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
定量核磁共振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质量分数

测 方 法 主 要 有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DRQ:K;U7;BCNMK 8DbIDLMQ;7BCJ7R;C:QE$.P+6")[*和 液 相 色 谱=质 谱
联 用 技 术 !0DbIDLMQ;7BCJ7R;C:Q BCFFF:KMJ;7BK= JK;$+6=^3")A*等' 由 于 甲 磺 酸 伊 马 替 尼 的 结 构 特 性$应用这些方法 进 行 质 量 分 数 测 定 时 均 需 要 被 测 样品的对照品$在 配 制 流 动 相 的 过 程 中 往 往 会 添 加 三乙胺或者离子对 试 剂 如 辛 烷 磺 酸 钠 等$但 在 质 量 分数测 定 实 验 中 流 动 相 平 衡 时 间 过 长$且 重 现 性 差)<"*$在离子对 试 剂 的 使 用 过 程 中$对 色 谱 柱 有 一 定的损害$使色谱柱使用寿命和柱效降低 ' )<<*
精密称取马来酸对照品<<BR$置于#B+ 容量 瓶中$加 入 约 # B+ T^3&=L? 溶 解 后 定 容 至 刻 度 线 $得 内 标 溶 液 '
精密称取甲磺酸伊马替尼原 料药 #!9>! BR$置 于#B+ 容 量 瓶 中$加 入 约 # B+ T^3&=L? 溶 解 后 定 容 至 刻 度 线 $得 供 试 品 溶 液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期
苏 ! 凤 $等 &定 量 核 磁 共 振 法 测 定 甲 磺 酸 伊 马 替 尼 质 量 分 数
(完整版)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

(完整版)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引言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无损、无辐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定量分析中,核磁共振常被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构和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原理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的关系。
在核磁共振光谱中,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积分峰面积来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而言,通过与内标物或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样品的准备:选择适当的标准品或内标物,并准备好待测样品。
2. 仪器设备的设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需求,调整核磁共振仪器的参数和设置。
3. 校准仪器: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测定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核磁共振仪器中,并进行测量。
记录核磁共振光谱和相应的信号强度。
5. 数据处理:利用所得到的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信号峰面积的积分计算,与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比较,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
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样品类型和浓度范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操作:操作仪器时,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相关实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3. 内标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内标物,确保其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峰面积的比例关系稳定。
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应遵循正确的计算方法,减小误差来源,并进行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验证。
5. 实验环境:实验室应保持恒温、无振动及干净的条件,以避免外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应用领域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药物研发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可用于药物的纯度、活性成分及相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在环境检测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可用于污染物的浓度测定。
此外,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用于药物代谢物的定量分析和体内分布的研究。
结论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是一种无损、无辐射的重要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并与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
中国药典 核磁

中国药典核磁
核磁共振(NMR)在《中国药典》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面。
药典中提到了NMR的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分析方法,并记载了相关的实验参数和方法学验证。
定量核磁共振谱技术(qNMR)可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绝对量测定,并具有计量学的可追溯性。
在药物研发和药品质量控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限量测定是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于NMR在有机化合物鉴定方面的优势,它已被应用于药品质量控制中。
具体来说,qNMR可以用于药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以及药物的纯度分析等方面。
此外,NMR还可以用于新药研发中的结构分析和分子动态研究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NMR的实验参数和方法学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药典中详细记载了NMR的采集和处理参数,如内标法、标准化程序等。
同时,也强调了实验参数的优化和选择,以确保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核磁共振(NMR)在《中国药典》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为药品的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定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定量测定方法有哪些定量测定方法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精确测量物质的特性、参数或属性。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定量测定方法。
一、理论探讨1.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测定方法,通过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测定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并建立标准曲线。
通过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利用标准曲线可推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
2. 计数法计数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物质的粒子数目或粒子浓度。
通过统计单位体积内物质粒子个数的方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可以推算出物质的密度或浓度,从而实现定量测定。
3. 电位法电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位差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常用于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通过电位差与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方法。
二、实际应用1.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测定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或发射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光谱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
2.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的差异来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通过定量测定经过色谱分离的不同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推算出待测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
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常应用于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电解法、极谱法、电导率测定法等。
4.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进行测定的方法,常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测定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可以推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其他相关参数。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定量测定方法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流动注射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定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定量测定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滴定原理

核磁滴定原理
核磁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特定成分的含量。
其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测定样品中特定核素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加入的滴定试剂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该成分的含量。
核磁滴定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制备标准溶液,即已知含量的滴定试剂的溶液。
其次是准备待测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注意保持其浓度与滴定试剂反应的适当范围。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仪器和参数,使其满足测定要求。
接下来是进行核磁共振测定,即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依次放入核磁共振仪中进行测试。
最后是处理数据和计算结果,通过对核磁共振信号的积分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
在核磁滴定中,滴定试剂的浓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滴定试剂的浓度过高会导致核磁共振信号过大而失真,过低则会使信号过弱无法准确测定。
因此,在核磁滴定实验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优化与验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核磁滴定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实现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滴定试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中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

大学化学Univ. Chem. 2021,36 (2), 2002045 (1 of 6)•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002045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陈文学*,刘莎莎,李会香复旦大学化学系,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0433摘要: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医药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为让学生了解NMR谱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基于NMR技术的药物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对教学实验“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进行了改进:优化样品处理条件,增加微量组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发现在室温下即可实现药片中四种组分含量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核磁共振;定量分析;酚氨咖敏药片中图分类号:G64;O6Improvement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onents in Paracetamol, Aminophenazone, Caffeine and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Tablet Using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Wenxue Chen *, Shasha Liu, Huixiang LiNational Chemical Experiment Education Centr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medical researche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NMR spectrometer and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rugs using NMR spectroscopy, two improvements were made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onents in paracetamol, aminophenazone, caffeine and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tablet using 1H NMR spectroscopy” experimentby optimizing the procedure for sample treatment and introduc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ce component (e.g.,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in the tablets. the content of four components in tablets could be simultaneously analy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Key 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Quantitative analysis;Paracetamol, aminophenazone, caffeine and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tablet (PACC)核磁共振(NM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样品准备简便、检测快速、重复性好和对样品无破坏性等优势一直深受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专家青睐[1–4]。
核磁共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种能够研究物质结构和属性的重要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等方面。
一、定性分析核磁共振可以用于物质的定性分析,通过对样品中的原子核产生的NMR信号进行解析,可以得到关于样品分子的信息。
其中,化学位移是核磁共振谱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提供原子核所处化学环境的信息。
通过与已知物质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存在及其结构。
此外,核磁共振还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相对比例,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除了定性分析,核磁共振还可用于样品中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通过测定核磁共振谱中峰的面积或峰的积分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不同化合物的含量。
这是因为不同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其浓度成正比。
同时,核磁共振还可以通过内标法来进行定量分析,即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通过内标物与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比值来计算目标物的浓度。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且不需要破坏样品。
三、结构表征核磁共振在化学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结构表征。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包括化学键的类型、连接方式、官能团的存在等。
通过对核磁共振谱中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等参数的分析,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官能团并进一步确定分子结构。
核磁共振还可以用于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如聚合物的分子量、分支度、链段长度等。
此外,核磁共振还可以结合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和红外光谱,来对复杂样品进行深入的结构表征。
总结:核磁共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化合物的信息,并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
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并在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定量核磁共振

定量核磁共振定量核磁共振(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qNMR)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核磁共振峰的积分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qNMR 在化学、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分析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
核磁共振技术是通过对样品中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探测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核磁共振过程中,样品置于强磁场中,并施加特定的射频脉冲以激发核自旋系统。
当核自旋系统恢复到平衡态时,会释放出射频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样品中不同核自旋的信息。
在定量核磁共振中,我们主要关注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为了进行定量分析,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内标物质。
内标物质是在样品中添加的已知浓度的化合物,其核磁共振峰的积分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通过内标物质的核磁共振峰积分强度与目标物质的核磁共振峰积分强度之比,可以计算出目标物质的含量。
为了保证定量核磁共振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校正和优化。
首先,需要校准核磁共振仪的仪器响应,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进行校准。
其次,样品的制备也需要严格控制,包括溶液的配制、样品的装填和封装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参数,如脉冲宽度、回波延迟时间等,以获得清晰的核磁共振谱图。
定量核磁共振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信号的积分强度与核自旋数的比例关系。
在核磁共振谱图中,不同核自旋会产生不同的峰,每个峰的积分强度与其核自旋数成正比。
通过测量目标物质和内标物质的核磁共振峰的积分强度,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已知内标物质的浓度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定量核磁共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
其次,它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以对样品中不同核自旋的信号进行分离和检测。
此外,定量核磁共振还可以同时测定多个目标物质的含量,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化学环境不同导致的核磁共振信号出现的位置的不同 采用四甲基硅烷(TMS)作为化学位移的标准物质, 强屏蔽作用,单一的化学位移峰
问题2: 问题 : 本实验中为何采用六甲基二硅氧烷为标准物质? 本实验中为何采用六甲基二硅氧烷为标准物质?
实验原理
•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 诱导效应 2. 共轭效应 3. 各向异性 4. 范德华效应 5. 氢键的影响 6. 溶剂效应
实验内容
• 1. 2. 3. 4. 5. 实验中的关键点: 待测物质,内标物准确称量 控制内标物的加入量 控制溶剂(氘代氯仿)的加入量 图谱处理中的基线校正,积分处理 样品管与仪器操作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思考题
• 分析影响本实验准确定量分析的因素 • 药片中的某些组分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的 严重偏差来源于何处? • 本实验该如何进一步改进以实现各组分 的准确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
• 问题1 C,Si元素能否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如能, 则与H,P等元素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收集 过程有什么区别?
收集相应的同位素的核磁共振信号,如13C, 29Si 信号收集时间长
实验原理
• 屏蔽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核外电子对磁场的磁力线的排斥作用,造成对 核的屏蔽效应 屏蔽效应的改变完全取决于核外电子云密度
实验原理
• 内标法定量分析中对内标物选择的要求:
1. 试样中不应含该物质 2. 内标物质的信号响应与待测物质相近 3. 能很好地溶解于测定体系,与体系无化学反应 4. 内标物浓度与待测物质相近 问题3. 问题 与外标物分析方法的区别? 与外标物分析方法的区别
实验内容
• 样品的预处理 将药片粉碎,称重后转移到核磁共振样 品管中,并加入内标,溶剂使待测组分 溶解于反应体系 • 样品的核磁共振图谱的获得及数据处理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 酚氨咖敏药片中的各组分
复旦大学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任楠
实验目的
• 掌握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进行定量 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了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 操作
实验原理
• 核磁共振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 外加磁场 2. 原子核的质子数或质量数不全为偶数(磁矩) 3. 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核自旋能级裂分 4. 电磁波辐射(射频) 5. 该电磁波的能量恰好等于该核的两个相邻能级差