温度可以通过调节汽包的压力来控制。
5)F401(汽包):外部锅炉水经汽包进入合成塔壳侧,蒸汽再进入汽包中排出。
可以通过汽包的蒸汽出口阀来控制汽包压力。
6)X401(开工喷射器):开工时向合成塔中喷射高温蒸汽使合成塔达到反应所需温度,反应稳定后关闭蒸汽入口阀,合成塔壳侧水经喷射器再进入合成塔使合成塔壳中气液不断循环。
7)F402(甲醇分离罐):从合成塔出来的热反应气体进入E401的壳程与入塔合成气逆流换热被冷却到90℃左右,此时有一部分甲醇被冷凝成液体。
该气液混合物再经E402、E403进一步冷凝,冷却到≤40℃,进入甲醇分离器分离出粗甲醇去精馏。
分离出粗甲醇后的气体返回循环段,经压缩机加压后循环使用。
为了防止合成系统中惰性气体的积累,要排放少量的循环气(称为弛放气)进入火炬燃烧。
整个合成系统的压力可由弛放气排放调节阀来控制。
另外,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进入F402的H流量来调2节参与反应气体的H/CO值。
22、实验过程主要工艺流程图如附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1、启动软件打开电脑并登录操作平台,与现场设备相连接,使用“局域网模式”连接教师站。
然后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培训工艺“低温甲醇洗仿真软件版”,培训项目选择“冷态开车”。
仿真系统启动之后,准备开始操作。
2、系统置换1)、外操同学确认F-402液位调节阀LICA4001的前阀VD4005关闭。
2)、外操同学确认F-402液位调节阀LICA4001的后阀VD4006关闭3)、外操同学确认F-402液位调节阀LICA4001的旁路阀V4003关闭4)、外操同学缓慢开启低压N2入口阀V4008。
5)、外操同学开启PRCA4004前阀VD4003.。
6)、外操同学开启PRCA4004后阀VD4004。
7)、内操同学开启PRCA4004。
8)、当系统压力PI4001接近0.5MPa系统中含氧量降至0.25%以下时,由外操同学关闭V4008。
9)、内操同学关闭PRCA4004进行N2保压。
10)、系统压力PI4001维持0.5MP保压。
11)、将系统中含氧量稀释至0.25%以下。
3、建立氮气循环1)、外操同学开启V4010投用换热器E-402 。
2)、外操同学开启V4011投用换热器E-403使TR4004不超过60度。
3)、内操同学确认使“油系统操作”按钮处于按下状态完成油系统操作。
4)、内操同学开启FIC4101当PI4102大于压力PI4001且压缩机运转正常关闭。
5)、外操同学开启压缩机C401前阀VD4011 。
6)、内操同学按RESET4011按钮使SP4011复位。
7)、外操同学开启透平T401前阀VD4013。
8)、外操同学开启透平T401后阀VD4014 。
9)、内操同学开启透平T401控制阀STC4202 。
10)、PI4102大于PI4001后外操同学开启压缩机C401后阀VD4012 4、建立汽包液位1)、外操同学开汽包放空阀V4015 。
2)、外操同学开启汽包F401进锅炉水控制阀LV6003前阀VD4009 。
3)、外操同学打开汽包F401进锅炉水控制阀LV6003后阀VD4010 。
4)、内操同学打开汽包F401进锅炉水入口控制器LICA4003 。
5)、液位超过20%后外操同学关闭汽包放空阀V4015 。
6)、汽包液位LICA4003接近50%时由内操同学将之投自动档。
7)、将LICA4003的自动值设置为50% 。
5、H2置换充压1)、外操同学开启V4007,进行H2置换、充压。
2)、内操同学开启PRCA4004 。
3)、将N2的体积含量降至1%。
4)、将系统压力PI4001升至2.0MPa。
5)、N2的体积含量和系统压力合格后,外操同学关闭V4007 。
6)、N2的体积含量和系统压力合格后,内操同学关闭PRCA4004 。
6、投原料气1)、外操同学开启FRCA4001前阀VD40012)、外操同学开启PRCA4001后阀VD4002 。
3)、内操同学开启PRCA4001(缓开),同时注意调节SIC4202,保证循环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4)、内操同学开启PRCA4002 。
5)、系统压力PI4001在5.0MPa时,内操同学关闭PRCA4001 。
6)、系统压力PI4001在5.0MPa时,内操同学关闭FRCA40027、反应器升温外操同学开启喷射器X401的蒸汽入口阀V4006,使反应器温度TR4006缓慢升至210度。
8、调至正常1)、反应稳定后外操同学关闭开工喷射器X401的蒸汽入口阀V4006 。
2)、内操同学缓慢开启FRCA4001,调节SIC4202,最终加量至正常(14877NM3/H)。
3)、内操同学缓慢开启FRCA4002,投料达正常时FFR4001约为1 。
4)、将PRCA4004投自动设为4.90MPa。
5)、外操同学开启粗甲醇采出现场前阀VD4005。
6)、外操同学开启粗甲醇采集现场后阀VD4006 。
7)、当F402液位超过30%,内操同学开启LICA4001 。
8)、LICA4001接近50%,投自动。
9)、将LICA4001设为50% 。
10)、外操同学开启蒸汽出口前阀VD4007 。
11)、外操同学开启汽包蒸汽出口后阀VD4008 。
12)、当汽包压力达到2.5MPa后,内操同学开启PRCA4005并入中压气管网。
13)、汽包蒸汽出口控制器PRCA4005接近4.3MPa投自动。
14)、将PRCA4005设为4.3MPa 。
15)、调至正常后,内操同学在微机操作总图上将“I4001”打向AUTO。
16)、调至正常后,内操同学在微机操作总图上将“I4002"打向AUTO。
17)、交卷,过大约五分钟后再关闭系统。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冷态开车的难点及解决方法总的来说,冷态开车的难点是:过程中各系统参数维持在系统要求的范围内,而且有时需要几个参数同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还要有其他参数的变化。
由于很多参数都是与几个因素有关或者一个因素的改变将引起几个参数的改变,很多时候都会顾此失彼,很难同时使所有参数达到规定的标准。
我总结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共同点是在调节阀门开度是先尽量开小一点,之后根据情况再适当调节。
1)、系统置换过程中,冷态开车时系统内部充满空气因此需要将系统内空气排尽防止产生事故以符合工艺要求。
因此要求PI4001指示接近0.5MP、系统氧含量降到0.25%以下,这两个参数就不太好调节,因为PI4001的示数既与PRCA4004的开度有关又与阀门V4008的开度有关。
其解决方法:先调整阀门V4008的开度到较小的开度、PRCA4004的开度适当调大,当系统氧含量降到接近0.25%时再适当调大阀门V4008的开度使PI4001指示接近0.5MP后再由现场人员关闭阀门V4008、微机操作人员关闭PRCA4004进行N2保压。
2)投放原料气过程FRCA4001和FRCA4002之比虽然调到接近1但是由于原料气和氢气进气量过大和去火炬放空量较小造成系统压力过大而超过5.0MP。
解决方法投放原料气时先将FRCA4001和FRCA4002调节到较小值并使其比为1,然后注意系统压力适当调节FRCA4001和FRCA4002的开度使系统压力接近5.0MP时关闭FRCA4001和FRCA4002。
3)调至正常过程中,反应器和汽包的温度、PRCA4004的压力、储液罐的液位高度、反应器入口处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比值等参数很难同时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解决方法:在慢慢调节FRCA4001和FRCA4002开度的同时也应适当的调节FRCA4005、LICA4003、LICA4001、PRCA4004等开度是各参数的变化都不应特别剧烈并尽量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2、实验心得体会1)、我们在操作仿真软件的内操同学和在装置现场进行操作的外操同学的配合下,通过模拟化工生产过程中开车、运行、停车以及事故处理等操作过程,建立化工流程级概念,进一步认识化工生产各个设备操作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理解化工生产的整体性。
2)、通过对整个生产系统的控制,深入了解煤气化制甲醇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学会了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对复杂化工工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协调控制能力。
3)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4)培养出了对此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